APP下载

汉服的现代设计与展示方法研究*

2023-01-08袁健美

智库时代 2022年16期
关键词:汉服传统

袁健美

(湖南理工学院)

一、现代技术的汉服设计

(一)现代汉服设计手段

“关于汉服的定义,从汉服界到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在古代典籍中,“汉服”一词也只是零星出现”[1]。要完全追复当时汉服的完全样貌,是一件非常有限的事情,难以完全真正的复原。在之前的历史发展中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 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衣服的款式空前丰富,主要表现在深衣和胡服上。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不同于传统汉服的制作手段,现代汉服设计通过借助photoshop、CAD等绘画软件,将汉服的制作从二维平面扩展到了三维立体的空间领域内,可以更好地展示设计效果,便于沟通和修改。服装上的图案也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以及个人的审美进行调整创作,大大降低了汉服制作的试错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容错率。机器的投入生产也减少了人工所带来的成本,提高了汉服制作的效率,给汉服的制造添加了更多可能性。

(二)现代汉服设计理念

现如今大众所熟知的汉服都由深衣演变而来,在深衣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上衣下裳等多种服饰形制。传统汉服注重在服装平面上利用刺绣、贴花、盘扣、绲边、镶嵌等多种手段进行繁复的装饰。而现在的汉服设计不同于古代人们赋予的含义,大到裁布的方式,小到装饰的花纹都具有它独特的意义。人们将美好的希望、高尚的情操都寄托在一件小小的衣服上。反观现代汉服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部分,是满足吃穿住行的生存要素之一。

色彩、质料和款式是服装的三要素。古代主要是使用生物染色,质料多以葛布、棉、麻、丝织品为主,款式则以交领右衽系带为主要形式。而现代设计下的汉服,不论从质料还是染色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化学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出现,面料的性能更多样化,不论是透气性、触感、垂坠感还是重量都能够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求。“洗可穿”的性能优点,能够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人方便快捷不用熨烫的需求。在染色方面,传统汉服颜色越是鲜艳,则提取的难度越大,相应的价格也会越高。“传统汉服的色彩不仅是为了体现美感,而且是为了区分阶层、等级”。[2])在古代,像红色等极纯的颜色是很难被提取的,因而“黄”“朱”等艳丽的颜色是当时平民百姓无法穿着的颜色,青、白、黑这种提取简单的颜色则是当时百姓穿着最多的颜色。化学染色所覆盖的颜色领域很广,能将各种材质的面料进行很好的染色,造价也低。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依据自己的喜欢挑选合适颜色的面料。且化学染色下的面料性能更加稳定,耐高温、耐水洗不易褪色。

在服装款式上,传统汉服的主要结构为直领对襟、交领右衽,宽袍大袖,没有省道、袖窿,肩袖连裁。这些传统结构有些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人们日常的穿着需求。根据流行趋势调整汉服的结构,在袖子的形制上,将袖子与衣身分开,那样袖子的造型就更加多样化了。比如灯笼袖、泡泡袖、喇叭袖等。将汉服的各个部件拆分开,与现代裁剪相融合。打造出更具有现代感、实穿性的汉服。

传统的动植物纹、山水纹已经不再是汉服唯一的装饰图案的选择了。在二次元、动漫、卡通逐渐兴起的时代,传统纹样与之碰撞产生新的活力。以淘宝店铺“池夏”店铺中售卖的一款明制汉服为例,卡通猫与传统云纹相结合的创新,完美地将创新图案与传统纹样进行结合,实现了古今融合,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汉服的设计需要紧跟审美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只有不断尝试、创新,汉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有一席之地。

(三)关于现代汉服现有的研究

2005年重庆大学张梦玥发表《汉服考略》,首次提出“现代汉服”的概念。所谓现代汉服是指依传统形制、服饰文化特征为主体,在布料、纹样、局部结构上适当放宽,允许适当的发展,以适应现代服饰工艺技术发展、社会生活环境。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朝代繁多,种类多样导致汉服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因而难以被袭承。清军在中原建立王朝,取代原有的国家,“胡风”在汉人中兴起,人们改穿胡服,学骑射,汉服也在这几百年的历史中逐渐被淡忘掉了。以至于现在提起汉服,都还是一种比较陌生的状态,讲不清,道不明。汉服爱好者也因旁人的指指点点而变得畏手畏脚。但这一局面从素人王乐天将汉服在2003年的一天穿上街头开始被打破了。汉服,这一传统服饰重新被人们重视,而因为是自发性的组织,缺乏规划性和统一性。历朝历代出土的汉服文物较少,对复原汉服形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市面上的汉服种类不多,出现最频繁的当数“明制”“宋制”了。反观如今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甚至习以为常,走在大街、酒店,甚至是学校的小卖部,都能见到汉服的身影。“汉服”不再是“异类”,反而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从现代汉服的服装市场来看,年销量已覆盖36个城市,涉及全国82.35%,女装汉服专营占到总数的75.95%,男女装汉服兼营占到总数的21.35%,其中也多是以女装为主;以男装汉服为主或男装专营仅仅占到总数的1.35%,童装为0.98%,婚服为0.37%。

购买汉服的消费人群19~24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为52.14%。与2017年相比,18岁以下各年龄段的比例在增加,特别是16-18年龄段的比例增加较大。说明汉服是现在的主打产品,且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对未来汉服设计的展望以及反思

现代汉服的设计与应用大多时候还是停留在仿照古代汉服或复原汉服的基础上,而这种方式是很难再取得突破的。如何将面料做得更加轻薄,即使在夏天穿出门也毫无不适。再比如汉服版型如何改进才能将汉服融入日常生活,让穿着者不仅能够搭配法式的凉鞋、复古的帽子,还能适应不同的场所。抑或是如何设计才能将汉服面向更加广阔的群体,在时光的长河中不被淘汰?面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改变、推陈出新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汉服复兴”。

山寨汉服的横行是现如今原创汉服店铺所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于此商家出于或主动或被动的原因推出团购措施。所谓团购,顾名思义就是等购买人数到达一定数量,商家再根据订单数量制作成衣。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将要等上十天、一个月、半年甚至更久。既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使汉服的制作效率大打折扣。而山寨汉服的流行也并不是单方面的。正版汉服价格高,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有能力购买价格昂贵的正版汉服。而山寨汉服正是因为“价廉”,才获得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对现代汉服的设计与复兴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面对这样的局面,不仅是要提高消费者辨别真假的能力,更要让版权意识深入人心,让山寨汉服没有可乘之机。对汉服制作者来说,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做出能够满足各层次消费人群需求的汉服。

二、现代汉服的展示方法

(一)古今汉服展示的对比以及现代汉服的展示方式、途径

古代汉服主要是依靠穿着进行展示,对于衣服上的细节、做工不能十分直观地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例如深圳市的博物馆快闪店,店内展示着许多复原的明朝汉服以及精美的丝织品,各种陈设给人一种“沉浸式”的观感体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让汉服有了重新活跃在人们视野的机会,许多汉服爱好者借助抖音平台分享自己的汉服体验。抖音原创作者“嘉了个玲”将山海经里的故事拟人化,各种富有想象力的妆容和精致的汉服吸引无数人点赞观看,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中将汉服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受益于互联网发展的还有数字博物馆。所谓数字博物馆就是收集用数字形式保存的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并进行传输和展示,实现实体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等功能。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观光博物馆,馆内将汉服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T台也是汉服展示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九州霓裳”为例,大量精美的汉服配上与之匹配年代的妆发,以及模特模仿古人的神情、动作,举手投足间仿佛在你眼前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人。T台展示给人一种很好的代入感,想象“我穿上是否会合适?是否符合我的风格?”等等,且在T台会有一个由远到近、由动到静的展示过程,能最大限度地表现汉服的艺术魅力和着装效果,用最短的时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共鸣以及震撼。

近几年兴起的BJD娃服也是汉服展示的一种手段,“娃服”顾名思义就是娃娃穿的衣服,将汉服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穿在娃娃身上。如今流行的盲盒和翻糖制作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特点是小而精。BJD娃娃可以自由换装,还可以根据衣服调换手脚、头发、眼球。一个娃娃可以展示多种不同风格的汉服,方便“社恐”人群也能过一把“汉服”瘾,给予汉服展示的无限可能。

(二)国内现代汉服展示方法的现状及发展历史

如今现代汉服的展示已经不拘泥于单一的展示方式了,借助互联网开启线上线下同步展示,既方便快捷又扩大了影响范围。但由于关注汉服动向的是极少一部分的汉服爱好者,因此,汉服展示的壁垒在于怎样引起不是汉服爱好者的注意。比如加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汉服元素,由极少数的购买者变成了现在翻倍的人数购买,小到初中生,大到各个节日的服装秀场,汉服的展示愈加赢得人们的认可和欣赏。20世纪初期,汉服的展示几乎没有市场,只有在影视作品、纪录片中有所出现。今天的大学汉服社团、国漫的兴起、cosplay的举办和中华文化的不断传承,汉服不再是奇装异服而成为了日常着装。

展示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具有强烈的传达、告知和诱导的意图。不论是身着汉服展示,还是到后来的虚拟展示,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表达行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这时的衣服一般以腰带固定,以带钩系结,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饰物。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基本承袭秦汉的遗俗。男子服装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唐代男子常服,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某些特殊场合仍会穿着礼服。宋朝汉族男子野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元代后期至明代汉族妇女的服装以袄裙为主,与前代襦裙的主要差异在于上衣并不束在裙子内。礼服、官服则仍然沿用交领及盘领款式,不在显眼处用扣子。当代的用途和表现形式就很广泛了。

(三)现代汉服展示的优势以及不足

在长期的汉服发展历程中,汉服的现代化模式是有很大的区别,例如:现代汉服展示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搜索到想看的内容。反之因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相应的监管难度也大。视频内容参差不齐,某些抱着侥幸心理的网络主播借汉服打“擦边球”,在违规的边缘试探。这对汉服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现代汉服“复兴”的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统汉服文化符号”。[3]在大众的视角,这只是一场场华美服饰的展览,也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并不能让观众体会到汉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汉服展示的同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现代汉服展示所面临的问题。

三、结语

现代汉服的设计与展示任重道远。汉服的复兴不仅仅是汉服文化的复兴,更是全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是文化自信的崛起。日韩等国家虽没有中国那么悠久的历史,但是他们对本国传统服饰的接受程度以及热爱程度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在重要节日会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搭配上流行的外套、包包、鞋子,既好看又不失优雅,展示了本民族的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交流更加密切。汉服是向世界输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因此,汉服文化的传播绝不仅仅是“汉服爱好者”的责任,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与义务。“我们有着这么辉煌灿烂的文化,不应该看着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自惭形秽”[4]。我们应当将目光更多地放在现代汉服的设计上,不仅仅是复原,更多的是为汉服的发展寻找更多的出路,让汉服文化大放光彩。

【相关链接】

湖南理工学院(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湖南省2018-2022年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十三五”期间改办大学规划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南理工学院的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湖滨大学。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及岳阳教育学院合并为岳阳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2013年7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猜你喜欢

汉服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汉服新“江湖”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上台说汉服
当青春遇见汉服
少年力斗传统
文物里的汉服 另一种流风回雪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