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报刊发刊词论析
2023-01-08贾一凡雷家军
贾一凡 雷家军
(浙江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创刊一种报纸或杂志,就是在公众面前树起一面旗帜,给这旗帜揭旨定性、规定内容、明确方向的就是发刊词,因此它是一种报纸或杂志的宣言,在出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①吴冷西.出版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8.红色报刊真实记录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光辉文化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红色报刊发刊词感国运之变化、立历史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积极做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本文以1915—1949年间的红色报刊发刊词为例,揭示其所具有的战斗性和鼓动性,挖掘发刊词对动员群众、鼓舞群众,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发挥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健康发展。
一、红色报刊发刊词的风格特点
发刊词作为报刊的宣言,最先呈现出报刊的风格特点。红色报刊通过发刊词来宣告报刊的性质、使命等信息;先进知识分子及报社编辑等通过对发刊词文本的准确定位和整体分析,为红色报刊的办刊特点创造前提,推动党的革命事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提升党报党刊的影响。
(一)聚焦民众,通俗易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他们的精神需求却日益增长,要满足这种精神需求,就要求红色报刊的内容必须要聚焦民众、通俗易懂。红色报刊发刊词将这一要求最先体现出来,在其内容和语言上始终坚持这一特点,促进红色报刊大众化发展。
发刊词只有坚持聚焦民众,才能深入到最底层的群众中,深入到从未接触过新理论、新思想的群众中去;只有坚持通俗易懂,扫清民众的阅读障碍,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只有坚持通俗易懂才能落实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的“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①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37.的要求。《中国青年》的发刊词也强调该刊“文字内容都要尽量通俗”。红色报刊发刊词所提出的通俗化不仅包括语言的通俗化,还包括内容、形式的通俗化。《劳动音》的发刊词提出将坚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工人群众阐明革命道理、知识、学术和技能等。《盐阜大众报》在发刊词中说道该刊就是“专给不识多字的大众看”,“用极粗浅的文章和图画”②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46.登载国内外的新闻消息,给广大读者当作学习的材料。
红色报刊发刊词坚持聚焦民众,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民众灌输政治思想、传播政治理念、树立政治意识、展现真实国情、号召革命运动,不仅针对各个阶层进行革命相关知识的普及,还以各种形式加强刊物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联系,成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思想理论的重要阵地之一,唤起了广大民众的革命斗志,突出了新闻事业的鼓动性、地方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红色报刊发刊词以扩大群众视野,增长见识为宣传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民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宣传和动员,积极提炼总结国内外的革命斗争经验,介绍国际工人运动的情况,为各地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经验,拓展了民众的思路与视野。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湖南有很多有为青年,但是却“没人用有效的方法,将种种有益的新知识新艺术启导他们”③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2.。所以需要《湘江评论》来研究、传播新的知识。《劳动音》的发刊词提到出版《劳动音》就是为了“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智识,研究些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的进行”④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8.《劳动音》注重马列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的结合,积极报道中国工人痛苦的生活状态和罢工运动,扩大了群众的视野,增加了他们获知国内外信息的渠道。党内理论刊物《〈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要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就要对新老党员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和进一步布尔什维克化”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3.,这些发刊词规范了报刊的任务要求,以扩大群众视野,增长人们的见识为己任。
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改造旧中国,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改造国民的思想,使全体国民思想觉醒,了解社会情况,让报刊成为思想交流的平台,无产阶级只有拥有丰富的见识和经验,才能帮助中国革命走上正确的道路,推进党的革命事业的发展。
(三)高举旗帜,宣传政策
恩格斯指出,党报党刊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批驳和推翻敌对党提出的各种要求和论断”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0.。他认为党报党刊要高举革命斗争旗帜,把对敌对思想的批判和推翻放在首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提出要将报刊作为领导机关组织和领导工作的重要工具。党报党刊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②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97.。毛泽东同志在这篇发刊词中比较系统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办报思想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为党的新闻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群众,推动革命斗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红色报刊发刊词产生于革命动荡年代,见证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不断壮大的过程。《红旗日报》在其发刊词《我们的任务》中说到该刊出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要根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发布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中各个问题的观点与主张”③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88.。红色报刊发刊词将贯彻党的路线、宣传党的政策作为自己应有的责任,努力将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活动。中国共产党以报刊为武器,发动对敌宣传攻势,争取共同抗战力量,同时也加强了共产党员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为大众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领导下的红色报刊在其发刊词中表明,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坚决拥护党的纲领,严格执行党的决定,坚持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重视争取群众,重视面向广大工人和人民群众的宣传,反映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二、红色报刊发刊词的功能演变
发刊词作为报刊的宣言,是报刊的办刊目标和思想方向的体现,是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不同的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求的不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报刊的办刊方向、目的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鼓动性和宣传性。
(一)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工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中,并通过革命实践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各方条件的影响下,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接触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实践中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红色报刊从创刊开始,就积极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共产党》月刊发刊词最先提到要“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起“试验新的生产方法”④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6.,鼓励中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劳动音》在其发刊词中鼓励工人群众用“充足的智识和善良的方法,做我们排斥他们(资产阶级)的利器”使得报刊成为阶级战争的工具⑤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8.。《新青年》之新宣言提到,该刊将和中国的无产阶级一起“行彻底的坚决斗争,以颠覆一切旧思想,引导实际行动,帮助实际行动,以解放中国,解放全人类”⑥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76.。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一些激进、错误的观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红色报刊随着革命的深入和理论的提高,将自己的定位逐步上升到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武器,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新闻舆论工具的作用。
(二)武装斗争的宣传工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斗争内容就是广泛地开展武装斗争。在这一方针的影响下,广大知识分子创办了一批红色报刊,用以宣传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展阶级斗争,积极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这些思想最先从其发刊词的内容中体现出来。
《布尔塞维克》在其发刊词中说道,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斗争剧烈万分的时候,懦弱卑劣的中国资产阶级已经完全暴露出反革命的面目,“此后中国的革命,只有无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起领导的责任”①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84.。并且无产阶级要领导农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阶级斗争。《全总通讯》在卷头语中说道,当前形势下,要实现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就要加紧“实现中国工人阶级在目前革命阶段上的伟大任务——准备武装暴动”②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9.,通过帮助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完成中国革命,而这也是该刊出版的目的。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端困难的挑战,但是通过红色报刊发刊词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革命的持续深入和共产党人觉悟的不断提升,党对新闻事业性质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新闻宣传是政党扩大影响、开展阶级斗争的工具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人利用红色报刊这一简单的宣传工具,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反抗压迫,为后期工作打下群众基础和革命基础。
(三)革命实践的组织媒介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日益加剧,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此时党领导的红色报刊的阶级性和战斗性愈加明显,在革命斗争中化身冲锋陷阵的“号角”。这一时期红色报刊发刊词呼吁民众积极参加抗战,组织全国力量团结一致对敌。
《中国青年》(1939—1941)的发刊词指出“由于许多中心城市丧失,使得中国青年还在大部分地区内走向乡村,转向工农劳动青年”③郗卫东.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发刊词:《新青年》到《人民日报》原貌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87.,根据当时的革命环境,中国革命不得不从城市转入农村,以激发广大青年抗日救国的决心和勇气。《解放日报》的发刊词提到,全世界人民要奋起反对战争,力争人民的和平。“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并将积极“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④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40.,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报刊战斗性、组织性的增强。抗战时期,红色报刊在党的报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以红色报刊为武器,发动对敌宣传攻势,争取共同抗日力量,加强了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为全国各地的大众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刊词强烈的阶级性为党在各个时期实现其任务提供了舆论支持,红色报刊紧跟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立场,形成了报刊的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了党报党刊的战斗性。
(四)为武装夺取全国胜利而努力
抗战胜利后,党的新闻工作侧重点转向对战争的动员宣传和军事报道,红色报刊发刊词的主要内容也就成了为武装夺取全国胜利而努力。
《东北日报》在发刊词中提到东北人民已经从异族的蹂躏下解放出来,但为了达到真正的解放“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扫除一切反人民的反动势力”⑤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50.。并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方针”就是该刊的宗旨和天职,并在最后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成仿吾在《北方文化》的发刊词《创刊的话》中指出,该刊是为了“巩固国内和平”,实现“国内各方面的民主改革”①郗卫东.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发刊词:《新青年》到《人民日报》原貌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27.。《延边日报》的创刊词提到该刊将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加强朝汉各族人民的联系为己任,相信该刊的创立将会为“争取革命斗争最后的胜利起到巨大的作用”②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65.。号召大家为取得全国的胜利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这一时期,党领导下的红色报刊成了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舆论工具,发挥了舆论的权威。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借鉴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新闻思想的相关论述,在新闻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党报理论宣传体系,发挥了鲜明的政治引领作用,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红色报刊发刊词的思想引领
红色报刊发刊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唯物史观,坚定人类自由解放崇高理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文化宣传实践中凝结成的理论性、科学性、时代性和人民性,是其先进性质的主要体现。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③中央文献出版社.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6.。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红色报刊发刊词的先进性质首先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发刊词文本是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先进性与进步性源于其思想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观点来引领、引导发刊词的内容。这些创办了红色报刊的先进知识分子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他们忠诚于党的事业,无私无畏为大众谋利益,其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红色报刊发刊词赋予了先进性、战斗性和革命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时代是思想之母,时代是理论之源。站在十月革命的潮头,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是时代之需、人民之需、红色报刊自身发展之需。为促进中国共产党统一组织的建立,中共早期领导人创办了《共产党》月刊,该刊积极学习俄国的建党经验,在其发刊词中继承了苏联的优良传统和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共产党》月刊在发刊词中写道,要让全体劳动者结合起来,在俄国共产党经验的指导下,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引领中国走向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瞿秋白在《新青年》季刊的发刊词中提到,“而现代最先进的社会科学派别最与实际的世界革命运动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共产国际”④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77.。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运用了这一理论知识。
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总是在同落后的腐朽的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还必须对各类错误思潮和观点进行批判。在当时社会,存在着不少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陈独秀在为《共产党》写的发刊词《短言》中提道:“无政府主义者诸君呀!你们本来也是反对资本主义反对私有财产制的,请你们不要将可宝贵的自由滥给资本阶级。”①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6.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判。《新青年》季刊发刊词中说道,该刊诞生于中国旧社会崩坏之时,作为革新思想的代表,该刊要“向着千万重层层压迫中国劳动平民的旧文化,开始第一次总的攻击”。《新青年》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不但将与宗法社会的思想作剧烈的争斗,并且对于资产阶级的思想同时攻击”②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73.。为思想改革,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扫除障碍。《新中华报》在其改版后的发刊词中指出,应“对日寇及汉奸卖国贼一切阴谋毒计加以无情的暴露”③郗卫东.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发刊词:《新青年》到《人民日报》原貌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6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对“左”倾机会主义进行抨击来纠正那些“在这个伟大斗争中跌下了或跌下过机会主义的泥坑”的同志,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上述这些错误的思潮意图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忽视无产阶级在社会革命中的作用。红色报刊及其发刊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驳斥了传统中国用儒家思想看待问题的方式,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面对这些不正确、不科学的思想观点,发刊词作为先导首先给予否定,旗帜鲜明地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和斗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以服务人民大众为根本宗旨
红色报刊发刊词始终坚守服务人民大众这一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红色报刊肩负着党的理论、学术与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始终把党的宗旨作为自己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遵循的基本方针。人民大众是深受压迫的工人、农民、妇女,是学生,是广大劳动群众,是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奋斗的人,为他们服务,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服务是红色报刊发刊词始终坚守的根本宗旨。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红色报刊发刊词始终将这一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解放日报》在改版社论《致读者》中提到,该刊今后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密切地与群众联系、反映群众情绪、生活需求和要求,记载她们地可歌可泣地英勇奋斗地事迹”⑤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42.,并将此定为报纸的任务。《建国日报》的发刊词说道,该报“是读者的报纸”,要坚持“以人民的立场为立场”,“人民的意志为意志”,⑥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50.期待该刊在广大读者的支持和指示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大众日报》发刊词中表示该报将本着“为大众服务”,成为大众“精神上的必要因素”⑦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33.的原则和信念,积极登载各方面的言论。在党的新闻工作的长期实践中,红色报刊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将广大民众纳入到报刊事业的各个环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坚定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摒弃了封建时期文艺只为贵族服务、近代资产阶级只为有产者服务的思想,始终做到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红色报刊发刊词表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密切联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报刊要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充实群众的知识、扩大群众的眼界,成为广大民众的反映者和喉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服务人民大众的力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报刊的宣传更有力量,使党的政策方针更加深入人心。
(三)坚持以人类自由解放为崇高理想
红色报刊发刊词坚定人类自由解放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密切关注人类命运,致力于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为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自觉承担的历史使命。红色报刊发刊词在思想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正是坚定了人类终会实现自由解放这一崇高理想。
“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近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国家四分五裂、人民穷困潦倒。1919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他在该刊的发刊词中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初步构想——“由少数阶级专制的黑暗社会,变为全体人民自由发展的光明社会”③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1.。毛泽东对美好社会的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在中国的发展。20年后,毛泽东在《中国工人》的发刊词中将未来社会的构想落实到了社会主义,他提到要实现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最终解放“只能在社会主义实现的时代,中国工人阶级必须为此最后目的而奋斗”④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37.。一批批先进知识分子以饱满的革命热情从事新闻活动,推动了革命斗争向前发展,推动了无产阶级自由解放这一目标的实现。
人类自由解放不仅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践问题,我们思考人类的自由解放但首先要立足解决民族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的旧中国,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中国人民亟待解决的难题。要实现人类自由解放首先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革命,做国家的主人,“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打倒一切资本阶级从他们手抢夺来政权”建设劳动者自己的国家,实现完全的独立自由。毛泽东在《政治周报》的发刊词中开篇就提到该刊的出版就是“为了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⑤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79.。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对革命报刊的性质和任务作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述。
红色报刊发刊词以实现民族独立、无产阶级解放再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为目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反映了人类进步的本质和方向,也构成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基础。
四、红色报刊发刊词的目标旨趣
发刊词作为红色报刊的宣言,在具体实践中,充当着社会改造先行者、思想传播先锋队的角色,构筑起革命的舆论阵地,高举起抗战的宣传旗帜,始终冲在时代前列,是促进红色报刊发展和推进党的革命文化事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红色报刊发刊词在观念上确立了正确的价值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革命思想理论中不忘初心,积极发挥先锋作用。
(一)走在反帝反封建和社会改造的前沿
解放前红色报刊发刊词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下,强调实现自由、民主、富强、平等应是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目标,改造中国社会是其不懈追求、志于实践的坚定理想。发刊词作为一种思想传播力量,更应该走在反帝反封建和社会改造的前沿,体现其先锋性。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各界人士都在积极寻找摆脱危机、实现解放的途径。五四运动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改造思潮和国内政治形势日趋黑暗的影响,广大知识分子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社会改造思想的研究以期实现国家独立和社会发展。《先驱》在其发刊词中指出该刊要“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偷惰和依赖的习惯而代以反抗的创造的精神”①郗卫东.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发刊词:《新青年》到《人民日报》原貌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58.“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介绍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成绩和失败之点,以供我们运动的参考”②郗卫东.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发刊词:《新青年》到《人民日报》原貌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58.。周恩来在主编《觉悟》杂志时,明确提出:“凡是不合于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资产阶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常……全认他为应该铲除应该改革的。”③郗卫东.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发刊词:《新青年》到《人民日报》原貌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7.邹韬奋在《大众生活》周刊的创刊号中首先分析了中国大众最大的敌人是“封建残余的遗物——军阀官僚地主豪绅——有帝国主义卵翼下的买办和准买办阶层”。指出该刊将“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④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12.,这是当前中国大众所要努力的重大使命。《新华日报》发刊词提到该刊将本着“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之原则”成为“后方民众支持抗战参加抗战”⑤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21.的鼓动者和倡导者。那时的知识分子已经在呼吁民众寻找改造社会的道路,而秉持改造社会的愿望就要重视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通过接近并了解底层社会以寻求改变的路径,也只有广大民众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历史洪流中,才能真正了解革命、投入革命,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
这一时期,红色报刊发刊词遵循弃旧从新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主要目的在于开启民智,改造社会,为争取民族解放做准备。从不同发刊词关于社会改造思想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聚焦点主要在改造封建腐恶的社会和建立民主自由的国家。发刊词作为红色报刊的宣言,在解放思想、服务民众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始终走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的前沿,并以此为目标,努力成为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
(二)走在促进无产阶级觉悟团结的前列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出版自己的报刊,他们把报刊看作是“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迅速发展的最好证明”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0.。1915—1949年期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红色报刊有接近上千种,在促进无产阶级和广大民众觉醒和团结方面,红色报刊及其发刊词努力做到走在时代前列,充分发挥其先锋作用。
《中国工人》半月刊在其卷首语说道中国革命的唯一出路只有“大家一致的组织起来,与全世界工人阶级站在一条路线上”团结一致推翻资产阶级。②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87.只有无产阶级觉悟和团结起来才能改变当下的社会,改变中国工人的悲惨现状。毛泽东在《中国工人》月刊中提到“团结自己,团结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团结知识分子,团结一切革命的人民”③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37.。只有壮大了革命群众力量,团结群众,革命才能走向胜利。《解放日报》“团结,团结,团结,这就是我们的武器,也就是我们的口号”④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42.。工人阶级只要凝聚起来,团结一致,就能焕发出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⑤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19.并提出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各国无产阶级的联合。无产阶级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队伍的团结,要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基础,同时,促进无产阶级的思想觉悟和团结,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无产阶级只有具备为全人类解放的思想觉悟,只有掌握团结的革命力量,才能不断地激发无产阶级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革命的正确方向。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必然会建立密切联系并保持团结一致。红色报刊发刊词呼吁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奋起反抗。“先知者先觉,先觉者先受益。”红色报刊发刊词坚持以践行党的方针政策为统领,以开展国民运动为重点,在促进革命阶级觉悟上走在前列;树立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旗帜鲜明的战斗风格,运用各种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宣传报道方法,在促进无产阶级团结上走在前列;充分发挥报刊资源优势,在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上走在前列。
(三)走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前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他说道“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⑥张立梅.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EB/OL].(2018-07-23)[2016-06-0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723/c40531-30163110.html.。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也是解放前红色报刊发刊词的目标旨趣之一。
《红星报》的发刊词《〈红星报〉见面话》中说:《红星报》要成为“红军的政治工作讨论会”。答复同志们不懂的问题,还要成为“一个裁判员”,及时发现红军内部“消极怠工,官僚腐化和一切反革命分子”,帮助同志们及时改正错误。“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工作,提高红军的政治水平线,文化水平线”帮助全体红军进步成长是《红星报》担负的责任⑦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96.,《红色中华》在发刊词中提出该刊目前的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各级苏维埃的实际工作,纠正各级苏维埃在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①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95.,以期建立巩固而有工作能力的苏维埃政府。《红色中华》还专门开辟了《党的生活》专栏,用以报道中央和地方党的工作、解释党的工作。
关于党的建设的相关论述最全面体现在毛泽东所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共产党人〉发刊词》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8年来的主要经验,回答了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是毛泽东党建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发刊词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变成“全国性的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要将党建设成为“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样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这也向我们解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红色报刊发刊词中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逐渐成熟、日趋完善。站在建党一百周年后的今天,回头看这些文献资料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发刊词中关于党建的论述也启示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一思想对于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理论工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结 语
近30年的红色报刊发刊词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风貌,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创造和体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报刊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新闻思想的形成是全党进行革命新闻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全党在新闻领域集体智慧的结晶。红色报刊发刊词为研究党史和红色文化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了解解放前的社会发展、党的领导和革命现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争得民族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思想理论贡献,对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理论工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