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述评
2023-01-08宋健林
宋健林
(1.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治国理政、立国安邦的大事,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是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①钟君.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六大认同[J].红旗文稿,2015(15).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成为重大的理论热点问题,也成为意识形态工作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系统梳理近年来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成果,深入总结已有研究取得的成就、有效的经验以及不足,有利于探索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同时也将为现实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前瞻。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发展历程概览
对于学术研究本身的考察,需要将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并从现实的结果出发加以分析。一般而言,学术实践主要通过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学位论文以及课题研究等方式得以呈现。
就期刊论文的发表而言,以“意识形态认同”作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文献”一栏中进行检索,得出430余条结果,其中绝大部分结果有效。这些期刊文章发表于2000年至2020年间,其中,2000年至2009年,每年的发表量为个位数,2010年升至两位数,2013年之后发表速度加快,之后每年的发表量保持在30篇以上,其中2017和2019年更是达到了60余篇。更宽泛的检索,例如以“意识形态”并含“认同”作为检索主题,可以检索出更多的条目,大概有5000余篇,不过这种检索方式得出的结果并不准确,显示的文章大多并非真正聚焦意识形态认同。如果我们还是以“意识形态认同”作为检索主题,但将“中国知网”的检索界面切换到“期刊”,并在“来源类别”一栏只勾选“CSSCI”一项,得出的结果只有80条,其中绝大部分的文章都发表于2012年之后。“CSSCI”来源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章质量,从结果来看,尽管学界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作品不算少,但高质量的论文数量依旧有限,并且大多发表于党的十八大以后。
著作方面,以“意识形态认同”为主题或题名的专著有3本,包括:《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聂立清,人民出版社,2010年)、《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邹庆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王娟,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上述著作都出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者之手。其中,《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一书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辨析了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基础、类型、本质、条件和机制等;总结了中国古代以及国外(西方宗教、资本主义、苏联)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发展经验;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发展的新课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战略等。《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一书的总体结构大体没有超出前书的范围,该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也包括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基础、本质、历史经验,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则采用了一种新视角,作者分别分析了民粹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文化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激进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十种社会思潮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关系。其他学科也有部分著作不以“意识形态认同”为题名,但却与之密切相关,例如,新闻传播学学科的作品《电视剧认同机制研究:基于精神分析与意识形态主体理论的考量》(殷昭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一书便如此。当然,也有其他“意识形态”研究的作品包含了同“意识形态认同”相关的内容,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博士论文方面,在“中国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意识形态认同”作为检索主题,显示了10篇结果,时间跨度在2008年至2020年之间,其中,2010—2013几个年份没有相关博士论文发表,2019年发表数为3篇,其余年份各1篇。这些博士论文的主题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关于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关于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关于新媒体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以及关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宏观的研究。其中上文提到的邹庆华的著作《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同时也是其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方面,以“意识形态认同”作为检索主题,显示了50余篇结果,时间跨度在2012年至2020年之间,除2019年的发表数达到14篇,其余年份均为个位数。此外,硕士论文的具体研究主题所涉及的范围同博士论文的大致相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国社科项目”)方面,截至目前,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以“意识形态认同”作为检索主题,显示9项结果。其中,2007年、2011年、2016年、2019年各1项,2017年3项,2018年2项。总体上看,立项主要出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立项项目中,一般项目6项,西部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项目主题具体包括“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全球化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等。需指出,这些“国社科项目”的主持人,大多也是论文写作或者著作出版的活跃者,例如,前文中提到的《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一书便是“国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除此以外,也有学者凭借博士论文获得“国社科项目”。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学界研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截至目前,学界已经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成果,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其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学术研究主要发生于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主题。其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有相对固定的研究主体,有一批相对活跃的学者将科研精力投入其中。其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的相对明确,更表现在相关的研究成果涉及学术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主要内容扫描
经过诸多学者多年的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论域已经基本形成。总体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三大方面: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即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内容、结构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形成,即从理论上和历史实践上探索总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规律原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建构,即回到现实的实践中,剖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的策略。
(一)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不少学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理论沉思。这些沉思主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概念含义、内容结构展开,但在审视这些研究时,需要先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社会语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语境。学界在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时,往往将其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一词混用。一般情况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含义等同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但学者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说法,原因便在于“主流”一词,特别是当其同“认同”组合时,可以充分呈现出社会性语境。有学者指出,“主流”一词的内涵需放到社会语境中去理解,指一种思想观念能够普遍地契合社会心理的诉求①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6).。而主流意识形态则指在社会意识形态谱系中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意识形态②李冉.谁之主流 何以主流: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研判与建设愿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主流”同“认同”一词有深刻的勾连,社会意识谱系中的主导地位,来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因此,当学者们谈论主流意识形态时,其社会语境便是人民群众对该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①丁忠甫.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6).,当我们谈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时,一个前置性旨归便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掌握群众,人民群众产生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从字面上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人民群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②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可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中,社会主义是表征属性的限定词,问题的关键在于被界定的“意识形态认同”,因此,学者们多从“意识形态认同”概念入手,试图揭示其本质。关于意识形态认同内涵的界定,主要有:“遵从说”,对某种意识形态自觉自愿的接受和遵从③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6);“共享说”,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④许佃兵.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生成机理与改进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5(06).;“态度说”,对社会发展道路、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的态度和看法⑤丁忠甫.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6).,关于“态度说”,也有学者给出更为具体的定义:人们对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认可、赞同、拥护和支持⑥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内容与结构的研究。针对该问题,学界采取了不同的研究视角,第一种是心理活动的视角,学者们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结构归结为认知、情感、意志、行动⑦冷文勇.网络“微”时代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安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抑或认知、情感、行为⑧何博、张妍.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J].探索,2020(04).,再或者认知、情感、内化和行为⑨包天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虽有区别,但大同小异。第二种是构成要素的视角,有学者将意识形态认同划分为信仰、理论、价值、利益、话语以及情感认同等方面⑩钟君.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六大认同[J].红旗文稿,2015(15).,也有学者将意识形态认同细分为政治、理论、历史、现实、未来五大认同⑪⑪ 侯惠勤.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J].红旗文稿,2017(19).⑫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01).⑬ 刘波亚,李金玉.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9(04).⑭ 许佃兵.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生成机理与改进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5(06).。第三种是系统论的视角,持该视角的学者强调要从认同的主体、客体、环境、路径、机制等方面来对意识形态认同的结构加以考察⑫⑪ 侯惠勤.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J].红旗文稿,2017(19).⑫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01).⑬ 刘波亚,李金玉.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9(04).⑭ 许佃兵.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生成机理与改进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5(06).。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形成
对于事物是其所是的本质性追问,不仅在于探求其含义,还在于探究其形成机理,不少学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形成的问题施加关注。学界的探究视角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
一是从学理上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一般性原理。有学者采取心理学的视角,将其归纳为以感性认知为开端,经互动而内化,最后再通过持续不断的行为强化而凝结成政治信仰几个方面⑬⑪ 侯惠勤.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J].红旗文稿,2017(19).⑫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01).⑬ 刘波亚,李金玉.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9(04).⑭ 许佃兵.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生成机理与改进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5(06).;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有特定的机制,该形成机制分为内部和外部机制,其中内部机制由动力、评价、反馈与调节三大机制组成,外部机制由教化、约制引导和奖惩三大机制组成。⑭⑪ 侯惠勤.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J].红旗文稿,2017(19).⑫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01).⑬ 刘波亚,李金玉.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9(04).⑭ 许佃兵.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生成机理与改进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5(06).还有学者强调外部作用因素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其中,有学者认为舆论宣传、沟通、教育灌输以及监督管理等因素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①邹庆华.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35-147.;也有学者强调社会传播、政治学习、社会环境等所起的关键性作用②吴春梅,郝苏君,徐勇.政治社会化路径下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证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4(02).。
二是从历史梳理中总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历史进程,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确立、曲折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畸变、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性回归、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发展等阶段③胡春阳.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历程探析[J].东南学术,2020(04).。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基本经验,有学者强调要通过重视利益诉求、提升执政绩效、培育法理型权威、完善制度体系、推进理论创新的方式来进行④胡建.新中国70 年民众政治认同演变的现实启示[J].理论视野,2019(07).,也有学者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将其归纳为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坚持正面宣传与应对交锋等方面⑤燕连福,李婧.新中国70 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历史演进、主要经验及发展指向[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06).。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建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特征,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普遍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建构视为最终的落脚点。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对策路径的研究,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所谓微观层面,指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某些具体方面提出完善的路径,抑或选取某些关键的方向作为建构工作的着力点。第一种是日常生活的维度。持该观点的学者将日常生活视为意识形态的居所,并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关键在于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中大众认同的契合点⑥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3).。在具体的操作路径上,不同学者观点有所区别,有学者强调日常生活认知图式、现实诉求、情感取向、交往范式分别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的先验逻辑、出场路径、心理桥梁和传播纽带⑦朱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的向度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2(06).;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需要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传播的日常生活化,才能不断增强大众的认同度⑧揭晓.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日常生活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5(06).;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关键在于采取“制度与生活”的视域,用承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观照生活、回应生活,从而达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目的。⑨尤文梦,王永贵.“制度与生活”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逻辑[J].学习与探索,2020(09).第二种是社会心态的维度,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心态的汇聚效应、从众效应、群体极化效应会深刻影响大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因此要建设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态环境。⑩沈建波.社会心态视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第三种是话语传播的维度,具体而言,有学者认为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本进行转换,有效利用并不断完善网络文本,充分挖掘视觉文本的时代价值,并与受众的话语体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⑪⑪ 张润枝,陈艳飞.论文本转换与当代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提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5).;有学者强调通过空间可意象性的提升、公共空间景观的制作、纪念性空间的叙事转向等方式,建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空间景观,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效果①林滨,曹莉莉.意识形态空间化的机制与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20(01).;也有学者认为,增强话语认同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突破口,具体通过提高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生产力、激发意识形态话语的讨论参与力和提升意识形态话语的问题解释力来实现②宋健林.试论提升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三个着力点[J].理论与改革,2017(05).。第四种是社会思潮的维度,该视角的基本观点在于通过批判错误思潮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揭示民粹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文化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激进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十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③王娟.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所谓中观层面,指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视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整体上探寻建构的路径。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培育机制,这种机制由舆论宣传机制、沟通机制、教育灌输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子机制系统所组成。④邹庆华.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35-147.有学者从社会生活本身出发,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依赖于一个全方位的路径系统,具体包括灌输教育、话语权建构、交往、文化互鉴等方面。⑤丁忠甫.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6).
所谓宏观层面,指超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本身,从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总体的层面来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持该视角的学者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关键在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学者指出,要通过民生富裕、社会公正等现实问题的解决来提升意识形态认同⑥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6).;还有学者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共享发展凝聚认同,在此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共同信仰铸造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共识巩固认同。⑦鲁言.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J].红旗文稿,2016(06).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学术实践省思
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考察,不仅要梳理已有研究的概况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更要将其视为一种学术实践,并从全局的高度付诸学术意义上的省察。为此,需要反问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为何存在这一方向的研究,以及如何客观评价当前的研究进展。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何为
学者们对意识形态认同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与本质进行过追问,但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本身的追问却未曾有过。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逐渐热门起来,从这个意义上看,它是一种学术性质的集体实践。从学术的眼光出发,对其本质进行追问,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学术定位,对于我们真正把握当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本质需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本质中去寻找。前文提到,针对意识形态认同的本质,尽管学者们给出的意见不同,但一个共识在于将其视为来自受众的关于意识形态的积极取向。这其中涉及两个关键方面,一是意识形态认同聚焦作为主体的人,二是它所追求的是作为群体或个体的人的正向的态度取向。从这个意义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主体性转向,这种转向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精神的发展性趋近。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归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于人的解放,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维度便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全,而理论掌握群众则是马克思主义所追寻的精神解放的重要方面,其现实表现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其实质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主体化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化表达。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何故
无论是期刊论文的发表,还是学术著作的出版,抑或学位论文的写作,再或者“国家社科”项目的立项情况,都表明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门研究主题。前文提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主体化转向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这一学术现象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兴起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中国完成了“富起来”的历史使命。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克思主义也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更高的追求。物质世界的发展,也将进一步聚焦人的需要,为人的精神的解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人民的需要和人民精神力量的培育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焦点,这些都充分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中心地位将不断得到凸显。与此同时,人民的精神力量从根本上来源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兴起,实际上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逻辑。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兴起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3)、文艺工作座谈会(2014)、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2016)、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2016)、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19)等同意识形态相关的会议,强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5-36.,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得学界聚焦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放在首位,这一思想自然也会深刻影响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将视角聚焦到受众身上,将人民作为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主体,这种研究视角实际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理论贯彻。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何如
结合前文分析可知,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留有进步的空间。
取得的进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辨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内涵,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内涵和理论基础等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次,剖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原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经验。最后,探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诸路径,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复杂状况及应对策略亦有所涉略。
就存有的进步空间而言,其一,已有研究中存在研究状态相对悬置的情况。所谓研究的悬置指研究局限于理念和概念层面而对现实缺乏深刻的关照。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极为抽象,当前部分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中存在脱离社会进程,特别是认同主体的实践轨迹,而将意识形态认同视为一种远离生活的宏大叙事的情况。这种宏大叙事的研究方法,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处于悬置状态。其二,横向比较研究略显不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总结国外相关的研究,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目前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国外研究以及国内外对比研究很少。其三,跨学科研究不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社会各个方面,单纯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其局限性。其四,实证研究不足。当前研究大多从理论思辨的角度出发,这些研究很重要。但单纯的理论研究并不够,实证研究可以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推向更加立体、科学的方向,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的实证研究极少。其五,微观研究不足。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大多从笼统宏大的视角加以考察,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往往以更加具体和微观的方式存在,如文艺作品和影视剧作品中的“正能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微观视角的缺失和不足,将从全局上影响学界研究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未来趋向探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旨归的富有学术前景的研究方向,将来很长时间内都会是学界的关注焦点。接下来的研究,根本方向是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从悬置走向落地,建构起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认同理论体系。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墨:
研究思路。第一,应从理论进路扩展到现实进路。已有研究大多从宏观、抽象的视角出发考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问题,该思路重要且必要,但缺乏现实化的研究进路,例如,在舆论领域,意识形态认同到底如何被建构?对现实进路的关照不足将致使研究工作处于泛概念化的悬置状态,因此,有必要采取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视域,找到扎根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实践进路,并在理论上加以探索。第二,应从国内研究走向国内外对比研究。意识形态认同抑或政治认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权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区别只在于国外社会或国外学术界不使用意识形态认同的概念,但不可否认国外社会同样存有意识形态认同之实。尽管国外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极少,但对于广义的意识形态认同,如政治认同、价值观认同等的研究却不在少数。应当了解和借鉴西方的相关理论,取其所长,同时加强西方社会或者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以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体系。第三,应从宏观研究走向宏微并举的体系化研究。当前学界大多采取宏观视角,以宏大叙事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目前宏观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进入到一种同质化较甚的瓶颈期。摆脱这一困境,一个重要的方向便是改变宏大的研究视角,转而进入到宏微并举的研究视角中去。具体而言,一方面从宏观上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本质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考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现实中的具体展开,特别是从社会心态的培育、新闻报道、舆论研判、影视剧生产、文学创作等更加具体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附着在这些实在的实践活动之上,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建构的规律和机制。
研究内容。首先,要加强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内容的研究。已有研究中,有学者对意识形态认同的一般性结构有所探究,但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具体内容却鲜有涉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体包含什么内容,在新时代有何发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并结合认同的本质,揭示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问题的探究做铺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规律和机制的研究。目前只有少数学者的研究关注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已有研究更多地还是借用心理学中认同的相关理论,将之套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之上。为此,应充分考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独特性,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作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同时探究群体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和形成机制。再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历史与基本经验的研究。当前,有少数学者总结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但这些研究更多地从宏大的视角出发,做一些最宏观的概括。应当深入到历史的细节中去,特别是聚焦到具体的事件或具体的载体,深入到某一历史阶段,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最后,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向及应对策略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的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由此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也必然会面临新的境况,如何研判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产生的影响,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研究课题,应加以重视。
研究方法。一方面,应从单一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更多地还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范式来进行。这些研究很重要,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单纯依赖一个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是不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涉及政治、社会、心理、文化、传播各个方面,必须整合各个学科的力量来加以探索。为此,应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科学利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者同上述相关学科学者的合作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另一方面,应从逻辑思辨研究走向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更多地还是以理论思辨的方式展开。理论思辨有其深刻性,但也有其局限性。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需要理论思辨解决一些前置性和基础性问题,同时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要通过调研和实验等方式掌握社会中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大量的直接的案例、数据和其他相关素材,从对这些素材的科学抽象中,提炼出相关的理论,建构科学的理论模型,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走向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