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治担当 突出重构重塑高质量完成全域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
2023-01-08山东省委编办
●山东省委编办
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改革试点责任,在省市县全域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事业资源,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强化政治统领,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实现新加强
在事业单位机构职能编制规定首款职责中,把党的创新理论旗帜鲜明地写在事业单位“三定”规定中,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改革的政治主题,突出强调事业单位党组织充分发挥好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对规模较大、党建任务较重的设立专门党建工作机构,核定专职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等领导职数,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切实把事业单位打造成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坚强阵地。优化事业单位设置,重点加强了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才、意识形态、统一战线等领域,确保党的领导制度安排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实际效果到位。
二、强化战略支撑,在服务强省建设上推出新举措
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着眼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等重大战略,整合组建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新机构;着眼山东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完善黄河口生态环境监测、科研等事业单位设置,沿黄市县统筹设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中心等单位;围绕重大民生工程,设立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等机构。通过整合优化机构职能编制,带动专业技术、资金设备、人才等优势资源集中,为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三、强化瘦身健身,在优化布局结构上取得新突破
针对部分事业单位资源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大力撤并整合“小散弱”机构,不再保留省级10名、市级7名、县级5名以下事业单位,全省纳入改革范围的事业单位减少9996家,精简33.1%。聚焦数字强省、后勤服务等专项领域,对省市县部门单位所属的123个信息中心、166个机关服务中心进行了撤并整合。坚持上下联动、因地制宜,对市县事业单位精简幅度实行“一地一策”,原则上按25%~35%把握,不搞“一刀切”。市县将招商引资、新闻宣传等领域的1300余个跨部门、跨层级单位整合为448个,在公共资源、交通建设等领域,探索实行一个机构多个分支运营模式,形成规模集成效应。
四、强化资源下沉,在保基层保民生上展现新作为
省市两级净收回事业编制2.9万余名,重点保障县乡教育、卫生、应急等民生领域和关键部位。大力推进“万名编制下基层”,省市县三级为镇街下沉事业编制1.7万名。建立事业编制统筹和周转使用制度,单列1万名周转编制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针对部分市县中小学编制资源紧张问题,对4个市、33个县(市区)、1921所中小学开展机构编制核查调研,仅省级就向中小学调剂增加编制1.12万名,同步制定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建立长期达标制度机制。
五、强化制度供给,在健全治理体系上夯实新抓手
以建章立制为根本,抓住政事权限清单、机构职能编制规定、章程管理“三个抓手”不放松,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治理体系。463个省属事业单位、150个省属高校公立医院和市县3.1万个事业单位全部制定了机构职能编制规定;3.5万个事业单位制定了章程,完善决策议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3143个事业单位制定了政事权限清单,划清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职责权限,推动主管部门从“办事业”向“管行业”转变。与改革试点相衔接,出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全面加强绩效考核,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激发公益事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