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提升高校外籍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
——针对Y大学两名留学生的个案分析

2023-01-08惠嘉梅李江静吉玟秋黄欣怡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留学生思政

惠嘉梅 李江静 吉玟秋 黄欣怡

(扬州大学)

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认同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对这三大文化的认同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对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综合实力的逐步提升,中国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籍留学生来华学习深造。据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公布,2020年我国高校招收的来华留学本科生人数已超13万人。来华留学统计数据整体显示,2018-2020年的来华留学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的质量,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但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党中央提出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理念和要求,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新情况的出现和新要求的提出,敦促着我国对海外留学生的教学也应该逐步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以增强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秉承目的性原则,选择两位Y大学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主要运用访谈法收集资料,其中包括两次正式访谈和多次微信聊天形式的非正式访谈。

第一位访谈对象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2019级本科生N1,来自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2月中下旬,研究小组成员与他借助腾讯会议平台进行了线上访谈,围绕中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等话题进行交流。通过问答的形式,我们能感受到他对中国历史、政治制度、法律等有一定了解,但是并不深入。他对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如果高校开设针对留学生的思政课程,自己很愿意学习相关内容。

第二位访谈对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研究生N2,来自巴基斯坦。3月初,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腾讯会议与其进行线上访谈。由于N2的汉语水平有限,我们只能通过英语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N2来华留学主要是为了专业发展和毕业后的工作需要,此前接触中华文化的机会少之又少,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使她不得不花更长时间来适应学校学习及生活环境。另外,由于N2平时的专业学习是以双语教学为主,使用中文的机会不多,所以到目前为止她主要是通过中国文化认同等个别选修课程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且并不深刻。

三、高校外籍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现存问题

本项目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实践过程明显存在着“强专业,弱思政”的教育实践模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实践情境相脱节等局限性。问题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校课程设置的缺失以及教学内容的零散。在Y大学,对外国籍留学生并没有系统性地专门学习中国文化、政治相关的课程,并且专业课教学素材中的思政成分也较少。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看,主要设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名家名作选读、汉语教材研究课、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古代汉语、现代汉字等课程,教材中能够直接作为思政元素进行应用得很少,与思政相关的内容几乎只能靠学生自学或是与同伴聊天习得。即使能够作为思政素材使用,其教育范围也仅局限在文化差异教育等范围内,难以使留学生构建系统性认知框架,从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开展深入的探索。

二是教师专业性差异明显。在Y大学,外国籍留学生并不参与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讲授的公共性选修课程,院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思政专业老师授课,而其他学院授课老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不熟悉,思政专业性不足。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关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事政治内容,外国籍留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听本学院老师随口提及或是偶尔在茶余饭后和中国朋友交谈,仅仅略知一二,缺少专业的讲授从而缺乏深入而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因此并不理解。在文化课程方面,教师的授课以基本语法和字词句为主,很少更深层次地阐释传统文化相关的背景和典故背后蕴含的深意。

三是学校教育场域的多样性缺乏关注,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政类实践体验少。我们通过访谈获悉,针对外国籍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局限于课堂场域的学习,学校学院极少向留学生直接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供给他们的接触此类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有限。

四是缺少对留学生特殊性的关注。外国籍留学生从原生国家初到中国,会发现两个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上与先前存有差异,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使部分留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导致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其来华留学的生活、学习质量,继而反作用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形成恶性循环。

五是部分留学生汉语水平不足。语言上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即使外国籍留学生所在院校为他们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名家名作选读以及其他与汉字、汉语语法等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外国籍留学生还是可能因为语言的障碍和翻译的不到位,容易造成词不达意等误解。

四、提升外国籍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路径

(一)完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改进教学及工作方法

组建高质量的留学生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是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建设核心和重要保障。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深度实施,留学生数量不断扩增,这对留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高校需要不断推进教师教学方法和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的改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

培养高素质留学生,教师是关键,必须加强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由于留学生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具备多样化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双语教学理论知识和多元化文化知识等。首先,留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学习进修,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其次,留学生教师要加强双语教学技能训练,包括双语教学的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内容整合能力等;最后,专业教师是留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扩大中华文化和思政相关的知识储备,自觉充当中华文化和思政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破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在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和思政元素的同时,将教学内容和活动相融合,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使文化和思政类教学内容更加易懂易学。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人员制度体系

国内大部分高校通过专门设立海外教育学院和留学生公寓对留学生进行独立管理,因此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封闭,留学生管理人员成为他们的主要接触对象,对其影响较大。根据《留学中国计划》提出的要求,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熟悉外事、爱岗敬业、精于管理的留学人员管理工作队伍。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吸引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意识强的专业人员加入,优化队伍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人员的专业培训,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在日常管理中,除了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也要通过言传身教传播中华文化,增加留学生群体的归属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

(二)培养学生融入型学习动机,提高综合素质

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其个人心理素质和学习动机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深入了解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明确学习动机,加快其跨文化适应与融入。

1.开展多元化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课内课外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校园是留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其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阵地,而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体验活动、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和长效性。课内课外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是指在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与其他社团或组织合作,打造主题系列活动,加深活动对于留学生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做到实践活动前的知识巩固、活动后的知识总结等,增强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长效性,以缓解校园文化活动一次性、浮于表面等问题。此外,高校可组建留学生会等学生组织,鼓励留学生自行组织特色校园活动,增强留学生的团结性和整体凝聚力。

2.推进中外学生互助学习

中外学生交流是留学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校应通过学院间合作建立学习小组,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一帮一”,从而帮助留学生进行汉语练习并提供汉语环境,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也可通过举办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定期安排“外语角”“汉语桥”等主题讨论会,传播民族文化,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培养跨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两国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为学校留学生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3.发挥网络媒介作用

中西方在现行教育体系上有较大差别,留学生往往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适应中国教育体系,而借助微课、慕课等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能缩短这一过程。高校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的教育平台既包括汉语知识、专业知识等理论知识课程,又含有中华文化和思政文化等普及宣传类课程,内容兼顾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学生通过看视频、听音频等方式增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各类社交及娱乐软件也可以满足留学生交流、娱乐的需要,有助于调整留学生个人心理。

(三)发挥显隐性思政类课程的教育合力作用

1.显性课程把握共性和个性,因“科”制宜开发课程资源

思政类专业课程在构想设置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要以包容和谐的思维洞察人类文明的共同点,也要能够尊重差异,着力发展中国特色文化教育。基于文明异同的共性、个性研学可以培养来华留学生的情感认知,利用民族共源的因子拉近交流距离。此外,各学科门类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专业课程设置要因“科”制宜。加强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提高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更能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2.彰显校园环境“隐性课程”效应

学校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三个维度,在高校留学生课程设置方面,应重点发挥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的熏陶作用,把隐形课程当作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首先,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其次,注重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营造尊师重道、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最后,注重校园美化、绿化、艺术设计,陶冶留学生情操。通过各种隐性课程促进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全面提高文化认同的关键所在。

(四)强化校园、城市、国家“三位一体”的场域叠加效应

1.打造校园特色活动,构建高校留学生融入型文化认同

留学生可以通过参加高校举办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场域中获得归属感,提升融入型文化认同。例如,运动会给予留学生与其他国籍的同学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有利于归属感的培养;服装展示秀使留学生展现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欣赏中华民族服饰之美,从而提升认同感;才艺表演有利于挖掘留学生的优势,更好认识自己,增强民族自信;志愿实践活动是树人、育人的重要渠道。

2.开展城市文化体验活动,构建高校留学生适应型文化认同

为了使留学生适应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惯例习俗,高校应和城市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发人文资源,为留学生搭建“城市课堂”,通过正向的交流体验培养来华留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可以组织留学生参观代表性景点,讲解底蕴内涵;带领他们体验当地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当地民众提供留学生语言翻译、志愿服务工作等。

3.搭建大数据网络互联平台,构建高校留学生深层次文化认同

以国家为场域,构建留学生整体文化认同。例如,举办来华中国留学生全国演讲比赛、汉语知识竞赛等,增强留学生与所属高校的凝聚力;组织开展国际化文创活动,鼓励留学生用掌握的中华文化知识进行创意性表达,创新中华文化的宣传形式;加强全国留学生校友会建设,鼓励来华留学生校友为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深化国际合作做出贡献。这有助于留学生在两国文化交流中认清自身的双重角色身份,主动传播中华文化并自觉担起两国友好交流的责任。

五、总结

新时代高校更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和爱华的情结,借助留学生这一媒介推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而不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留学生思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留学生的“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