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役军人群体精神价值与心理特质优势重塑研究

2023-01-08杨玉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复学军旅特质

杨玉冰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2018年3月13日,我国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方案公布的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让军人受到尊崇,这是最基本的,这个要保障”。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调研时又提出“成立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就是要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2022年1月2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孙绍骋明确强调要始终把“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作为工作目标。

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是以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为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要满足该群体物质需求,更要让全社会看到退役军人每个人的优秀特质,让退役军人能够发挥自我潜能、绽放生命能量,体现退役军人群体社会价值,真正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被全社会尊重的群体。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分别以“退役军人”“退伍军人”“复员军人”“退役士兵”“退役大学生”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计检索到学术期刊4282篇,学位论文541篇,其期刊数量在2018年之前每年不超过500篇,在2021年达到顶峰1058篇。主要主题为安置工作、职业技能培训、优惠政策、就业创业等。在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中都未见“精神”“心理”“情绪”等相关词组。在知网中分别以“退役军人心理”“退役军人情绪”进行检索,仅有6篇学术期刊,3篇学位论文。可见党的十九大以来,退役军人的关注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大多停留在物质需求层面,忽视了“被尊崇”的精神需求,没有全方位考虑退役军人的生活质量问题。退役军人在精神价值与心理特质层面上拥有自身优势,却因环境的变化与现实困难无法发挥。助力退役军人直面自身精神需求,激发该群体精神价值与优势特质潜能发挥,掌握应对退役后社会生活环境变化的办法,对提高退役军人生活品质、社会地位,收获全社会的尊重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退役军人在精神价值与心理特质层面上拥有自身优势,却因环境的变化与现实困难无法发挥。助力退役军人直面自身精神需求,激发该群体精神价值与优势特质潜能,掌握应对退役后社会生活环境变化的办法,对提高退役军人生活品质、社会地位,收获全社会的尊重具有重大意义。

一、退役军人群体精神特质及其优势价值

(一)军旅生涯塑造的优秀精神特质

军旅生涯对于中国退役军人的精神特质塑造具有深远影响。从过往研究中发现退役军人群体具有一些优秀精神特质。其一,在高校中,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着同其他学生的共同特性,但又有其特殊性[1]。他们思想现状有着积极的一面,具有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好,意志坚韧、责任感强,道德品质优秀、行为习惯良好,服从管理、态度端正,不怕吃苦、抗压力强等特点。其二,军人的积极人格特质水平在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2],军人的积极人格特质由四个维度构成,分别是:外向性、聪慧、正直、坚韧。其三,退役军人企业家在军旅生涯中基于成就动机、权利动机和亲密动机形成了以结果导向和等级观念为主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以利他、自律和尽责为代表的人格特质;难度高且成功完成的军事行动、教育利于塑造坚韧人格;退役军人企业家在军旅生涯中“外倾性”与“尽责性”人格得到形成或强化,此外,还会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受到员工影响,强化了自身“尽责性”与“利他”的人格特质[3]。其四,退伍军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和领导魅力比较强,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较为优秀[4]。

中国军人的军旅生涯在塑造自律、坚韧、外向、正直、利他、尽责、忠诚等精神特质上具有显著优势,在培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组织能力、竞争意识、领导能力等方面同样具有优势。

(二)退役军人精神特质的优势价值

退役军人这个群体既有一般群体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作为曾经为祖国努力奉献、燃烧自我的群体,退役军人群体具有较高的荣誉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激发退役军人精神特质,发挥其优势价值,对于个体、群体和社会层面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个人层面,激发退役军人潜能,促进其优势特质成长,能够帮助个人勇于面对现实问题,提升自我效能感,从缺少朋辈、年老多病、知识落后、二次就业等各种困境中突围,对于提高个人心理弹性、塑造个人抗挫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失为军旅生涯之后的第二次历练。

在军人群体层面,激发退役军人群体优势特质,提高群体精神价值,能够有效舒缓群体极化情绪,提升群体形象。退役军人群体的稳定对于新兵服役和老兵退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实现军队规范化建设、提高国防实力有深远影响。可以说,退役军人精神富足的生活是现役军人的一颗定心丸,是未来军人的一剂强心针。

在社会层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利于促进社会正向发展。中国人民对于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怀,无论是否退役,“军人”二字在人民心中都代表着对国家的护卫。退役军人群体的精神富足和使命担当无疑会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同时,军旅生涯对该群体人格特质的塑造,也使得退役军人群体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能够为党和人民担当使命的群体,发挥这一群体的优势可以在经济、就业、创新等各方面带动社会向着更加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前进。

二、退役军人精神价值与心理特质被压抑的困境

退役军人拥有较强的精神价值,在军旅文化中培养出了许多优势心理特质,但在退役之后,生活、工作环境的巨大变化与文化的不适应打压了其精神价值与心理特质的发挥。过去的坚韧、正直、利他等精神特质在新的环境、文化下可能被曲解为固执甚至不通人情。现实生活中经济、工作、家庭的压力也加剧了被压抑的困境。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困境

综合过往研究,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存在与其他群体的沟通交流存在阻碍等问题[5]。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的内在精神状态受到军旅文化所铸就的价值观念影响,会主动建构出符合军人这一文化身份需要的精神空间,凸显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退役军人”身份,也强化了与其他群体的差异,产生了人际交往的社会隔离效应。这一群体不仅存在人际交往的问题,同时存在角色转变的问题与心理疏解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用于适应学校生活的时间大部分在一个月以上,有的甚至花了近三个月,升学就业的压力、同辈年龄差异、知识遗忘、考试劣势、教师不熟悉等都造成了一定的适应障碍。同时,当该群体出现心理问题时,有12.0%退役复学大学生选择自己憋着,有20.6%的退役复学大学生选择网络世界。有一部分退役复学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措施,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二)老年退役军人群体面临的困境

老年退役军人群体存在着难以融入社会、不受社会关注、家庭关系不良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困境。其一,一些老兵参加活动不积极、不善社交[6],研究后发现老年退役军人群体有些是因为退休后脱离过去的权力中心,认为自己不再重要,变得沉默,有些是本身性格较为孤僻。这些老年退役军人曾经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但因精神层面的困境导致晚年生活质量下降。其二,退役老兵群体存在许多心理问题[7],一是人老病多,亲人与战友离世,找不到新的诉求对象;二是缺少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遭遇了社会的疏离或排斥,感受到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产生孤独、失落、愤懑等情绪,甚至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部分退役老兵逐级上访。其三,一部分优抚老兵的主要诉求体现在缓解生活经济压力,渴望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疏导情绪和压力、改善与子女的关系、全面了解抚恤优待政策以及渴望得到社会关注与关怀[8]等方面。

(三)初期退役军人群体面临的困境

初期退役军人有强烈的不适应感,且对新身份不自信、就业压力巨大,社会再适应能力不足。退役军人根据安置办法划分,包括三类人员,第一类是复员军人,退出现役后到参军地区或服役所在地安置但不包分配工作;第二类是转业人员,退役后回到地方政府机关或其他脱离军队的部门安置工作;第三类是退伍人员,回到原来社会岗位。研究发现,初期退役军人群体存在心理适应问题。过往研究中发现某些退役士兵表现出就业压力显著、心理问题增多,就业意愿不强、求职倦怠明显的问题[9],认为初期退役军人无法适应从军人这样一个稳定性高、荣誉感强的职业过渡到二次就业时面临的种种困境形成的巨大落差,无法接受自己面对各行业复杂多变的现状和个人就业能力不足的背景下,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感。在对湖北省复员军人群体研究中发现[10],复员军人存在自卑、焦虑和认知消极等心理不适应问题。笔者在对初期退役军人的访谈中发现复员军人与退伍军人面临自主择业的问题,需要与其他社会一般人员一同投简历找工作,军旅生涯本身对择业助力不大,更多依靠自身能力与专业技能。转业人员需要面对新工作、新环境等一系列风险。

笔者在对10位退役军人的访谈中了解到,退役军人虽然可以选择安置部门,但所知安置信息只有部门名称,没有具体岗位,没有待遇信息。一位退役军人谈到,“多年前安置到某事业单位,对方要求自己交2万元,给自己一个药店经营,经营收益归自己所有。但过去从未接触过药店,不知如何下手,就放弃了此份工作,去做了熟悉的修车行业”。一位退役军人谈道:“我一个军官,好不容易考上军校,被安排当司机开车,实在接受不了!索性不干。”也有退役军人谈到前往报到时甚至不知道给不给编制,有的单位好,给编制,但是有些单位只按照合同制聘用,虽说同工同酬,但自己没什么文化,实在觉得没有保障,可是却符合规定,无处说理。

从对以上三类退役军人群体的分析可以看出,退役军人群体在精神层面被压抑的困境依年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存在差异,主要困境集中在三个方面:角色和身份的落差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对主流文化普遍感到不适应,对新社会环境无法融入。

三、退役军人精神价值与心理特质优势被削弱的成因

(一)光环退却后化身“普通人”的心理建设不足

退役军人中,无论是老年退役军人、初期退役军人抑或是服役年限较短的义务兵退役大学生,在军旅文化中所铸就的价值观中都被赋予了使命担当的荣誉感。在服役期间,一身军装带来的尊重与骄傲更让这份荣誉感深入人心。光环退却后退役军人再就业、再入学或离退休都意味着要作为一名普通人重新进入社会,这其中落差巨大,对个人承受力的考验极大。

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对于退役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思想内容的研究上,包括其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较为宏观理论上进行探讨,鲜少对心理健康、情绪、社会融入等问题进行研究。从国内教育情况来看,军队高校的心理疏导教育存在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大部分军队对即将退役军人的心理疏导教育不到位。在对退役军人的访谈中发现,只有较少人在临近退役期间接受过组织上心理或精神的相关支持,只能自己通过认识的人,对未来生活进行了解。研究发现,很多单位鲜少有为即将退役军人组织过任何活动。同时,高校中的心理教育大多停留在一两门公共选修课上,更鲜少有为退役大学生进行的团体心理课或讲座。这也就导致退役大学生在入校后面对考试就业压力、同龄人少、环境变化大、身份转换突然等一系列问题时只能依靠自身。对退役士兵的研究中发现,退役士兵往往会因为准备不足或缺乏经验而束手无策,无法顺利实现军地过渡,职业角色转向也变得困难。

(二)军旅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适应困难

退役军人在接受了严格的部队训练后,离开军营,前往职场、校园、家庭中,这一群体中许多人有可能一生都保留着强烈的军人角色意识和价值观念,很难完全认同主流群体文化。事实上,在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军旅生涯中,大部分军人往往在其中找到挚友,有强烈的归属感,但退役则意味着这个群体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一个脱离已久的生活。在这之中的文化冲击可以参考“文化休克”现象[11]。文化休克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己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

在对退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在与大学高度异质的军旅文化影响下,退役复学大学生成为校园内与普通大学生区别明显的亚文化群体。在亚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群体的碰撞中,原本简单的人际交往会很容易演变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锋。

退役军人对于主流群体文化适应的困难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缺少朋辈的支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军队对于携带手机、探亲等规定非常严格,且服役地时常离家乡遥远,使得退役军人离家时间往往较长,与亲属的关系变淡,入伍前的朋友也由于时间空间的距离逐渐生疏。加之军旅生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可能使得退役军人的性格爱好、世界观、价值观等各方面转变,过去的朋友不熟悉现在的自己。二是文化的群际隔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进行交往,并且信任他们。退役军人对军旅文化的强烈认同导致部分退役军人看不惯不守纪律、没有时间观念等类型的人,而社会上也会有人认为该群体性格保守、固执、优越感强,最终导致两个群体产生文化区隔。对于退役军人来讲,在主流文化中会较难获得归属感。对退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发现,此类相异的价值观、习惯等形成了退役大学生和部分其他群体的群际边界。此外,国家的相关政策对退役军人文化认知的关照不足,部分不够灵活的退役军人面对强势又差异巨大的主流文化不知如何自处,既动摇了原本的军旅文化内核,又无法全盘接受主流文化,在适应过程中变得愈发迷茫,不知所措。

文化适应的困难对退役军人精神层面影响巨大,是退役军人缺少朋辈支持、社会融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个人身心素质与文化技术水平不足

研究发现中国退役军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下降[12]。在2022年对中国30个省退役军人的抽样调查中,有抑郁倾向和重度抑郁风险的人数比例远高于2013年全国成人样本[13]。进一步群体差异研究显示,低学历、低收入、退役士兵群体的抑郁、焦虑状况更差,PTSD风险也更高;参加过重大军事行动的退役军人PTSD风险显著高于未参加过者。研究发现,退役军人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受经济收入的影响显著,收入水平越低,抑郁和焦虑症状也越重。

在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该群体中存在个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解决自己精神层面问题的方法手段,同时,知识的遗忘导致跟不上课程,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与此同时,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对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疲劳反应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即越倾向于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官兵,越不容易出现急性应激反应、疲劳反应[14]。

退役军人的社会再适应是几乎所有退役军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文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代表着该个人是否有能力应对工作、进行择业、完成学业,身心素质的高低则意味着是否有能力应对风险下的心理波动、文化不适应的情绪冲击以及人老病多的自我照料。压力产生和加剧往往要经历相应的阶段,如果这种负面的情绪无法及时排解,那么这个人甚至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和负面情绪的过度体验,产生非理性信念,如将个人在退役后所经历的失败和困难归结为“退役不再被需要”,否定自我,拒绝继续努力融入社会,进而对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同时,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力、处事能力、社交能力水平也是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成熟的为人处世和社交能力可以让人在不适应的情况下有办法相对发挥主动性克服困难,破解压力疏解情绪。过差的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会导致愈发无法应对环境的变化,心理冲突加剧,精神层面更易受到伤害。

四、激发退役军人精神价值与心理特质优势再塑的路径分析

(一)针对性关照三大重点退役军人群体心理需求

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初期退役军人和老年退役军人三类心理困境最为突出的群体制定精神关爱政策。首先,要做好退役前的心理建设工作,可以采用“老班长回访”的方式,邀请曾经退役了的“老班长”讲述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为即将退役的军人打好预防针;为自己书写未来人生规划,以计划书、人生路等方式为自己之后的道路制定计划,并在过程中预测到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同时为自己克服困难鼓起力量;可以采用“一日实习”的方式,让即将退役的军人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进行一日体验,有条件可以多选择几份工作进行尝试;对于老年退役军人,可以给予缓冲时间,增加放假时长,让老年退役军人仍拥有军人身份时多培养与家人的感情,多与邻里交往,在有军队朋辈支持的情况下为自己建立一些家乡的社交关系。其次,要针对各类人群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要主动为其提供“知识回顾”“同辈辅导”等补习机会,帮助该群体应对学业;对于初期退役军人,要在培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人际关系能力、处事能力和社交能力,可以采用素质拓展、心理团体、模拟课堂、情境表演等方式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和技巧;对于老年退役军人,要着重培养自我照料的能力,讲授身心健康课程,帮助老年退役军人应对自己的身心状况。

(二)模糊文化壁垒,降低文化适应成本

退役军人肩负过家国重任,却作为“亚文化群体”不易融入主流文化,这无疑是不公平的,退役军人对军旅文化的坚守对于国家与社会都有重大意义。中国人民对于军人有着极高的崇敬,却极少能够真正接触、了解军人群体,要降低退役军人文化适应成本,在顶层设计上要模糊文化壁垒,让百姓对军人有一定的认知,降低偏见和不适应性。首先,要提高社会群体对军旅文化的熟悉程度,对军旅文化进行宣讲,拍摄更接近真实军旅生活、反映军人真实心理状态的电影、电视剧题材,提升百姓对军人的了解;其次,要增加军人群体与普通民众的互动,在社区、机关单位、企业等各团体组织中举办军民结合的活动,例如马拉松比赛、诗歌朗诵、健步走等等,尤其要鼓励一般社团组织与退役军人社团组织联合举办活动,让退役军人与一般群众融合互动,使得群众能够在个体层面上认识到退役军人的真实样貌,而不仅仅是一个道听途说的“刻板印象”;再次,要举办退役军人宣讲军旅文化的相关活动,促进非退役军人群众加入退役军人社团组织,同时,通过对军旅文化的宣讲可以提高退役军人的自尊度和自我效能感,而军旅文化的宣讲也可以找到认同、渴求军旅文化的群体,促使其产生逆向文化适应,主动去接触退役军人群体。

(三)社会工作介入,补足多元精神需求

单纯依靠政府体制内部的行政管理方式,很难满足退役军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具有关注个体差异、链接资源,兼顾服务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能够促进退役军人的精神关爱,最终服务于退役军人的社会再适应。过往研究中发现,通过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的方式可以提升老年退役军人的社会参与度;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式可以激发优抚老兵的潜能,提升自我效能感;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式能够提升退役士兵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的方式能够帮助退役老兵心理重建,找回军人荣誉感,发掘自我能力,实现精神关爱的目标。在心理适应、就业支持、精神关爱、社会适应、自我效能感提升等各类精神层次方面,社会工作都有过较好的表现,并且能够弥补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无法一一满足的短板。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介入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是提升退役军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再适应的重要补充。

猜你喜欢

复学军旅特质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军旅青春正步走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胸怀军旅梦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本期主题:军旅
开心复学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