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论坛

2023-01-08

世界建筑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术论坛新加坡建筑设计

“学术论坛”导言

范悦

《世界建筑导报》长期以来,坚持对实践前沿和国际视野的追求,以近距离报道全球行业进展、设计理论与实施路径为己任,呈现设计思潮与世界知名事务所最新成果以飨读者。正是对设计本质的追求如此坚定,让这种思考语境在《世界建筑导报》近四十载学术脉络中逐渐清晰起来。我们力求思考每一个社会热点和卓越精品背后所隐含的运作机制的起承转合,将建筑作品视为设计本体的逻辑运行过程,而非单纯由物质环境决定的既定呈现。

《世界建筑导报》将继续打造全新的学术研究与观点讨论新阵地。自本期始,“学术论坛”版块将携手本杂志其他优秀题材,凭借大湾区、乃至全球设计实践与理论智识优势,持续拓展建筑行业发展前沿和国际视野的脉络光谱。新版块将发挥特邀学术主编的号召力与独特视角,体现科学技术、艺术人文、设计实践、历史论述等跨学科视野的兼收并蓄,凝练批判性与应用性导向相结合的多维研究视域。首期学术论坛特别邀请到刘少瑜特聘教授组稿,国内外顶尖学者将就近期国家重点发展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前沿等领域做精彩评述。

二零二二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编辑部希望藉此学术新版块的诞生,展现建筑类最新学术动态图景,打造顶级行业报道与专业评述,续写精彩华章,尽明辨精神。

响应碳中和,低碳建筑设计

刘少瑜 教授

深圳大学人因环境与可持续设计研究中心 主任、深圳大学 访问教授、香港大学 名誉教授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目前已有约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本专栏围绕气候适应性下的同一减碳主题,展示了不同地域作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来自新加坡、日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北京、香港、深圳、澳门等不同国家及地区,从不同地域、不同尺度出发,用具有技术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处处体现出我们致力追求的“碳中和时代”理念。

从理论性出发,刘少瑜团队基于人因情景的设计转变提出人因建筑设计理论,以建筑师角度讨论了日常生活活动(ADL)、物联网技术、多感官刺激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利用建设使用后的评估、传感反馈和智能提升,满足“以人为本”的适老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建筑设计;赖鸿展基于建筑低碳设计,在“碳中和““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反思建筑设计面临的各种新的不确定性,提出“以人为本”的“韧性设计”是通往碳中和的另一解决方案及设计提升的手段,为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手段;贾倍思展示了“低能耗、高舒适度和智能化“作为未来低碳建筑的另一种方法,强调了被动式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并利用四个技术层面和控制系统减少建筑碳排放,弥补了绿色建筑研究与熟练建筑实践之间的差距。

着眼于碳中和最新技术的创新,沈振江团队提出了智能控制和能源消耗的设计导则,通过案例研究和建立虚拟场景,实现在热负荷的可视化界面与可视化程序,减少办公室的空调能源消耗;宋晔皓团队针对可再生能源对建筑的重要需求,模拟分析单晶硅、多晶硅、碲化镉和铜铟镓硒四种不透光光伏产品的性能差异,通过讨论BIPV在光伏产品、控制策略与整合设计三个层面的实践,为建筑立面设计的节能减排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在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方面,从当地国情出发,赵秀玲、薛文灿介绍及梳理了新加坡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历程,体现了新加坡对“碳效率”的关注,解读“新加坡绿色规划2030”“新加坡绿色建筑总体规划2021”和“绿色建筑标识2021”等最新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未来绿色建筑将于能源效率、智能化、健康与福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维护性和韧性等方面帮助新加坡绿色建筑实现碳中和目标;SHALEENI COOREY讨论了斯里兰卡的住房政策,强调了配套服务不足的住房所面临的需求和挑战,未来需要改善的建筑设计和管理,除了通过维修、维护住房空间质量,获得交通、便利设施、开放空间外,也需满足心理和社会文化需求,促进邻里联系、安全和空间的参与互动。

在助推碳中和落地实践方面,雷庆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低碳”出发,选取佛山市新港滨水空间改造项目和洲尾围湿地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搭建和对比两大重点及九大设计指标体系,探讨了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健康与低碳的实践手法;陈天扬以马来西亚森林城市的设计、实践和管理为例,分析了低碳绿色城市策略和路径,讨论了森林城市的TOD开发模式、生态系统、装配式建筑等如何节能减碳,也阐述了低碳绿色城市理念落到实际情况的种种挑战,为未来城市低碳发展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夏珩总结了深圳大学团队参加近期国际太阳能竞赛的住宅设计经验,探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持续性设计与融合先进技术的可能性。

本专栏展示了各地区对于“双碳”的最新政策解读和技术路线,展望了关键技术的应用前景,凝结了院士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前瞻性、权威性和科普性。在此,衷心感谢为本专栏编写工作做出贡献的院士专家、科研人员和编辑工作者。

猜你喜欢

学术论坛新加坡建筑设计
学院举办2020年禁毒与边疆治理学术论坛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关于征求2020年学术论坛主题意见的通知
“五四与中国话剧”高端学术论坛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2017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召开
建筑设计的困惑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