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共轭引领的三重视角
2023-01-08徐欣怡康宗基
徐欣怡 康宗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1]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理想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盼。志愿精神所包含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与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相融相通性。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不仅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模范践行者,还是志愿精神的积极推动者。在追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实现美好生活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共轭引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发展性:美好生活构建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共同着力点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标,美好生活的构建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可以实现双向发展的理想。要推动两大主题协调发展,必须明确两者的共同要求、共同目标、共同准则。
(一)共同要求: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
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对统一性主要体现为,个人素质的提高呼唤更加和谐进步的社会,社会的向前发展又要求人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与之相匹配。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协调一致,不仅是人类美好生活构建的内在体现,还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内生动力。
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过程。《诗经》中提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了底层劳动人民对安宁生活的渴求。孔子书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展现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殷切期盼。但是,美好生活的主体应立足于现实的人。正像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上,落脚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物质世界。所以,美好生活的构建还要关注每个社会成员的现实发展。
同样,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也是对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反映。一方面,志愿精神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提高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指出:“‘时代新人’应当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求实务实、有为善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3]志愿活动正是大学生将自己与时代、与国家、与人民进行连接的纽带,是大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个体成就感、满足感的生动体现,是大学生促进自身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公益性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大学生必须敢于担当时代使命。正如习近平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作为培育青年责任感的重要社会活动,始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行。所以,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形成勇担时代使命、促进民族复兴的志愿精神。
(二)共同探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均衡发展
美好生活的构建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并重。展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画卷可以发现,带领中国人民找寻幸福、指引中华民族谋取复兴是党最真挚的坚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八大就认识到人民对于经济和文化需求感提升。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时度势判断出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渴求。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从这一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党中央始终坚持带领人民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平衡富足的美好社会。
青年志愿服务在人民需要和国家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突击队”“青年义务劳动”“青年学雷锋活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百花齐放。青年志愿者发挥志愿精神,贡献聪明才智,不仅为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还留下了“为人民服务、与人为善的奉献精神,做一行通一行、专一业精一业的爱岗精神,锐意进取、自立自强的创新精神,埋头苦干、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5]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志愿服务得到蓬勃发展。“研究生支教志愿服务”“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北京奥运会”等活动展现出广大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迈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和“两个一百年”发展谋略统一规划部署、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6]同时更加强调志愿服务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凝聚社会道德力、改善公共生活伦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总之,青年在志愿服务发展中传播志愿精神、营造时代新风尚,又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共同准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外联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融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框架。[7]如何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内外联通,必须发挥美好生活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价值。
一方面,中国梦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指归。百年大党的百年奋斗、百年牺牲、百年创造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现实反映,汇集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汗水和心血。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更应在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下凝心聚力。另一方面,世界梦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宏观目标,全世界人民有商有量、共谋合作发展、共求和平稳定。美好生活构建的蓝图布局应包含全世界人民,形成在共担责任中追求时代发展潮流、在合作共赢中共享世界发展成果的积极景象。
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本禹志愿服务队”的时候就高度肯定青年志愿者在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新时代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站位、价值目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扬无私奉献、扶危济困的精神,实现助人自助、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在全球文化频繁交流的时代,青年志愿者更应该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传播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肩负起打造最美“中国名片”的历史重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经度,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纬度,搭建起中国梦和世界梦相通相融的桥梁。
二、契合性:美好生活构建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逻辑关联
美好生活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美好生活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前提条件、优越沃土和方向指引,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美好生活构建的重要内容、前进动力和现实体现。厘清两者的逻辑关联,是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和大学生志愿精神共轭引领的前提和基础。
(一)层次逻辑:美好生活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美好生活构建的重要内容
精神性需求要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满足,物质向前发展又需要丰裕的精神生活提供反作用。美好生活与大学生志愿精神之间也有同样层次逻辑的体现。
1.大学生志愿精神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过程中不断丰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济社会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同时,青年志愿服务也在随之发端、崛起和发展。特别是在新时代,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连接,进入“两个一百年”战略规划、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治理新格局,凝聚成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青年志愿精神。
2.美好生活建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的各方面,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其应有之义。只有平衡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续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程度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因素。[9]在美好生活建构过程中,除了关注衣食住行等外在物质的丰富之外,还要关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同样,大学生要进入现实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与美好生活的构建相连接。
(二)价值逻辑:美好生活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优越沃土,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美好生活构建的前进动力
在价值导向上,美好生活与大学生志愿精神息息相关。
1.美好生活的实现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机制保障、良好氛围以及内容旨要。
其一,美好生活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机制保障。美好生活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憧憬,但并不是虚拟化的。只有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充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各种民生保障机制健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美好生活。正是在社会建设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的展开才有更强的外在支撑,进而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制度和物质等层面的保障。
其二,美好生活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良好氛围。美好生活的良好氛围是由和谐的社会、简政放权的政府、教书育人的学校、优良家风的家庭共同组建而成,这四大主体将激发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
其三,美好生活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内容旨要。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容只有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才能对大学生更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体现,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内在所需。把美好生活纳入到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之中,才能更好激发志愿者自身主观能动性,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创美好家园。
2.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为新时代美好生活进行人才输送和精神引领。
其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为美好生活输送建设人才。美好生活具有客观现实性,其最终的建设落脚于现实物质基础和政治实践,最重要的是依赖“现实的人”。志愿服务作为连接大学生与社会的关键纽带,应当肩负起在社会实践中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从而不断为美好生活提供高素质建设人才。
其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动力。人类发展史正是一部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现实的人”需要的历史。志愿精神作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生动体现,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满足需要再到新的需要的产生,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美好生活。因此,要将志愿精神广泛传播,使每个人都具有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使美好生活符合人的发展需要。
(三)实践逻辑:美好生活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方向指引,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美好生活构建的现实体现
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期许,既带有现实性也带有理想性,既具有平稳性也具有超越性,可以充分激发人的精神力量和主观能动性。其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方向指引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坚定和文化育人上。
1.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一定要理想信念坚定。新时代社会文明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要以此为精神坐标,把增进人民美好生活作为使命,从而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征途中获得志愿者自身价值的提升。
2.志愿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动力。高校志愿文化是把志愿服务文化、志愿者文化和志愿精神文化融于一体,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深化。因此,高校培育志愿文化时一定要体现出时代发展的特性,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美好生活构建的信仰者、参与者和实践者。
志愿精神的培育具有明显的现实时代性特征。当今时代,有大批“90后”“00后”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强国有我”的时代呐喊做出现实的责任担当。志愿服务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社会性,是人们对创造美好社会的努力与追求。当代中国志愿精神更是对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现代社会的体现,是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意识相融合的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体现。
三、实践性: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中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可行路径
大学生志愿精神是对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追求,是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美好生活构建的内在要求。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应把理论灌输、现实内化和实践外化相连接,实现大学生知情意信行有机统一。
(一)理论灌输:以美好生活为思想指向,探求志愿精神培育的己他两利
马克思主义指出,只有把理论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才有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可能。志愿精神作为一种复杂概念更应通过“灌输”途径加以强化。无私的利他性是志愿精神的主要内涵,而在现实的志愿活动中,大学生服务动机则呈现出利己与利他相互交织。[10]在理论灌输层面以美好生活为思想指向,探求志愿精神中利己与利他的辩证统一关系十分必要。
明晰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利己与利他。如何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培育正确的志愿精神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给出了科学解释。首先,灌输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利己与利他关系产生的必要根基正是人的社会性。其次,灌输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人只有处于社会中才能获得发展,社会长足进步只有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平台,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途径。因此,要使大学生理性认识志愿精神所包含的利己与利他性,明确人民至上的鲜明价值导向,从而为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自豪感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正如习近平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12]
第二,明确志愿精神中利己利他的文化渊源。志愿精神的发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要使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适应时代发展,必须扎实其文化根基。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要立足于本土思想文化。从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墨子宣扬的“兼爱非攻”到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再到“雷锋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体现出志愿精神深厚的文化根基及随着时代发展的特性。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在吸取西方有益价值思想的同时也要体现本土的时代传承性,从而让美好生活的实现更加贴近时代和群众。
(二)现实内化: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导向,寻觅志愿精神培育的内生动力
内化是主体将感知到的意识和观点转化为自身的认知、感受、意志、信念等,将客体符合主体的思维系统转化为主体的一部分,使主客体成为同一整体的存在。[13]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作为人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产物,必须要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之下才能取得内化效果的最优化。我们要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导向,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制度建设,这不仅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在所需,还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健全志愿服务的培训制度,提高主体质量。高校要注重完善志愿培训制度,让大学生学习志愿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进而在志愿服务常态化中优化方式方法。
2.构建志愿服务激励制度,端正志愿精神培育的志愿动机。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不仅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助燃剂,还是推动志愿者积极参与美好社会构建的加油站。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发放奖状证书或物质性奖励来鼓励志愿者的积极行为,利用网络平台举办宣传表彰活动,比如“最美志愿者”“说出你的志愿服务故事”等,来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实现网内和网下的协调联动,营造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积极空间。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惩罚措施来匡正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些不成熟行为,对其他志愿者也达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3.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制度,实现志愿精神培育的正规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性开展必须依托于完备的保障制度。高校要以国家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相关志愿服务体系。可以建立政府、学校、家庭三角式框架,为校际志愿者联动和跨区域合作提供平台。
(三)实践外化:以美好生活为全球定向,拓展志愿精神培育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进步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关系。所以,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着眼于全球志愿服务发展站位,致力于实现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
1.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发展根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转型升级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选择。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要坚持中国百年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动力,还是青年志愿精神培育的着眼点。因此,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和志愿精神的培育必须坚持党的宗旨引领。志愿服务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与党同向同行,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美好生活的构建。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发展层面,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体现社会发展转型的演进脉络。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展开和志愿精神的培育要结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变为现实。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要弘扬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要主动弘扬具有中华特色的志愿文化,不断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特色文化与志愿服务的无缝衔接,从而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2.找准国际志愿服务的发展站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逐渐和国际接轨。2013年,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就指出,中国始终坚守守望相助的理念,“愿向东盟派出更多志愿者,支持东盟国家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事业更好发展。”[14]应扩展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的交流。一方面,积极参加国际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国际志愿服务活动中展示中国青年形象,宣传中国始终秉持的和平发展理念,学习他国有益经验,从而不断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主动掌握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话语权。在全球性志愿服务活动中,要积极归纳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规律,在国际志愿服务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从而增强志愿服务的国际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