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高志愿志愿者

杨 雪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中办、国办(2000)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教育部(2004)《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了社区教育工作。教育部等九个部门(2016)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16条意见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方法,在搭建社区教育平台、展开社区教育活动、丰富社区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为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1]

一、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际困难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抓手。社区服务志愿者是社区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践行者,长期以来发挥着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2]地方高校是各类专业人才的聚集地,又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具有支持社区教育的天然优势。而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活动载体,依托大学周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也是高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途径。[3]因此,推进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对提高这支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强化社区教育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二、目前高校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晚,理论滞后、实践不足。虽然高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由来已久,但仍存在志愿服务质量不高、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志愿者队伍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与社区缺乏联动等诸多问题。要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和志愿服务成效,亟待一支专业水平高服务情怀深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加入。

(一)高校社区志愿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高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主要由专业教师和大学生构成,服务团队缺乏系统学习,人员配置也不固定。往往是在活动开展前临时组织培训,内容多为活动情况介绍和安全注意事项,对于技能服务的质量缺乏量化考核评价。活动主题多由高校活动负责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定,内容选择不一定切合群众需要。活动结束后没有追踪评价,导致后期延续服务难以跟进,严重影响服务质量。

另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任务都有具体要求,学生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较高。但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学生志愿者的规模比较受限,真正能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并不多。由于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度解读有限,学生参与活动不乏带有功利性目的,对长期持续参与和提供志愿服务普遍信心不足。特别是随着毕业生更迭,容易出现志愿服务项目因人员变动影响稳定性的“虎头蛇尾”现象。

(二)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统筹、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的机构主要为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共青团或志愿者协会在收到“邀约”后组织开展活动。因鲜有深入基层群众中调研,高校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选择上实用性不强,与专业技能关联不大,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往往只注重献爱心、慰问类活动,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深度内涵,且没有持续性,服务的层次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锐减。部分学生直言在志愿服务中未能展现专业所长,只有参加“义务劳动”之感,对后期志愿者培养和招募产生不利因素,整体上影响了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三)高校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201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志愿服务条例》用以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但各高校对志愿者队伍的具体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完善,在制度建设上还有待加强。

(1)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科学管理,团队组建后没有再组织系统学习以致后劲不足。高校志愿者团队多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即便学校指定有指导老师,也多为“临时受命”,缺乏将活动内容与平常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互动,也难以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技能水平,对团队力量的深耕严重不足。

(2)志愿服务精神解读深度不够,师生参与服务活动多凭一腔热情难以维持。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晚,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普遍存在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深的情况。大多数志愿者在参与服务活动时往往期望很高,但实际遇到服务对象不理解时心理落差很大,或者是提供服务时缺乏换位思考,方式方法也有不足,导致被服务对象误解为“居高临下”不予配合,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及否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虽然绝大多数服务对象在接受志愿者服务时都报以感恩、包容的态度,但确有个别服务对象将志愿者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让志愿者无所适从。

(3)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因为缺乏量化考核标准,志愿者的服务成效不存在评价差别,这导致出现拈轻怕重、互相推诿的现象。在服务活动中有的志愿者能做到热情服务、积极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巧妙解决问题。但也有个别志愿者只是敷衍应付,提供服务没有从心出发,仅仅是流于形式。过程完成差别大,服务结果无考核、长期缺乏激励机制会导致志愿者积极性减弱,从而无法保证服务质量。

(4)志愿服务文化无法长期延续,常因人员变动导致项目中断等。在校大学生因受实习、毕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志愿服务团队人员确实难以固定。但相较于人员构成,服务团队的文化认知显得更为重要。因人员变动导致服务项目中断的,多半是团队的服务品牌没有打造成功,服务文化机制难以延续。因此,面对人员变动的客观事实,需要将服务品牌的打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加以思考。

(四)高校与社区关于志愿服务的联动不足

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两大责任主体,高校和社区之间的联动还远远不够。一方面,高校未明确将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主动联合社区深入到基层群众中进行调研,对调研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均有所欠缺。由于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真实困难掌握不足,因而难以整合专业优势,组建优质的服务团队。另一方面,社区未能给高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统筹协调方面还有待加强。具体到活动前期宣传动员,活动期间组织管理、物资保障,活动结束后协助做好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应更加积极主动作为。

三、长效机制建设存在普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区志愿服务缺乏统筹组织

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只有实现政府“搭台”,高校和社区“唱戏”,才能收获群众“鼓掌”的良好成效。政府职能部门要在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经费支持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确保社区有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的条件。同时还要为高校与社区“牵线”,通过“文明社区”创建或“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评选来推动高校和社区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长效机制建成。

(二)社区志愿服务缺少资金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没有资金支持是难以维系的。高校虽有一定的资金用于服务社会,但比较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等项目开支,社区志愿服务的经费显得非常紧张,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未单列志愿服务活动经费。调查发现,各高校在组织活动中都不乏出现大学生通过自行争取企业赞助、自筹等方式获得经费的情况。长期无固定资金保障会严重挫伤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长效机制的建设。

稀土矿非法开采、乱采滥挖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还由于开采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采富弃贫,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河道淤塞、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1-3]。因此,加强稀土矿监管、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三)社区志愿服务缺少品牌影响力

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若想长期延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要有意识地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包装,打造优质品牌。高校应结合地方特色和群众所需,整合自身专业优势,组建优质服务团队,以提供精准服务为建设目标。如以关爱社区“一老一小”群体,打造健康医疗服务团队,提供从卫生宣讲、健康体检、义诊治疗到建档追踪定期回访的“一条龙”服务,关爱老年人生活质量,助力下一代无忧成长。

四、构建高校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路径探索

(一)深度解读志愿服务精神,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是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利他”行为,也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实现自身价值的“利己”尝试。为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中,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倡导,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系统学习,强化对志愿者的技能培训,引导学生将专业所学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志愿服务活动这一“第二课堂”,在实践中检验专业技能。同时,明确将志愿服务时长和评价效果等级与各级评先选优挂钩,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除正面引导外,在志愿者组织管理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度学习,制定准入条件,强化心理建设,让大学生在服务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和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能为自己成为一名社区服务志愿者而感到骄傲。

(二)创建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确保志愿服务质量

作为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参与者,专业教师的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志愿服务的质量。服务社会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也是一直以来在职称评聘中对专业教师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要有效激发专业教师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思考,高校应明确将社区志愿服务视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和主要内容,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服务质量进行评级,并将评价结果在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定级中加以运用。

对学生志愿者的量化考核结果应严格运用于各级评选、选优中,将志愿服务的质量评价视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2)从服务形式上进行创新。传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献爱心、慰问类为主,缺乏深度且稳定性,持续性也较差。高校可根据社区群众实际需要,结合开设的专业,提供长期优质的服务。例如医护专业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诊疗;教育相关专业可为社区儿童提供家庭作业指导服务,长期关注服务对象的学业进步情况。与专业相结合的服务方式既能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了专业认同感,又达到了实践育人的目的。

(3)高校与社区加强有效联动,合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高校和社区应加强沟通协作,以党员进社区报到、下沉社区为契机,加快支部联建。高校可到联建社区挂牌“社区学院”,深化“党团建设+技术服务”模式,将党建团建工作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进行。只有高校和社区同时发力,深化合作,才能为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供有效保障。

五、关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服务需求

近年来,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作为特殊的社区群体广受关注,如何让这些城市的新主人尽快适应环境,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一直是社区思考的重点,社区志愿服务也被寄予厚望。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秉持着“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视“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长期以来投入了大量师资支持地方产业,积累了相对丰富的服务经验,也获得了上级部门和地方老百姓的一致好评,拥有助力社区教育发展的较强实力。

目前正值我校“双高”建设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以专业技能服务地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志愿服务的精神,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致力于打造师生共同参与的优质志愿服务队伍,以达到支持社区教育与实践育人的双赢目标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结合现有工作基础,我院将研究目光聚焦在铜仁市碧江区矮屯社区,这是碧江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15.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83万平方米,坐落于铜仁·苏州产业园、碧江经济开发区内,居住着来自碧江、印江、松桃、沿河4个区县的2949户13858名搬迁群众,存在搬迁人数多、文化差异大、服务需求广等现实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老一小”医疗和教育的问题。[4]依托专业优势,目前我院医学院已与矮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达成长期合作共识,按照“党团建设+技术服务”的思路,临床医学支部和医学技术支部师生已为社区居民开展义诊和医学健康讲座十余次,取得了居民和中心的高度好评。这一可复制的社区志愿服务模板,对辐射其他社区,强化我市社区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双高志愿志愿者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志愿中国
为志愿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