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解析
2023-01-08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1707
韩 忠(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7)
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为了统一检验方法和质量验收标准,提高质量验收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而制定的技术标准,是各参建主体方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重要依据。上海市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地方标准DG/TJ 08-90—2014《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以下简称“原标准”)已实施六年多,对规范和提升上海市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近年来,水利工程相关的部分设计标准、施工标准更新较多,水利工程政府监督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要求与原标准中的内容有较大的区别。因此,需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删除其中不合理、不适用的内容,增加一些技术成熟的施工工艺的检查和验收的内容,并对原来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 标准修订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政府建设管理监管体制“放管服”的变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及验收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发生了变化;一批施工和设计方面的技术标准也不断在更新变化;随着水利行业科技发展,“四新”技术推广应用也越来越快,原标准的内容和适用性也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1 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方式的变化
1997年12月21日颁布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7号)规定“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而 2017年12月22日修正后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则规定“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工程质量结论进行核备”。“核定”与“核备”一字之差,反映的却是政府监督职能的转变和验收组织、验收程序的改变。上海市水利工程验收的地方标准是2014年1月发布的,当时规定的还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后根据水利部规定进行了修改,实行核备制,在相应的验收表格中作了局部修改。
1.2 部分技术标准的更新
质量验收标准与设计标准、施工标准以及安全、环境、卫生等标准都紧密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内容部分引用和参考了相关标准。2014年后,部分施工和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发生了变化并陆续颁布了一些新的技术标准,如水闸设计规范、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等,其他引用国家标准的如电气专业的规范也进行了修改。由于涉及变化的标准数量较多,不便逐一进行局部修改,需要依据新的要求对原标准进行全面修订。
1.3 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缺少相应的验收标准
近几年,对绿色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护岸、生态护坡、自动控制注浆技术、塑料板桩等新技术在上海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技术在河道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统一的质量验收标准,不同的参建单位选用的标准不同,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提升,也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 标准修订的思路
2.1 与行业标准相协调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而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因此在对地方标准进行修订时,在满足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对标准编制的要求的同时,还须符合行业管理的要求,验收的体系和程序要求应与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水利工程施工验收的行业标准主要有SL 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631~639—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内容包括土石方、混凝土、地基基础、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等方面。行业标准规定适用于大中型项目,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由于行业标准制定时间较早,为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目前行业标准也在修订中。因此,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时,结合了行业标准修订的原则,按照“明确责任,验评分离,过程控制,强化检测”的要求进行修订。
2.2 体现地方特点
行业标准针对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各类水利工程,其中一些工程类型和内容,上海水利工程不涉及。上海市属平原河网地区,不涉及水力发电项目;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较少,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河道、水闸、泵站等工程类型较多。上海的地质情况属典型的软土地基,对基础处理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上海区域的重要性,其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大但工程等别较高,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较高。行业质量标准反映的是行业内的平均施工水平和基本要求,在技术标准方面致力于制定高标准的技术标准,引领行业的发展,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较快,因此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时,在“规范性、时效性、科学性”的基础上,要突出“地方性、适用性、指导性”。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适用范围方面,上海地方标准适用中小型项目,大型项目执行行业标准。
(2)在质量标准方面,上海市地方标准在某些质量指标上高于行业标准。
(3)在内容方面,根据上海市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的特点,补充了河湖开挖及疏浚工程、农田水利等相关的工程内容。由于上海区域没有水力发电的项目,发电机组、发电设备等内容的验收标准没有纳入地方标准中。
(4)在标准的架构方面,遵循原标准的架构,将上海市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工程类型按章节分别编写,组成较为系统完整的验收标准,方便使用者查阅。
(5)具体内容方面不仅包含了质量验收的内容,还规定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些基本要求,体现了“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理念。
2.3 进一步整合优化
总结原标准应用的情况,剔除了不合理、不适宜、不规范的内容,梳理了原标准中与其他相关标准如水利工程行业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及其他相关行业标准中相互矛盾的内容。同时,优化了单元工程和工序的划分,方便现场实际应用。在修订工作开展前,编写组先广泛地征求了上海市水利行业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区县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类和分析,在修订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同时,结合近几年上海市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的特点,根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增加了一些应用案例较多、技术相对成熟的施工工艺的验收标准,如水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护坡等内容,补充了行业标准中的空白。
3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
3.1 标准名称和质量等级
按照“明确责任,验评分离,过程控制,强化检测”的原则,此次修订删除了原标准中的优良工程评定,只作“合格验收”的规定,优良评定由业主根据需要确定。修订后的标准名称改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原标准中各章节有关质量验收评定的内容也作相应的修改。
3.2 项目划分
此次修订在原标准项目划分四个层次的基础上,参照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引入“子单位工程”的层级划分,提出“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能较好地解决一些工程中项目划分层次混乱的问题。如乡村河道工程中的过路箱涵,就可以作为河道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子单位工程,施工完成后即可组织验收,通过后可以进行回填恢复道路通行,不受其他河段开挖、护坡等分部工程施工和验收的影响。同时在各章节中依据调研情况对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的划分进行了合理优化。
3.3 地基与基础工程
(1)原标准中,只在“水(涵)闸、泵站工程”章节中规定了“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必须核对土质,经建设、设计(勘测)、监理单位验槽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其他类型的工程中没有相应的规定。一些堤坝、护岸等工程中同样存在基础开挖的工序,但部分施工单位对基础施工验槽不规范或遗漏,会给工程留下隐患,而GB 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明确规定“地基与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并规定了验槽的具体要求。此次修订时,在“地基与基础工程”章节中明确了验槽的规定,所有水工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工程开挖后都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槽,确保基础质量可控。
(2)原标准中“地基与基础工程”一章中有“垂直排水芯带”一节,当时是依据CTAG 02—1997《塑料排水带地基设计规程》制定的。“垂直排水芯带”作为预压地基的一项工作内容,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相关的规范中将其归入“预压地基”,在SL/T 792—2020《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中将其归入“预压排水固结”。为了更全面、更规范地对预压地基进行质量控制,本次修订时,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预压地基”一节,将“垂直排水芯带”的相关内容也纳入其中,并补充完善了质量检验的要求。
(3)液压振动沉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现场常用的一种工艺。近年来上海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受周边环境、施工场地等条件限制,出现锤击沉桩设备难以进场的情况,部分工程采用挖机加振动锤组合的形式沉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虽然该工艺的应用较为普遍,但一直没有相应的标准可参考,施工工艺难以控制,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经过调研多个工程实例,结合液压振动锤沉桩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检测结果,此次修订在新标准中补充了液压振动锤沉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验收标准,对其适用条件和质量要求都进行了规定。
3.4 水(涵)闸及泵站工程
该章节在内容结构上进行了优化调整。原标准中对底板、梁、柱、墩、墙等不同部位的施工质量要求分开规定,本次修订时将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工序的要求合并,简化过程中验收的表格,也与行业的验收标准对应起来。同时对不同部位的外形尺寸要求分别规定,以满足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
3.5 防汛墙及护岸工程
(1)该章节增加了“装配式结构”的内容,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战略要求。水利工程施工作业自然环境条件一般较差,野外、露天作业活动较一般工程多,受气候、水文条件影响大。预制装配式的优势是可以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减少现场作业用工;构件工厂标准化生产,质量较易控制。护岸工程具有战线长、结构形式可复制的特点,适宜采用预制装配的方法施工。预制装配式防浪墙结构在上海市水利工程中已有应用,技术也日渐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次修订时结合多个项目试点的经验,参考了建筑工程和水运工程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要求,补充了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
(2)该章节增加了生态袋加筋挡土墙、箱式生态挡墙、生态护坡、连锁块体护坡等新型结构的内容。这些产品和工艺运用逐渐增多,技术也较为成熟,补充相关内容,统一验收标准,便于更好地推广应用。
3.6 农田水利工程
该章节内容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和实际调研的情况修订。对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增加了一些技术指标检测的要求和外观质量的要求,便于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3.7 河湖开挖及疏浚工程
该章节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原标准按施工工艺和施工内容分节,使用时有些不便。修订后,按照河道开挖、湖泊开挖、疏浚工程等工程类型分节,方便直接对照使用,并根据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对河道疏浚底泥指标的检测要求以及泥库建设的要求。
3.8 水生态治理工程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上海市近几年加大了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力度并提出了生态治理的要求,河道整治工程中采用水生态治理的方法治理黑臭水体的工程项目逐渐增多,水生态治理工艺发展迅速,生态浮床、生态净化廊道等技术应用广泛,但标准不统一,主要依据设计文件中提出的要求验收,而设计也无相应的标准且设计质量存在差异,有的设计要求较为严格,有的则过于宽松,对质量保证和技术推广不利。本次修订时新增了一章“水生态治理工程”,根据对多个项目的调研总结,制定出相应的验收标准。
3.9 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
目前小型水利工程中使用铸铁闸门的不少,但原标准中缺少这部分的内容。本次修订时在“金属结构工程”章节中增加了“铸铁闸门铸造及安装”的内容。
由于桥式起重机是作为特种设备进行管理,安装完成后、使用前应经专业的检测部门检测,核发许可证后方可使用,因此,桥式起重机电气和机械设备安装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验收的,起重机电气是起重机设备安装分部工程的一个单元工程。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将“桥式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单独列出,方便验收使用。
3.10 自动化控制工程
该章节的内容变化较大,增加了自控系统施工过程控制和验收的内容,避免了以往工程中只有到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试阶段方能了解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的现象发生,凸显了“过程控制,强化检测”的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加了对自动化控制工程中采用的仪器、仪表、线缆、设备等材料、产品的质量要求及系统的功能、性能方面的要求;
(2)细化了线缆敷设和测试的要求;
(3)增加了自动化仪表安装的质量要求;
(4)补充了线缆安装质量验收标准、仪表线路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仪表和取源部件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PLC控制系统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等单元工程内容。
4 关于标准应用的建议
(1)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具有较强的刚性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内应相对稳定,标准中所采用的技术应成熟、稳定、可靠且经济合理。一些新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由于应用时间短,项目案例少,应用效果还未得到有效评估,在此次地方标准修订中就没有纳入,如塑钢板桩的应用。对于此类问题,可以分步实施,先制定企业标准,待应用的项目数量增多,技术也趋于成熟稳定后可再申请制定团体标准、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
(2)标准制定有一定的时效性,而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一项标准难以涵盖目前所应用的全部施工类型、施工工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标准中没有包括的内容,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单位和人员,共同研究制定适宜的质量验收标准。因技术发展而标准不适用的内容,可以与相关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沟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标准在编制时一般会引用相关技术标准,以免造成标准内容重复和矛盾,在使用时应充分理解原技术标准使用的条件、范围和适用性,避免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