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琅与琉琅娘
2023-01-07郭方园
郭方园
20世纪马来西亚华侨锡矿工具
琉琅
在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分馆梅州市华侨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套由马来西亚华侨捐赠的锡矿劳作工具,其中有一件形状似锅的平底凹形木盆“琉琅”,直径大约55~80厘米,用一整块木材挖琢而成。在木料的选取上,特选“黄楠木”,质地不硬不软不裂,湿水后不会太重,表层粗滑程度适中。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木盆,背后却承载着先辈们下南洋的时代记忆,见证了琉琅娘工作和马来西亚锡矿业的历史兴衰。
15世纪,明朝官员郑和率船队下南洋,通事费信在著作《星槎胜览》中记载了马来半岛地区的采锡情景:“内有一山泉流溪下,民以流中淘沙取锡,煎销成块。曰斗锡,每块重官坪一斤四两。及织蕉心簟,惟以斗锡通市,余无产物。”这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琉琅法采锡的华文史料。其后还写到,“男女椎髻,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也说明当时已有华人先辈移居至此。然而,琉琅工作者的身影真正出现在马来亚官方史料,却是在几个世纪之后。
19世纪中叶,从美国西部淘金热开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淘金狂潮,同一时期马来亚霹雳州被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由此掀起了数以万计华工移民淘锡的热潮,马来亚锡矿业得以蓬勃发展。
矿场的采锡方法各有不同,琉琅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使用“琉琅”淘洗锡砂的多为客家妇女,行业内称呼她们为“琉琅女”“琉琅婆”“琉琅娘”等,她们从十几岁开始,一干就是十几年,终日站在烈日酷暑之下,弯腰从溪河湖边挖掘锡砂,放入琉琅中,再将琉琅放在水中倾斜转动,淘掉泥浆和砂子、石砾,留在琉琅中的便是锡米(如图1、2),待锡米沉淀取出后,还需再用筛子进一步过滤杂物。由于终日赤足泡在矿湖里,赤手使用琉琅在水里作业,琉琅娘的手掌长满了水泡,双脚也起满了茧子,而更可怕的是常有土崩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然而,即使工作环境是如此恶劣且无保障,琉琅娘女们为了养家,始终秉持着客家人吃苦耐劳、不畏辛苦的精神,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她们是客家女性经济独立的先驱者,是海外客侨落地生根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19世纪末期,马来西亚的锡矿业发展兴盛,技术与机械不断改良,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锡生产国。1896年,霹雳矿务局成立,1904年,联邦矿务局成立。隔年,英政府对琉琅工作进行管制,联邦殖民总督发布指令,限定从事淘洗琉琅工作者必须持有准证才被允许兜售锡米,若无此证,便只能以低廉的价钱寻求愿意代售的中间人。
由锡带来的盛景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锡矿业由盛转衰,过度的开采使矿藏迅速枯竭,短短几年之内,上百家矿场悉数倒闭,而琉琅与琉琅娘的身影,也随着一同没入尘埃。如今,只有被保存下来的琉琅,以及琉琅娘的后人,还记得那一段血与泪铸就的辉煌创业史。
琉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