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2023-01-07刘精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主持人 刘精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自恢复以来,关于教育不平等问题的讨论经历了几个关键的转折,从对教育获得差异的家庭与社会原因的探索,到侧重儿童的学校教育过程的分析,再到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研究等,较好地体现了一个逐渐扬弃传统教育不平等议题、回归儿童发展本身的学术发展历程。但长期以来,囿于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过度甚至是偏狭的解读,教育社会学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仍然较为零散。生理、认知、情绪或情感、社会性,是儿童发展的三个基本领域。社会科学研究如何以这三个领域的发展规律为基础探索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等因素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在国内尚是一个并未完全展开的学术领域,或可称之为“儿童发展社会学”。本专题三篇论文从不同社会过程或社会结构条件来探讨儿童心理、情绪、社会性发展,是对儿童发展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隔代教养对农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兼论父母教养投入的调节作用》呈现了隔代抚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复杂形态,证明父母的教养投入是儿童健康人格发展更关键的影响力量,为推动国家家庭教育政策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研究支持;《农村户籍儿童的出生顺序与非认知能力——基于亲子互动多重中介效应的分析》则发现在家庭资源相对有限的农村家庭,出生顺序对儿童的社会性沟通交往能力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约束作用;《方言能力、学校融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发现语言适应性这一关键的移民适应能力对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