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十三五”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和“十四五”发展建议
2023-01-07张永文
张永文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安定区是甘肃省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3 638.73 km2,辖19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6.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8万人。现有耕地面积14.38万hm2,人均0.4 hm2。属西北黄土高原区甘宁青山地丘陵沟壑区陇中丘陵沟壑蓄水保土区,海拔介于1 700~2 580 m之间,年均降水量430 mm左右,无霜期141 d,年均气温7.2 ℃,蒸发量1 580 mm,干旱指数为2.0~3.0,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暴雨集中。这些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导致全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 306.20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90.86%,土壤侵蚀模数2 500~8 000 t/(km2·a)。
1 “十三五”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至“十三五”末,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660 km2,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60座,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45%,土壤侵蚀量减少59%,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1.1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全区水土保持工作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认真研究政策,积极捕捉信息,对接投资导向,在论证谋划和补充完善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争取和建设管理力度,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共实施项目14项,完成投资11 695.15万元,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流域治理有序推进
流域治理工作始终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和“大水保谋划,大规模治理,大产业开发,大示范带动”的建设思路,以国家投资为主,以梯田建设、荒山造林、封禁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势推进。截至目前,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省级其他治理项目等,全区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0 km2,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建设任务。
1.3 淤地坝安全运用稳步推进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签订《淤地坝管理及安全防汛责任书》、印发防汛安全告知书、刷写安全警示标语、设置警示牌等措施的基础上,组建了抢险队伍,落实了抢险物资等,从而在组织领导、物资保证、人员队伍、预案制定、制度建设等方面落实了防汛责任,确保了淤地坝的防汛安全;同时,加大了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力度,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十三五”期间,共完成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50座,完成投资5 331万元,筹措133.2万元对田家河等30座淤地坝进行了应急维修。
1.4 预防监督稳步推进
为了贯彻落实好水土保持法,增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提升监督管理水平,“十三五”以来,狠抓辖区在建公路、铁路及风电等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以及采砂场、砖瓦建材等企业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督促各生产建设单位按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积极落实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搞好植被恢复,遏制水土流失。针对随意放牧现象,通过不定期地开展巡回检查,对典型违规放牧行为进行依法查处,进一步遏制了重点治理区内的乱放牧现象。
2 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要求越来越高,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将迎接更大的挑战,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
2.1 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多年来,虽然全区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累计初步治理面积达2 660 km2,但已治理区只是初步降低了侵蚀强度,且截至2020年底仍然存在646.2 km2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部分区域存在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强度高、治理难度大的突出矛盾,治理程度、治理进度也较为滞后,治理成效还有待提高。
2.2 水土保持投入不能满足治理要求
一是单位面积治理投入不足,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现剩下未治理的大多属偏远、自然条件差的区域,交通不便,治理难度更大,需要的治理投资更高,现在的治理投入标准明显不足。二是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建设标准,也影响了水土流失治理进程。三是多元投入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需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支持水保事业,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化投入格局。
2.3 城市水土流失危害日渐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安定区城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全区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增添了新的动力。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等建设活动,城市水土流失危害日渐显现。
2.4 水土保持信息化相对滞后
一是缺少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信息化基础设施。目前,安定区水土保持相对于其他行业无论是信息化程度,还是信息的时效性都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不利于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实现。二是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化发展失调。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实现了向新技术发展阶段的顺利过渡,比如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高端计算机具有多核处理和超级计算能力等优势,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也能够处理复杂的运算,微电子和纳米电子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这对于传统元器件在芯片上集成目标的实现是极其有利的,然而安定区在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中,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严重不足,与信息化产业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 “十四五”发展建议
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致力乡村振兴、强化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安定”的总目标,着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全面落实历史赋予的时代任务,科学指导安定区水土保持“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目标上,与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对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治理思路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在工程措施布设上,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改善对接,提升治理措施设计标准,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条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打造优质基础平台;在林草措施布设上,提升生态环境美化绿化效果,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做好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湿地保护,涵养水源,实现清水长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产品。
到2025年,力争使安定区成为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基本建成与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基本实现预防保护,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进一步好转。包括水利、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部门,全区综合治理面积总计132 km2,预防保护135 km2,其中建设宽幅旱作梯田5万亩(3 333.3 hm2),新建大(2)型淤地坝23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20座。初步建成下游有重要设施的淤地坝远程监控预警系统。规划期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2 792 km2,治理程度达到84%,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入黄泥沙减少。初步实现全区水土流失监测、生产建设活动监管信息化、网络化、动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