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市政池渠设施建设要点
2023-01-07冯建文
冯建文
(太原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1 池渠设施运行情况
1.1 五六号调蓄池
五六号调蓄池服务范围东起太行路、西至铁路、北起迎春街、马道坡街、南至朝阳街、双塔二马路,汇水面积合计371hm2。主要解决周边地区雨水排水问题,有效缓解城市内涝。该调蓄池将原五六号缓洪池合并运行,在原六号缓洪池位置建设有效容积11万m3全地下调蓄池1 座,雨水泵站1 座、放空泵站1 座及配套工程等,2017 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投入运行。
1.2 北张退水渠
北张退水渠起点晋阳街南西吴村桥头,终点在北格镇流涧村汇入太榆退水渠,全长14.7km,渠底平均断面4~5m,堤顶平均断面18~20m,纵坡0.73‰~0.3‰,最大过流量9m3/s。主要排除沿线村庄、小区、学校、三斗渠、五斗渠等雨洪水,该渠全线坡度较小,地势平缓,流水缓慢,渠道沿线存在多处自建跨河小桥,桥孔狭小,阻水运行,部分跨渠桥梁年久失修;部分渠段堤防较低,降雨时容易溢堤;特别是东桥村段、温家堡段地势低,终点流涧村段高程低于太榆退水渠,且太榆退水渠流量大、流速快,导致北张渠汇入太榆退水渠不畅。
2019 年太原市对北张渠进行了全线截污、清淤、渠底硬化、修砌护坡等综合治理,同时在阳光污水净化厂段修建一座初期雨水拦截坝,2020 年对严重影响行洪的11 座桥梁拆除重建。
1.3 化工排洪渠
化工排洪渠由南支渠、北支渠、主渠道组成,全长7928m。其中:南支渠(神堂沟村—西峪煤矿)1442m、北支渠(大井峪村—西峪西街)2718m、主渠道(西峪煤矿—冶峪河)3767m。2019 年完成截污、渠底硬化、修砌护坡等工作。另外结合冶峪河治理正在进行化工排洪渠改道。
1.4 太钢地区“三库一池”
2018 年,太钢地区“三库一池”由太钢集团移交原市政池渠设施管理处管理。“三库”为枣沟水库、柏杨树水库、尹家沟水库;“一池”为七府坟缓洪池。
枣沟水库位于枣沟村东,1958 年修建,库区面积7.99 万m2,库容15 万m3;柏杨树水库位于卧虎山公路柏杨树村旁,兴建于1958 年,现状坝身为路基,库区面积10.96 万m2,池容80 万m2;尹家沟水库位于南凹村和北同蒲铁路间,修建于1958 年,原有面积3.5 万m2,原有池容17.5 万m2,库区已基本填平不具备水库功效;七府坟缓洪池位于太钢东厂门以北、恒山路以东,现有面积3 万m2,池容5 万m2。
2019 年11 月实施七府坟(太钢)缓洪池综合治理工程,2020年6 月工程竣工。工程完成清淤约3 万m3、新建行洪箱涵333m、新建缓洪池库区围堤797m、修建抢险道路1150m。
1.5 许坦排洪渠
许坦排洪渠全长11.2km,经过治理,全线已截污,配合城市发展,上游8.1km 已覆盖为暗涵,并纳入马庄沟和黑驼沟,汇入晋阳街雨水方涵排入汾河;下游在小店汾河桥北汇入汾河。
1.6 胜利街缓洪池
胜利街缓洪池位于程家村东巷胜利街口东北角,修建于20世纪50 年代,主要接收、缓存胜利街以北地区雨洪水,汇水面积25.8km2,占地面积0.64 万m2,设计池容0.64 万m3。雨情较大时,在缓洪池出口处通过胜利街泵站提升入北沙河,最后排入汾河。
2020 年10 月实施胜利街缓洪池治理美化工程,11 月底工程竣工。工程完成清淤约1.2 万m3、新建截污暗涵224m、新建闸门2 座、修建抢险道路224m,池底硬化4000m2。
1.7 享堂缓洪池
享堂缓洪池位于享堂村西,修建于20 世纪50、60 年代,主要调节敦化坊地区洪水,占地面积0.07 万m2,设计池容0.15 万m3,现状缓洪池已被纳入“133 城中村”改造工程范围。
1.8 王村缓洪池
王村缓洪池位于王村南街以南、长治路以西,面积1.19 万m2、池容0.95 万m3。
1.9 坞城缓洪池
坞城缓洪池于2008 年已建设为学府公园,王村排洪渠和狄村排洪渠雨水汇合后通过闸门调节,与下游北张缓洪池形成联动。
1.10 王村排洪渠、狄村排洪渠
王村排洪渠起始于长治路双孔方涵,终点在学府公园接入狄村排洪渠,汇水面积6.3km2,长度3.2km,宽度20m,已全部修建成暗涵;狄村排洪渠起始于建设路,终点接入北张退水渠,主要排除闫家峰、窑场沟山洪及渠道沿线接入的城市雨水,渠道长4.9km,宽度20~22m,已全部修建为暗涵。狄村渠在学府公园内纳入王村渠后经党校路流入北张缓洪池,经缓洪后进入晋阳街雨水方涵。
1.11 事故退水渠
起点杨家堡污水厂,终点接入晋阳街方涵,全长2.2km;狄村支沟,起点狄村渠,终点接入许坦排洪渠,全长1.1km;南坪头沟,起点许坦东街园艺所,终点接入马庄沟,全长1.3km;北张一支沟起点南中环,终点在西吴村接入北张退水渠,全长0.9km,全部为暗涵。
2 正在建设的缓洪池
2.1 大黑水河流域治理工程
大黑水河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岸,发源于呼延村南,向南经杨家村、柴村、穿北排洪沟、兴华街、漪汾街,终点接入玉门河后汇入汾河。工程建设范围为北排洪以北至柴化路段,主要建设内容:①西环高速西侧新建4.7km 截洪沟;缓洪池2 座,容积10.68m3;西南环铁路环线排水堑沟,全长1.1km。②在北排洪沟北岸,文兴路西侧新建半地下泵站一座,规模30m3/s;全地下钢筋混凝土雨水调节池一座,调蓄池容积8.6 万m3;北排洪沟北侧现状大黑水河新建长170m 4 孔4m×2.5m 钢筋混凝土进水箱涵,将现状大黑水河上游部分来水接入新建泵站内。目前容积10.68 万m3缓洪池已经完成,正在建设8.6 万m3调蓄池。
2.2 郑村沟、一号渠系及建设路南段区域排水工程
郑村沟全长1.6km,终点接入一号渠。一号渠全长6.1km,通过太茅路预留管线接入嘉节雨水泵站。建设路南段区域排水分两段,第一段污水工程(许坦东街—晋阳街)长1.7km,第二段污水工程(太榆路龙城北街口—城南污水处理厂)长6.02km。此项目包含两个缓洪池:一号缓洪池32 万m3、四号缓洪池46 万m3。一号缓洪池涉及新营村林地、钢材市场二层楼、平房;四号缓洪池涉及钢管厂、彩钢房、北畔村林地、平房等。
2.3 黑驼缓洪池及黑驼沟改造工程
该工程新建黑驼沟缓洪池一座,地址选在原有南坪头水库下游,许坦东街北侧,分为北池、中池、南池三部分,设计总库容11.9 万m3,建设工程占地5.5 万m3,进缓洪池洪峰流量43.9m3/s,出口设计流量为10m3/s,包括土方工程、湖体工程、管涵工程、防渗工程及绿化景观工程等,终点接入南中环东延段雨水系统,目前正在施工。
3 问题及建议
(1)太原市排水系统未按规划形成。需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太原市防洪规划,并按照规划列入城建计划,确保太原市防洪体系尽快形成。重点对已经规划的谷旦缓洪池、新店缓洪池、柏杨树缓洪池、殷家沟缓洪池、明仙沟、马坊沟、流涧缓洪池、新开二号渠2 座缓洪池、科创城涉及太榆退水渠3 座缓洪池,共计12 座缓洪池进行建设。
(2)缓洪池等排水设施存在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调度。目前缓洪池等市政排水设施分散在城管、园林、城区、建设单位等不同部门管理,如果能够统一调度,协调到位,可以大大缓解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特别是道路积水问题。
(3)防洪排水设施建设中征拆及手续办理滞后,影响工程进度。建议相关城区和审批部门积极配合,尽快完成已列入计划或正在实施的化工渠改线、一号缓洪池、四号缓洪池、大黑水河调蓄池、黑驼缓洪池及黑驼沟改造等在建防洪工程,确保各项工程尽快完成。
(4)着力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山洪灾害多发生在边远山区,因暴雨、洪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监测预警误报率偏高,个别地方预警指标仍不完善,太原市边山支河上游没有监测预警设施。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雨情、水情监测站点覆盖率,优化洪水预报;同时加强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信息共享,不断提高预报精度和预警准确度,延长预见期。针对基层力量薄弱和排洪设施维护管理困难问题,建议加大排水设施及防洪经费投入,补充技术力量,同时尽快完善各类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5)加大城市排洪设施上游的防洪工程建设力度:①建议加快推进太原市东西两山山洪沟及生态治理治理进度。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摸排各条山洪沟基本情况,完成各沟道的治理方案编制,按照威胁严重程度按序实施治理。②建议提高汾河太原流域河道的防洪标准。按照太原市防洪规划,建议对未进行综合治理的全部边山支沟开展全河段防洪和生态修复治理,提高总体防洪标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建议对跨境河流潇河太原市境内7.8km 河道,按照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全面治理,有效提升设防标准,确保防洪安全。③建议提升小水库防洪安全。太原市的15 座小水库均为20 世纪60、70 年代建设,存在坝体漏水、部分设备老化等问题,建议对存在隐患的小水库尽快组织实施除险加固和修复,确保防洪安全。
4 结语
太原市池渠防洪工程建设为全市的防汛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有设施抵御洪水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强化池渠设施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正确科学的防汛决策能力、指挥能力,把洪灾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