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
2023-01-07崔治忠
崔治忠
(青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依赖于物质能量的摄入。相比于其他生命,人类能够制造工具和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求。在人类改造能力持续提高和生态需求日益旺盛的情况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崇高的价值追求。具体而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生态价值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生态价值追求,建设美丽地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生态价值要求。
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没有像生态伦理学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肯定所有动物、生物甚至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从而避免了在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上的神秘主义。他认为,自然就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和改造的山水林田湖草等,人作为实践主体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属性。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着重强调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生产的目的,指出在谋划和开展各方面工作时要尊重人、依靠人、解放人、为了人。习近平指出,从整体的人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求“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1]24。习近平站在人类生存和永续发展的立场,要求人们必须敬畏、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保护自然的内在要求
严格来说,“保护自然”是不完整的句子,因为它省略了主语,而这个主语是指保护自然的主体。在大自然中,改造自然的主体是人类,因此,保护自然的主体也应该是人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保护自然在近代以来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工作。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口数量不大的古代社会,人类不仅没有系统化的生态保护观念,更没有明确的生态保护责任。近代以来,特别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事情,也成为有担当、负责任的政府必须承担的工作。那么,如何保护自然呢?生态伦理学内在价值论认为,自然界一切存在物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尊重一切存在物特别是其他生命的价值,人类没有权利伤害其他生命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因此,保护自然就要求人类停止对其他存在物特别是其他生命进行伤害。显而易见,这种观点听起来美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能量的摄入,而大部分适宜人类摄入的物质能量是某些生命的载体。人们在可能的情形下,可以少伤害其他生命,但要完全禁止人类伤害包括植物在内的生命是不现实的。针对内在价值论的不足,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没有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短期快速增长。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可以借助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处理好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关系。
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只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解释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主张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解决生态问题的做法,遭到生态伦理学内在价值论者的猛烈批判。笔者认为,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前提是准确理解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关系。我们不能以人类为中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把其他自然存在物仅仅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因此,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思考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出发点是有偏颇的。同样,我们不能也无法把人类置于跟其他自然存在物完全一样的地位。在生存权利方面,人与其他存在物是平等的;在责任担当方面,人类是认识、改造、保护自然的主体。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2]394这一重要观点不仅揭示了人与其他存在物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关系,而且指出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反过来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有助于人类自身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不伤害甚至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只有坚持人类保护自然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生存权利,才能找到彻底解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正确答案。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这就内在要求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类不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更要保护自然。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3]。
(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指出,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但是,随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古代埃及和巴比伦衰落下去了。当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之后,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断向东和向南转移。河西走廊沙漠的扩张毁坏了敦煌古城,屯垦开荒和孔雀河改道致使楼兰古城荒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阻断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的开围放垦导致河北北部千里松林变成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述了20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这些公害事件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破坏,而且严重影响了公众生活。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列举了其中的三个例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导致全市75%以上的市民患上红眼病,先后导致近千人死亡;日本水俣病事件直接原因是工厂把含有甲基汞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俣湾中,致使鱼和贝类受到污染,人们食用受污染的鱼和贝类之后患上了极为痛苦的汞中毒病;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几天内就导致近4000人死亡,随后两个月内致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这些深刻教训,我们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当中一定要认真吸取。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兴衰演替产生的影响,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幸福、国家繁荣、民族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根本大计。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少走弯路。
对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周易》讲:“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意思是说要尊重天地相交相宜的规律,对天地变化加以适当调节就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钓鱼而不用网捕鱼,不射夜晚休息的鸟儿。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天地有自身规律,人应该尊崇自然规律。《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是说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只有如此,大自然才会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荀子说:“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句话同样是强调人们应该对自然资源用之以时、用之以度,不可竭泽而渔。《吕氏春秋》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当下需求的同时也要为以后做好准备,决不能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搞破坏式开发和利用。《齐民要术》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在上述论述当中,除“道法自然”是一种哲学价值主张之外,其他主张都是针对农业生产而言的。虽然农业生产不同于生态环境保护,但两者有相同之处,这就是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历史一再证明,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遭到报复。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383
(三)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5]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又要从今天走向未来。人们不仅要改造自然以满足当下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活需要。从认识层面来说,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比较容易,但从实践角度来讲,不同利益的协调是非常困难的。人们的长远利益是相对于子孙后代而言的,然而,除了可以直接接触的几代人之外,我们无法与子孙后代坐在一起解决各自利益的协调问题。长远利益主体的缺位导致人们更关注眼前利益的满足,即使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最多也是关注未来几十年或几百年内人们的需求。至于几百年之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不是当代人要思考的问题了。就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而言,人们更关注当前或未来几代人的需要。至于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用完之后后代人怎么办,那不是现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更加关注化石燃料用完之后我们该怎么办。虽然人们不会整天思考未来到底有多久,也不会关注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之后人类将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人类要继续存在下去,就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需要适量的物质能量摄入。因此,自然界不只是这一代人的生存基础,而是整个人类的生存基础。人类永续发展必然要求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样,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生态保护责任。延续生命是人的义务和责任,同样,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是人的义务和责任。
不可否认,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但是,怎么利用和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则是人们必须慎重思考和解答的问题。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受两个因素的深刻影响:一是人们的认识活动,二是人们的需求。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人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错误的认识不仅会错误地指导实践活动,而且还会指导实践活动错误地改造世界。人的需求是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人的需求的层次、多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大小、种类和科学与否。人的需求有作为个体的人的需求和作为类的人的需求之别,也有不同时代人的需求之分。从人类永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持续性,也就是确保自然界能满足一代又一代人的物质能量需求。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成为超越个体的人或几代人的需求,进而成为整体的人的生态价值追求。要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就必须深化对人自身需求和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要实现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将人类的各种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既要保证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又要为后代子孙创造美好生存环境。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5]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6]
二、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7]39。2013年,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指出,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们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8]326。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族未来和人民幸福,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国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强调,反映了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该坚持的一般价值准则,但是,人是具体的,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也是现实的,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应该是具体的。“和谐”与“共生”是表述事物存在状态和相互关系的语词。当事物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才能称为和谐状态或共生状态,这不仅依赖于事实层面的情况,而且依赖于人们对“和谐”和“共生”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和谐与共生状态的衡量, 而后者受社会发展程度和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影响。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且人们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要求就更高;反之,如果人们生活在温饱线上下,寻找足够食物是人们最主要的工作,那么,生态环境保护不会成为人们关心的事情。尽管各个国家和民族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但都会或多或少受到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影响。在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保护自然环境几乎成为所有国家都必须关注的工作。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差别巨大的国家,也是对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开展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国不能缺席,也不应该缺席。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我国的生态国情作了科学分析,他指出,在“胡焕庸线”以东以南,43%的国土上生活着94%左右的人口,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在该线以北以西,57%的国土上生活着6%左右的人口,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的时期,我们不可能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影响,也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系统退化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持续加重、资源约束不断趋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突显出来。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主张,将“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打造“绿色浙江”视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视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视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之后,他将打造“绿色浙江”的做法推广到全国,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之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党和国家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举措。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建设美丽中国,培育践行新发展理念是关键。习近平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9]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历经磨难的伟大民族,是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灿烂中华文化的伟大民族,是为世界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科技创新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伟大民族。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凭借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速强大起来,步履蹒跚的中华民族被远远甩在后面。军事侵略伴随经济扩张而来,在一次次对抗侵略的失败当中,中华民族逐渐衰落下去。尽管国土遭到践踏、主权遭到破坏、人民经历屈辱,但有识之士追求民族复兴的壮志并没有消沉,反而不断高涨起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坚信中国会强大起来,到那时,“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10]。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六万万人口和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1]156。邓小平在接见荷兰外宾时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在20世纪末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水平,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可以尽更多的力量。我们就是有这么一个雄心壮志”[12]233。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我国在保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积极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2013年,习近平在给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8]2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的状况作了战略描述,“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13]23。其中,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包含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具体来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清洁能源产业和清洁生产产业占主导地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起来;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绿色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修复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显著增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成为主流,生态文化繁荣兴盛,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三)建设美丽中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要求的重要举措
所谓事物的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情况。与人的需要相一致并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事物就具有价值(正价值),反之就具有负价值。满足的程度决定着价值的大小。与其他事物的价值一样,生态环境的价值也是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的,但生态环境的价值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来说的,它是生活在该生态环境当中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价值。价值具有客观性,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始终是有价值的。“是什么”和“知道是什么”是两回事。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时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日用而不知”。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界可以承受和自我修复的极限,就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导致身体产生各种疾病,甚至威胁人的生存。在惨痛的经验教训面前,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需求,明确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应该要满足的,哪些需求超出了环境容纳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当然,判断人们的需求是否合理是一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事情。有些需求人们很容易断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例如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有些需求则很难,例如吃好、穿好、住好、玩好、交通便利等是人们的更高生活需求,但应该好到什么程度是无法准确判断的。当人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态环境需求相冲突时,人们应该慎思自己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否过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欠了一些生态环境的旧账。过去一段时期,沙尘暴、雾霾、水污染、固体垃圾处理等问题更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要求解决的突出问题。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美丽中国就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自觉行动。然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要求,离不开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习近平强烈反对违背自然规律、一味掠夺和征服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做法,明确要求人们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树立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美丽中国建设当中,营造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生产生活环境是高位目标,创造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基本要求,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是根本底线。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建设美丽中国要处理好基本生活需求和美好生活需求、短期需求和长远需求之间的关系;从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来说,建设美丽中国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明确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3]。
三、建设美丽地球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习近平指出,在认识的第一阶段,人们只重视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环境;在第二个阶段,虽然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只顾及自己的小环境,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建立在对他人生态环境的破坏上;在第三个阶段,人们“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无边界,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生态建设成为自觉行动”[14]13。十八大之后,我们党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而且在国际场合积极倡导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守护地球家园。2014年,习近平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绿色科技成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15]98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美丽地球”概念。2019年,他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建设美丽地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自然延伸,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价值原则。
(一)建设美丽地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之义
从历时态来说,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生活着的具体的人的总和,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人已经成为历史,有的人正在存在着,有的人还只是逻辑上的可能性。从共时态来看,人是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构成的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人”指的是存在于当前世界的所有的人,因为过去的人无法重新建构与自然的关系,未来的人还没有建立与自然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世界中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但只有对生活在当下的人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意义。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但过度和粗野的开发必将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习近平强调,只有坚持推动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才能永续发展。那么,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与共生呢?在分析和谐与共生的具体含义之前,有必要排除非和谐、非共生的情形。虽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但如果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导致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并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那么,这种情况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不是和谐的。相反,如果人类无力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物质需求,那么,这种情形下人与自然关系也不是和谐的。
2016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2]207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6]。虽然这些论述不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专门解读,但从中可以窥见其基本观点。一是要坚持生产发展。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人类,更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因此,必须开展适度的生产活动以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尊重自然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恩格斯早就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17]336习近平强调,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在开发利用自然上不走弯路,任何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三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指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产,而且包含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自然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不仅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开展重大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工程,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开展植树造林和美化生活空间,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从世界维度来看,建设美丽地球就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之义。只有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共同行动起来建设美丽地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成为可能。
(二)建设美丽地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
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2017年2月,联合国决议首次采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又被写入安理会决议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新时代我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党提出的国际交往与合作新方案。2015年9月,习近平在参加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522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指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各国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他呼吁国际社会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紧紧团结在一起,“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8]。他倡议各国人民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远离贫困、共同繁荣,远离封闭、开放包容,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19]
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自然界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习近平指出,蓝天、土壤、矿产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我们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2019年,习近平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了建设美丽地球的基本思路:一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指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含子孙后代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合理利用和友好保护大自然,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二是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发展是合理开发和友好保护的辩证统一。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建设优美生态环境。三是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建设美丽地球既需要坚持绿色发展,又要建设生态文化。习近平指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要倡导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要倡导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绿色价值理念,塑造崇尚天蓝地绿水清的人文情怀。四是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需要发挥人类智慧。在治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五是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习近平指出:“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5]这就要求各国人民在建设美丽地球的道路上携手合作、并肩同行。
(三)建设美丽地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全面”“发展”三个关键词。 “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指的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今天,“人”指的是从事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人。“全面”是相对“片面”而言的。所谓“片面”,就是参加生产活动的人长期被束缚在某一种职业或生产部门,人们被分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由个性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当中,“发展”就是实现、提升、扩展的意思。“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指的是消除社会分工,特别是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的人。对个体的人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人智力和潜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德智体美劳和谐完美的发展,人格需求的全面丰富和满足。对作为整体的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和人具有适应劳动变换的多方面劳动能力,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能够驾驭整个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质言之,不管是个体的人还是类的人,其合理需求的满足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众多需求当中,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这一点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大为提高的今天特别明显。因此,建设美丽地球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由部分人到全体人类的漫长过程。作为中国的领导人,习近平首先把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在中国人身上。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就结合浙江省情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在关注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人的价值诉求、精神追求、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尽最大可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1]521。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倡导共享发展理念,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3]9。这就要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如同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一样,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与世界人民的全面发展也息息相关,各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更是息息相联。建设美丽地球不仅可以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而且可以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不仅能让子孙后代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为人人提供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