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01-07周菲王佳欢通信作者郑家庆蔡龙波
周菲 王佳欢(通信作者) 郑家庆 蔡龙波
132011吉林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吉林吉林
传统的脑血管成像方法包括CT 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是管腔成像,不能显示管壁结构,而血管壁结构对于脑卒中病因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策略选择至关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可直接显示血管的管壁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动脉血管壁病变成像的检查[1]。鉴于此,本研究探讨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VW-MRI)在颅内动脉多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吉林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2019年11月-2021年12月行颅内动脉壁高分辨磁共振检查患者65例,其中男34 例,女31 例;年龄21~79 岁,平均(45.62±4.3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史26 例,占比为40.00%;糖尿病9 例,占比为13.85%;高脂血9 例,占比为13.85%;既往缺血性卒中、饮酒以及吸烟等各7 例,占比为10.77%。临床表现:头晕32 例,头(颈)痛10 例,言语障碍10 例,霍纳征1 例,复视2例,肢体无力9例,小脑征1例;43例患者存在急性脑梗死病灶。单发性与多发性分别为52例(80.00%)与13 例(20.00%)。将临床症状与多模式影像学综合评估,患者存在以下两种之一便可确诊:(1)MRI诊断结果显示:内膜瓣、双腔或者是壁内血肿,存在血管闭塞、动脉瘤样扩张或者是线珠征。(2)DSA 诊断结果显示:鼠尾征、串珠征或者是双腔征,静脉期显示为假性动脉瘤。
检查方法:磁共振检查采用Philips Ingina 磁共振扫描仪及16 通道头线圈。磁场强度、有效梯度切换率、有效梯度场强分别调整为3.0 T、346 T/ms及78 mT/m。患者保持仰卧位,颅内血管开展常规3D-TOF-MRA扫描,MIP法重建血管图像。然后使用长回波链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黑血序列,VISTAT1WI、T2WI、PDWI结合病变部位实施多方位扫描,包括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该序列属于各向同性。
DSA及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平板DSA 血管造影机进行脑血管造影。采用经股动脉(一般选择右侧)改良Seldinger 法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5F动脉鞘,以5F单弯导管造影,常规行主动脉弓、椎-基底动脉、两侧颈内动脉及全脑血管造影,对可疑血管病变进行多角度斜位造影。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以及意识障碍;临床查体主要是患者被动体位,颈强、脑膜刺激征阳性,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结果
65 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11 例,脑栓塞6 例,动脉炎5例,动脉夹层14例,烟雾病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21 例。MRI 检查与DSA 及临床诊断一致34 例(52.31%),与临床诊断基本一致26 例(40.00%),与临床诊断不一致5例(7.69%)。
讨论
临床主要依靠CT、CTA、MRI、MRA、CE-MRA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来显示管腔异常(如管腔狭窄、扩张等),但是如果不充分了解颅内结构及疾病的特点,就无法显示通道壁的状况,无法找出病因,并且上述检测方法具有诸多缺陷及限制。MRI血管壁的高分辨率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使血管和腔内变化明显可见,且无放射性。
颅内动脉瘤:HRVW-MRI 中的颅内动脉瘤显示局部动脉瘤,其中HRVW-MRI 中的颅内主动脉血气和不稳定斑点通常是T1WI-Fi 的高信号。研究表明,肿瘤壁存在急性动脉瘤或早期破裂,41%的急性动脉瘤可能有急性转变,HRVWI 肿瘤的水平高于未破裂动脉瘤,这是未破裂动脉瘤的症状[2]。本研究中,有5 例动脉瘤偶发动脉瘤肿行HRVW-MRI 检查后,发现动脉瘤壁强化2例,临床及时干预,避免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
动脉炎:起源和后果排列均可导致头骨内动脉狭窄,导致脑中早期明确识别的动脉破裂[3],从而导致HRVW-MRI显示为均匀同心强化动脉,后血管明显改善,T2WI动脉处流速信号较高。本研究中,HR MRI姿态的壁面图像不仅可以检测头骨中狭窄的动脉,而且还可以检测壁厚、后轮强化、射程增强等有力地表明血管发生了热情甚至紧张的变化。HR-MRI 管壁成像还可用来对血管炎性病变患者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动脉夹层:出于各种原因,内部动脉破裂,血液在主动脉压力下流入血管壁,导致组织分离,血管熔化,堵塞或形成假动脉瘤。主动脉瓣在HRVW-MRI中表现为双腔,内侧皮瓣是一种高弯曲信号[4-5]。动脉造影内部受HRVW-MRI 厚度、血液变化等影响,如本研究中有1 例左侧大脑中动脉M1 近段管腔血管重度狭窄患者,预行支架治疗前行HRVW-MRI 检查,T1W-VISTA 序列,发现狭窄处管腔偏新月形增厚,明确诊断为夹层,壁内血肿形成。临床采取保守治疗,3个月后复查,假腔血肿吸收。颅内动脉细,内膜瓣较难显影。
动脉粥样硬化及纤维斑块:有报道HRVW-MRI能准确识别颅内动脉斑块[6-7],对血管内治疗亦有很好的临床意义,不仅可以很好地把握介入治疗的指征,还能减少支架置入造成的医源性血管损伤或堵闭穿支动脉[8]。朱梦颖[9]研究结果显示,常规DSA、CTA以及MRA 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形态学、定位以及检出评估存在一定优势,但针对动脉瘤本身血管特征评估方面却存在不足之处。当前,HR-VWI通过结合血管壁病理特征,可能置管评估颅内动脉瘤稳定性。Ludwig DR 等[10]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同时刘翠翠等[11]通过实验结果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sICAD)密切相关,HRVW-MRI 可直观观测sICAD 患者颅内动脉管壁结构,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信号特点,管壁重构指数及强化程度等,在sICAD患者的鉴别诊断,卒中风险评估及治疗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2]。陈奕楚等[13]探讨HRVW-MRI 在颅内血管炎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结果指出,HRVW-MRI 在颅内血管壁病变的评估中展现了巨大的潜能。该技术不仅可弥补传统腔内成像技术的不足,还能在血管壁病因学分析中发挥作用,HRVW-MRI 技术可直接显示血管壁病变的特征,提高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HRVW-MRI 对高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声学等优点的颅壁图像进行研究的唯一创新技术是鉴别颅骨、动脉、动脉破裂、吸烟等诊断,并为临床诊断和咨询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最终研究结果与作者最终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均指出颅内动脉疾病患者实施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检查,可减少漏诊事件或误诊事件的发生,提升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于卒中患者来说,HRVW-MRI 能对缺血性卒中病因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