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2023-01-07

散装水泥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质量

殷 红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贵州 清镇 551400)

1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管理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包括施工技术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技术培训等。管理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主要指与施工过程有关的技术规范,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规范或制定施工指导书;外部管理主要是细化一些细节,解决施工中和与后期施工有关的问题。因此,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不同的施工管理流程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确保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其安全性要求较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重要地位,若工程没有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做基础支撑,无法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及效益。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整体建筑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更新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效率。

(2)建设项目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建筑企业的效益影响很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房屋建筑作为人们生存的基础,其建设质量应达到人们的生活需求。目前,更多的建筑工程已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及施工设备,施工工作也在向现代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不断深化施工人员科学施工的意识,增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严谨使用度,避免因施工技术不合理和设备操作不当等导致建设效益下降。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已成为企业资源优化和市场配置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基本建设的实施率不断提高,建筑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但很多建筑企业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技术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建筑企业要予以重视,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效率。

2.1 没有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建设项目中,甲方指导招标,将整个建设项目移交给建筑企业,虽然降低了甲方的风险,但建筑企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仅凭施工经验进行统一施工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在复杂条件下,建筑企业会加快工期进度,难以对施工进行全面指导。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条件,其不完善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未按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拍照,导致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不同步;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验收时间与竣工时间不一致,导致施工质量检查时间不一致。

(2)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不能达成一致,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没有得到落实,整个建设项目仅依靠建筑企业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没有遵守相关的施工程序和技术要求。

(3)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选择分包施工管理制度,即分类别地对各大类承包施工单位进行管理,其主要缺陷是将施工单位的具体施工环节通过招标等方式组建,使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多家施工单位,标准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和技术指标没有强制性,容易出现问题,如材料和施工紧急情况。由于施工连接不够紧密,使施工的初期进度不能按照批准的施工计划完成。施工标准由施工单位决定,很可能改变设计理念,导致理想标准和实际标准之间存在差异。

2.2 建筑企业不重视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和不一致,及时纠正施工状况,降低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可能性,最终提高工作效率。许多建筑企业不重视施工技术管理,现场施工管理比较混乱,缺乏权威的技术监督,导致现场实际施工与工艺流程的理论控制不一致,技术人员不能掌握现场施工进度,也不能提出合理、科学的施工建议。

2.3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目前,许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在建设和培训阶段不能满足自己岗位的需要,无法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2.4 现场施工未做远期规划

在每个建设项目开始之前,建筑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并与相关技术部门进行详细讨论,以达到提高整个建筑质量的目的。如果对施工计划已标记,则要对其进行合理监控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益。然而,在施工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施工情况,如施工进度与现场不一致,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划;施工人员自行调整施工计划,导致竣工日期延误;没有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的作用、提前做好施工准备等,这些都会对后续建设产生影响。

2.5 建筑施工制度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一些建筑企业是由非专业人员组成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任务,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完成。在施工过程中人员分布不均,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没有区别,一些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降低人工成本,未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安全漏洞。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3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准备、图纸审核、技术交流、技术安全、应用开发等。一般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主要以施工技术、施工规范、施工管理等基本要素为依据,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外部管理主要是指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建筑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组织施工,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有效避免工程事故发生。针对以上问题,建筑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和优化,整个过程和流程必须合理、科学。

3.1 完善施工过程的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应根据不同业主的意见,对建设项目资质、现状、工艺、设备进行分类,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采用施工技术控制体系,严格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施工工作,明确责任和施工流程,将每个施工进度都纳入控制系统,实现实时控制,将施工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按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按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在施工中减少“无用工作”,最终提高施工质量。

3.2 完善施工过程的监督机制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质量和效率,每个建设项目都必须接受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建筑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符合企业施工控制制度,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软件施工的监督和控制,规范施工过程,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此外,在监理过程中,必须记录所有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以及在后期可以追溯检查每个数据项的可能性。

3.3 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管理人员是将进度、质量和控制融入整个建设项目的关键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培训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建筑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培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3.4 实施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生产技术也在快速变化,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新的施工原材料和多元化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要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先进的控制软件,监控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5 加强建筑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加强施工前的技术管理,为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应从可行性研究开始,调整不合理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过程的正规化和效率;在充分了解施工实际情况后,必须明确相关技术管理制度,以确保施工质量,明确施工责任;技术规范可为施工技术的准确实施提供依据,充分了解施工实际情况后,发现施工技术存在缺陷,要及时整改。

3.6 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有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施工目的。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可针对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监督等,起到侧面节约建筑资源的作用。施工质量控制有利于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施工中经常伴有特殊的隐蔽工程,技术管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

3.7 加强建筑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在竣工阶段,必须考虑整个工程的可行性,施工验收阶段要对施工过程的合理性、标准化进行下一步检验,这也是对以往技术指导的补充,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施工技术管理、施工项目的合理性进行检查和评价,具体技术管理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8 加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企业应建立专业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队伍,确保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工程监督、审核与评估管理,合理配置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职能,完善管理和实施监督制度,严格规范施工全过程。

3.9 加强建筑工程的经济成本核算

建筑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正确把握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计算各施工环节的经济成本,由技术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合同组织制定设计和技术节约措施,并根据施工现场和市场情况进行预算,编制成本核算报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工成本,若发现超支,找出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合理、规范。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建筑企业要转变观念、创新施工技术,运用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建筑企业要加强施工设计、材料采购、施工技术、施工安全等管理,避免建筑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复变更。有效地实施技术管理,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益、节约投资、保证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建筑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