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2023-01-07许多烈

散装水泥 2022年2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许多烈

(菏泽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000)

装配式建筑指采用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类建筑营建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省人工,且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改变了过往环境污染严重、建设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脏乱差”建筑行业形象,成为了近年来在市场主导下、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的新型建筑形式。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生产、转运、堆放及现场装配的经验,可能会拉低质量和工期管理的水平,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也会造成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

1 装配式建筑的含义及特征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综合建筑生产模式,它运用了现代的科技手段将以前分散的、小规模的建筑生产形态集中到一起,变得更加集中,并且有明确的社会分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更新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装配式建筑技术。简单来说,装配式建筑转移了施工的地点,将之前的现场工作转移到了工厂,待制作完成后再将构配件等材料运送到各个施工现场,这种方式在连接布置方式上比较合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征:一是减少施工现场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二是缩短了现场作业时间;三是节能环保;四是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六是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标准化和建筑结构设计的信息化,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七是有效减少资金浪费;八是进一步实现了建筑装修和施工一体化;九是建筑构件的生产和加工要在车间完成。

2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1 提高建筑质量品质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组装构件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部件的生产质量和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除此之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由于大多数房屋建筑通过建筑构件组装完成,相比传统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减少了混凝土和砖砌施工工序,降低了传统施工技术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品质与质量。

2.2 创新建筑管理模式

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建筑管理模式创新。装配式施工技术一般需要高质量的建筑构件,部件生产全都按照工厂化的标准进行。同时,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需要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环节,合理分配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更加现代化和标准化。

2.3 提高建筑管理效率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相比,施工量大大减少,如搅拌抹灰、砌筑砖块、捆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量都减少很多。施工量减少后建筑工程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调配,而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效率也会有很大提高,降低劳动力的投入成本。根据调查结果,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后,可以缩短施工时间近1/4,节省劳动力1/3,进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管理效率。

3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3.1 人员素质问题

采用预制的建筑材料和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最主要的优点,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管理的过程,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生产单位在生产材料和构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技术人员的生产质量,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措施减少产出不符合标准的构件。部分施工人员技能掌握得不好,经验方面也有所欠缺,进行现场安装时会出现一些小的失误,影响施工的总体进度。所以,应选用技术水平高和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参与生产过程,对技术不熟练的新人做好培训。同时,要做好监督工作,对生产过程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和定期的检查,尽量避免产生和流出问题材料。

3.2 预制构件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的吊装质量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会影响吊装重物的安全性,加大重物坠落的概率。目前,工业设计和生产中的预制构件可能存在混凝土强度等级或钢筋力学性能不达标的问题,很容易在装运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可能引发坍塌或坠落等事故,甚至出现由于预制钢筋强度等级不足或预埋长度不足导致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高空断裂脱落的安全事故。

3.3 灌浆不够饱满

墙板施工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纵向连接,但是,灌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具体表现为灌浆的饱满程度不足,导致孔洞容易堵塞,在这样的情况下,灌浆完成的标准就是等待板最上部的孔洞全部溢出。但是,实际上灌浆板内部的饱和度并不高,没有完全解决孔洞堵塞的问题。此外,构件生产厂家在对构件进行加工时,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造成误差,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将构件灌浆中的孔洞清理干净,这些非主观因素,都可能造成灌浆孔洞堵塞问题。

3.4 套筒连接问题突出

钢筋和套筒连接过程中在连接位置很容易出现偏移,根据偏移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程度:一是偏移程度较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钢筋构件只能勉强地插入洞内。二是偏移程度较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只能重新加工钢筋构件。实际上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方式都会和之前的建筑设计方案产生偏差,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3.5 坐浆的质量问题

坐浆法是装配式建筑安装时主要采用的方法。实际上坐浆的方法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即使出现一点小错误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安装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坐浆的质量问题。要避免被坐浆的机器规范所影响。如果坐浆的机器不符合标准,那么,坐浆的整体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并影响后续施工安装构件的操作精度。其次,是坐浆的材料比例会影响坐浆施工的质量。坐浆所用材料的分配比例过大或过小都会加大烂根问题发生的概率。最后,是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坐浆质量问题最关键的因素。如果温度过高,会使坐浆的底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3.6 安装尺寸差错问题

安装尺寸出现差错主要是拼装和安装的顺序导致的,顺序上出现错误不利于实现精准对接,还有可能使安装出现偏差,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很难对机器进行操作控制,所以,很容易出现安装尺寸上的误差和错误。除此之外,安装时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安装技能的施工人员,防止在安装技巧上出现失误。在材料的应用方面,运输过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耗,造成误差,所以,要运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技术完成安装。

4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方法

4.1 施工人员的人才培养计划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和应急防范培训。要吸纳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使施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和施工工程的总体水平相匹配。同时,需要按照制度标准对老员工的技术掌握程度进行抽查和摸底,对其技术基础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保证其可以胜任各种工作。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老员工,需要和新员工一起进行学习。另外,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和技术交底有直接关系,所以,要及时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沟通,使技术人员将交底工作落实到位,加强理论交流。还要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关键工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处理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4.2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施工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检查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以有效防止偷工减料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时,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分类管理,避免材料混用的问题,防止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材料的质量决定的,需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使材料充分结合,搅拌比例均衡。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验收责任制度,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可以追责。对于某一个产品构件来讲,需要对其尺寸、表面的处理情况、是否有麻面裂缝等问题进行仔细检查,对不合格和不符合标准的构件要进行回收利用。

4.3 创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首先,要发展和创新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设计工艺,建立完整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集成体系,形成新的技术标准。其次,要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持续发展。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都发展得较为缓慢,是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技术问题。质量控制工作对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是比较重要的,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推广和使用装配式建筑就要对预制构件的质量标准进行全面提高,从而更快地实现一体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正确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科学、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