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

2023-01-07马洪君

供水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饮用水培养基检验

马洪君

(天津塘沽中法供水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为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与健康,对饮用水的质量检验需要采取举措检验饮用水内部的微生物成分,再借助对处理工艺的适宜控制来合理改善饮用水的整体质量。

1 影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要素

一般来讲,在实行生活饮用水微生物质量检验期间,相关人员需适时关注影响检验结果的各项要素,如样品的保存时间、储存条件与取样方法等。

首先,样品保存时间会对质量检验的最终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若将饮用水样品放置在常温环境内,分别在3,7,20与24 h后对其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与实践经验可知,样品保存时间与试验结果的关系较密切,保存时间越短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越低,反之亦然。

其次,试验人员还应适时管控生活饮用水的样品储存条件,在完成相关样品的检验后,要对该类样品实行冷藏,最佳温度在4℃左右。该类储存条件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即冷藏的时间越长,其检测结果的偏差值越高,反之亦然。

最后,在提取生活饮用水内部微生物质量的样品时,相关人员需关注该类取样工作的随机性。基于微生物取样的质量不同,该类试验的标准限值、检测方式、取样体积都会有所区别,其检验结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饮用水内部微生物取样时,试验人员应合理控制取样方法与数量。

2 强化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有效步骤

2.1 药品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前,需科学确定检验样品。要依照各区域水资源的具体运用状况制定检验方案,再根据具体需求选购适宜的试验样品,包括:及时购置培养基,遵循批次购买的形式,在完成该项购置工作后对各培养基实行精准标记,使其应用的培养基与饮用水质量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符等。依照所采用的检测方式与有关规定,试验人员应在完成培养基的购置后,对不同类型的培养基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防止培养基的内部物质影响检验结果。试验人员还要将培养基设定成平板,将其安置在温度适宜的培养箱中,最佳温度控制在37℃左右且需保持24 h。在完成培养箱清理后,若培养基内部没有细菌孳生,则说明该类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试验标准,试验人员可将该类器皿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质量检验中[1]。

在进行试验样品与培养基的找寻中,试验人员应严格遵照该项目检测的实际情况,利用合理性数据来强化样品设定的科学性。例如,在确认样品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检测数量,严格划定存放时间、储存条件与提取标准,继而强化样品选择质量。

2.2 试验环境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样品提取后,试验人员应科学管理检验环境。良好的试验环境需为无菌操作,即避免试验结果受任意因素影响,但由于影响试验结果的操作因素较多,因此需进行适宜的环境控制来强化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应用紫外灯的过程中,基于其主要目标为灭菌,若想改善其杀菌效果,需设置适宜的紫外线强度计来完成其强度的监测工作,通常保持其强度在70 μW/cm2左右,若在实际工作中紫外线的强度太低,要立即更换灯管,提升紫外线照射强度。当试验人员在无菌室内完成对应的灭菌工作后,还要采用相关仪器适时检验空气内的浮菌,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完成该环境下的灭菌除菌工作,增强该环境内的整体空气质量。

此外,在进行正式的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含量检验前,还需对该环境下的试验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例如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开展试验期间避免他人进出,适时缩减该空间与外部空气的流通,提升该试验环境的封闭性与科学性,使检测环境更为合理等。

2.3 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含量时,要合理取样该区域内部的水资源,选取合适的取样容器,500 mL磨口类试剂瓶通常可有效满足相关试验要求。在选用具体容器前,要仔细检查该磨口瓶的密封度,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防止其选取的水样遭受污染。取样容器还可使用螺纹瓶,能高效满足水质测试的工作要求,即耐高温、密封性强等,在开展实际运输工作时不会遭受到某些运输要素的影响,可有效增强水样检测质量[2]。

在开展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含量的检测工作中,试验人员需科学强化测试过程,即严格采取空白对照与平行双样的检测方式。针对空白对照,在应用此项方式时需分别操作全程空白对照与培养基的空白对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平行双样,若将批次检测当作质量测试基础,按照随机检测原则来挑选合适的测试样品,若该类测试样品的数量较少,相关人员应适时调整平行双样的测试比例。在完成具体的样品检测工作后,当平板菌落的测试结果在30~300 CFU/mL时,其具体的菌落总数与试验室内的平行双样偏差需管控在20%以内,继而提升微生物含量检测效果,更为合理地控制检测质量。

2.4 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一般来讲,在开展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含量检验之前,相关人员需精准掌握检测工作的多项影响要素,将影响检测结果的要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通过执行该项控制措施来强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在正式分析微生物含量检验结果前,试验人员需对人员素养、操作方案、工作流程提出较高要求,要严格遵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来完成微生物的含量检验工作,可根据对应标准来完成试验检测工作,增强测试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度。

针对微生物样品的存放,若在4℃下存放24 h左右,与未冷藏存放相比,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人员在进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含量检验期间,要及时确认各类环节的质量要求,精准分析不同类型消毒剂指标的影响,实际分析时若样品内部的菌密度较低,会适时缩减该类测试结果的精准性,难以反映水样中各类微生物的实际情况。因此,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施具体检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将可能影响操作结果的要素逐一排除,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生活饮用水的整体质量提供相应保证。

3 结语

在实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含量检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及时关注影响其检验效果的各项因素,在保障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优化微生物含量检验的各项流程,为此后微生物的含量检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饮用水培养基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各种培养基制作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