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的有效性

2023-01-07

数字通信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动画课堂

李 冰

(吉林工贸学校,吉林 吉林 132001)

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体系更新速度快,也是一个蕴含多种技术方向和技术层次的科学知识体系,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势必在注重相关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也要对教学个体的主动参与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某种程度比传统的“你教我学”式的被动式学习,更能使教学有效性得以大大地提升。因此,如何更科学构建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体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操作过程的模仿练习为自主创新性探索,创设开放、主动、平等、高效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以精炼的理论为精深的实践打基础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的科学,脱离了实际操作只谈理论,无异于盲人摸象、纸上谈兵。而往往学生对晦涩陌生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而对实际操作兴致盎然,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理论知识讲解时,必须尽可能地精炼,化繁为简,以点带面,把最基本的方法讲清楚,把最直接、最直观、最能引发成就感的操作方法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过于“事无巨细”,往往让学生刚刚点燃的“好奇心”瞬间熄灭[1]。

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教学中对象的动画设置内容为例,其操作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选择对象——选择“动画”工具选项——选择“动画效果”——设置动画“出现”和“效果”即可。当点开“动画”选项后,大家会发现虽然“动画方式”只有四种(进入、强调、退出、路径),但每种方式中却有多达几十种效果。如何教会学生正确应用这几十种动画效果显然是一项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如果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后,往往会发现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一股脑把所有“动画效果”及其细节设置都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练。这样很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很混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就连最基本的“动画”设置都搞不清楚了。在学生以快速精炼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教师“不经意”巧妙设疑问:“是不是需要把所有的‘动画效果’都讲解?它们之间难道没有相似性,会不会有更方便的方法进行操作呢?”,吊足胃口,引发思考,积极引导,适当点拨,学生依据教师的“基本操作”,带着疑问对其他动画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演练,其操作技能就在同学们主动的“探索”中水到渠成,既能提前完成任务,又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对计算机专业课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2 以难易适度的任务驱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如何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的调动,使学生以自愿、自主、自动的积极态度获取知识,成为打造有效课堂的首要任务。以学生的视角看整个学习过程,依据职业学校学生内容特点(学位即岗位),任务驱动法显然成为最佳选择。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最易使学生接受、也最能凸显其学习成果的教学方法[2]。教师可以从浅显的简单实例入手,摒弃传统的“先理论后操作”教学方式,在教学初期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以实际操作带动理论讲解,在实践中融入理论讲解,从而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方面实现“双赢”,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设计任务时要从教学实际特点和难易程度出发,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次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的设计就成为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既要紧扣本节课的内容,又要有所扩展,既要难易得当,又要兼顾“任务”繁与简,但要注意难易适中。任务过于烦琐冗长,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丧失信心,从而降低其对知识继续探索的积极性;任务过于简单,又无法凸显教学效果,甚至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得到更好地完成,达不到预先的教学目标。

还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教学中对象的动画设置内容为例,简单的几步操作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如果教师仅仅将这最基本的操作作为“任务”来完成,显然过于简单,对于操作技能比较强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此项操作,如果没有对“任务”进行拓展性设计,这“简单任务”也会使学生的探索欲随之下降。教师在“任务拓展”训练中加入一些“自主探索”性任务环节,这些具有“阶梯性”的任务即紧紧围绕本节“基本任务”,又是对技能操作的有效扩展训练,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任务”的刺激下,学生不仅敢于尝试,乐于实践,更增强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在一步步提高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 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提高课堂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能将学生最初的外界刺激性学习(环境激励)转化自我认知、自我更新,不断努力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自主激励性学习。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是自然形成的,而需要教师的营造精心设计与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一定是充满兴趣、互动、探索的课堂。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师生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得以体现[3]。

“小组合作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优势互补,依据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组合,使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各之所长、尽其所能,充分实现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在学习的互动中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课堂纪律得到明显改善,同学之间关系进一步亲密,教学效果得到更好地显现。任务驱动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可以将一个大任务分化为多个阶段性任务,在完成简单的阶段性任务同时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Word图文混排的教学中,课前,教师下发预学案,让学生明确目标,鼓励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搜集学科相关信息,为接下来的课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破除以往“一个工厂一个模子”的教学模式,把学习信息搜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预学案中给定主题,以“优秀作品”为引,让学生们以发散性思维和独特视角搜集图文混排中应用到的文字、符号、图片等相关媒体信息,一个巧妙的设计,一个“翻转式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客体,转变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构建中“反客为主”。让学生的“主动探究”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课前的主动预习,将基本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初步的学习,课中与教师互动,课堂为一个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惑、答疑、激趣、交流的平台,课后与教师和同学的积极交流,使课堂教学任务得以拓展创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被充分地发挥出来,高效课堂自然形成。

课中,教师通过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提高学生求知欲、探索欲、获得感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保护大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学生每一个新奇的发言,每一个出其不意的观点都及时鼓励,适当引导。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都使学生获得巨大的学习成就感、认同感。一个新颖的设疑问,一个让每个人都跃跃欲试的小组活动,对高效课堂、开放式教学的形成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图文混排课堂教学中,不以单一模式论成败,在准确传达操作方法的同时,呵护学生的独特学习思维,排版效果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创作”完成后,教师将同学们的作品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同行”们品头论足,在积极平等的学习交流和适时适度的教学评价中,使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得以实现。

课后,对学生的“作品”重点鼓励,浅评不足。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有被认同感、获得感,提高专业自信。

4 以高尚的教德魅力,激发学习内驱力

爱,是教育永远的主题,是教师最基本的优良品质,古往今来伟大的教育学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以“仁爱”治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感动中国的张贵梅教师,吉林大博士生导师黄大年教授,他们的成功中都充满着对学生的一片真挚的爱心。

我们常常听到学生们这样说:我特别喜欢某某学科老师,所以她的课我特别爱上,她这科的成绩我最好!初听,我们会觉得学生的话是幼稚的、孩子气的,但静静体味,才能体会到这是学生们的真情实感。正是对教师的喜爱、认可,使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了对该学科学习的关注度,以德引趣,以爱激学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试想如果这位老师的课堂是机械的、生硬的、没有温度的,缺乏生机与乐趣的,这样的教学势必成为“一潭死水”,浇熄了学生对学习热情的星星之火。

当今的教育应该是以爱心为前提的,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充满善意、信任、公正与尊重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到爱,感受到被认可和尊重,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认可教师、认可教育、认可自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5 以精深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进取心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如果教师没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又如何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积极性呢。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似涓涓的泉水,常教常新,让学生在上你的每一节课时都感觉是新鲜的、生动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成“新鲜持久、兴趣盎然”的学习天地,在这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有效课堂的产生就不再是问题。

有人将老师比喻为照亮学生人生道路的明灯,这盏明灯要怎样才能照得更远、照得更亮,那就是要不断地“充电”。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赋予了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秒秒更新的结构特性,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就要跟紧专业知识体系的更新,在专业领域中笔耕不缀,不得怠惰,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新鲜的、生动的、丰富的学习体验。

6 以有效的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效率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教师必须具有反思的意识,教学反思是一种健康的教学态度,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积极的教学反思。如果在时代发展和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下,还紧守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固步自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经验不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使你有“30年的教学经验”,也仅仅是一名“教书匠”,只是知识的重复者。教师只有在深入的教学反思中吸取经验,修正偏颇,从反思中得到教益,那么他的教学工作才会取得不断的进步,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教学新兵”水平。

计算机专业课中对于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归于实质就是: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否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在课堂中能否及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时能否及时做出调整的一种尝试与探索。即使是比较符合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法”,也不能作为一把“万能钥匙”来使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基于学生发展,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为切入点,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地探索和创新,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课动画课堂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做个动画给你看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动画发展史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我的动画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