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2023-01-07贾继强

建材与装饰 2022年13期
关键词:裂缝混凝土建筑工程

贾继强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进行混凝土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材料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以前的红土还是现阶段的钢筋混凝土,在材料升级的过程中,一些材料应用要求也会发生改变,这也使得现阶段我国一部分土木工程项目在展开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对材料使用要求以及管理要求进行深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施工操作使得混凝土裂缝问题产生的也更加普遍,从而影响了最终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因此,今后在展开土木工程施工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存在的危害分析

首先,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存在,会降低建筑工程刚性、强度。从物理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是从混凝土裂缝不断延伸,同时裂缝位置还会逐渐向上进行一定。从整体情况来看,随着裂缝加重,变形将会进一步加大,这会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1]。

其次,混凝土裂缝,还会的工程钢筋结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水分会顺着裂缝深入其结构内部中,这样其内部结构就会受到一定的侵蚀,会使混凝土结构被软化,从而大幅度降低建筑工程整体强度和质量,导致建筑工程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如果建筑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不断扩大,同时影响后续的施工操作,工程的质量也会降低。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2.1 微型裂缝

微型裂缝一般是肉眼无法辨别的,通常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且裂缝的长度与宽度偏小。假如混凝土的效果和性能达到了标准要求,不管混凝土结构中是否存在这种裂缝,都不会给建筑结构整体效果造成损伤。要准确地判断微型裂缝的位置与类别,需利用专业的超声波探测仪对其定位,进而为后面的修补工作奠定基础。

2.2 温差裂缝

在整体施工管理中,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与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有关,因此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安全。温差的存在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开裂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吸热吸水,造成混凝土施工内外温差较大,造成施工内外开裂。可能是由于室外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过程,内部温度过度升高,会随着混凝土的快速凝固蒸发而发生热量变化,混凝土的室外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室内温度不变是裂纹的出现。

2.3 表面裂缝

表面裂缝是存在于构件外表的一种裂缝,较为明显,一般是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类裂缝会对混凝土与钢筋构架之间的结合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对钢筋构架的保护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表面裂缝会使钢筋裸露在外,通过长期与空气的接触后,产生氧化,进而损伤钢筋构架,影响构件整体质量。从整个建筑项目具体状况而言,钢筋与混凝土充分结合后,可以充分提高构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建筑工程中无论出现的任何类型裂缝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应用质量和安全性,要提高对裂缝问题的分析,而且要依据裂缝制定合理措施解决裂缝。

3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3.1 物料配比不科学

建筑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混凝土水灰配比的影响,一般混凝土水灰比通常在0.25~0.39,水灰比为0.7。而水泥的质量还会给混凝土强度带来影响,如果适应水泥是同一个厂家和同一个型号,那么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其在水混合之后,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水化现象,而且两者混合之后,混凝土内部还会存在一部分水。一般水的应用量为水泥的十分之一,当两者相遇时会差生水泡,这种情况下,混凝土荷载能力就会出现下降,而且因为存在水泡,因此,这个时候混凝土就会存在间隙,而且在外力作用下,空隙之间连接,金而形成裂缝。

3.2 部分建筑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裂缝

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导致其裂缝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很多中,最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发生变化、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以及周边建筑环境等。在进行实际工程建设时,工程建筑结构整体设计不合理、出现建筑施工缺陷,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建筑裂缝出现的直接原因,在进行实际设计时,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案并不适合当地建设工程项目,以及设计方案与实际建设环境不匹配等问题会直接导致工程建筑过程中的裂缝出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等因素也会导致工程发生裂缝现象,比如墙体刚度突然增大等,这些都会导致施工裂缝出现,而现浇楼板竣工后整体的承载力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建设需要和建筑需要也会造成工程裂缝的出现,这些都会对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际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当首先明确建筑设计理念,进一步合理科学运用建筑理念进行实际设计,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进一步确保工程建筑设计在实际建筑环境内的执行性和可行性,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得以保证。

3.3 原材料不合格

当前,在混凝土建设原材料配比时,不仅会掺入水泥、外加剂等材料,还会掺入沙子和水等,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配比以后,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结构性能满足实际工程建设要求[2]。因此,在实际混凝土材料配比时,若选择材料或整体配合比例搭配不当,则会直接导致材料出现物理性的质量问题,导致材料胶凝无法达到实际工程要求,从而出现结构裂缝。在进行实际工程混凝土结构和材料选取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建设环境和建设温度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这样不仅直接减少了工程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了工程裂缝出现的概率,为后续混凝土材料合理配备打下基础。

3.4 热化现象产生的裂缝

水泥其在和水遇到之后,会产生相应的热量,并且这也是建筑混凝土主要的热源。但从化学角度方面看,水其与水泥产生放热反应,这种反应一般是在浇筑的时候而产生的,当建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较大的话,这个时候水泥内部压力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得混凝土表面张力较大,进而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3.5 施工细节把控不到位导致的裂缝

施工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细节的精度和准确性,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施工人员的总体资质水平有待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各不相同,有的施工单位使用的技术人员不熟练,无法严格控制施工细节,降低了混凝土的性能。另外,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错误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差,甚至出现严重的开裂现象。

4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对策

4.1 科学配置混凝土,优化混凝土结构设计

依据建筑工程结构需求科学配置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强度能够达到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在混凝土配置时,要选择性能良好的原材料,确保混凝土中含泥量能够达到预期,同时,还要适当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通过对这两种类型的材料应用,能够大幅度减少水泥用量,有效控制水化热,进而使混凝土性能够达到建筑工程预期,而且可以将混凝土合成成本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针对施工现场材料,还要加强对其质量的管理,保障质量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适当调整混凝土中各种材料配合比。另外,为优化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为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需选择强度较低的混凝土结构尺寸,为避免表面裂缝,需增加钢筋数量,使裂缝完全清除,但裂缝的宽度可以提高整体强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合理的施工缝,尽量减少温度裂缝,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形成较大的混凝土裂缝。另外,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需要结合具体设计,改进浇筑方法,尽可能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4.2 选择适合的材料

在建设工程施工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设计和场地,选择合适的钢筋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材料时,应优化原材料,使骨料不含过多杂质,避免有机物和可降解物质的存在。选择砾石时,要确保砾石的粒度均匀,才能使熔合有效。此外,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直径的合理选择,以提高整体性能。施工混凝土时,也应降低内部含水量,并在内部使用发泡剂。配料时还应注意避免形成裂纹。在混凝土正式使用之前,必须科学地进行搅拌并进行测试。如果所有信息都符合标准,我们就可以在大面积上进行构建。在搅拌过程中,也保证了内部的均匀性,同时适当添加外加剂,合理控制放热,提高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4.3 做好温度的合理控制

施工阶段必须合理控制温度,以免影响质量,有效控制裂缝的形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使用辅助保温材料,避免因温差而产生裂纹[3]。关于裂缝的成因分析,过多的水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而材料的裂缝往往是由水引起的。在开发材料时,选择了湿度较低的水泥以减少由于水热现象引起的裂缝。在此过程下的特定模具中,如果冬季因开裂而无法有效控制材料的温度,则可以将混凝土的性能与冰混合,以便有效控制模具中的温度。浇筑混凝土会带来热问题,由于受热,应合理控制混合物的湿度。可加入适量冷水,达到控水效果。这样可以防止温升和裂缝的形成,从而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这使得可以更好对工程安全与质量进行加强控制管理。

4.4 规范施工技术人员操作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要加强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大对施工人员行为的规范与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的监督,一旦发现存在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应该及时指出,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因为人员因素而致使施工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注意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佩顿,通过培训的方式其传授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同时,还应该注意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其在实际展开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保障施工安全。此外,企业方面还应该注意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那些多次考核不达标的施工人员予以一定惩罚,并且加强对此类人员的施工监督力度,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其仍然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则勒令其离开施工现场,利用这种手段和方法,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4.5 加强裂缝表面清理

在对裂缝表面进行清理的过程中,要使用钢丝刷,按照裂缝方向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同时清理的时候,要采用抹布擦拭的方式来清理一些灰尘,并使用锤子与钢钎凿,将裂缝两侧的土块和沙粒等给进行清除掉,将混凝土表面给暴露出来,混凝土外表凸出区域通过打磨机打磨平整,用钢刷与毛刷沿着裂缝5cm宽度范畴清洁干净,使得外表维持清洁、坚硬、粗糙、干燥,假如缝隙内潮湿,必须等到其彻底干燥,必要时可以通过喷灯烘干。

4.6 应用开槽填补法处理施混凝土裂缝

处理混凝土裂缝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裂缝实际的情况进行全面化的分析,了解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然后科学合理的选择裂缝处理方法[4]。例如,当混凝土裂缝宽度比较大的时候,一般采用开槽填补方法来处理。该方法对裂缝的处理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要对裂缝数量进行注意,如果裂缝数量太多的话,这样就会给降低处理的效果。应用开槽填补法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准备好专业化的设备,利用开槽器在裂缝位置凿出一个大概为3~5cm的U型凹槽,之后还要在将处理浆诶涂抹在凹槽的位置。通过采用开槽填补方法来处理混凝土裂缝,进而保障裂缝处理的压实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建筑的质量和效率,但混凝土材料在应用中经常出现裂缝,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一般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不同,如原材料不合理、热化现象、物料配比不科学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和控制这些裂缝的原因,尽量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猜你喜欢

裂缝混凝土建筑工程
混凝土试验之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地球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