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

2023-01-07

居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招标施工现场

张 琳

(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核心内容,它将直接影响城市供排水系统的稳定性与有效性,间接影响城市洪水等自然风险评估结果和居民生活的便捷性,而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模式则直接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建设效果的好坏及总费用的高低。因此,创新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缩小工程资金实际消耗量及造价预算之间的差额,在保障给排水工程顺利竣工的基础上,助推施工单位、建筑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1 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1.1 理解认知的片面化

市政给排水工程相关人员对工程造价的理解出现偏差,低估了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对工程有序施工的影响力,甚至认为工程造价只是工程设计与施工体系中无关紧要的部分,思想上轻视工程造价,行动上消极怠慢,缩减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相关的人员编制与资金技术的投入,无意之中营造出工程造价不重要的氛围。同时,部分相关人员过于强调工程造价的静态化,忽略了当前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设备及人员等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结果的影响,加剧了工程造价结果的局限性、僵硬性及偏差性,增加了工程造价基本职能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难度。

1.2 队伍专业素养偏低

给排水工程造价人员并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给排水工程或工程造价相关的知识技能,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加之,其创新、责任及实践意识较弱,无法及时全面地发现并解决工程造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失误。同时,相关人员很少参加本单位或相关部门组织的给排水工程造价相关培训活动,很少关注给排水工程施工材料、设备等价格的变化,这些降低了专业队伍对提高工程造价结果精准性与指导性的促进作用。

1.3 工程造价结果不合理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大,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等的需求量较大,施工周期也比较长,而建筑材料及人工费用等上下波动较大,无形之中增加了工程造价结果的变化性,但是部分人员缩小工程造价上下浮动的空间,增加了工程实际费用超过预期费用等情况的发生概率。另外,造价人员只是从图书、文件及网络平台等途径来获取给排水工程相关的资料信息,但是却没有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及其所在区域经济环境等进行实地调研,降低了工程资料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增加了该工程造价出现遗漏的概率,进而对该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及工程质量等产生消极影响。

1.4 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效果差、施工设备租赁费用太高等原因而临时性的修改施工方案与计划,这会导致施工周期的延长及工程造价的增加,比如,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发现施工方案中部分路段排水管道容易被淤泥和落叶堵塞,又或者施工过程中发现排水管道与供电线路等相冲突,这时就需要施工企业暂时停工,寻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及最佳解决方案,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另外,部分现场施工材料乱堆乱放,增加安全隐患。还有一些施工材料没有被妥善保存,被风吹日晒,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这些都会造成施工成本超过工程预算,进而造成工程造价水平的下降。

1.5 工程招标把控不到位

部分施工企业并没有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招标最新制度与要求来调整其招标流程与标准,少数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为谋取私利泄露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加剧了招标的表面性与形式化,降低了招标质量。同时,少数施工企业认为招标只会浪费人力与物力,降低对招标工作的重视度,既不会主动要求与合作单位签订相关的合同,更不会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甚至也不会去调查了解合作单位的资质及规模等,这些都增加了给排水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及易失控性。

2 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2.1 转变观念

市政给排水工程相关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要转变对工程造价的轻视或忽视心理,运用动态化与整体性的观点来看待工程造价,客观评估工程造价对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与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从思想上重视工程造价工作,从而促使其主动学习工程造价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工作能力,促使其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观。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整体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扩编人员、更新设备及提高人员待遇等途径来创设工程造价十分重要的氛围,拓宽工程造价相关部门或岗位的沟通互动途径,简化沟通流程,构建工程造价数据信息库,为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信息及人员等保障。

2.2 加强队伍建设

造价人员应积极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工程造价、给排水工程等相关培训活动,利用交谈分析会来与其他地区工程造价人员探讨分析造价方法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主动阅读工程造价相关书籍资料,及时掌握工程造价的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同时,相关单位还应通过提高招聘标准与加强培训力度等途径来提高工程造价队伍整体素质,比如,组织造价工程为主题的线上培训与线下拓展实践活动,学习更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能力的方法,同时,还应组织职业道德、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其形成爱岗敬业与创新发展的职业道德观,促使其主动发现并弥补工程造价模式的漏洞,以动态化的观点来看待工程造价,另外,造价人员还应熟悉给排水工程特点、难点及重点,明确给排水工程施工流程及标准,尤其是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及设备类型,这些都为工程造价功能作用得以正常发挥提供了人才与智力支撑。还应完善工程造价人员招聘及考核、晋升等制度,转变以往学历代表一切的招聘观点,招聘工程造价专业毕业且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根据造价人员的工作年限来调高薪酬待遇,提高造价队伍的稳定性,避免因造价人员离职而影响正常造价工作的开展。对于工作表现突出且工作态度踏实能干的造价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鼓励其认真工作,对于在造价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激发造价人员的创新与责任意识,推动工程造价工作模式改革的深化。

2.3 优化工程造价流程

造价人员应在分析原有工程造价流程及总结以往工程造价经验的基础上,简化工程造价工作流程,逐步调整与补充完善内控机制,优化内控部门及岗位结构,提高其工作流程的顺畅化及效率化。造价人员应先了解给排水工程施工区域天气、水流及地质等基础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推演施工方案,找出施工费用较高或费用变化较大的环节,既可以是施工人员工资,也可以是施工设备租赁费用,另外,造价人员还应根据给排水工程施工周期来合理规划项目投标、施工及结算等环节的具体时间节点。不仅如此,还应提前做好设计变更或施工调整等情况的应对措施,并将该内容作为施工合同的重要内容,将因施工方案变更而产生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1]。

2.4 完善市场监测体系

造价人员应拓宽了解建筑材料价格的途径,比如,网络查询、电话咨询、市场调查等,了解不同地区相同建筑材料的规格、价格,明确保管方式与费用,并根据往年同类建筑材料价格变化情况来推演该建筑材料价格变化规律与趋势。同时,造价人员还应根据工程施工标准、规模等来推算需要建筑材料的数量,通过调整该建筑材料采购时间与数量等来降低该建筑材料采购及保管的总费用,避免因建筑材料浪费或保管费用较高等原因而增加施工总费用。另外,造价人员还应与财务等部门进行合作,统一发票报销流程与审核标准,避免出现发票不规范、费用超支、使用虚假发票等情况,提高其工程造价水平与效果[2]。

2.5 完善造价管理体系

相关人员应分析原有给排水工程造价模式的弊端,明确影响工程造价结果的各种主要及次要因素,汇总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利用限额设计等方法来降低工程造价预算金额,根据已经确定好的工程项目任务书来估算施工费用,并根据工程造价结果来重新调整施工设计图及施工方案,整理施工现场及当地的建筑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土壤等施工必需资源,在降低成本及提高施工图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建筑及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了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同时,造价人员还应综合考虑技术与设备费用支出问题,避免因人员数量不足或技术人员费用较高等原因而造成工程费用的增加,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全面合理性。另外,还应完善造价预算落实方案,通过规范材料采购流程及规章制度等途径来促进造价预算方案的落实,提高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水平,比如,造价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定期汇总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材料及工程量的最新情况,完善施工现场档案资料,认真核实施工现场的相关资料,降低建筑材料以次充好、以少报多等情况的发生率,提高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方案的一致性。造价人员还应强化整体管理意识,及时了解市政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进度,汇总施工条件,定期查看施工进度款支付情况,定期抽查建筑材料质量,重视施工现场安全问题,避免因施工现场安全事故而造成工程停滞、人员及经济损伤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施工现场整体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3]。

2.6 完善造价考核体系

竣工结算是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与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绩效考核与造价结算的融合策略。竣工结算考核应分为节点与整体考核两部分,将考核结果与相关人员绩效考核结果、薪酬待遇等进行挂钩,促使相关人员认真检查工程及根据工程造价预算来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加强对不同施工节点及材料设备的监控力度,创新不同施工环节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与标准,明确相关合同内容变更的标准与流程,提高对工程施工各环节的控制力与推测力。另外,造价人员还应收集整理该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采用纸质资料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工程资料的安全性与完整性[4]。

2.7 提高招标标准

在工程招标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工程招标相关的制度与要求,充分认识到招标结果对工程质量与总成本的影响作用,反思以往工程项目招标模式的不足,并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结果来总结以往招标工作经验,在结合当前招标现状及给排水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来创新招标工作机制与模式,让招标工作变得更加公平。同时,应完善招标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明确招标流程中需要重点监督的环节,对参与招标的企业进行资质等规模的审核。另外,还应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招标方式,及时准确的公开招标信息,开通监督热线,鼓励百姓监督招标工作。而且,还应完善合作审核与签订制度,对合同内容进行认真、专业的审核,明确合作双方应尽的职责和权益,妥善保管好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来开展各项工作,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2.8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安全意识与综合能力等会影响其施工效果及速度,间接影响施工周期与成本,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措施等会影响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损耗率及安全事故发生率,间接影响施工总费用,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来减少施工费用,从而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在分析以往现场管理制度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企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成功经验,并在结合给排水工程规模大、要求高特点的基础上,适当的补充现场管理制度,比如,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让其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及岗位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制度,避免做一些可能会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事情。另外,还应明确不同建筑材料的摆放位置与保存方式,比如,做好石灰石等的防水措施,避免因淋雨造成石灰石失效,有效避免了施工材料的浪费。

3 结 语

正视传统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与管理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创新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策略对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效果及增加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创新造价管理和考核体系等途径来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水平,优化建筑资源结构,为实现市政给排水工程整体质量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招标施工现场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