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全球化现象的哲学审视

2023-01-06韩剑锋安佳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全球化马克思

韩剑锋,安佳佳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再次明确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1]从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直至今天,人类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而在当代,越来越多的迹象都表明全球化正在经历某种程度的调整。诸如2016年英国“脱欧”事件,同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右翼民粹主义代表特朗普获选,以及随后由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中美贸易战等迹象,都在说明当前的逆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引发人们对全球化的重新思考。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通过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践维度、资本逻辑和价值尺度,思考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反思逆全球化的本质,重新审视当前全球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方案。

一、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现象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理念与思维方式,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阐明了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反思全球化过程,不难发现:全球化实际上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两者之间的动力基本一致;而逆全球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矛盾冲突的结果,只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

(一)全球化: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经阶段

虽然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并未直接出现“全球化”一词,但在其世界历史理论中的相关阐述恰恰证明了马克思对全球化的关注。可以说,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全球化问题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2]168。在此,马克思强调真正的世界史是世界各地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伴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类之间的交往也变得更加具有世界性,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也变得更加紧密。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开始进行,世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历史和现实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预想,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贸易以及金融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人类之间的经济活动也逐渐超越了国家、民族的界限而逐渐融为一体,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更加紧密,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

这都充分证明了: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动态的历史进程,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和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确立,开创了资本主义新时代,资产阶级以自身的主导力量将人类历史推进到全球化时代,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流动、科技的文明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从根本上看,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在于获得剩余价值。资产阶级通过坚船利炮强制进行剥削、掠夺,四处建立殖民地,世界各国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走向了低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频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全球化的本质及弊端也在逐渐显现。

(二)逆全球化:世界历史进程的周期现象

逆全球化是指与资本、生产及市场等全球化进程相背的一种现象[4],是与全球化相对立的一个方面。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周期现象,逆全球化不同于“反全球化”“去全球化”,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种有选择的全球化。

当代,逆全球化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愈发凸显。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到2016年英国脱欧及特朗普获选美国总统等事件,再到2020年以来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又将逆全球化现象推向高潮。“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全球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在世界经济出现危机时便会暴露问题。当代逆全球化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一些认为是“全球性输家”的国家通过向他们所认为的“全球化赢家”征收高额关税来降低本国经济损失;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英国脱欧和特朗普退出各种组织和协定,政治极化现象愈加严重、分歧不断扩大,许多国家内部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趁乱崛起,造成国家内部政治秩序混乱、效率降低;在社会上则表现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困境及多元文化主义的失败,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多重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以其自身的生产方式、利益模式想要充当全球化的标准,约束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活动,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一些西方国家将这些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简单归于全球化本身,那全球化真的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逆全球化行为能够解决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危机吗?

审视逆全球化现象之本质,首先应该明确逆全球化只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逆全球化的表现诸如贸易保护主义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之后,在不同时期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能简单认为全球化中就不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更不能认为全球化就必须实行贸易自由。对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应该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5]逆全球化也并不是资本逻辑的退让,而是西方某些国家借助一些借口想为新的资本逻辑扫清障碍,他们并不是为了改变资本的逐利性,而是为了建立起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全球贸易体系,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受损者”的一种自保行为。[6]

其次应该明确逆全球化现象背后的原因。21世纪以来,随着资本跨国流动的加速,虚拟金融资本逐渐主导全球经济,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阶级对立。资本的现实形态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新资本形态”以更加隐形的方式、以公益性及共享性为主要特征来掩盖资本剥削的实质。另外,作为资本主导载体的货币在当代历史情境中也发生了根本变化。[7]货币的出现将交换过程分为买和卖两大环节,商品在买和卖之间更容易出现脱节而导致供求失衡,增加了债务危机的风险,甚至会将货币深化为主宰的货币拜物教,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现实发展状况来看,资本的不断扩张要求其提升资本形态。但实际上,资本已经达到了其所能达到的最为抽象的状态。此时,资本逻辑的扬弃再次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考的重点问题,西方国家就是想借助逆全球化来调整全球格局,进而巩固资本本身地位。然而,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他们不会也不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解决这一深层问题,因此就采用了一种“逆全球化”的方式来暂时规避风险,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主导的大工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全球化达到限度时,就会企图通过调整资本结构来转移危机,以牺牲整体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借助逆全球化这一行为来转移国内矛盾,突破资本逻辑的限度,以期继续维护其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二、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逆全球化现象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内涵丰富,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过程重新反思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世界观、透视了资本的实质、阐明了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彰显了实践维度、资本逻辑与价值指向的深度结合,体现了马克思历史观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三重逻辑为出发点,更能深化对逆全球化现象本质的理解。

(一)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践维度审视逆全球化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其影响可谓之深远。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必然离不开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近代理性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全面总结。具体而言,黑格尔将理解世界历史的方法归于“哲学理性”,主张从抽象的“理性”来认识世界历史,认为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本身的发展过程,甚至将人的自由归结为一种意识自由,将人类历史抽象化和神秘化。

马克思不满黑格尔从哲学理性的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的抽象理解,而从事于构建全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这里,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绝不是像黑格尔所认为的先有抽象概念才有现实问题。除此之外,马克思以人为出发点来考察历史,认为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153。这种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将现实的人以及物质生产实践等问题引入自身历史观的研究过程,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世界历史进程的真正面貌。

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直至两次工业革命,全球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打破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加速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类全球化也逐渐不可逆转。而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中美贸易战,等等一系列事件,都显现出当今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阻碍了世界历史进程,背离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践维度。从本质上看,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反对全球化,只是为了规避自身利益在全球化进程中受损的事实,是借助逆全球化这一手段转移危机,维护自身优势地位的体现。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践逻辑充分证明世界历史绝不是先验经验的存在,而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的结果。因此,全球化必然是长期的发展历程,不管是之前还是未来,生产力必定会持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必定会不断加强,而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全球化的原有进程,只能称其为全球化的暂时调整阶段,无法改变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二)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资本逻辑审视逆全球化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思考,揭示了世界历史形成的深层动因,并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文本中。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物质生产实践离不开以资本为核心的生产过程,资本也成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延展的另一重要逻辑。

从资本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资本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复杂商品经济,资本样式也实现了新的转变。在过去,资本是完全依附于某种特定劳动的,在这一阶段,国家之间的交往很少,受到地域及交通方式的限制,资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而现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交往成为可能,资本也逐渐摆脱地域限制,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原始的封闭状态也被逐渐打破。另一方面,资本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建立。针对不同的语境,马克思世界市场的内涵存在差异。一种是在早期,作为社会总生产环节中流通过程的世界市场,一种是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中的世界市场。资本的扩张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因素。世界市场形成于资本主义的积累阶段,就决定其必然与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质有关。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特点在于对剩余价值的无限积累。因此,当国家内部的市场及生产能力达到一定限度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就会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追求新的剩余价值,也会进一步推进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市场的扩张将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纳入到了世界历史之中,也能够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契机。但反之,世界市场越扩张,它就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独有优势,也会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障碍,导致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局势。

全球化就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过程,资本是推动全球化形成的基本要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动作上看,他们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及辅之的民粹主义等手段,都是为了捍卫本国的利益,将国内存在的问题完全归结于全球化,是为了应对他们在经济方面所受的巨大冲击,是资本主义自身问题的反映,是由资本逻辑本身的矛盾所决定的,并不代表全球化的逆转,也不能证明逆全球化现象会成为一个永久趋势。

(三)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尺度审视逆全球化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不仅仅是资本逻辑的扩张,同样也是人类不断超越地域限制的过程,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探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过程,就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特征,并努力找寻人的发展与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自由而全面的、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人。正是有了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人类历史才有了活动的基本前提。从现实事实中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人的自由的丧失,逐渐使人成为物的依赖性的人,导致人主体能动性的丧失。早期,人类将寻求解放的方式寄托于宗教、神等精神存在。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反对资产阶级运动中的重要力量。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的力量渗透到世界各地,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运动也必然进一步扩大。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加速了人类争取解放的速度,人类社会必然会超出狭隘的地域限制而走向开放的世界历史。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个人的发展和解放是世界历史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指归。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在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之后才实现。马克思也并未单单提出理论设想,而是将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诉诸于现实的批判,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和资本本性的透视,给理论本身增添了更强烈的现实感,提出具体可行的实现人类解放的真正道路。然而,逆全球化现象却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指向,阻碍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逆全球化的种种行为也无法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世界经济局势,反而会加大矛盾与冲突,无法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

总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三重逻辑充分证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通过克服资本逻辑的弊端,最终使世界历史达到“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状态,为我们认识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种原则及方法。相反,当前的逆全球化现象则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冲突,背离其哲学意蕴,因此必须借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对逆全球化展开理论批判。只有如此,才能对逆全球化现象进行深刻反思与审视,更好地回应当代全球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三、以中国智慧推动新型全球化应对逆全球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为我们科学认识全球化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但想要更加有效地应对逆全球化现象,就不仅仅从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批判,而且要找到应对逆全球化的具体方案。要从根本上认识逆全球化现象,准确把握逆全球化现象的生成背景及影响,进而超越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只有彻底对逆全球化现象发起一场实践批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其思想根基。近年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现象的深层根源,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逆全球化现象的方案,为解决全球化危机和应对逆全球化现象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中国实践: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自身发展问题导致国内矛盾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情绪上升,对全球化进程带来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消费市场,具有实现经济转型的条件与基础。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而做出的战略决策。

面对逆全球化现象的冲击,中国以大规模的市场和坚实的产业结构为基础积极推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当前,想要有效规避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应该立足于扩大内需,使国内循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求链中,维护国内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其次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促进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以中国的独特优势完善内需结构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最后,应该注意到新发展格局是“量”和“质”的共同发展,[8]“量”注重发展的数量问题,着眼于一些可视化的数据,“质”更加注重发展过程中的微观指标,不仅仅将着眼点着力点放在GDP增速上,而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着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中国方案:推动新型全球化

伴随着逆全球化的不断兴起,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在现有国际规则的基础上有效应对危机。实践证明,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模式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制度问题,它已经无法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更难以应对各国面临的各种挑战。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主要手段的逆全球化现象更是充分暴露了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球化模式的局限性。改变现存的全球化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国际金融危机阻碍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整体下降的局势下得到了迅猛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和贡献者。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应同舟共济,积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建党100周年的节点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逆全球化现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合理的国际秩序,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已经在主动作为、释放全球化的正面效应,顺应大势,以正确的义利观为理念加强和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的构建。

(三)中国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一方面,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国家之间的生产和消费都具备世界历史属性,整个世界日趋全球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主导的、支配不发达国家的全球化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治理体系,这在根本上已经背离了真正的以“人”为主体的“共同体”发展道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共同体”经历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的延展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趋向“真正的共同体”的一个阶段,[9]应该针对全球范围内的利益关系进行反思,将人类从资本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普遍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人类整体利益,化解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利益冲突而引起的逆全球化现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项伟大命题和重大构想。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强调任何一个国家或集团都无法主宰世界事务,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10]自此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发表演讲,逐渐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改变世界格局的总体构想,更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不仅有利于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题,也能更好地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具体实践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构想的重大举措,集中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努力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应对逆全球化现象,为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贡献中国理念。

四、结 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必然趋势,阐述了世界历史是由人具体的实践活动所开创的,证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从另一角度证明逆全球化的不可持续性。只有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才能从根本上透视逆全球化的本质,准确把握全球化的未来走向,为应对逆全球化及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化提供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全球化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