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育可视化比较分析及启示
2023-01-06赵生美陈立艳梁少宇
赵生美,黄 鹏,陈立艳,张 婷,梁少宇,陈 蕾,2*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研究管理部,四川 成都 61004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强化患者需求导向,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医学活动的行为准则。尽管国内大部分高校或医学院校均开设有医学伦理课程,但部分课程设置“重临床知识、轻人文教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1-2]。医学伦理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3-4]。医学院校需要对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及功能定位有清晰的认识,对课程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设置,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和规范医学生医学伦理价值观,完善医学伦理教学体系,让医学生成为合格医务工作者。
美国医学院校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设立医学伦理学课程,我国将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教育正规课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鉴于中外医学伦理学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本文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和Excel统计分析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医学伦理学教育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国内外关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现状,以期为后续更好地开展医学伦理学课程设置和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数据参考和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此次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文献数据库,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方式,中文文献以“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为检索词进行组合检索,英文文献以“medical ethics”“teaching”“education”为检索词进行组合检索,英文文献检索语言限定为英语,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
1.2 文献筛选
将检索出的文献导出,删除重复、雷同文献,再根据以下标准进行二次筛选(双人独立筛选并校对)
纳入标准: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学相关的论著和综述文献;排除标准: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宣传报道类、信息不全或相关性不强的文献。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对文献发表年限、发文机构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是由美国Drexel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 运行环境下研发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在国内外知识图谱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5]。本文将筛选的文献以refworks-CiteSpace 格式导出并完成数据转换,进行关键词信息聚类分析,参数设置:CNKI数据设置为1981-2021年,时间分区为1年,Web of Science数据时间限制设置为1927-2021年,时间分区为1年,其余保留初始状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量及作者分析
初检CNKI获得876篇文献,剔除信息不全、相关性不大文献107篇文献,最终纳入769篇中文文献;初检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选用article和review文献共计3 699篇,最终剔除重复及信息不全文献,最终纳入3 625篇文献。
从纳入分析的论文年度发表趋势图(见图1)可以看出,发文量中文文献明显落后英文文献,近十年中文文献年均发文量在30~50篇之间,英文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均发文量大于200篇,是中文发文量的4倍有余。我国第一篇医学伦理学教学文献发表于1981年,由丘祥兴教授发表,题为《对医科学生进行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的初步实践》,这和当年我国第一次举办医学伦理道德学术讨论会有紧密联系,也代表着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开端[6]。国外是1974年开始连续有发表,这是因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英、美、日、德等国家的医学院校开始设立医学伦理学课程。我国将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教育正规课程是在1980年初,相比其他国家较晚,所以发文量相比较而言要少一些。
通过Excel统计分析发现,中文文献中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作者分别是程乐森(12篇,占比1.5%)、姜维茂(9篇,占比1.1%)、范以农(8篇,比1.0%)、黄钢(8篇,占比1.0%),主要聚焦于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探讨。英文文献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作者是Roberts Laura Weiss(22篇,占比0.6%)、Larijani B(16篇,占比0.4%)、McCullough L B(15篇,占比0.4%),英文文献更关注实践伦理教育及基于临床问题的伦理思考和教学评估探讨。
图1 纳入分析的论文发表年度趋势图
2.2 发文机构及国家分析
从发文机构可以看出,中文发文量多的是潍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发文量多的大多集中在高校的人文社科学院;英文文献的发文机构最多的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发文量累计达164篇(见表1),从发文机构可以看出医学伦理学教育医学院发文并不是最多的,医学院对于医学伦理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而国外的一项报道[7]称,由于医学人文课程的范围和内容各不相同,医学人文学科的数量与世界平均最好医院排名之间存在一种反比关系。通过Excel统计分析英文文献发文国家,从发文排名前十的国家可以看出(见表2):美国关于医学伦理学教育主题的发文排第一,总发文量1 518篇,占总发文量的42%,其次是英国,占比11%,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医学伦理教育文献来自美国和英国。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伊朗、印度和中国这三个亚洲国家发文较多,但是也仅是美国发文量的10%,这些差异可以看出世界不同国家医学伦理教育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国家的伦理教育需要与文化需求和社会规范相适应,应结合本国文化特色开展符合本国国情相适宜的医学伦理教育[8]。
表1 中英文发文机构图
表2 不同国家发文数量
2.3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核心,最能体现研究主题及研究热点,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多个关键词同时出现于一篇文献中则可进行共词分析,从而理清各研究热点间的转化关系,根据图谱聚类算法进行自动聚类,运行完成后可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0、#1表示聚类的规模,编号越小,聚类中包含的成员数量越大。中文文献显示15项聚类关键词,英文文献有21项聚类关键词(见图2)。
中文文献聚类热点主要集中在“医学道德”“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医学人文”“教学改革”等主题(见表3)。医学道德强调医务人员的医德规范、医德准则和医德评价。医学教育则根据新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强调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采用PBL教学、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实践教学属于医学伦理学的“床边教学”,涉及临床伦理学和卫生政策伦理学等内容,注重培养医师的医学文化和职业道德精神,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设计和情境创设,激发医学生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医德观。
图2 中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3 中文文献关键词聚类主题详表
英文文献聚类热点主要集中在“医学教育”“临床伦理”“临终关怀”“卫生保健”“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科技伦理”“器官移植”“课程建设”“卫生政策”等主题(见表4)。与中文文献相比,英文文献在强调医学伦理学中关于道德教育的同时,增加“临终关怀”“卫生保健”“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科技伦理”“器官移植”“卫生政策”等主题,英文文献聚类热点趋于更多元的应用教育,同时和世界前沿热点趋势紧密联系,对于临终关怀和器官移植等涉及伦理道德和伦理敏感的话题均有所涉猎,科技伦理还特别关注了科研诚信等伦理问题,同时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公共卫生伦理问题也日趋凸显。医学伦理学教育在深化伦理知识,提高伦理技能的同时,还应紧跟世界研究热点提高不同角色人员对于医学伦理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表4 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主题详表
2.3 突现词分析
突变词是特定时段内出现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捕捉潜在的突变词对预测科学研究趋势和挖掘热点均具有现实意义[9]。对中英文文献关键词进行突发性探测,选用突变词排名前15的突变词分析。中文文献中“医德教育”和“社会主义”“医学道德”从1981年开始就保持强势、直到1994年开始逐渐衰减,这是因为1981年和1982年分别召开了两届医学道德学术讨论会,分别对社会主义医德原则进行了研讨,并倡议要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伦理学[10]。2000年开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保持强势,“案例教学”也在2007-2009年保持强势,说明在这期间内采用案例教学是热门的教学方式,随后逐渐衰减和迭代。2008-2019年“实践教学”保持强势,2012年开始“教学改革”和“医学人文”逐渐突现,直到2021年“医学人文”一直保持强势,说明医学伦理学近几年的教学热点和趋势依然是和医学人文相关(见图3)。英文关键词突发性探测中“医学伦理学教学”从1991年开始保持强势,从2014年开始全球公共卫生、全球框架、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政策逐渐保持强势,说明这是医学伦理学教学里面涉及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见图4)。
图3 中文文献关键词(前15)突现图
图4 英文文献关键词(前15)突现图
3 研究结论
本文以CNKI与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技术及Excel统计分析,通过发文量、发文机构、关键词聚类和突现来探究国内外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从文献数量上,看国内外发文量总数差距较大,从近十年年平均发文量来看,英文文献是中文文献的四倍有余,这与各个国家对于医学伦理学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第二,从发文机构看,发文最多的是高校的人文社科学院,美国是医学伦理教育研究在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占总发文量的42%。医学伦理教育发展需要与各国文化需求和社会规范相适应,应立足于本土文化。第三,从研究热点看,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医学道德”“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医学人文”“教学改革”等主题,国外更聚焦“医学教育”“临床伦理”“临终关怀”“卫生保健”“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科技伦理”“器官移植”“课程建设”“卫生政策”等主题。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保健的复杂性,医学伦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医学伦理教育应紧跟国际前沿,以培养具有扎实伦理推理能力及道德合格的医疗工作人员。
4 启示
随着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伦理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对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知识图谱比较分析有助于反思和审视我国医学伦理教育中的问题,探索医学伦理学教育热点趋势,对完善医学伦理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国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有一定启示。
4.1 加强学科功能定位、促进学科内涵发展
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我们需要更要清楚地了解学科的功能定位,作为医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医学伦理学更需要慎思内涵发展。我国伦理学学科归属学科门类为哲学,一级学科为哲学,二级学科是伦理学,二级学科下可以培养医学伦理学方向的研究生,授予哲学学位,医学伦理学的硕博士点大多设立在人文学院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有部分医学院在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下获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人文医学学位点,设医学伦理学方向,授予医学学位,医学伦理学可以归属哲学和医学两个不同学术领域[6],这就需要考虑学科的功能定位,由于医学伦理学具有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的显著特征[11],以及生物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现代医学伦理学更多地涉及患者、医务人员与社会价值的交叉和冲突,加之全球公共卫生引起的伦理学难题,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明晰功能定位,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
4.2 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促进学科纵深发展
从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最核心的内容还是聚焦在医德教育,国外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涉及更多元,他们在教导德育的同时,对于全球健康、全球框架、心理健康及卫生政策都有涉及。我国应尽快从单纯的伦理道德教育拓展到涉及更多元的应用性教育。课程设置时也积极涵盖国际标准等重要主题,同样重要的是结合中国特色和文化开展教育教学[12],如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了医史资源和思政内容[13-14],同时将伦理学纵向或横向地整合到其他医学课程中[15],让学生在价值指引和文化认同有更深的领悟,加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促进其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4.3 聚焦国际前沿,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医学伦理学教育旨在深化伦理知识提高伦理技能,以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提高伦理敏感性、意识和判断力。随着医学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都涉及有争议的伦理考量,对于未来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方向,应紧跟国际前沿,探索建立适合中国框架的可能性,此类框架在增加伦理知识、提高道德技能、发展道德行为和提升文化能力的同时[16],应具备国际视野,搭建科技伦理体系,强化科研诚信道德,为医学伦理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5 结语
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了医学伦理教育中英文文献,试图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建设,以促进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本文所有的推理及论证均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关键词统计分析何聚类分析所得,关键词和主题词不能完全说明文献研究的全部内容,所以根据关键词和主题词的统计分析数据来推理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及发展的相关结论存在一定的主题归类偏倚。另外,由于数据更新的差异性,检索结果与实际收录的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聚类知识图谱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