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景观侵杂不是杂草入侵

2023-01-06王俊杰闫永琴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草坪杂草园林

王俊杰,闫永琴

(1.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20;2.白银市园林局,甘肃 白银 730900)

园林是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带给人们美的视觉体验,拉近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开始转向精神需求,对美好环境,对园林的期望日益高涨。全国各地因此竞相加大园林建设力度,城市公园、主题公园、景观大道、风情长廊、森林小镇、森林城市建设,此起彼伏,精彩纷呈。

在园林中,一些非目标植物的入侵显著改变景观原貌,导致形态紊乱、色彩斑驳、结构繁杂,甚至荒芜破败,损害观赏价值。笔者特称这种现象为景观侵杂,指非目标植物侵入园林混杂生长而明显损害景观的现象,特称相应入侵植物为侵杂植物。

1 概念辨析

景观侵杂是一种“生物污染”,侵杂植物给园林养护管理带来大麻烦。入侵初期,侵杂植物数量少,对景观的改变微弱,不容易觉察,难以防微杜渐。侵杂植物的数量超过阈值,就开始爆炸性扩张,喧宾夺主,导致景观面貌明显变化时,再想清除或控制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园林中把非目标植物统称为杂草。“杂草”只是一个经验性词汇,既非生物名词,又非植物分类和命名单位[1],过于笼统,不利于园林科技进步。

首先,“杂草”一词与园林的观赏功能未能紧密相关,造成非目标植物与目标植物的紧张对立,使得园林缺乏包容性,使人误以为凡是杂草都有害。“水致清则无鱼”,白璧无瑕固然完美,只要瑕不掩瑜,白璧微瑕亦未尝不可。国家标准规定,开放型一、二、三级草坪杂草率分别小于2%、5%、10%[2],可见即使对养护要求较高的草坪也不完全排斥杂草。张掖市草坪杂草有36种[3],从生态习性分析,其中多数杂草为裸地先锋植物,在稠密的草地中属于偶见种,在正常草坪中数量很少,不仅无害反而有一定点缀作用;有些杂草为地面匍匐植物,植株低矮不足以损害草坪景观,如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s等,危害草坪景观的杂草不过10余种,占比约1/3。我国草坪杂草约有450种,明显损害草坪景观的也只有 14种[1]。

其次,“杂草”一词造成概念混乱。损害景观的不仅仅是草木植物,树木出现在它不该出现的地方,同样损害景观。在一项研究中,其作者引用定义称,草坪杂草指建植草坪所用草种以外的其他入侵、定居、生长和繁殖的草本植物,但某个样地的优势入侵种却是樟树Cinnamomum sp.苗[4]。把树木幼苗称为杂草,无疑混淆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个概念,“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述起来就会失去逻辑性。乔木高大,几株入侵就会导致景观面目全非,园林养护中特别重视清除非目标树种幼苗。在兰州,绿篱、灌木带中常见榆树Ulmus pumil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等落种苗,每次除草都会被清除,正如柳中元在《钴鉧潭西小丘记》所述“铲刈秽草,伐去恶木”。因此,需要为这类非目标树正名,称之为侵杂乔木,否则园林理论和实践就难以言从事顺。

其三,杂草一词容易使人们忽视园林植物也具有很强的侵杂能力,例如樟树、榆树、臭椿、国槐、丝绵木Euonymus maackii、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玫瑰Rosa rugosa等。火炬树Rhus typhina被用于荒山绿化兼作风景林树种,该树容易落种生苗,根蘖繁殖能力尤其强大,所生之处遍生其幼苗,很难清除,甚至被视为生物入侵树种。红花槐Robinia×ambigua‘Idahoensis’的根蘖苗也会严重侵杂周边草坪。山荞麦Polygonum aubertii、爬山虎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为园林常见藤本植物,但两者攀附到其他灌木、乔木,或假山、廊亭、雕塑等园林小品上,“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虽然多了一些野趣,但对于体现设计理念的人为景观来说却是大煞风景。其中山荞麦种子具翅,随风传播,更容易造成景观侵杂。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为常用草坪草种,侵入禾本科草坪也会造成色彩斑驳,降低观感质量。

其四,“杂草”一词容易使人们忽视藤本植物对密植景观的侵杂,如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牵牛花 Ipomoea nil、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牛皮消C. auriculatum、葎草Humulus scandens等草质藤本植物,对彩叶绿篱、模纹花坛、花境、花海、绿雕造型的侵杂非常严重,只要几株就足以造成花容失色。

其五,“杂草”一词容易使人们忽视建筑、水景等景观侵杂现象。“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园林建筑总是从荒草萋萋开始变成遗址的。兰州某处沟道的石砌护坡仅十余年,缝隙就生满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和菊科、禾本科等多年生草本植物[5],还有多种乔木幼苗和大树,整洁干净的景观不复存在。一些较少有人走动的铺装地面,同样也会被草本植物见缝插针。

其六,“景观侵杂”有利于与生物危害、景观干扰等相近概念相区别。生物危害指病虫鸟兽和寄生植物削弱园林目标植物长势,损害其造景作用;景观干扰指侧方高大园林乔木通过遮阴或他感作用造成下方草坪、绿篱等稀疏衰弱,降低其造景作用,例如国槐下方的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var. atropurpurea绿篱往往稀疏,长势弱,成景差;景观侵杂则指入侵植物自身成景扰乱了目标景观。

2 景观侵杂机制

一切植物均有入侵性,源于其种子、根状茎、珠芽等繁殖体的扩张。景观侵杂属于群落演替过程。群落外貌决定于建群种和优势种,建群种和优势种变化,群落随之更替,外貌随之改变。像农田一样,园林景观土壤条件被改变,适宜目标植物生存,更适宜非目标植物定居,因此景观侵杂不可避免。有时只是扰动土壤就会造成某些植物的暴发,例如苦苣菜、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在弃耕地上稠密生长,再如灰灰菜Chenopodium album等藜属植物伴随人的习性[6],其主要机制是土壤扰动破坏了土壤表层他感物质对这些植物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7]。他感物质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和浓度效应,某些他感物质只影响一种或几种生物的生长;对同一植物,浓度高时起抑制作用,低时则促进。环境恶劣时植物会增加他感物质的释放和活性,反之则减少[8]。在持续的养护管理作用下,园林水肥条件优越,目标植物释放他感物质浓度较低,更有利于非目标植物入侵定居,乔、灌木树释放的他感物质还会选择性造成某些非目标植物种子在树下发芽定居。

植物需要微圃才能成功定居[9]。种子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隐蔽条件下完成发芽生理准备过程,并顺利渡过幼苗期才初具适应能力。能够提供这种条件的小地形就是微圃,与土壤连通的石缝就是许多植物优良的微圃。园林建设和持续的养护管理,在促进目标植物生长发育的同时,也无意中为许多非目标植物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微圃,非目标植物大量定居并损害景观时就成为侵杂植物。因此,园林景观越精致,对养护管理的要求越精细,越容易造就微圃,也越容易发生景观侵杂现象。

3 小结

景观侵杂指非目标植物侵入园林混杂生长而明显损害景观的现象,入侵植物则称为侵杂植物。草本、木本、藤本都会造成景观侵杂,园林植物也会造成景观侵杂。植物景观、建筑景观都会被侵杂。园林建设和养护管理影响植物群落及其土壤中他感作用,造成大量微圃,导致非目标植物定居而开始群落演替过程,群落外貌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景观侵杂。因此,景观侵杂不可避免。

要有效降低景观侵杂现象,除了精细化养护管理外,设计时应慎用自然繁殖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归化树种和根蘖树种,特别在容易遭受侵杂的草坪、模纹花坛、花海、花境周围。在森林小镇的园林建设中,应尽量少用精致型植物景观,而应借鉴传统园林的包容性较强的特点进行特色设计,甚至巧妙利用乡土植物特点,设计建设生态型园林。

猜你喜欢

草坪杂草园林
拔杂草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草坪理发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大草坪
我们都爱大草坪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