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博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3-01-06姚志诚徐海涛潘奕颖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陆生淄博市名录

姚志诚, 张 伟, 徐海涛, 潘奕颖, 李 月, 张 栋

(1. 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 山东 淄博 255000; 2. 淄博市鲁山林场, 山东 淄博 255000)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宝贵财富[1]。保护野生动物,既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内容的行动,也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措施。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再一次指出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针对淄博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1 淄博市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淄博市地理位置35°55′20″~37°17′14″N、117°32′15″~118°31′00″E,行政辖区总面积5 965 km2,占山东省陆域总面积的3.8 %,地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境内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丰富,是大天鹅Cygnuscygnus、小天鹅Cygnuscolumbianus、白鹭Egrettagarzetta候鸟迁徙的集散地、越冬地。淄博市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据《淄博生物资源》(1991年)记载,全市共有鸟类2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2种(金雕Aquila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5种(灰林鸮Strixaluco、雕鸮Bubobubo、斑头鸺鹠Claucidiuumcuculodes、苍鹰Accipitergentilis、红隼Falcotinnunculus)。

2 野生动物管理现状

2.1驯养繁殖行业规范管理

对新增人工繁育许可事项严格审查,及时组织现场查验,做到来源不清晰不上报、场地设施不规范不上报。已依法审批驯养繁殖许可手续11家。

排查统计全市从业单位的养殖种类、规模、保护级别、证件办理等信息,重点抽查无证养殖、违规利用等行为,建立全市行业监管台账,一季度一更新,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和从业行为。

2.2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宣传节点,采取科普进社区、宣传进大集、放飞非法捕获鸟类、保护动物宣讲进校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普及保护理念,宣传法律法规,倡导禁食野生动物风尚,提升全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每年受众万余人。

2.3多部门联合工作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宣传、公安、市场监管局等12家部门单位制定了《淄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建立了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先后组织开展了“清风行动”、春季候鸟保护行动、花鸟鱼虫市场专项清理打击行动、“网剑行动”、秋季候鸟保护行动、严打严查违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专项行动、“齐鲁清风”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依法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

2.4开展资源调查

2021年,淄博市政府启动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工作,会同调查单位研究制定了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方案,明确了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任务和计划表,旨在掌握全市野生动物资源底数,形成资源调查报告、物种名录等调查成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疫源疫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3 保护管理存在的瓶颈和困难

3.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野生动物保护法》于1988年颁布后,虽经多次修订,但一直未作出大的调整与修改,存在一些问题。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狭窄,仅限于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对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没有明确,存在保护动物的真空地带,制约了当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部分内容、条款不符合当前工作实际,需继续尽快修订完善。国家“三有”名录于2000年颁布后,其名称一直未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更新,山东省重点名录自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后,尚未变更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部分新纳入国家一、二级的野生动物价值核定、刑事立案标准,已不再适用于现行的《陆生野生动物基准价值标准目录》和《国家林业局 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急需完善配套政策。

3.2监管执法主体不明确

在野生动物管理职责分工方面,水生、陆生野生动物分别由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管理,两栖爬行类野生动物监管职责不明确,存在权责不明的情况。交易监管方面,“市场”定义不清晰,交易行为监督管理可能存在推诿扯皮。在保护执法方面,涉及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公安等多部门,执法主体过多,职责范围不清晰,执法权限分散且不明确,给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带来极大的困扰[3]。全省仅有一处物种鉴定机构,涉案物种鉴定困难,鉴定周期长、费用高,影响执法效率。在疫情防控方面,采样、检测、现场封锁、后续处置、预警发布等工作需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细化部门责任。

3.3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涉及物种识别、疫病监测、样品采集等多个方面,由于专业性强、政策变动频繁,给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主管部门带来管理难度。多数野生动物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基本专业技术缺乏,尤其是机构改革后,林业和规划、国土等部门合并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区、县已经没有了独立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市、县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特别是县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多为兼职[4]。由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行业不健全,缺乏专业人员,业务不熟悉,也造成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3.4分类管理机制缺细化

目前野生动物养殖规范、监管政策等配套政策不明确,给野生动物监管带来了一定困扰。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所涉及的附录Ⅰ、Ⅱ中的鹦形目野生动物,养殖技术经过多年试验已经成熟,可以作为宠物类设立单独政策,简化繁育程序,开展市场化管理。

《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于2020年颁布,需定期更新完善,可将蓝孔雀等已经具有成熟养殖技术、可以大规模养殖的野生动物纳入其中,强化日常管理,实现规模化养殖。

金蝉(Cryptotympanaatrata Fabricius)等节肢野生动物,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也是许多从业人员的经济来源,可以分化出来经营。

3.5财政投入不足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疫病监测、资源调查、收容救护、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物资设备。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多数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当地财政资源有限,没有国家或省级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地方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不够重视,多年来野生动物保护经费一直存在很大缺口,造成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只能从事基础性的宣传、救护工作,已无法满足当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5]。

4 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对策

4.1完善法律体系

希望尽快修订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更多具备保护价值的野生动物纳入保护范围,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健全体制机制。加快修订《山东省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及国家、省“三有”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明确野生动物保护等级。完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物种的价值核定、刑事立案标准,出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有关的具体办法、技术规程等相关配套规定,建立野生动物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制度。

4.2建立联合保护监管机制

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保护管理机制,实现养殖、运输、加工、买卖、邮寄等各环节全链条监督管理,从源头上解决监管、执法难的问题。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组,会同畜牧渔业部门定期开展样品采集检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施监测疫情动态,确保监测全覆盖、无死角。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创建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实时监测野生动物动态变化,科学规划野生动物监测巡查路线,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方法,缓解当前从业人员不足的状况。

4.3保障人员配置

完善人员引进机制,通过各种优势吸引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6]。积极与科研院校对接,邀请行业专家,对部门从业人员开展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从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完善相关技能运用,提升基层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4.4健全分类管理机制

建议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所涉及的附录Ⅰ、Ⅱ中的鹦鹉,实施分类管理政策,健全分类管理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简化人工繁育手续办理程序。建议定期更新完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将已经具有成熟养殖技术、可以大规模养殖的野生动物纳入其中,按照特种畜禽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昆虫养殖,促进行业发展,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指导养殖户规范开展养殖工作。

4.5加大资金投入

保护经费的不足已经成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7]。建议各级政府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建议参照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办法,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补偿范围,建立野生动物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可有效解决人与野生动物生存、发展的矛盾[8]。

猜你喜欢

陆生淄博市名录
《欢庆》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
陶行知教育名录
台高校成大陆“落榜生”首选?
同贺名录
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棕熊
民进党政策不友善陆生不选台湾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