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岳山林区梨湾苗圃基础设施改造探讨

2023-01-06成艳丽

山西林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蓄水池苗圃铺设

成艳丽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介休 032000)

1 梨湾苗圃概况

1.1 自然条件

太岳山林区梨湾苗圃(简称苗圃)位于霍州市三教乡梨湾村,地处太岳山脉西山脚下,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条形排列,周边以农田为主。圃地东侧有梨湾河流经,该河流自东向西与其它河流汇入汾河一级支流——涧河。圃地土壤主要为淋溶褐土和褐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厚度30cm~60cm。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年均无霜期140d左右;年均降水量650mm,主要集中在7月-9月之间。气候适宜油松、落叶松、白皮松、辽东栎、白蜡、五角枫等乡土树种生长。

1.2 基础设施条件

梨湾苗圃东与梨湾村村路相接,西与通往霍州市的霍冯乡路相连,交通便利。圃地与梨湾村紧挨,同时东侧有梨湾河流经,通电通水具有灌溉条件。圃地周边居民以农事为主,可为苗木培育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目前,圃地东侧有一用塑料布铺垫的土坑作为简易蓄水池,蓄水来源于自然降水和梨湾村水井,蓄水常有外渗跑漏现象。圃地主圃道自西向东呈直线纵穿整个圃地,长1400m,道路面以水泥砂石硬化结构为主,其中西侧有200m余路基尚未作硬化处理,不利于圃地运输作业;与主圃路相连的作业步道,路面土质结构部分已塌陷,其次部分育苗地块无作业步道,不便于圃地日常管理。与蓄水池相接,开在主圃路一侧的土沟渠,用于输送育苗地块灌溉需水,用时采取放水漫灌,严重费水还易冲垮沟渠和圃地。苗圃地现有的基础设施简陋且落后陈旧,与目前育苗建设规模已严重脱节。

1.3 技术条件

梨湾苗圃现有员工63人,其中技术人员6人、管理工人57人。这些工人从事林业生产建设10余年,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圃地经多年建设已积累了丰富的针、阔叶树种育苗及造林经验,常年可为荒山造林及社会绿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优质幼苗、大苗。

1.4 苗木培育情况

梨湾苗圃始建于2013年,苗木培育模式多样,分针、阔叶树种培育裸根苗木和营养杯苗木,分针、阔叶树种大苗定植,培育主要树种有油松、白皮松、槐、白蜡、臭椿、连翘、辽东栎、五角枫等多种乡土树种,目前累计培育各类苗木达200万余株。圃地建设规模大,占地面积已达15.33余hm2。

2 苗圃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苗圃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生态造林苗木需求量加大以及社会绿化大苗需求不断增长现象的出现,苗圃建设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一系列供应与需求矛盾也日渐凸显。但是,目前圃地现有的基础设施简陋且落后陈旧,无法保障苗木培育正常运行。

2.1 苗圃灌溉用水来源分析

梨湾苗圃灌溉用水现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和梨湾村水井。水井是梨湾村农业生产给水主要来源,遇干旱天气或农忙耕种时节,用水集中造成井水不足,远远不能满足苗木生长供水需求。加之抽水费用较大,客观上加大了苗木生产成本。

2.2 灌溉蓄水分析

苗圃东侧现有一简易蓄水池,仅是在地面挖一土坑,在坑内铺垫几层塑料布来蓄水,常有大量蓄水外渗跑漏现象,既浪费蓄水不能保证苗木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又可能发生蓄水池因长时间水分渗漏引起坍塌的风险。

2.3 圃道分析

苗圃现有的主圃道以水泥砂石硬化结构为主,常年方便圃地作业与苗木出圃运输。但主圃道西有一段200余m路基仍未硬化处理,长期因车辆碾压、积水出现坑洼不平,若遇降水天气,路面泥泞不堪,使机械设备、车辆不能进入圃地,严重影响圃地正常作业、运输。与主圃道相接的作业步道为土质结构,因降水、漫灌易造成道面浸塌,无形之中加大了圃地日常管理难度。

2.4 灌溉方式分析

苗圃目前仍采用较粗放的漫灌灌溉方式。该方式既耗时费力,又浪费水资源,造成土壤肥力流失且灌水均匀性差,常引起幼苗涝死或旱死,尤其会危害刚下种的高床位,使种子裸露床面甚至移位,严重影响出苗率、成苗率。

3 苗圃基础设施改造思路

对现有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思路如下:①梨湾峪境内有一自东向西流经的河流,水质优良无污染,苗圃地地处梨湾峪西侧,距该河仅1800余m。经实地踏查,如果自梨湾峪沟口河流处铺设一条地下引水管道至苗圃,便可利用自然落差将河水引入苗圃。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苗木培育用水问题,既节约了成本,又保障了苗圃灌溉用水,还缓解了与当地群众的用水矛盾。②需将现有蓄水池改建成混凝土结构加顶盖,并在四周修建防护网,以备旱时或引水故障时急需,同时防止发生人畜落水事故。③需对主圃道西未硬化的200余m路段进行水泥砂石硬化处理,以改善作业条件,保证圃地管理正常运行;另外还应在圃地内的闲置间隙加密作业步道,同时,对现有的作业支道进行整修改造,既方便播种、定植、浇水、除草、起苗等正常的生产作业,又能减少杂草丛生和雨水影响。④需建设喷灌设施,沿主圃道一侧铺设地下引水管道,水管每经一块地留一个接口,在接口处安装引水阀门,方便连接喷带或水带用于灌溉。喷灌设施的使用,可以节省水量且对地形适应性强,同时对土壤不产生冲刷等破坏作用,能够保持土壤通气性好。还可以灵活结合施入化肥和农药,省去不少劳动量。

4 苗圃基础设施改造措施

4.1 技术措施

4.1.1 地下引水管道铺设

引水管道采用10cm直径PE-RT塑料水管,开沟长2000m、深1.0m,清除沟内大石块、树根等障碍物,做到沟底基本平整。铺设水管时要整平,防止悬空,回填土时注意捡除尖锐的石块等坚硬物体,并分层踏实,填土略高于地面10cm。

4.1.2 蓄水池修建

引水管道与蓄水池连接。蓄水池长6.80m、宽2.80m、深2.80m,混凝土结构,底部及四壁进行防渗处理,顶部加盖2.0cm孔径防护网,以防杂物落入池中堵塞管道。蓄水池四周设置高1.50m、长50m防护栏,悬挂警示牌,防止儿童或动物入内发生意外。

4.1.3 圃道建设

主圃道维修250m、宽4.0m,为水泥砂石路结构,路面坚实平整。作业步道维修长2000m、宽0.80m,为砂石结构,道面坚实平整。圃地间隙新修作业步道长800m、宽0.80m,为土质结构,道面平整夯实。

4.1.4 喷灌设施

4.1.4.1 喷灌引水管道铺设

采用10cm直径PE-RT塑料管,沿主圃道一侧铺设。开沟长1400m、深1.0m,清除沟内大石块、树根等障碍物,做到沟底基本平整,铺设水管时要整平,防止悬空。水管每经一块地留一个接口,在接口处安装8.0cm管径引水阀门,确保接口处不漏水再填土,回填土时注意捡除尖锐的石块等坚硬物体,并分层踏实,填土略高于地面10cm。

4.1.4.2 喷灌配套设施改造

在预留的喷灌引水阀门上安装10cm管径变5.0cm管径管件,确保安装后无漏水现象。需灌溉时将10cm喷带或水带铺于地内,并连接喷灌引水管件,放水即用,随用随收,灵活操作。

猜你喜欢

蓄水池苗圃铺设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生命的蓄水池”:树篱如何帮助英国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Aqueducts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艺术小苗圃
PP模块化蓄水池在海岛施工的应用
隆力奇 铺设全球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