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山林区合作造林技术及工程管理经验探索
2023-01-06杜怀平
杜怀平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岚县 033500)
1 黑茶山林区概况
山西省黑茶山林区地处吕梁山脉中部北段,地理坐标东经 101°00′~101°46′、北纬 37°53′~38°44′。属于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系黄土丘陵与土石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形复杂,自然条件较差。林区山系有黑茶山、野鸡山、白龙山、孝文山。发源于境内的主要河流有蔚汾河、岚漪河、湫水河、北川河,均由东向西汇入黄河。林区境内变质岩广泛分布,新生界松散土体覆盖面广。
气候属暖温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气温、降水等垂直变化明显。全区年平均气温3.0℃~5.0℃;年平均无霜期95d~125d;年平均降水量450mm,且大多集中在7月-9月。
林区土壤主要为棕壤和褐土,高山阳坡由于受自然强烈侵蚀,岩石斑驳裸露,土层薄而多含风化角砾;中低山阳坡土层瘠薄,甚至为粗骨性褐土。植被多为草本、低矮灌木,如黄刺玫、虎榛子、绣线菊等,部分小地形生长有针、阔叶混交林或零星针叶树。
林区植被茂密,自海拔1800m~2100m以茂密的华北落叶松为主形成针叶林带,缓坡地带点缀山杨和灌木;海拔1800m~2100m草地为灌丛、山地草甸,该草地类型多为阔叶林破坏后形成的暖温带次生灌草植被。优势灌木有沙棘、荆条、虎棒子、三裂绣线菊、蒙古绣线菊、达乌里胡枝子、二色胡枝子等;草类有黄背草、野青茅、紫羊茅、野古草、老芒麦、鹅观草、草地早熟禾、铁杆蒿、野菊、山西马先篙、野豌豆、膜荚黄芪、二色棘豆、展枝唐松草、委陵菜等。灌丛高度60cm~100cm,草本高度30cm~65cm;海拔2100m以上为山地草甸,主要种类有大针茅、铁杆蒿、菱蒿、直立黄茂、二裂委陵菜、硬毛棘豆、阿尔泰紫苑等。
2 合作造林背景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和纽带,林业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国土绿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生态,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推动“四为四高两同步”的重大战略决策。省直林区开展“1局联3县”机制是实现全省创新生态的战略之举。合作造林实现了与相关地方政府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彰显了林区争当林草主力军、排头兵作用,最终能够实现双赢。
3 合作造林模式
政府出地、共同投资、林场实施、联合管护。
4 合作造林技术措施
4.1 树种选择
合作造林树种选择,以多树种造林、针阔叶混交、乔灌木混交、乡土树种为原则。针、阔叶树种混交比例为6∶4,适合于该地区生长的乔木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辽东栎、五角枫等;小乔木及灌木有山桃、山杏、沙棘、连翘、文冠果、丁香等。
4.2 造林苗木标准
油松、落叶松苗木高度分别为50cm、35cm以上,油松使用2.0a~3.0a生容器苗木,其余造林苗木标准执行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和山西省地方标准《山西省主要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14/134-2005)中的I级苗木标准。
4.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每公顷1650株,株行距2.0m×3.0m(割灌之后造林),灌木树种密度要达到国家标准。
4.4 整地方式
以穴状整地为主,穴的规格为长60cm×宽40cm×深40cm,要求先整地后栽植。经济林采用大穴整地,穴的规格为长80cm×宽80cm×深60cm。
造林时要先进行整地,然后再进行栽植。
4.5 栽植方法
容器苗起苗前要灌足底水,苗木用塑料袋包装;栽植时退掉容器,保持苗木土球不散,在干旱阳坡造林要加入保水剂。裸根苗起苗时首先要保证苗木不伤根、不失水。对于主根较长的苗木,起苗后要对根系进行修剪,然后黏泥浆用塑料袋包装。栽植采用直壁靠边法,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并加入保水剂。
4.6 幼林抚育
栽植后连续抚育3年,第一年抚育2次,第二年抚育2次,第三年抚育1次,时间在每年6月-8月,内容包括松土、除草、扩穴。如水源条件允许,可浇水、施肥,促进苗木生长。要防止牛羊为害。
4.7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实施全覆盖监测,强化灾情预警和综合防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严防春季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有害生物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林草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
4.8 管护
按照“先造后封、造后必封”的要求,科学实施,建立抚育管护目标责任制,把管护工作落实到人。并通过设置机械围栏,物理阻断牛羊为害,巩固造林成果。根据工程要求,连续管护3年,可以按照造林工队管护、雇佣当地居民兼职管护、林场派驻专职管护员三重管护的方式管护。管护期间,禁止一切采挖、放牧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5 工程管理
5.1 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县局合作造林工程成为精品、做出亮点、抓出成效,成立县局合作造林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黑茶山林局副局长担任,领导组负责合作造林工作的组织部署和统筹协调等项工作。领导组下设技术组、协调组、检查组、验收组,具体负责组织承办有关事宜。
5.2 资金投入
造林绿化工程不是一时一事的工程,必须确保资金按工程实施进度足额到位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在黑茶山林局设立合作造林资金专账,合作双方按事先约定的投资比例将资金款存入专账。资金支出,由黑茶山林局按照相应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工程实施进度、验收情况进行列支。
5.3 造林地协调
落实造林地的关键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政府国土部门、涉及乡镇、村委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在造林施工前理顺造林用地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解决好造林过程中出现的林地权属争议问题,确保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农民利益均不受侵害,确保合作造林顺利推进。
5.4 严把苗木质量关
备足备好造林苗木,所需苗木主要来源为本地苗,做到适地适树,保证成活。加强苗木质量管理,严把苗木质量关,确保使用优质壮苗造林,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入工程。造林苗木起苗前要灌足底水,最好使用容器苗木。做好苗木检验检疫,签发检疫证、合格证、检验证、标签。从严管理,造林苗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进入造林工程现场。
5.5 强化督促检查
在造林施工过程中,造林实施单位派出造林专管技术员跟班作业,严格把好选苗关、整地关、栽植关、抚育关、管护关。县局合作造林工作领导小组要派出督促检查组,对各实施单位的造林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