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2023-01-06朱兴国史雅欣

华东纸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个体

张 婷 朱兴国 史雅欣

(1.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新疆 喀什 844000;2.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0;3.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0 引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并在之后的表述中逐渐从树立演变为铸牢。自从梁启超先生提出“中华民族”一词,学者们便不断的将中华民族的内涵丰富起来[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因素与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其概念、含义、影响因素、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均展开了深入研究[3]。但多数限于思政、民族学等。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核心课程,不仅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同时也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要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提升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还需要营造氛围和谐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环境。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这一生的发展过程共有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童年期的中心任务是接受教育,获得学习能力和成就感,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是心理上的“动荡时期”。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多,个体对事物分辨、记忆、理解的流体智力进一步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显著提高,个体开始使用自己内心世界所认知的准则来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支配,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进行推理及学会问题解决的晶体智力也在不断发展,并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青春期的社会心理危机是自我认同和角色混淆[4],正面后果是产生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在面对陌生复杂的环境时会缺乏信心,求知欲强但分辨能力弱,需要依赖父母、长辈对他们进行正向的引导来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育必须遵循其身心发展阶段的规律,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产生与年龄相匹配、健康的心理社会行为。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认同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对解决危机同样具有促进作用[5]。认知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有意识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重视[6]。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断贯彻落实对“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铸牢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 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方方面面,需要不同类型学科的通力合作与指导。以民族学和历史学作为基础,社会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并重,其他学科共同发力。不同学科应发挥其学科特点,将学科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贯穿于学生的各年龄段,还贯穿于各学科之间,而现今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民族学校会设立专门的课程教授中华民族的相关知识,定期举办活动,而内地的中小学却没有单独固定的课程来为此服务,历史课与思政课虽然讲授了相关的内容,但是却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去,产生体验感,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设定相悖。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德育,但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民族边疆需要,内地的学生同样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心理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强烈认同的情感。中华民族是由我国56个民族组建起来的友好和谐大家庭,民族团结是我国中华民族的最高需求,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只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并借助这种强烈的认同,才能逐步加深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感,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我国长治久安。

哈正利等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是一种个体对集体产生的认同[8]。它可以满足个体在集体中的荣誉感、归属感等情感。认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外界事物对个体产生刺激,并满足个体的某种需求时,个体从情感上会加深对该刺激的认同[9]。1943年,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五种层次中,安全需求是要保障个体安全稳定,免除恐惧威胁。爱与归属的需求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个体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而人属于社会性动物,这与一个人所受教育,宗教信仰等具有极大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任何真正需求的满足都有助于个体性格的形成和机体健康发展,人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塑造了人格。如果不建立一套良好的需求层次模型和价值体系,那么人格就会受到影响。马斯洛通过实验研究,对自我实现的人总结出了十多个特征,比如“有一种健康的自尊”,很多研究已证明自尊对人的积极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限于心理健康方面还促进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态度”,在面对选择时遵从自小建立起来的体系,能用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在面对外界的诱惑时,可以坚定的反对“疆独”,“台独”等,这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同样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心理健康教育课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教育部明确的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即根据各年龄阶段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教育手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个体生理、心理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个体心理素质,不断培养并激发个体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年龄阶段身心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全面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课程。要贯彻落实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打磨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需要营造一个包容和谐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环境。

3.1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内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立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教育的内容,并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逐步推进。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内容应渗透国家和民族千百年来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多种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学科为理论基础[10],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一堆心理学专业名词及概念,而是让心理学的知识逐步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感受,并形成正确的判断。从个性特征发展来看,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未定型,参与社会活动较少,认知、情感以及意志等尚未得到稳定且充分的发展,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这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认知、情感及行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多元的社会价值观、纷繁杂乱的世界格局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所面临的的阶段性成长任务,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要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3.2 营造氛围和谐的校园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1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门学科中渗入心理学元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与和谐,而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营造一个氛围和谐有利于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环境[1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每堂课准备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教育,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我们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13]。在校园内,教师应以身作则,不单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课程教授,而应做到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肩负起培养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内心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个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