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成效分析

2023-01-06巨海霞

甘肃林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南北兰州市兰州

巨海霞

构建生态城是未来兰州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朱鎔基总理曾在考察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建设时,特别要求将兰州市南北两山建成西北生态建设的重点示范工程。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全面搞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是兰州乃至全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一、兰州市南北两山自然概况

兰州市南北两山面积约80 万亩,原为草木不生的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兰州民众开始背冰挑水上山植树。1983 年,省上把南北两山确定为全省的重点绿化工程。2000 年至今,南北两山的自然环境面貌出现了较大改观,已累计完成62 万亩绿化面积,山体生态提质增效,绿树成荫,初步形成了山林环境,已建成徐家山森林公园等多处风景名胜,每年吸引百万人上山游览。

(一)地理位置

兰州市南北两山景观绿化工程地跨兰州市辖区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榆中县、皋兰县和永登县,范围东西长约60 公里,南北宽约10~55 公里。地理坐标为35°53′18″~36°33′56″N,103°21′04″~104°00′38″E。地理区域范围南起七里河区七道梁,北至兰州中川机场;南山东起榆中县和平镇营盘山,西至西固区新城镇盐山沟;北山东起城关区青白石镇张儿山沟,西至西固区达川镇达家沟。

(二)土壤特征

兰州市南北两山土质主要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灰钙土,其南山多为暗灰钙土和典型灰钙土,而北山为淡灰钙土和红砂土,部分地区山体基部岩石或红土裸露。土层中腐殖质缺乏,有机质含量很少,无法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表土呈粉粒状,心土为大块状或棱柱状,性质松散、多孔,湿陷性很强,且富含钙质,土层内碳酸盐含量丰富,全剖面呈碱性反应,PH 值约为7.2~8.3。

二、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的历史

1942 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视察西北到了兰州,发现北部群山荒芜不堪,即令拨款造林,于当年秋在徐家山进行荒山造林,造林树种有白榆、红柳、侧柏、刺槐等。因之,国民党甘肃省当局在徐家山立一“中正碑”,徐家山的林木当时也被称为“中正林”。历经数年的惨淡经营,到1950 年统计时,共植树391005棵,成活98744 棵,历年生存率约为25.25%。1952 年,徐家山的主要造林树种白榆发生严重虫害,数万株白榆被毁。1983 年,甘肃省委提出“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组织兰州300 多家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到1999 年,累计造林14 万亩,成活各种树木3200 多万株。2000 年,兰州市委、市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启动实施完成了总投资6.6 亿元、建设任务为33 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2003 年至今,又相继完成了总计15 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使两山总绿化面积达到62 万亩,为美丽的兰州筑起了生态安全屏障。

三、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项目启动与实施

(一)主要目标

南北两山地区土壤湿度普遍不足,尤以春季、夏初土壤湿度明显亏缺,成为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怎样将天然雨水大范围、更长久地保留于土层中,控制地表水分,正是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雨养”生态模式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工程规划范围

工程规划区域遍布兰州市城市周边,南起七里河七道梁,北至兰州中川飞机场;南山东起榆中县和平镇营盘山,西至西固区新城镇盐山沟;北山东起城关区青白石镇张儿山沟,西至西固区达川镇达家沟。东西长约60 公里,南北宽约10~55 公里。

(三)工程总体建设规模

2000-2002 年造林绿化总建设规模为33 万亩,其中上水工程造林绿化建设规模18 万亩,实行“三水”(集水、保水、补水)工程造林绿化建设规模15 万亩,苗木培育基地5500 亩,新建专业林场9 个、护林站85个、瞭望台15 个,改造、新建林区道路140 公里、上水道路140 公里、三水道路29 公里。配套建设五站一库(科技服务站、护林防火监测指挥站、病虫害防治站、上水工程服务站、种苗管理站和低温种子库)。2003 年至今,完成15 万亩绿化面积。

四、目标完成情况

(一)目标完成情况

1.林地抚育管护工作

经2000-2002 年调查,通过市、县的精心组织以及58 个林业站和330 多个总承包商的精心管护,林木保存率在上水造林区达到85%以上,“三水”造林区达到70%以上。全市在春秋两季共完成补植造林面积2.17 万亩,补植各类苗木77.8 万株。共完成林地复整清淤任务2.4 万亩。

2.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工作

2010 年,主要完成了“省门第一道”红柳湾至中川机场收费站10 公里强化美化工程、天水路北大门森林生态景观工程、省财政厅老虎梁景观绿化工程、兰山公园面山等8 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强化美化面积7168 亩,栽植各类大规格景观苗木43.05 万余株。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绿化费收缴力度,健全支持保护制度。

1.树种选择

在具备良好灌水条件的缓坡、沟谷和道路两侧,适合的常绿针叶树有云杉、侧柏、千头柏、圆柏、刺柏、龙柏、杜松等;阔叶乔木种有国槐、刺槐、红花槐、火炬树、文冠果、臭椿、白蜡、旱柳、垂柳、河北杨、新疆杨等;小乔木或灌木种有紫丁香、黄刺玫、榆叶梅、蔷薇、紫穗槐、白山桃、山杏等。在具备良好灌水条件的平地以及台地上,比较适合的经济林种类有:核桃、梨、杏、苹果、花椒、玫瑰、枸杞等。在有良好灌溉条件的陡坡处,适合栽植的植物种有:柠条、毛条、柽柳、白刺等。

2.抗旱造林技术

(1)选地和整地

在少雨干燥的春天,应选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造林。土壤湿度一般变化规律是平原好于山区,山地的阴坡好于阳坡,山地底部好于山顶部分,植被条件好的地块好于植被条件较差的地块。整地方法得当,时间适宜,也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春季造林整地最好在头一年雨季前进行,以挖水平沟和鱼鳞坑的方式为好。

(2)浸根和蘸浆

选用优质壮苗,起苗运苗要注意苗根保湿。造林之前把苗根浸水1~2 天,让苗木吸足水分,栽植后利于成活。浸根时要用正常流水或清水,以防止植株根部霉烂。在土壤含水量较好的地块造林时可不浇水,而尽量采取蘸浆的方法。按水重的20%投入细泥,拌和成泥浆,把苗木根部充分浸入泥浆,然后再将苗木放入栽植穴培土踩实。

(3)剪枝和截干

新植苗能否成活,在于幼苗的水分平衡,即根部得到的水分能否满足幼苗生长的需求。种植苗木愈大,枝干愈多,需要的水分也愈多。尤其对杨、柳、榆属大树造林,侧枝留2~3 厘米长,将其余剪去,便于成活。对2~3年生新生苗,可保留5~10 厘米干桩,将上部枝干全截去,截断面用泥浆封住。采用这种方法造林,在干旱情况下更容易成活,且成活后的幼苗发育健壮。

(三)综合效益

目前,兰州南北两山绿化面积累计达62 万亩,成活各类林木l.6 亿株,植物种已达75 科254 属424 种,脊椎动物76 种,初步形成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经评估,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999 年4.60 亿 元,2005 年19.12 亿元,2009 年25.26 亿元,2019 年达到76.74 亿元。在生态效益价值中,年涵养水源1430.81 万立方米,年固碳量107.29 万吨,年释氧量53.88 万吨,年固土量28.97 万吨,年保肥量2.53 万吨,年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量55.68 万立方米。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兰州市南北两山能有今天的绿化好成绩,荒山披绿衣,既离不开历届省市政府领导的坚持不懈,也离不开几代兰州人民的艰苦奋斗。南北两山绿化历史悠久,不仅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给黄土高原上的兰州带来了绿色和希望,使绿色像两条长龙一样缠绕在南北两山上。

猜你喜欢

南北兰州市兰州
我的兰州梦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优秀书画作品选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琐记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丑人林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