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内容概述
2023-01-06钱耕森沈素珍
钱耕森,沈素珍
“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内容概述
钱耕森a,沈素珍b
(安徽大学 a. 哲学系,b.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大道和生学”是经过20多年的研究所创立的新哲学体系。其内容包括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理论为“大道和生学”与“大道和同学”;应用为“三态和生”,即生态和生、世态和生、心态和生。该哲学体系可以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解决人类“四大危机”、实现“三态和生”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和生学;和同学;三态和生
“大道和生学”是经过20多年研究所创立的新哲学体系。本着以哲学史讲哲学、反映时代精神两大原则,遵循“照着讲”到“接着讲”的学术研究之路,在挖掘梳理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生”思想的基础上,力图将中国传统“道文化”“和文化”“气文化”“生生哲学”融会贯通,以揭示出中国哲学史中隐而不显的“和生”哲学发展的主脉,创立“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
“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包括两大部分:理论为“大道和生学”与“大道和同学”;应用为“生态和生”“世态和生”“心态和生”。该体系是史论结合、体用结合的新哲学体系。
“大道和生学”是以“和”“和生”为研究对象,揭示“和”在事物生存发展中的作用。“大道和同学”是以“同”“和同”为研究对象,并揭示“和同”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和生”与“和同”二者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成为“大道和生学”哲学体系的理论内容。
“大道和生学”是研究世界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个体生命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以揭示其生存发展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大道和生学”充分体现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和平”即为“和”,“发展”即为“生”,“和平与发展”也就是“和生”。“和生”亦可理解为“和谐共生”。我将“和生”上升到大道的高度,即为“大道和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18日访问印度发表重要演讲说:“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1]
“大道和生学”的理论渊源于史伯的“和生”说、老子的“道生”说、庄子的“气生”说、《周易》的“太和”“生生”说与孔子的“贵和”“仁爱”说。我从这五大理论中提取出4个重要的核心理念,即“道”“和”“气”“生”,并将之结合作为理论命题,以大道立论。在4个重要的核心理念中,以“道”为规律,以“气”为本原,以“生命”为主题,以“和生”为内容。“大道和气生万物”是“大道和生学”的基本内涵,它回答了宇宙万物生存发展以及万物本原的哲学基本问题,达到了本体论与生存论的统一。这是“大道和生学”理论的显著特征。
“大道和生学”的理论内容,即是事物生存发展的五大核心要素:多元、平衡、和谐共生、生生不息与可持续发展的宇宙大道。这是“大道和生学”的理论精髓,贯穿于“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始终。掌握了这五大核心要素,也就掌握了“大道和生学”。
“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的创立,是长期思考、精研中国哲学的学术成果。其历程经过四个阶段:1994年《“和为贵”新论》一文为思想萌芽,2006年“和生学”的创立为“大道和生学”的开端之作,2012年“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为理论与应用两部分的初创,2019年《大道和生学研究》专著的出版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目前还在继续丰富、完善中。
一、“大道和生学”的基本理论
“大道和生学”回答两个问题,即:世界万物是如何生存发展的?生成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它们都是哲学上的重大问题,既古老又年轻,是每一位哲学家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老子的“道生”思想,既是本体论又是生存论。
“大道和生学”提出“大道和气生万物”。因此,在回答世界万物如何生存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就回答了世界万物的本体问题,是本体论与生存论的统一。
(一)“大道和生学”的宇宙生存论
1. “五大核心要素”回答了宇宙万物如何生存发展之问题
我将“大道和生学”的内容概括为五大核心要素:多元、平衡、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发展之大道,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多元性、平衡性、和谐共生性、生生不息的可持续性与大道的规律性。它回答了宇宙万物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
这“五大核心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是怎样的?
“多元”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为多元性的统一,它是事物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而又充分的条件,因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关键。“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在多元的统一体中,他与他相异的事物、不同的对立面,相互冲突,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无法形成合力使其不断发展。因此,必须进行不断的平衡调节,当系统内相异的事物达到“平衡”,处于稳定状态,事物才能和谐共生,生生不息。也因此,平衡在事物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一系统与他系统之间也会出现不平衡的矛盾,所以还要平衡事物外部之间的矛盾。事物发展是动态的平衡,从“平衡”——“失衡”——“平衡”……循环往复,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发展,达到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宇宙生命体是一个平衡的统一体,平衡一旦被打破,必然会带来灾害;回归平衡,是宇宙生命体的本质属性。
“和谐共生”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事物保持多元互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稳定发展的前提与保障。
“生生不息”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大目标。
“大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生”之大道,包括“天地之道”与“人之道”。“天地之道”为生生不息的氤氲化育,“人之道”为自强不息的创新发展。
“五大核心要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
“多元性”,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强调事物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与互补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处理事物矛盾或促使事物创新发展时,必须树立整体性、全局性与系统性的思维模式,从事物联系的观点来思考问题,避免单一思维模式以及孤立看问题的局限性。
“平衡性”,蕴含着事物发展过程中质、量、度的关系。平衡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调节机制,通过平衡机制,使不平衡的矛盾得以解决,以维护统一体的稳定,促使其和谐健康的发展。事物发展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平衡也体现了系统内的协同性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矛盾时,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进行调节。事物性质不同,调节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必须把握好事物发展中的质、量、度的问题。超出这个度,会使事物走向反面,破坏统一体的发展。因此,“平衡”必然是因时、因地、因事物性质而定的辩证平衡。
“和谐共生”是事物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事物矛盾过程中,从促使、维护事物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及时处理调节好事物内外矛盾,避免矛盾激化而导致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和谐共生”体现了包容性与仁爱精神。如先贤们提出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大同世界”以及今天中央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都是“和谐共生”理念在不同时代的体现。
“生生不息”体现事物循环往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这是生命体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最高目标。因此,我们要有事物运动发展的辩证思维和科学发展理念,树立长远的目标、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与必胜的信心。
“大道”即规律,只有符合与遵循规律,事物才能得到科学而永恒的发展。
综上所述,“五大核心要素”是事物发展规律的体现,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多元”方可互构互补,“平衡”才能“和谐共生”,“和谐共生”才能达到事物“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内在逻辑层层推进的过程。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创办人、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在写给2018年全国“大道和生学”学术研讨会贺函中指出:“‘和’者和谐,必多元互补,乃能秩序森然,趋于平衡,彰显中道,有裨化育创生。‘生’者创生,在天即为生生不息,即为氤氲化育;在人则为自强不息,即为创造发展。而人道不离天道,天道必落实为人道,合而言之,即谓大道。”
2. “五大核心要素”的理论依据
“五大核心要素”是在系统诠释史伯的“和生”与老子的“道生”思想基础上揭示出来的。
史伯创造性地使用“和”这一理念,明确回答了哲学上关于万物生成的古老而又根本性的难题。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所谓“和”,就是“以他平他”。我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对“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
我在《论“大道和生学”的理论源流》一文中,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这个论据的内涵极其丰富:第一,具有多元性,他、他代表不同的事物;第二,具有平衡性,他与他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第三,具有和谐性,平衡了也就和谐了;第四,具有生物性。‘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生物。”[2]105又结合老子的“道生万物”思想,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将其概括为“五大核心要素”的“五性”:多元性、平衡性、和谐共生性、生生不息的可持续性、大道的规律性。
3. “平衡”为“三平”:“平衡”“平等”“公平”
我对史伯“和生”思想诠释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将其“平”新解为“三平”:“平等”“公平”“平衡”。在多元的统一体中,相异的事物、不同的对立面,必须处于平等地位,公平参与,通过协调平衡,以达到统一体的和谐,从而促进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在“三平”中,以“平衡”为主,“平等”是前提,“公平”是保障,并通过列举厨师的烹调美羹与联合国组织为证[3]86-87。
这“三平”理念的创新,得到了学者们的赞扬和好评。
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评论说:大作“以他平他的议论和发挥尤为精彩,我深深赞同”“平等辅助千差万别的万物之互动与共生、共荣。这对今天对一切在上位者都有重要的启示和警示作用”[3]274。
中国政法大学孙国柱副教授评价说:钱先生将“平”,诠释为“三平”:“平等”“公平”“平衡”,“这是作者最富创造力的部分,颇受学者好评”。他在引用了我对“三平”的诠释后说:“这段解释确实精彩!”“平等、公平,皆是现代社会基本价值。而平衡,应该是和谐的题中之义。如何在‘平等、公平、平衡’三者之中做出合理的价值排序呢?钱耕森教授认为当以‘平衡’为主,至于‘平等’则是前提,‘公平’则是保障。如此一来,东西方社会的基本价值,在‘大道和生学’中皆获得了充分的阐释空间。”“这样‘和’的形态并不局限于平衡之‘和’,还有平等之‘和’,公平之‘和’,等等。这样就将史伯‘和实生物’说的兼容程度大大扩展了。”[4]85
正因此,“大道和生学”不仅传承着“故道”,而且具有时代性与科学性。汪致正先生撰写的《钱耕森先生“大道和生学”的哲学意义——“大道和生学”之真,之美,之善》一文对“大道和生学”的平衡理论进行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论证[5]。
(二)“大道和生学”的宇宙本体论
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对于哲学上这个重大问题的讨论迄今未停止过。西周初年,有“五行说”;春秋时期,分别有管子的“水本原”说、老子的“道生”说、孔子的“天生说”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影响较大的“气本原”说。我赞同“气本原”说,认为世界万物产生于“气”“和气”。
1. “大道和生学”宇宙本体论的提出
在2012年的《大道和生学简论》一文,我将老子的“道生”说,新诠为“大道和气生万物”即“和气生万物”说。虽然尚未明确提出本体论主张,但“和气生万物”是我的宇宙本体论的思想根基。2015年撰写《“大道和生学”的理论源流》一文,开头我便明确提出:“大道和生学”主张“世界万物是由‘和’‘和气’‘大道之和气’产生的”[2]105。2019年出版的《大道和生学研究》一书,在《前言》中再次明确提出“大道和生学”主张“万物产生于大道之和气”。
2. “大道和生学”“气本论”的内容
“大道和生学”从宇宙本体论角度讲,就是“大道和气生万物”,它不同于老子的“道生”说的“大道和气生万物”之说。老子的“道生”说是以“道”为本原,而“大道和生学”是以“气”为本原。
第一,气是客观存在的,是万物之本原。
气作为物质,是一种最稀薄的物体(气体),是一种微粒流。有学者认为气酷似物理学中的磁场与能量。气是使万物形成生命的活跃因素。它是一种生命“场”,在机体内起到能量和力量的作用。
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意思是,人、生、死、神奇、臭腐乃至万物死生变化都是“一气”聚散的结果。
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重政》说:“元者,为万物之本。”东汉王充在《论衡·言毒》篇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即元气生万物。
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和》)太虚相对于有形的物来讲是无形的。一般认为太虚无形无气,但张载认为太虚虽无形但仍以气为本。他认为气有两种形式,气聚为有形的万物,气散为无形的太虚。这里强调了无论是有形的万物还是无形的太虚都是“气为本”。
王夫之说:“太和氤氲之气,为万物所资始。”意思是,“太和”(“和之至”:最大的和)含有“氤氲之气”,为万物所产生的开始。他又说:“凡物皆太和氤氲之气所成。”(《张子正蒙注·至当篇》)
第二,“气”的运动变化,形成了万事万物。
气活力很强,其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与现象。世界万物的产生都是“气”的大化流行。
《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周易·乾·彖》说:“《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其意为,乾阳元气在化生万物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万物因此获得了自然的性质而逐渐成熟。
张载说:“凡可以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又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二故化。”(《正蒙·参两》)主张“气”本身具有运动的特性,而“气”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气”内在的矛盾性。
王夫之说:“物动而已”,“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他把自然界看作是永恒运动化生着的物质过程。他又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思问录·内篇》)太极运动并且产生了阳,这是动中之动。静止而产生了阴,这是动中之静。说明运动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否定从气以外寻找事物运动原因的外因论。
第三,“气”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构成宇宙变化过程的全部内容。
张载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氤氲,不足谓之太和。”(《正蒙·太和篇》)张载在这里,论述了“太和(之气)”运动变化的多样性。
冯友兰对张载“太和之道”的“内涵”解释说:“太和之道”,是指“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是一个不息不休的流行”,“这个过程含有矛盾对立的本性,如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都是对立的。各对立中的两个方面都是矛盾着的,这个矛盾就叫‘相感’‘相荡’。对立面的‘相感’‘相荡’的结果,必有一个对立面占优势,一个对立面占劣势,这就叫‘胜负’‘屈伸’。各种对立面的‘相荡’‘胜负’‘屈伸’就是宇宙这个过程的全部内容。”[6]
3. “大道和生学”之“气本论”的主要特点
“大道和生学”的“气本论”,突出了“和气”在万物生存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气本论”的主要特点。我所撰写的《“和气”生财》《“和气”者寿》两文,强调了“和气”在经济发展与人健康长寿中的重大作用。
《淮南子》指出:“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之成,必得和之精。”(《淮南子·汜论训》)强调了“和气”为天地之间最大的气体,能使事物生成与成熟。王夫之说:“太和氤氲之气,为万物所资始”“凡物皆太和氤氲之气所成。”(《张子正蒙注·至当篇》)
“和气”是怎样生成万物的呢?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庄子:“至阴至阳,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也。”(《庄子·田子方》)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淮南子》:“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生或死,万物乃成。”(《淮南子·天文》)张载、王夫之的“太和”哲学的“太和(之气)生万物”,实质上就是“和气生万物”①参看《大道和生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中,有关《周易》、老子、庄子、《淮南子》、王夫之和生思想的论述。。
我的“和气”论:首先,肯定在万物生存发展中“气”为本原;其次,强调“气”在运动变化中,通过阴阳二气(气的载体)的激荡,达到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才能产生万物。其过程是:“气”(元气)——阴阳二气运动变化——阴阳二气平衡——形成“和气”——产生万物。“气生万物”也就是“阴阳和气生物”,其关键是阴阳平衡。
庄子认为,阴阳应该平衡,而不应该失衡,阴盛阳衰或者阳盛阴衰,都是一偏。《庄子·应帝王》:“太冲莫胜。”“太冲”:指阴阳二气互冲而调和;“莫胜”:指阴阳二气不要偏盛。庄子举出多个例子,来证明阴阳失衡的危害,反证出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淮南子》也提出“和者阴阳调”。这里的“调”即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产生“和气”,生成万物,即老子所说“冲气以为和”。
“和气”理论在我国中医中得到广泛运用。中医就是通过调理人体中的阴阳二气之平衡来治疗疾病,把人体失衡与失和之阴阳二气调理至平衡与和谐,则“和气”形成。这一思想传承至今,成为祖国医学的“宝藏”。
中国传统“和气”说深入民心,影响深远,用“和气”来形容事物生存与发展,比比皆是。如经济发展说“和气生财”,人生健康说“心平气和”,等。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和气”说,他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7]
在《大道和生学研究》一书中,我所揭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生”思想,有近60%来自“气学”理论。我将之概括为“和气生万物”,从而与史伯的“和生”思想贯通。“和气生万物”不仅是我对中国传统“气学”理论的概括,也是“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中的宇宙本体论的特点。
二、“大道和同学”的基本理论
如果说,“大道和生学”是对史伯“和实生物”说中“和”的思想的发展,那么“大道和同学”,则是对史伯“同”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并肯定了史伯“和同”论的积极意义。
(一)史伯论“和”“同”
在史伯的思想中,既有“和生”论,又有“和同”论。这些思想主要记载在《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中,引文如下:
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专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8]
史伯认为周朝必亡。其原因是周幽王治国理政采取“去和而取同”的“专同”的错误理念与错误的用人制度。因而他提出了“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将“和”“同”思想上升到哲理高度。说明在万物生存发展中“和”与“同”的不同价值,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史伯为了论证“和实生物”这一思想,首先,以先王为例,他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然后,又通过五至十,百、千、万、亿、兆、经、姟极(最大数,古时认为万万兆为一姟)一系列的数字来论证。“姟极”为最大数,代表多元的他他,相互结合在一起。通过“以他平他”,就能“丰长而物归之”,产生出宇宙万物。再接着,他对“同则不继”进行了证明,“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这就是“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同”是简单的重复或者相加,归根到底只能是自我同一、自我相加、自我重复而已,用尽了,便没有了,产生不出任何新的东西。
史伯指出先王正确运用了“和”的思想,所以拥有九州辽阔的土地,取得收入来供养万民,用忠信来教化和使用他们,使他们协和安乐如一家人,这样就达到了“和之至也”,即最大的和、和谐的顶点。这是先王“务和同”的结果。而周幽王却抛弃这种和谐的理念与法则,搞“专同”,只相信身边那些阿谀奉承、应声附和的佞臣。“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专同也”。这样下去,周朝将要亡了。这些思想成了他的“和同”政治学思想[3]36-41。
从上述可知,史伯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又是一位明智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如果说他在回答万物生存发展的哲学问题上,是将“和”与“同”对立,“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但在政治学领域,他将“同”辩证地区分为“和同”与“专同”。赞成“和同”,反对“专同”。赞扬先王由于采取“和同”的政治理念,成功地进行治国理政,达到了“和之至”。而鄙视周幽王采用“专同”的政治理念,其结果是亡国,史伯的预言成为事实。说明他用“和生”哲学来进行政治分析,揭示出“和同”与“专同”两种不同治国理念所导致的天下兴衰的不同结局,体现了“和同”政治观的价值与意义。
(二)“大道和同学”的认识论与政治观
“和同”之“同”与“专同”之“同”显然有别。
“专同”之“同”是单一的“同”,是不能产生事物的“同”。在政治上,专指单一的随声附和投其所好的意见与个人独裁专制的“专同”。这种“专同”有碍于民主决策,也有碍于民主和谐政治局面的形成,如政治只有一种声音,则“万马齐喑究可哀”,国家的兴盛荡然无存。历史上用这种“专同”来治国,最后总是难逃灭国的悲剧。
耿春红教授在评论史伯政治观时指出:史伯的“和实生物”“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动,对中国两千年政治文化生态亦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具体来说即反对一人说了算的政治体制、君主独裁的政治模式、一家一姓的国家属性”“如果历代国王君主能够真正领会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国家政治文化的意义并遵循之,也许中国的历史会是另外一个模样”[9]。
“和同”的“同”是“多元”基础上“求同存异”的“同”,即“对立统一”。这种“和同”显然有助于领导的正确决策及其贯彻,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种“和同”包含了“和生”的世界观、方法论与认识论,具有“和生”的属性,是事物发展的“五大核心要素”——多元、平衡、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客观规律在政治领域中的运用。多元的“他他”意见,经过民主协商、切磋争辩,“求同存异”,达到“平衡”后,形成共识,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保证领导决策的正确性。这种“和谐共生”的政治局面,才能使社会充满生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充分认识“和”“和生”的价值的同时,也要辩证地认识“同”“和同”的价值。“同”在不同层次上使用,具有多样性含义:如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同仇敌忾、共同富裕,都体现了“同”的价值。这里的“同”已具有了“和同”的意义。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追逐个人利益至上,强调自我,看重差异性,否定同一性,甚至于因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甚至国家的利益。因此,辩证地认识差异性与同一性是十分必要的。差异性中有同一性,同一性中又有差异性,两者互生互存,以此世界观与认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实现人生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三卦即《同人》卦,就是专门讲“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郭店楚墓竹简·五行考释》甚至说:“和则同,同则善。”可见,“和”与“同”二者为一,“和”与“同”与“善”三者为一。
社会由个体构成,而个体本是各异的,各自“为私”。但是儒家提倡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由于实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原则,就可变“私”为“公”,甚至为“大公”;变“异”为“同”,甚至为“大同”。在“大同”社会里,充满了“和谐”,无论是心态、世态还是生态,都是和谐的。所以,“大同社会”,也就是“和谐社会”。“和”与“同”在这理想社会里,大大超越了史伯当年提出并影响久远的“和同之辨”,在全新的高度上互动互补、有机统一,持续不断地共生出万事万物。
我的“大道和同学”研究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与好评。
著名哲学家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先生评价说:“大作《大道和生学》已见报拜读,确实很好。”“吾兄所思与弟一致,即‘同’除了‘同而不和’的负义,亦有不排斥‘和’的正解,如‘大同’……‘同’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使用,具有多样性含义,正需要学人深入阐发。吾兄年事渐高而理论创造力不减反增,令我钦佩。”[3]272
中国政法大学孙国柱副教授评价说:“钱耕森教授将同异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了‘和实生物’的讨论范围,拓展并深化了这一古老命题。在当今世界,人们往往过于看重差异性,甚至走到了否定同一性的地步,现在重新肯定‘同’的积极意义适得其时——当然这种肯定最好建立在‘不同同之’的基础之上。其实,所谓‘不同同之’,决不能是‘同而不和’的‘同’,而只能是‘和而不同’的‘和’。”钱耕森教授“肯定了‘同’的积极意义”,“主张不仅要提倡‘大道和生学’,也要提倡‘大道和同学’”[4]84。
三、“大道和生学”与“大道和同学”的应用:“三态和生”
中国哲学不满足于仅对原理的阐释,而特别注重于体用结合、有体有用的哲学阐释。“大道和生学”也传承了这一精神,形成了体用兼备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哲学有体有用、体用不二的精神特质。
“大道和生学”与“大道和同学”的理论应用,包括“生态和生”“世态和生”和“心态和生”的“三态和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生三大领域。
“三态和生”离不开多元、平衡、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其多元、平衡是核心,平衡又是这“三态”发展的关键要素。“三态”能否“和生”,关键取决于“三态”之“平衡”。
“平衡”理念渊源于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易经》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平衡”思想。八个主卦、六十四个别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相关的解释,始终贯穿着一个主导思想——阴阳平衡,这是《易经》的灵魂。
史伯提出“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即是阐述“和”“平”“生”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平衡”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老子》《庄子》与传统的“气学”理论,也无不强调阴阳平衡。而《黄帝内经》就是以阴阳平衡为中心的理论,将阴阳平衡理论运用于中医。儒家经典《中庸》用“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来诠释事物发展中的“平衡”理论,并将“中和”提高到“天下之大本”的高度。朱熹的后学陈淳说:“那恰好处,无过不及,便是中。此中即所谓和也。”(《北溪字义·中和》)可以说,“中和”“平衡”理论是中国传统经典中极其重要的理论。
“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中的“平衡”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平衡”理论的传承。我将平衡理论运用于“三态和生”:“生态和生”即生态平衡,“世态和生”即社会发展的平衡,“心态和生”即人的身心的平衡。
事物都有保持与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平衡关系一旦被打破,事物发展必然受挫,甚至危及其生存。如:生态系统一旦失衡,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灾难,这已为大家所公认。社会系统与人体生命系统无不追求平衡。人类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四大危机,就是没有处理好平衡的结果。
2003年,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就是基于当时“三态”内外存在严重不平衡而提出的。我的“三态和生”也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2003年正是我的“和生学”形成之际,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和生”思想相当一致。这就激励我对“三态和生”的深度思考,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最早的成果是2005年撰写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兼论生、世、心三态的和谐发展》[10]。
从2006年起,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和生学新探》学术报告后,陆续在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做了百余场“和生学”与科学发展观、“和生学”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生学”与身心健康等的演讲,深受欢迎。同时还参加了有关“三态和生”的高峰论坛,如2013年受邀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儒学与生态”论坛、2018受邀参加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使得“三态和生”理论广受传播,其研究也更趋完善与丰富,并形成了系列成果。
有关“生态和生”的主要代表作:《和生学与生态平衡——老庄生态平衡思想新解》《道家道教“万物一体”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学”视阈下朱熹“中庸”“中和”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理念》①上述三文请参看《大道和生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中的相关文章。。
有关“世态和生”的主要代表作:《儒学在21世纪给人们的启迪》[11]、《和气生财——“儒学与和平经济学”》[12]、《“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之道》[13]、《“大道和生学”视域下的“德”与“美”》[3]80-91。
有关“心态和生”的主要代表作:《老子论人的身与心的和谐》[14]、《和气者寿——道家道教论“和气与养生”》[15]。
“三态和生”的理论应用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从学科体系上讲可形成多学科的“和生学”,诸如“和生生态学”“和生政治学”“和生经济学”“和生社会学”“和生教育学”以及“和生医学”等分支学科的“和生学”系列理论。
这些分支学科的“和生”思想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早已有之,而且十分丰富,诸如:“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文明观;“协和万邦”“和为贵”的大同世界理想;“政通人和”的政治发展观理念;“和气生财”的经济发展之道;“家和万事兴”的家庭和睦观;“心平气和”的心灵环保观等。这些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形成多学科的“和生”应用理论体系。
“大道和生学”与“大道和同学”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无不需要“和生”理论的支撑。它可以为解决人类当前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与心的“四大危机”提供解决之道,为实现“三态和生”、构建和谐世界提供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
综上所述,“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还需不断丰富与完善,才能更好地嘉惠于人类。“大道和生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衷心希望有更多学者参与研究并提出宝贵意见。
在“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构建与完善过程中,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沈素珍副教授也参与了研究,并付出了宝贵的心血与汗水。根据“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沈素珍老师编写了《大道和生学之歌》,附录文章后,以飨读者。
附录:
大道和生学之歌
黄帝倡导万国和,尧帝协和万邦说,以和邦国谐万民,和谐民族基因定;
周易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为之道,保合太和乃利贞,大道之源精神传;
史伯开创和生说,和实生物同不继,以他平他为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
老子建立道生说,万物负阴又抱阳,阴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万物名远扬;
庄子天下一气耳,阴阳交通生万物,太冲莫胜来平衡,和气生物为纲纪;
孔子提倡和为贵,仁者爱人道德倡,忠恕之道一贯之,天下和谐求大同;
大道和生体系创,史伯和生来继承,周易老庄为基础,孔孟仁学来弘扬;
大道和生体系新,道和气生为命题,以道立论新灼见,五大要素定内容;
大道和气生万物,多元平衡和谐好,生生不息可持续,宇宙和生为大道;
大道和生践行好,天人合一生态好,仁爱和谐世态好,身心平衡心态好;
大道和生真是妙,心平气和健康好,贵和仁爱修身好,事业和顺发展好;
家庭和睦老少好,国家和谐百姓好,和平发展天下好,和谐大同放光芒。
[1] 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BL/OA].[2014-09-19](2022-03-0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19/c_1112539621.htm.
[2] 钱耕森,沈素珍.论“大道和生学”的理论源流[J].社会科学动态,2017(2):104-107.
[3] 钱耕森.大道和生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9.
[4] 孙国柱.钱耕森教授“大道和生学”的理论突破与贡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82-86.
[5]汪致正.钱耕森先生“大道和生学”的哲学意义——“大道和生学”之真,之美,之善[J].衡水学院学报,2017(5):62-69.
[6]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121-122.
[7] 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67.
[8] 徐元诰.国语集解[M].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470-473.
[9] 耿春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政治文化生态解读[J].孔孟月刊,2018,56(11-12):51-56.
[10] 钱耕森.天地人三才之道——兼论生、世、心三态的和谐发展[J].文化中国,2005(3):70-76.
[11]钱耕森.儒学在21世纪给人们的启迪[J].学术界,2000(2):187-195.
[12]钱耕森.和气生财——“儒学与和平经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4(1):32-37.
[13] 钱耕森,沈素珍.“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之道[J].美中社会和文化,2004(12):56-62.
[14] 沈素珍.老子论人的身与心的和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14-16.
[15] 钱耕森.和气者寿——道家道教论“和气与养生”[J].衡水学院学报,2018(2):65-68;113.
An Content Overview of New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and”
QIAN Gengsena, SHEN Suzhenb
(a. School of Philosophy; b. Schoo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The “and” (Harmony fosters new life wanted) philosophy is a new philosophical system established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research. Its content contains two par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he theory refers to “and” philosophy and “and” (All things live in harmony) philosophy. And the application indicates “three states foster new lives”, that is, ecology, the world state and mentality and life. The new system can provide useful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on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olving the “four major crises” of mankind, and realizing the state of “three states fosters new lives”.
new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and”; “and”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three states foster new lives”
10.3969/j.issn.1673-2065.2022.03.008
钱耕森(1933-),男,安徽巢湖人,资深教授;沈素珍(1953-),女,上海人,副教授。
B22
A
1673-2065(2022)03-0063-09
2021-08-16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