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2023-01-06杜运辉
《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在“五四”以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错综互动的思想背景下,张申府、张岱年两位先生在哲学理论、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观等领域矢志不渝地艰辛探索,其崇高人格和学术思想皆洋溢着综合创新之精神。
本刊2022年第2期刊发同济大学朱义禄先生1983年5月在安徽大学哲学系听张岱年先生讲授《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1月20日第1期)的部分手稿,本期继续登载。张岱年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就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特异的学说”,并分疏为“天人相通”与“天人相类”两种基本类型。从近现代自然科学立场出发,张岱年先生认为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相类”学说“实多附会”(《中国哲学大纲·第二章·天人合一》)、“比较肤浅”(见本文)。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分析、外在实验等特点,易学、中医学说具有“设卦观象”“象其物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及内证实验等特色,这对董仲舒思想有重要影响。既要区分古代思想中违背“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的唯心主义思想,也要反思以近现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评价古代思想之边界,探索“天人相类”“五行生克”等可能蕴含的某些合理思想。
张岱年先生指出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既强调宋明理学已经过天人不分、天人对立而达到“天人合一”,这是比西方近代思想更高卓的“人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智慧贡献;又指出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为封建道德、阶级统治进行辩护的实质和功能。这两方面在当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皆有重要启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前提。
B26
A
1673-2065(2022)03-0055-01
2022-05-01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哲学史学会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杜运辉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