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民谚习语特色探析

2023-01-06宿

潍坊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潍县习语潍坊

宿 雷

(潍坊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经过历史沉淀和劳动人民丰富完善淬炼的精华部分,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因为习语具备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基本上是口语形式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所以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以及浓厚的民族色彩、历史特性和民俗民风特色。

潍坊习语民谚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介于胶辽官话、京冀官话和中原官话之间,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受人口迁移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影响,生活中许多语音、文字组合和习惯用语既有其本地色彩也有其他地域多种文化浸润痕迹表现。

一、潍坊民谚习语的地理气候特色

潍坊地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南部丘陵群山巍峨,中部沃野平原,北部滩涂平阔,海面平远,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具体体现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独特的地理气候浸润下,聪明智慧的潍坊地区劳动人民用民间习语阐释了对自然界季节节气更换交替的认识和体会,并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中。

自春节开始,有关气候变化的潍坊地区民间习语,就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劳动人民对自然节气变化细致观察和经验总结。

春打六九头,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春时节虽然到了立春,却仍然只是“立”——面对着春天而已,从气象学角度上严格讲还不属于春天,倒春寒现象频频发生,棉衣还是要穿一阵子的,因此潍坊民间就有“春捂秋冻”“打了春别欢气,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换下冬装,注意保暖,保持身体阳气充足,不得疾病并且做好免除瘟疫侵害防护准备。立春以后要到春分时节才会迎来真正温暖的春天。

潍坊坊间有“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袄撗(hèng四声,胶辽官话和河南话都有扔了的意思)”的谚语,很形象的说明天气暖和起来的准确时间,由此也表明潍坊地区春天气温变化剧烈、不稳定的鲜明特点。

潍坊地区冬春连旱现象时常发生,对于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所以劳动人民对于春雨的盼望与喜爱,在民谚习语中体现得特别突出,不仅仅有“春雨贵如油”的普遍说法,更有“谷雨前后一场雨,胜过秀才中了举”的习语,表达在谷雨时节降下一场春雨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喜悦和对一年农作物丰收全家衣食无忧的殷殷希望。在人们看来,“谷得雨而生”,大家最在意的还是雨——催生百谷的雨,所以才叫谷雨。在人们眼里,谷雨的雨固然珍贵,但更重要的是,它或许是一种预兆:有雨,之后的雨水也丰沛;无雨,之后的雨水也匮乏。所以不只是用谷雨的雨来耕种,还用谷雨的雨来占卜。当然,如果雨水充足,也不会浪费,“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在二十四节气起源地区,从前谷雨时节的降水量,既多于之前的清明,也多于之后的立夏。如果说“春雨如恩诏”,那么谷雨节气便是“恩诏”中最慷慨的那一部分。人们希望“恩诏”能够施行普惠制,“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清明下种,谷雨下秧”,有了春暖,旱地才能播种;有了春雨,水田才能插秧。

到了夏天,农作物生长茂盛,水蒸发量巨大,本来应该是降雨最为充沛的季节,如果连续多日没有有效降雨,就会“烈日炎炎似火烧,麦子苞米卷叶焦”,夏粮收获秋粮播种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一家人冬春口粮就没了保障。盛夏时节降雨对潍坊地域农业生产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潍坊多地都有“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九九不下盼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杀刘三”的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传统的民俗节日——关公磨刀节,如果该日下雨,则此雨也被称为“磨刀雨”。把五月十三作为夏季重要的求雨节日,一是潍坊民间对关公行侠仗义的崇拜信仰,关羽字云长,名和字里有云羽二字,云是雨的前兆,“羽”是“雨”的谐音;二是关公是民间护佑百姓平安幸福的神明化身,为民降妖除害,要磨青龙偃月刀杀掉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刘三”,磨刀水落到凡间就是百姓期盼的救命救急的降雨。

潍坊地区昌邑高密还有“六月初一雨淋淋,没尾巴老李来上坟”的习语,借用没尾巴老李生日的传说表达对雨水的期盼。没尾巴老李本来是龙种,龙能降雨,他六月初一给他母亲上坟一定会落泪,泪水降到人间,就是救民于水火的甘霖。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既是收获季节,也是北方冬小麦播种季节。冬小麦孕育着来年的生活希望,也就有了风调雨顺的习语表达,比如“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就穿棉”,是说秋雨过后气温渐凉、冬麦种好就要迎来漫长的冬季了;“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雪纷纷,八月十五雨淋淋”,是寓意希望从秋到冬、从冬到秋,一年四季雨水延绵不绝应时而下;“瑞雪兆丰年”“小麦一冬雪当被,来年枕着白面睡”更是对冬季降雪充足保护冬麦的美好祈愿。

如果秋冬连旱,特别是冬季没有足够降雪保持农田墒情,而且出现立春前冬雷阵阵而惊蛰前无雨无雪极端气候现象,往往和大灾大旱粮荒年对应,历史上有记载的饿殍遍地盗贼四起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份很多,因此有“寒冬阵阵打雷,天下到处是贼”的饥荒灾害预言习语民谚在这一地域广为流传。

“风调雨顺,衣暖腹饱,无病无灾,平安守拙”是几千年繁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劳动人民最朴实、最根本的以农耕文明为主线的基本生存愿望。

二、潍坊民谚习语的物产特色

潍坊地区林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上乘,自古就被外地人广泛认可称道,在民谚习语中多有体现。潍坊民谚有“要想吃好饭,围着青州转”之说,古籍《上书·禹贡》也有“海岱唯青州”之说: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膏野百里,水利发达,物产丰饶。可见在这一方山水之间,冲积沉淀孕育的是一片有着勃勃生机源源不断发展动力的民生圣土。这一点,从民谚习语中就表现的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在潍坊地区,历史悠久名扬九州影响至今的农产品比比皆是,比如寿光蔬菜、潍坊萝卜等。

寿光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发展到现在更是成为全国最为知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和运输流通集散地,自古当地就有“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的习语。知名的桂河芹菜因种植于稻田桂水两岸而得名,其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所记载,是寿光的重要农产品。另外寿光早在明代就有种植大葱的习俗,“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大葱蘸酱越吃越壮”“立秋种处暑栽,小雪奔白菜”“立冬立冬,拔萝卜出葱”等谚语至今流传,大葱也成了山东标志物农产品。现代农业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全国的蔬菜种植能力技术、品种、产量和季节调剂能力,早已不是过去的形式和规模了,但是潍坊寿光的蔬菜生产流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潍县萝卜又称“青萝卜”“高脚青”或“潍坊青”,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潍县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经常食用有去痰、清热解毒、健脾理气、助消化等功能,确有保健作用,有“吃萝卜喝茶,不用找医生把药拿”“吃着萝卜喝热茶,气的大夫蹽(蹽liāo 快走,跑)街爬”之说,还有“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民谚习语美誉说法。潍坊萝卜可以说是名扬天下的一张原产地地理名片。关于产地也有民谚:“北宫后、北宫前,郭家庄子、刘家园。”所谓北宫后、前,即北宫的北、南方向;郭家庄在北宫东,刘家园在北宫西,也就是说,围绕北宫一带土地出产的萝卜,是上乘精品:高六寸,直径寸半,樱绿尾白瓤青,绝无白糠花,汁多清甜,皮微辛。它既可做蔬菜,凡炒、拌、炖、腌均可,为秋、冬、春三季主要蔬菜之一;也可生食,家中来客常以烟、茶、萝卜招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题有鸢飞鱼跃牌匾的奎文门边上,有一家老澡堂“玉露春”,潍坊人泡一泡热水澡,搓背捏脚,然后浴巾一裹卧榻一躺,一壶热茶配一盘儿清脆碧绿甘甜的小绿腰萝卜,外净内爽,那叫一“恣儿”。这场景,至今还是老潍坊人说起来每每品味不已念念不忘啧啧称道的带有浓郁地域标志潍县味儿生活美事儿。

昌乐西瓜也久负盛名。昌乐县境内拥有世界罕见的远古火山群, 得天独厚的古火山地质和气候条件,又有历经几百年积累的先进的栽培技术,造就了昌乐西瓜“早熟、皮薄、沙瓤、脆甜”的卓越品质,民间谚语称赞“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并不过分。

诸城胶州胶南一带还有“新年新炕泊里集,新郎新娘无忌席”的民谚习语。诸城西北无忌社区盛产优质高粱,高粱秸秆光滑细腻油亮,韧性十足,当地人编席工艺技艺精良,传统悠久,远近闻名,是周边地区娶妻过年住新房的标配。而泊里大集是规模巨大历史悠久的胶东半岛西南方向最具影响力的农村集市,像潍县白浪河大集、青岛李村大集一样都是农耕文明时期优质农产品和生产生活物资集中贸易集散地,产品能在这里打下一片天地,足以说明其品质之高影响之大。

三、潍坊民谚习语的行业特色

因为潍坊地区受齐鲁文化行政区划和政治经济发展影响,其中的齐商文化特色随着农耕文明向现代工商业文明发展日渐浓厚突出,再加上这个地区处于南北鲁中至北海山海之间、东西胶东至中原连接必经之路,淄博、青州和潍坊占据天时地利成为农工商业发达之地也就成为必然,正如郑板桥《潍县竹枝词》所言:“两行官树一条堤,东自登莱达济西。若论五都兼百货, 自然潍县甲青齐。”因此,当地的民谚习语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潍坊地区的人民很早已经意识到手工业、商业和物品流通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性了,由此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达起来,形成了南北东西物资生产交流的几个重要商业重镇。以老潍县县城为例。老潍县县城分工了然:城里为政区,东关为商区。东关街巷民谚有“七楼、八阁、九街、十八巷”之说,下河街属九街之一。商业在东关极尽繁华之能事的,有沙岭子、东关大街(西段)、南北下河和李家街。潍坊北下河、南下河,为老潍县东关南北走向一条街名,把东西的东关大街切为两半,北段叫北下河、南段叫南下河。郑板桥在潍县所写的“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还有“集散人归掩市门,市楼灯火定黄昏。白狼河水无情甚,不肯停留尽夜奔”的诗作,就是描写此处大型集市和街巷商业繁华景象。

正因为商业发达,物流人流频繁,历史悠久,关于潍县商业很多故事版本和习语俗语就广为流传。比如因为老潍县东关丁姓人聚居经商较为团结,而且谭姓人家多经营鱼市,因此就有了“东关丁,一窝蜂;鱼店谭,不好缠”的说法,甚至还有“潍县鬼子昌邑猴,不如寿光一老头”俗语,形容寿光、寒亭、昌邑人经商精明……其实无论贬褒,都反映了这一地区商业流通发达,人们善于经营、勤于开拓、头脑精明活络的民俗面貌和市井社会风情。

寿光当地有俗语“宁可世上挨,不可土里埋”,寒亭、昌邑沿海一带也有“宁可南山当驴,不下北海打鱼”的说法,生动形象说明在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漫长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里,渔业生产效率低,风险巨大,经常面临生命危险,商业附加值低而且海产品不能替代粮食蔬菜,单纯依赖农业生产能够温饱已属不易,若想富裕较难做到。

四、潍坊民谚习语的民风民俗特色

潍坊地区自然生态上属于淮河秦岭线以北黄河中下游暖温带,行政区划历史上短时期受过元朝和金的统治治理,民风民俗上还是受中原地区悠久文化传统影响巨大,“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温良俭恭让,忠孝廉耻勇”的儒家思想对社会各个阶层影响深远。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和齐鲁文化浸润,潍坊地区民风忠厚淳朴、习性勤劳善良,崇尚诗书传家仁义道德,为人处世讲究万事德为先、做事先做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等行为准则,在生产生活方式形式和生活日常用语上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地域文化特色,在传统重要节庆日的形式内容上也有着鲜明的中原农耕文明特征特色,这一点在民谚习语中有较突出体现。

在孝老爱小上,潍县习语“下雨天穿新鞋,拿着老娘当孩子待”,极其生动形象贴切,富有地方特色。潍县大街以黄泥压实居多,如遇夏季大雨或者是春秋阴雨连绵,车压人踩往往泥泞不堪。那为何还要出门穿新鞋呢?怎么又和象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老娘联系上了呢?概因旧时人们穿手工布鞋居多,旧鞋平时出力较多、鞋底皲裂线乏帮旧,就像老人一样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已经不堪重负,下雨天穿出去走在泥泞路上,很容易拔断鞋底撕裂鞋帮,祸害了一双鞋;而新鞋结实给力像小青年一样还没经历生活风雨的锤炼,遇到艰苦泥泞艰难困苦就应该由他们来承受担当风雨吹打。如此处理,既保护了旧鞋,又检验锻炼了新鞋,这样的生活经验用在敬老爱幼上体现了潍县人既有传统爱老敬老美德,也有对下一代教育发展思维和未来意识。这样的孝敬父母教育孩子准则和思想意识,就是放到今天依然是先进的科学理念。

“只愁母老,不愁孩小”“有苗不愁长”等习语同样表现出了潍县百姓普遍具有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先敬老养老、以老为先的传统美德意识,同时又有不忘加强后代教育期盼未来的忧患意识。

在文化传承和为人自律上有“老人不讲古,后辈儿没有谱”“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在睦邻相处、和谐邻里方面则有“衿衿耳朵腮动弹”“一拃不如四指近”“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说法流传;在勤俭持家、勤奋劳作不误农时、开源节流、善于经营等方面有“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省着省着窟窿等着,用着用着菩萨供着”“阳春三月不下工,十冬腊月哈(喝)北风”“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总受穷”“越坐人越懒,越吃人越馋”“由着肚子,穿不上裤子”等诸多民谚习语。

关于传统节日,老潍县有“三日寒食五日年,八月十五一日完”的说法,即寒食节过三天,春节过五天,八月十五中秋节一天过完。

寒食节的三天, 头一天叫一百五,是扫墓的日子,有“一百五动动土”,意思是这天要上坟培土。立冬日150 天就是寒食节,所以每年寒食节开始的日子都不同,这也是劳动人民以节气气候为标准调整农历时节的智慧体现。第二天叫大寒食,是放风筝的日子。第三天为清明节,是踏青游玩、荡秋千的日子。这一天还有特定的食谱:吃白面饼卷鸡蛋内撒芝麻盐、喝麦仁稀饭。三天中最重要的也最具特色的活动是放风筝和荡秋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举办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就起源于本地清明寒食季节放飞风筝、扎制制作交易风筝的民俗活动。昌潍平原一马平川,孟春时节东南风渐盛,地气阳气升腾,在此地此时举办风筝节进行竞赛和文化经贸活动,既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又扩大知名度宣传推动经济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潍坊人的俗语中有“进了腊月就是年”,北方人对春节的重视可见一斑,从腊八到小年,扫屋粉墙赶集置办祭品年货忙到年三十贴对联包饺子守岁,但为啥说是“五日年”呢?这大约和以下几个民俗有关。首先,传统意义春节虽然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后结束,但是无论是工商业发达的潍县城还是周边农村,正常的商业活动和生产活动要持续到年根才能结束,而初五以后无论商业需求还是农时需要,都要开始恢复正常。再加上勤奋勤劳的当地人民群众早就有“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习语辈辈流传,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能沉湎于节日吃喝玩乐,要早早去开市营业忙活生计、备耕备产不误农时。

其次,初五在潍坊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既为“马日”,又为“破五”,还为“财神日”,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潍坊各地有着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等习俗。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但是祭财神又和敬五路神有些传说渊源不同。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抢早乃是兼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而正月初五“送穷”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初五这天家家户户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吃饭的时候,正月初五这天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了。

自除夕开始,在神圣庄严甚至有些压抑的节日氛围里,有许多节规和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出门(称忌门)、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扫地洒水、商店不能开门等。但到了初五,所有的禁忌都打破了。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但饺子不叫饺子称为煮角,破五吃饺子寄托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如果立春恰逢正月初五,在潍坊人的餐桌上,一顿春饼、一顿饺子必不可少。另外,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潍坊人还有嚼吃萝卜的“咬春”之俗。

“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饼了,来年又是好年景了;念粑谷(苞米饼子)糇儿了,盖瓦屋楼了;念煎饼了,骡子马驴一大天井了”这是民谚童谣,也是老潍县人过中秋节的真实写照。作为下半年最为重要的农历传统节日,潍县人过中秋节恐怕是除过年之外最为隆重的了。

首先,晚辈要提前几天提着礼物上门拜访所有的长辈,到了夜晚大街小巷人流如织,车辆川流不息,都是“串门”的人流,大包小盒烟酒糖茶月饼和土特产,极为丰盛的厚礼才能拿得出手,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其次就是做“月儿”“念月儿”了。清末潍县翰林进士梁文灿的潍阳鼓子词《蝶恋花·中秋》详细描述了当时老潍县“念月儿”的情景:“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打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另潍县文人郭麟《潍县竹枝词》也有对中秋夜的描述:“中秋难得是晴天,金粟香飘几处传。待到一轮月东上,小儿齐唱月光圆。”梁文灿词中的“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说的就是当年潍县人叫做“月儿”的食品:和好面后等引子发酵,面开后撕成一个个小面团再反复地揉,面揉好后再压成一个个满月形厚圆饼。“月儿”一般由三层圆饼组成,下面两层圆饼间密布红枣,上面一层则做上镂刻的莲花瓣儿,再用做月饼的青红丝点缀上花蕊,之后在空处再压上一些小枣,至此一个生面“月儿”就算完成,然后醒好蒸熟。除莲花外,也有的人家在上面一层做桃子、石榴等各种花果样式,还有的专为小孩子做上月亮和小兔子。做“月儿”是个精细的巧手活儿,它完全出自女人灵巧的手,形、色、味美妙绝伦。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备受重视的节日为何潍县人要一日过完呢,主要原因恐怕是中秋节恰逢秋收秋种的农忙时节,绝大部分劳动人民的心思放在事关一家老小生计上。所以中秋月虽美,农事不等人,“八月十五一日完”生动贴切地反映了普通民众民生民风民情求真务实一面。

民谚习语同民风民俗相伴相生,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情紧密相关。在经过几千年社会各个阶段跌宕起伏变化、生产生活形式内容和文化教育不断革新进步的洗练沉淀淘汰发展,民谚习语与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动态血肉相连,和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艺术活动比如书画、文学、戏剧、戏曲、民间工艺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彰显这个地区独特的民间文化元素符号,折射和反映了这个地区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风貌,来源于人民群众,真实而纯朴,鲜活而生动。

猜你喜欢

潍县习语潍坊
潍县萝卜及其栽培技术
山东省潍县萝卜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
“筝”艳潍坊四月天
郑板桥智断案
四月春光看潍坊——潍坊“三大盛会”侧记
风筝之都潍坊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