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程精准调度的哲学基础与江苏实践

2023-01-06周忠丽鲍建腾

中国水利 2022年14期
关键词:调度精准工程

周忠丽,鲍建腾

(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1106,南京;2.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210029,南京;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210024,南京)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其后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纵深推进与成功实施,精准思维成为一种新的治理思维方式,日渐被接受并普遍运用到各项治理中。 “精准+”作为公共服务供给实践中的创新模式后来不断涌现。 水工程精准调度便是精准思维在水治理领域的具体实践,用以指导广大水利工作者在调度过程中决策精准到位、 工程精准发力、指令精准贯彻执行,以满足经济社会在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正确认识“精准调度”的内涵特征,深入分析“精准调度”的哲学思想与实践基础,进而找准深化调度精准化的路径,对于今后高质量地兴水之利、除水之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工程精准调度的哲学基础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 水利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前进,通过运用各类水工程“蓄、引、提、调、滞、泄、挡”功能,在时间、空间上按人类活动需要重新分配或调节河湖水体。 这不仅是水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一种人工干预与自然规律之间循环博弈的系统性行为。 随着调度需求的分化、河湖功能的增加以及管理机制的变化, 传统的调度管理形式愈显被动,一种强调具体和准确性的调度方式应运而生,要求调度精准到位,而不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 作为社会精准化治理的一个侧面,水工程精准调度的出现适应了形势要求。 从调度方式转型的角度,精准调度要求过程精细化、结果精准化;从范式生成的角度,精准调度更加强调问题靶向和需求导向。 不难理解,水工程精准调度是依托现有工程体系,以全面精准的多元化信息处理为基础,以历史最佳的决策经验借鉴为参考,对调度需求进行准确分析研判,进而以科学决策匹配调度目标的管理过程。

精准思维在水利工程调度方面的具体运用,要求对客观实际全面掌握,在深入细致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确保问题有效解决。 具体表现为调度对象精准、调度过程精细与调度结果精确三方面,体现出深厚的哲学意蕴。

①把握实际是基础。 精准调度不是从“本本”出发,也不是单凭经验出发,更不是从想象出发,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由于水利工程调度工作自身特性,施策范围具有多样性,如太湖地区河网密布、沂沭泗洪水源短流急;施策对象也各有特点,如不同水利工程设计功能不尽相同;施策目标更是各有千秋, 可分为洪涝调度、水量调度、生态调度等。 要力求精准,就要从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上下不强求统一,左右不强求一致。

②尊重规律是核心。 实现工程调度的精准化,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要找准问题的区别点, 研究事物的特殊点,务实、科学、精细地选取调度方案,反对用一般代替具体、用原则掩盖特殊。 比如洪涝调度强调“快速准确”, 利用河槽、 湖库宣泄蓄滞洪涝水,削峰错峰,在合适的时间因地制宜地将洪涝水导入合适的地方;水量调度强调“优化配置”,按照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利用工程引水、调水,满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生态调度强调“统筹兼顾”,调节生态径流、保障生态水位、促进活水畅流,满足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多目标统筹。 对共性的问题还要善于总结,善于从偶然中找必然,提炼出一般规律, 实现 “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的统一。

③知行合一是保障。 水工程精准调度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精准体现在需求目标化、 管理标准化、评估指标化等每一个环节。 聚焦目标化,需求可识别。 清晰的调度目标是指导调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调度需求呈现多元状态,如果不对这些需求进行精准分析,那么很难实现善治的目标。 因此,要在多元化的目标之间构建一套系统、 协调、相互衔接的精准化调度机制。 聚焦标准化,过程可控制。 有了具体标准,才能进行有效监督,这是提高调度决策效率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尽量减少调度需求的模糊性和调度执行的粗放性,实现工程管理标准明晰、 流程规范、计量精确。 聚焦指标化,结果可评价。准确的评估反馈是激励和约束调度决策的关键环节。 必须采取统一、科学、具体的指标,对调度结果进行全方位评估, 促使调度管理责任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

二、水工程精准调度在江苏的实践

江苏是全国唯一江、河、湖、海、运俱全的省份, 境内河网既均衡密布、互联互通,又高低分流、错落有致,众多湖泊水库分布其间。 目前江苏已建成防洪、挡潮、排涝、灌溉、调水五大工程体系,建立了科学务实的规章制度与决策机制,已建成省市两级防汛防旱指挥系统。 同时修订完善了全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和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编制了各类工程调度方案和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印发了《江苏省水工程调度管理办法》, 力求准确安排好洪涝水出路和保障水资源供给。 2014年,江苏调度江水北调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新建工程联合运行, 调引长江水入南四湖下级湖, 维持了最低的生态用水需求,保障了湖区物种延续。 2016年,江苏通过全力排水入江、 太湖适当调蓄、城市限排错峰等措施,成功抗御了太湖流域特大洪涝。 2022年4月至入梅前,江苏通过优化湖库存量、扩大水源增量、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有效应对了淮北地区重旱特旱; 入梅后,适时开展引沂济淮,利用沂沭泗雨洪资源向洪泽湖及下游地区补水。 通过多年的实践,江苏在精准调度上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①精密监测实现 “精准调度”有感有知。 精准调度的核心在于准确识别和判定需求,实现水情工情要素全面感知。 监测作为调度管理的“耳目哨兵”, 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工作。 目前江苏已建成全要素覆盖监测网络,实现水量、水质、水生态多要素动态监测;建成监测预报预警调度一体化网络, 实现水体监测、水情预报、应急预警和协同调度的统一; 融合共享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建设支持多源、多维度、多场景应用的水利监测大数据平台,提升水工程精准调度效率。

②精细管理支撑“精准调度”可调可控。 精准调度要求充分明晰要素禀赋差异,强调问题的源头探索,从“目标—结果”导向转向“需求—过程”导向。 精细管理着眼于水工程自身及管理过程,在管理上分层分级、差异化管理;在工作上联系实际、落细落小。 在制度建设方面,江苏出台了《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印发了《精细化管理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江苏出台了堤防、水库、水闸和泵站四大类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在具体操作方面,江苏编制了《精细化管理指导手册》,全方位立体引导水管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

③现代技术推动 “精准调度”赋能赋智。 实现精准调度的关键是建立起稳固的 “调度需求—执行反馈”链接。 现代技术的一个重要价值维度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汇聚、分析,探寻满足需求的路径措施和内在机制。 江苏高度重视现代技术手段在调度工作中的运用,按照“预报调度一体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调度过程可视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由“经验调度”向“智能调度”转变。目前江苏已初步建成太湖地区水工程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正加快推进秦淮河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和引江济太通道数字孪生融合试点。 初步实现了水物理网、水信息网、水管理网“三网合一”,可有效满足多类型调度业务需求。

三、深化水工程精准调度的路径

①重塑理念,精准思维引导“精准调度”。 在精准思维指导下,调度决策要坚持问题靶向和标准定向,由自上而下的“供方驱动”向上下协作的“需方导向”转变;抓总体安全,从宏观整体统筹把握流域、区域和城市安全, 协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抓立体多维,从微观主体对事物本质规律进行把握,实现全要素监测、全天候调度、全过程管控;抓综合分析,实现宏观整体与微观主体双向融合。

②再造流程,制度创新驱动“精准调度”。 加强精准调度工作组织领导,强化流域、区域、城市协调联动;强化统一调度与运行监管,合理分摊水旱灾害风险;强化调度督察考核和问责。 加强多元主体参与,鼓励水管单位和调度对象积极回应反馈调度需求,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意蕴与价值。开展精准化调度实践与示范,研究调度精准化指数, 推动精准调度理念进一步融入水工程调度之中。

③转变方式,数字技术增能“精准调度”。 强化科技引领和数字赋能,推进数字水网建设, 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实现水工程预报信息与调度运行信息的集成耦合。 要对已建成系统和有关防汛抗旱信息进行整合集成, 开展水工程调度模拟预演,实现多源信息一体化和智能决策与专家决策相结合。 要进一步完善水文站点网络,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为水工程调度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四、结 语

当前我国各项事业都在向纵深发展, 水工程调度作为水治理的重要一环, 其内涵和外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内、外部因素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 形式与内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新颖。 思维的起点决定创新的结果, 水利工作者应更加自觉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贯于水工程调度管理全过程, 把精准调度实践转化为思维方法和理论自觉。 ■

猜你喜欢

调度精准工程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电力调度自动化中UPS电源的应用探讨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基于动态窗口的虚拟信道通用调度算法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