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庄泥塑”民间技艺口诀研究

2023-01-05冯延青

东方收藏 2022年12期

本文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枣庄泥塑民间技艺口诀研究”研究成果

摘要:“棗庄泥塑”是一种传统的道观寺庙彩绘泥塑,为我国民间传统泥塑艺术的缩影,数百年来虽世事变迁,至今仍流传不绝。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本文对枣庄泥塑的历史、现状及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结合技艺口诀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并以“枣庄泥塑”为例,探讨技艺口诀与民间技艺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枣庄泥塑;技艺口诀;技艺传承

引言

枣庄地区景色秀美、物产丰饶、民间艺术繁多,单就泥塑艺术而言,就有“伏里土陶”“洛房泥塑”“枣庄泥塑”等。本文所涉及的对象“枣庄泥塑”特指专擅传统大型道观寺庙彩塑的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于2020年获评,是枣庄市山亭区刘氏家族传承下来的民间手工技艺,其传承人为刘进潮。

“枣庄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根据《古滕刘氏族谱》和碑文记载,刘氏家族是汉高祖刘邦后裔,明洪武二年(1369),邦公五十三世孙刘元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滕州大坞镇大刘庄村,建立刘氏家祠,立堂号“崇善堂”,为一世始祖。九世始祖涵清于清顺治五年(1648)由大刘庄迁至山亭区薄板村;十六世祖刘崇珩在道光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曾在山西老家邂逅山西泥塑传人陆良,得其青睐,授以彩绘泥塑手艺,从此这门手艺随家族繁衍而广泛流传。刘氏家族人丁兴旺,辉煌时期家族有数百人,还曾为皇家造像。从其天祖刘崇珩算起,刘进潮是“枣庄泥塑”第六代传承人。

数百年来,刘氏家族通过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传统泥塑技艺世代相传,从未断绝,口诀正是这种技艺传承的重要手段。泥塑口诀是泥塑艺人经验的高度提炼和总结,既是工匠技艺传承的重要部分,又是了解传统泥塑技艺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刘进潮的采访调研,笔者收集整理了一些“枣庄泥塑”口诀,从中可见泥塑工艺流程、泥塑造型等内容。技艺口诀为理解民间传统技艺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对于传承保护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枣庄泥塑”口诀与技艺

技艺口诀是手艺人在长期的手工艺生产劳作中总结出来的关于经验、技巧和诀窍的集合,是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枣庄泥塑”几代艺人不断总结泥塑经验,把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长短句编成类似顺口溜的口诀,并不断添枝加叶、丰富完善,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泥塑口诀。“枣庄泥塑”的口诀大致可分为工艺流程类、造型类、技法类等。

(一)工艺流程类

1.筑神台、立大木,动态比例姿势出

寺庙、道观里的大型彩塑造像,首先要用砖石构筑神台,起稳固基础的作用,之后在神台里插入一根粗大的木头作为中心支柱来支撑骨架,最后设计出塑像总体的高矮比例以及坐、立等姿态。

2.扎架子、放镇物,草绳麻皮勒得住

扎架子是指围绕这根中心支柱,用铁丝、螺丝、钉子等固定一些木棒、木条作为塑像整体的骨架,设计出具体的动态姿势。再用稻草绳、麻皮(麻秆上剥下来的皮)缠出来头、胸、腹、四肢的大体轮廓,起到填充塑像以及便于挂泥的作用。这项工作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工匠来负责,塑像的造型、比例等在这一步就设计构思好了。如果是同人高的塑像就可以按照一般的经验来塑造,十分高大的则需要根据庙宇房屋的高度来定造像的高度以及各部分的比例,设计出草图。

镇物是指民间信仰习俗一些用来辟邪的东西,一般为铜镜、铜铃等,砌筑神台时放一些在里面,扎架子时塑像肚子里也会放一些镇物。相比于古代塑佛像时在佛像背后留一空洞,高僧在开光时把经卷、珠宝、五谷及金属肺肝放入封上的“装藏”,“枣庄泥塑”所放置的镇物多为一些常见的铜镜、铜铃、木梳等五行属性的东西。

3.上大泥、定筋骨,胳膊腿脚都塑出

枣庄当地土壤资源丰富,所盛产的红砾土具有密度高、杂质少、质地细腻、黏性大的特点。泥塑用土多为就地取材,一般离地半米以下的未经耕种、施肥的生土最好。使用前,泥土也需要一些步骤进行加工,土取回来之后要经过碾碎、晾晒、筛土、淘洗、晒泥、和泥等几道工序,在泥干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脚踩、手揉、摔打成型。

最后,根据泥塑不同阶段的需要,制作细腻程度不同的粗泥(大泥)、细泥,往泥里面掺沙子、麦糠、草、麦秸、棉花等,以起到加固、防脱落、防开裂的作用。加入麦糠、草、麦秸的泥叫粗泥(大泥),加入棉花的泥则叫细泥。运土、制泥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一般由年轻力壮的青年来负责。

将粗泥一层一层地涂抹堆叠到草绳缠绕好的骨架上,即为上大泥。上完大泥后,将塑像的头部、躯干、肢体的整体外形按照比例结合各种工具塑造出来。泥塑工具种类繁多,根据用途,有抛光的、抹平的、捶打的等几类。如砑刀、木棒槌、牛角抛光刀、铲子、刮片、刷子、毛笔等,工具多为自制,有枣木、柞木等材质。

4.上细泥、开五官,塑出手脚把衣穿

等粗泥干到一定程度,接着上细泥,细泥是普通的泥加上棉花所制。相对于较为粗糙的粗泥,加入棉花的细泥则较为细腻,上细泥后塑像表面较为光滑。

刻画细部。对于塑像的五官、衣褶等细部,需要使用木棒槌、铲子、刮片等工具,进行深入刻画。

5.补裂缝、把白漂,勾勒点染很巧妙

阴干。等泥塑自然阴干,过程可能长达数月。有时还需根据天气用塑料薄膜罩住塑像保湿,以防干得过快,表面开裂。

补缝、上粉底。阴干过程可能会有小裂缝产生,需要用泥补上;塑像湿度平衡之后通体要打上白色的粉做底色,最后彩绘上色。

彩绘上色。泥塑常用颜料有粉质颜料、丙烯颜料、矿物质颜料等几种。粉质颜料具有怕水的缺点,丙烯颜料有油光、易褪色,矿物质颜料则经久不褪色,因此寺庙神像彩塑多采用矿物质颜料。矿物质颜料以前多用矿石自制,现在多从网上购买,一次买上三到五斤常用的颜料就足够很长时间使用,常用颜色有黑、白、大红、黄、绿、蓝、赭石等。颜料使用时,多用自己熬制的骨胶调和,再根据情况进行或重彩或淡彩创作,成品色彩分明、颜色搭配和谐。

(二)造型类

塑像面部需遵循“三庭五眼”的比例,神像具有不同的形象,如武将、武士、美人等,造型各異。

1.塑像比例

“人头形,似鸡蛋,眼线就在头中间;竖着瞧,分三段,发到眉,眉到鼻,鼻头再到下巴端。横着看,排五眼,分别就在两耳间。”这句口诀说明塑像面目的比例,与美术创作中的“三庭五眼”比例类似。

“三庭五眼”观点源于我国古代画论《写像秘诀》,是元末肖像画家王绎画肖像的经验总结。“三庭五眼”是人的脸长与脸宽的一般标准比例,简单来说,“三庭五眼”就是把面部上下分为三等分,把面部左右横向五等分。从发际线到眉骨是上庭,从眉骨到鼻底是中庭,从鼻底至下巴是下庭,各占脸长的三分之一;把头的宽度分为五等分,指脸的宽度比例,以一个眼睛长度为一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这只是一个大体的比例,塑像过程中匠人会根据各种不同造型的神像进行适当的调整。

“坐是五,七是站,盘下腿是三头半。”这句口诀是塑像整体比例的口诀,与“立七坐五盘三半”口诀类似。以头长为单位,塑像各个姿态高度不同,坐着是五个头长,站着是七个头长,盘腿则是三个半的头长。西藏地区的佛造像也有类似的比例,《造像度量经》是佛像塑造的造型比例的法度,以手指长度为计量单位,佛的各部位均有严格的尺度。相较于尺度严格的西藏地区佛造像,“枣庄泥塑”的造型比例多为民间工匠自己总结的尺度以及积累的经验,没有那么严格的尺度比例,自己在创作时的自由程度较高。

2.各类塑像造型

将无项,女无肩,武士的肚子鼓外边。仇龙目,嘻凤眼,威武煞气眉倒竖(武将)。要想笑,嘴角翘,鼻直口方定俊俏。

“将无项”,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军像没有脖子,这是为了表现将军气势威武,把脖子做得很短,肩膀宽阔,身体短粗,雄壮有力,将军的体量再小,也有力量感和张力。美人无肩则是体现柔弱与弱柳扶风的姿态。武士的肚子鼓出来也是为了体现威武与雄壮感。

龙目、凤眼、眉毛倒竖也是为了体现武将的煞气。

“要想笑,嘴角翘,鼻直口方定俊俏。”塑像时要表现笑,嘴角要翘起来,俊俏的人有鼻子竖直、口形方正的特点。

(三)技法类

十字手法:推、揉、捶、抹、擦、搓、捏、抖、按、砸。

这是泥塑过程中几种常用的基本技法,需配合砑刀、木棒槌、牛角抛光刀、铲子、刮片、刷子等各种工具来进行塑像,被艺人按照经验总结为上述简单的十个字。

彩绘口诀:细心画,巧布色,浓淡调子要把握。

彩绘上色的口诀,“三分塑七分彩”,彩绘是塑像十分重要的一步,需要注意色彩的层次、浓淡。

由于技术保密等一些原因,遗憾未能获悉“枣庄泥塑”的全部口诀,但仅从艺人口述的一些语句中已能感受到口诀的系统,以及对于技艺实践与传承的重要作用。

二、口诀与技艺传承研究

民间匠人、艺人在经年累月的创作实践中,结合各自行业特点,总结经验,形成口诀,广泛流传。这些口诀与顺口溜、俗语、谚语、歌谣等形式类似,句式多为整齐对称、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语义丰富,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间性、科学性、教育性、审美性和哲理性。

(一)口诀类型

民间技艺口诀种类繁多,剪纸、皮影、织绣、印染、绘画、编结、木作、营造等均有口诀流传。与前文所述的“枣庄泥塑”口诀类似,具体来说,每一大类也都有造型类、技法类、材料类等工艺相关的口诀。部分口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观念,具有人生哲理、科学观念、教育意义。这些种类繁多的口诀中有一些蕴含着丰富的顺物自然、尊师重道、敬业守德、物以致用、爱物惜物、因材施艺等思想观念。

(二)口诀特点

1.朗朗上口

民间技艺口诀一小部分是见诸于文字的,但是大多数口诀是民间艺人口口相传、世代相承的。口诀的押韵使得记忆起来更为简单,如前文所述,“枣庄泥塑”的口诀前三句的第6个字和第13个字“木、出、物、住、骨、出”的韵母均为“u”,第4句和第6句押韵的韵母分别是“an”和“ao”,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与传承。

2.简单凝练

口诀也多具有较为简短的特点,微言大义,寥寥数句将经验感悟、关键诀窍、秘方配比等浓缩凝练,便于记忆和传承。

3.具有专业性和民间性

口诀中也有些专业术语、符号、切口,需要懂一些专业知识的人才能理解。

另外,艺人多来自民间,口诀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民间性,蕴含着各地的文化特色,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口诀中常含有一些当地方言口语,外地人较难理解其中真实的含义,这一特点对于研究民间技艺口诀是一个难点。

(三)口诀与技艺传承

1.理论指导

口诀在总结经验规律、便于传承的基础上,为后人创作提供了模式范本和理论指导。绘画中的粉本和画谱、书法碑帖、木版年画中的木版、塑像中的塑谱,这些都为后人的创作实践提供了参考样本,这些模式范本也使得这项技艺得到规范。除此之外,民间各手艺家族中数代艺人总结、传承的口诀是指导他们实践创作的根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手工艺人重新创作,技艺长久流传。

2.技艺传承

技艺口诀最根本、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技艺的传承。即使在战争动乱的年代,因为具有完整的口传心授,也能使技艺不致失传。有了各个环节步骤的关键诀窍,不同水平传人也易于上手,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融会贯通。口诀传授之后,后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领悟,才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氏家族因种种原因改行做起了陶罐、陶盆、陶缸等生活日用陶器的烧制、售卖,中间有数十年的停滞,之后刘进潮重拾这门家族手艺,口诀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技艺口诀加上不断创作实践,艺人的手艺得以不断提高。

结语

“枣庄泥塑”技艺传承方式多为口传心授,关于塑像的步骤也有一套系统的口诀。虽然世事变迁,技艺却随着口诀得以永远流传。现在“枣庄泥塑”技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创作出符合时代主流审美的作品,成为远近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塑像的一些经验,如对材料、工艺、技巧的合理认识,等对现代泥塑艺术创作仍具有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老艺人的离世,部分民间艺术发展面临困境,技艺口诀濒临失传,口诀的收集、整理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主编.惠山泥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

[2]潘鲁生,唐家路著.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

[4]王树村.塑神秘谱[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5]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6]汪欣.谈民间艺人教徒传艺的重要媒介——口诀[J].美术大观,2013(02):79.

[7]王彬羽.民间造像匠工贾玉龙造型思维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

[8]高学敏.民间艺谚学习札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2):55-57.

[9]李晶晶.河州白塔寺川传统建筑营造口诀整理与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20(01):72-77.

[10]王涛.民间技艺口诀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1]何红一.民间艺论[J].民间文学论坛,1996(01):77-80+46.

作者简介:

冯延青(1994—),男,汉族,山东枣庄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