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改变”下的小学劳动课程建设与课堂模型实践探索
2023-01-05张超怀涂惠
张超怀 涂惠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实施过程中,劳动课如何真正落地,劳动教育如何做到课程化并且能够有机融合到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中,劳动课如何规范有序地操作实施,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而探索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课堂模型的实施路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三爱”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引领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聚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校训,设定“三爱”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构建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见图1)。马克思实践理论认为劳动具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体力劳动与物质性劳动对应,脑力劳动与非物质性劳动对应。因此,所有劳动都有二重性,所有劳动都是脑体劳动的统一。基于此,我们把小学生劳动素养与“三爱”核心素养有机融合为“爱学习,敢于质疑;爱劳动,乐于实践;爱祖国,勇于担当”,把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到校本课程中,以劳动教育为中心织牢校本课程的网络,让学生在相互整合和关联的课程体系中体会劳动的意义、领悟劳动的价值。
(一)脑体二元相结合设计课程范围
在马克思劳动观的指导下,我们一改当前脑体劳动分离的现状,以物质性劳动和非物质性劳动双线并行的结构来设计课程范围。我们的课程范围一是非物质性劳动,主要是日常家校学习上必需的劳动项目,如课堂学习和完成各科作业等;二是物质性劳动,主要是日常家校生活上必需的劳动项目,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在课程内容上将学生的“三爱”核心素养分解为两级劳动习得指标和48项具体阶段劳动习得内容:“爱学习”的劳动指标是敢于质疑,有阅读习惯、有质疑能力、有学习方法、有兴趣爱好,对应的劳动习得内容有16项;“爱劳动”的劳动指标是乐于实践,会自我服务、会家务劳动、会校园劳动、会社区劳动,对应的劳动习得内容有16项;“爱祖国”的劳动指标是勇于担当,能坚守规则、能诚信自律、能孝亲尊长、能对己负责,对应的劳动习得内容有16项。
(二)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促进“五育融合”课程形态的实施
为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融合,全方位培育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形成新时代少年儿童所必须的劳动素养,我校根据三级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紧盯“五育融合”这个新时代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型理念,在课程形态上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例如,“爱学习”的劳动课程,以非物质性劳动项目内容为主,与学科课标要求一致的项目内容融合到国家课程教学中,由学科教师负责导学;属于跨学科学习或需要综合学习实践的项目内容,就归劳动课程教学,每学期1个劳动主题,8个导学课时,由班主任负责导学,学生每周习得1~2小时(合计)。“爱劳动”的实践课程,以物质性劳动项目内容为主,每学期一个劳动主题,8个导学课时,由班主任负责导学,学生每周习得1~2小时(合计)。“爱祖国”的劳动课程,属于非物质性劳动项目内容,则融入爱学习的劳动课程中;属于物质性劳动项目内容,则融入爱劳动的养成课程中。
(三)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建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意见》指出: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进行实践,进而提升育人的实效性。我校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结构特点,立足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必做的、常做的脑体二元统一的劳动项目,根据低中高年级不同学段,从物质性劳动和非物质性劳动两个方面,各设置了12个课程项目(见表1),各学段项目之间各有培育的侧重点,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进阶有序。我校劳动课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用“问题驱动改变”,即以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会遇到的系列境遇问题为聚焦的方式,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性信息聚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思维网络,形成有进阶、有重难点、有闭环的境遇导入和问题导向,驱动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的自我改变觉知与实践习得体验,课程项目在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同时,在生活化的教育场景的启发下,也将培养学生劳动的效率意识、审美意识、责任意识作为一种更为深层的追求。
二、以“问题驱动改变”架构劳动课堂导学模型
《意见》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这1课时的劳动课怎么操作实施?劳动课是劳动教育目标达成的直接途径,也是劳动教育的直接形式,劳动课的规范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劳动素养的达成。根据劳动课强调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的特点,我校在实践探索过程了形成了“问题驱动改变”的劳动课课堂导学模式(见图2),即在每一个课堂导学研究中,我们都会有意识地运用“問题驱动式学与导”方式建构课堂,主要步骤有五个:项目呈现—问题驱动—问题解决—学得体验—习得改变。
(一)项目呈现,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我校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低中高年级不同学段,从物质性劳动和非物质性劳动两个方面,各设置了12个劳动课程项目。第一节课由教师根据每学期的劳动项目,采用境遇导入的方式,在学生日常真实的劳动情景中设计一个细节丰富、引人入胜的劳动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观察和反思,以项目呈现的方式开启学生问题解决之旅。
(二)问题驱动,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项目呈现让学生对日常的劳动进行观察和反思,问题驱动环节则是学生关联自己的劳动情况进行反思,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进行提问。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非物质性劳动以作业反思为劳动项目载体,通过班级一位学生在使用水笔书写作业上遇到的涂改多、卷面不工整、还经常被老师退回重写的困难境遇驱动学生在课堂上关联反思自己在完成使用水笔书写作业这个日常劳动时是否也存在问题;而五年级第一学期物质性劳动项目“衣橱整理”则是通过衣橱凌乱找衣物烦恼的境遇驱动学生关联反思如何整理衣橱才能容易取放又保持美观。问题驱动环节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关联反思,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日常劳动完成的品质和质量,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效率意识、审美意识和责任意识来进行日常劳动项目。
(三)问题解决,搭建自主学习支架
有了真实劳动场景的问题驱动,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定会涉及观察、问题、计划和建模等。为了帮助学生习得四个劳动改变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两份学习单作为辅助支持,一份是“整理让劳动更美好”,以整理的三要素(分类、归位、剔除),为学生提供解决劳动问题的思考角度和行动准则;一份是“劳动需要升级换代”,以三个问题意识(效率意识、审美意识、责任意识),为学生提供运用“观察—假设—验证”的劳动探究方法,思考和判断自己劳动改变行为是否有意义的价值观。教师要为学生的关联假设提供自主提问或追问的机会和支架。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作业劳动反思项目,在问题解决环节我们设计了三个活动项目,即个体读思达活动、小组读思达活动、全班的集体交流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围绕境遇导入时创设的情境去探究境遇中同学的烦恼,也能反思自己烦恼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着重听组内同学观察到的图片上的书写问题和自己的问题是否一致,小组同学的书写烦恼问题自己是否存在。这些都有学生专门记录下来,为最后形成小组内的初步结论提供依据。最后,在全班集体交流这个环节,在老师的梳理下,发现了水笔书写涂改多不工整的原因有:字词不熟、题目看错、题意误解、表达不通顺,形成班级初步的解决问题的预设方法是使用修改符号,作答前先草稿。五年级第一学期物质性劳动项目“整理衣橱”在问题解决环节也是通过个体、小组和全班的“读思达”活动,让学生围绕境遇导入衣橱衣物拿取不便且衣橱易乱的烦恼进行讨论,最后梳理出初步的解决办法是利用衣物袋式折叠法、按季收纳放置、因地制宜改变和借助工具提升。
(四)学得体验,强化亲历学习过程
学得体验,指每节课要留出15分钟以上的实践验证时间,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动手体验所学或假设的劳动方式方法。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非物质性劳动作业反思项目,为了让每个孩子在今后的水笔书写作业中用上我们这节课预设出的两个方法,在课堂上我们把课前境遇导入中涂改多的作业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用这节课的方法来提升这份作业的书写质量。五年级第一学期物质性劳动“整理衣橱”在学得体验环节则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动手用衣物袋式折叠法去折衣服,还要试着说出衣物袋式折叠、按季收纳摆放的好处在哪里。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对衣物袋式折叠、按季收纳摆放有进一步的认识。
(五)习得改变,跟踪评价形成闭环教育
习得改变,指劳动课后一至两周的“学得体验”项目的延伸劳动实践,这是养成学生劳动改变习惯的刻意训练环节,也是“问题驱动改变”劳动课型的特征——既有课内的劳动方法导学、更有课外的劳动实践跟踪督促的闭环教育。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非物质性劳动作业反思项目,我们用课后一到两周的时间,让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和“思考草稿”方法完成各科的水笔作业,并将对比情况記在《习得周记本》上,教师日常跟踪点评,及时巩固学法的习得运用效果。五年级第一学期物质性劳动“整理衣橱”的习得改变环节则是让学生课后用一至两周时间,用衣物袋式折叠、按季收纳摆放帮自己改进一下衣柜的整理,每周末对比自己的衣橱整理整改前后的效果,并做好对比观察记录。
厦门市集美区杏东小学通过重构学校三级课程规划,开发“以劳带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教学贯通;通过建构以“问题驱动改变”的劳动课课堂导学模式,让劳动课规范有序地开展,令劳动课堂增质提效,为新时代创造性地开展劳动课提供了可能。
【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FJJKXB20-664“‘问题驱动改变的小学生新劳动素养培育策略研究”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