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的“小舍得”
2023-01-05林林
林林:清华大学硕士、中科院博士生、全国首批心理咨询师、联合国儿基会项目督导和顾问、安徽省"百姓学习之星",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会长。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隔代教育的“爱恨情仇”。
在隔代教育中,可能有一个美丽的误会。
有的人会觉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隔代养育,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的研究和调查中,包括我长达30年的咨询过程中,我有个感受就是:隔代其实是有利有弊的。那关于很多孩子的注意品质问题,包括多动,很多是跟隔代教育有很大关系。
希望下面分享的内容能够给家长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们一些帮助。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隔代教育的“小舍得”。让我们一起探讨我们需要在隔代教育中,做怎样的舍与得呢?接下来详细给大家解读。
隔代养育中的“舍”
首先,想跟大家探讨的是隔代养育不需要做什么。
行为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給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奖励。在美味的糖果面前,任何孩子都在经受考验。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
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他们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其实就是延迟满足。我们发现: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受到延迟满足的训练,长大了以后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比如说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有可能就会赖床,到了初中会选择玩游戏而不是选择去学习。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实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哈哈一笑,还是有所思考?
那么,作为隔代养育者,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延迟满足的能力?
实际上很多家长,特别是“隔辈亲”的家长,舍不得孩子经历等待的过程。
接下来,我想用一个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吃”这件事情还会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
有一天,一个奶奶带着七岁的孙女逛街,路过了一个冷饮店,孙女拉着妈妈的衣角说:“妈妈,我要吃草莓味的冰激凌。”奶奶说:“巧克力味的好吃,我们吃巧克力味的。” “不,我就要吃草莓味的。”“听话,做个好孩子。巧克力味的最好吃,吃巧克力味的孩子最聪明,奶奶爱你,才让你吃巧克力冰激凌。”
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其实妈妈和奶奶都在场,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还没有说话,奶奶就开始“篡权夺位”了。这个奶奶实际上有种强迫症,叫作“关怀强迫症”。
一个在国外的朋友和我说,超市里有两种鸡蛋,一种是一盒8个,另一种是一盒2个。一盒2个的鸡蛋卖得特别贵,他就问营业员为什么2个鸡蛋的均价卖得比8个鸡蛋的均价还要贵呢?营业员跟他说,一盒2个的鸡蛋是自然养育的,所以卖得贵。而我们的孩子是自然养育的,还是被“圈养”的状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其实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这是一个被老师定义为“多动”的孩子,我给这个孩子在做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孩子是戴着手套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奶奶不允许他摘下来,而且他穿着高领的毛衣,每天穿的鞋子都是高帮的鞋子。
很多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的问题,是因为很多老人家在养育的过程中经常说:“乖,听话,别动,坐好啊。”
这些养育的习惯,并不符合孩子的状态。我们都知道孩子生命的状态是春天的状态,充满生机与活力。
ABC原则。接下来,教给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作ABC原则。就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如在吃饭或者是看电视,我们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允许他活跃的。就像我刚刚说的春天的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设置一些规则,就是A:事前有约定。比如说:“宝贝,我们今天看两集动画片啊”。这叫事前约定,而且这个约定我们建议不要由家长发出信号,最好是孩子主动约定。
B:就是适中的坚持。孩子看完动画片以后可能会耍赖,包括我们在超市里会看到很多孩子要吃什么东西或者要什么玩具的时候,就开始折腾了,开始跺脚了。这个时候,家长需要适中坚持,尤其是爷爷奶奶,不能妥协。
C:就是事后有分享。当孩子努力了以后我们要跟他去交流:“哇,你是怎么做到的?你真的很不容易。”
要给到孩子及时的肯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喜欢被关注、被肯定,包括成年人喜欢发朋友圈也是同一个道理。
当你发完朋友圈以后,你肯定是希望别人给你点赞的。
孩子也是这样,他做了很多努力以后,也很希望家长给他点赞,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及时分享。
隔代养育者一定要知道,我们只是在帮忙养育,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主要养育者的位置。如果你跟孩子的父母发生一些冲突的话,尽可能把教育的主导权交还给孩子的父母,而且我希望爷爷奶奶在陪伴孩子时,能够做到让孩子安静地投入到游戏的过程当中,做到不批判、不指责、不指导、不帮忙、不打岔。
隔代养育中的“得”
当然隔代养育也有特别有优势的地方,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非常感动我的案例。
这个案例的主人公自述:“在成长过程当中,我经历了高考、考研,具有极大的挑战。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陪我熬过来的是爷爷。爷爷在大三那年就去世了,但每当我要撑不住的时候我就想:‘如果爷爷在的话会怎么样?其实爷爷也不会怎么样,他只会陪着我叹气,但是我就是能感觉他对我打心眼里地心疼。”
我们能感受到其实老人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起到一个保护伞的作用的。在隔代教育中,老年人应该做的“得”的部分是什么呢?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艾伦·朗格在1979年做过一个实验:在美国匹兹堡的一个修道院中,她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将它布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样。她邀请了16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8人,让他们生活在时空胶囊里一个星期。
实验组的老人在这一周内,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听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等50年代的国际时事等。他们需要像在20年前一样打理生活的一切,从起床、穿衣服到收拾碗筷以及走路。而控制组,则是在完全相同的饮食作息条件下,用怀旧的方式回忆和谈论1959年发生的事。
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老人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像是真实生活在1959年;控制组的老人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现在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个星期后,控制组老人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壓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相比之下,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
这个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如果你把带孩子当作是压力和是困难,那么可能你的状态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但是如果你把它当作机遇和挑战,可能你的状态就会完全不一样。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重点说一说,在我们隔代养育的过程中需要做的五件事,我把它叫作五“子”登科。心理学家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第一“子”:“播种子”。有的孩子是不太热爱生命的,甚至轻视自己的生命,用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在生活中,他们很少有机会去播种子,去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
在播种的过程中,你需要学会等待,去了解生命的不同状态。让孩子意识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有的孩子不珍惜粮食,但是在体会到播种子之后,会有深切感受,开始珍惜粮食,珍惜生命。
有一次,心理学家米尔顿·艾瑞克森要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去讲学,他的一位同僚便请求他去探望一下自己那位无亲无故,患有极度忧郁症,又不肯改变生活方式的姑母,并请他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自己的姑母有所改变。
艾瑞克森同意了。当来到同僚的姑母家后,发现这位女士的屋子又老又暗沉,她就那样把自己关在暗沉的老屋内,而整个屋子内感受不到一丝生气。
艾瑞克森很礼貌地向老人提出想要参观一下她的整个房子,老人勉强同意了。
终于,在一间不起眼的小房间的窗台上,艾瑞克森发现了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那是整栋房子里唯一看起来有生命力的植物。老人跟艾瑞克森说,她无事可做,除了打理这几盆花。
“好极了!你的花是如此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艾瑞克森对老人说,“你能否去打听一下,看看城内什么人家正在办理喜庆的事,你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老人听取了艾瑞克森的建议,开始在自己的房子里越来越多地种植非洲紫罗兰,并将它们送给城里的人。不知不觉地,本来暗沉腐朽毫无生机的老屋子,被越来越多的鲜艳的紫罗兰装满,当阳光照进屋子的时候,连墙壁上都投映上了花的色彩。而那位一度孤僻的姑母,从此变成了小城中最受欢迎的人。在她逝世时,政府发布全城痛失“非洲紫罗兰皇后”的公告,以肯定并感恩她生前的慷慨和善良。
很多隔代养育者喜欢在孩子专注于阅读或者玩耍时,给孩子喝水、吃东西,不停地干扰孩子的专注,切断了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刚刚说了,孩子就是生命的春天,但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在束缚孩子,让孩子无法自由地生长。
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安静地观赏孩子的投入。去陪伴孩子游戏,你会发现,这才是真正播种子的过程。
第二“子”:“扫屋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咨询过的真实的案例。
有一个孩子,他在中考时,拒绝去考体育考试。对于他来说,跑步也好,投铅球也好是非常容易的事,可是这个孩子不愿意去参加。走进他的家庭,就会发现,家人对他非常非常溺爱,这个孩子在家里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这样的孩子,他是没有太多的担当和责任的。
扫屋子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效能感,能够锻炼孩子的空间能力,体验劳动成果。
哈佛大学的一项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常做家务的孩子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就业比是15∶1,犯罪率是1∶10,会做家务的孩子,他成长后的离婚率也比较低。
第三“子”:“光盘子”。很多孩子不会做菜,也不会洗碗,其实孩子在做菜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注意力。
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能意识到:“原来我是认真的,细腻的,踏实的,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到我的学习过程里的。”
所以光盘子可以给孩子带来这样的效能感,让孩子把认真负责的习惯运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第四“子”:“归位子”,我建议家长给孩子的书桌做一些“断舍离”,把不必要的东西都收纳在看不见的地方。
包括我们给孩子用的一些学习用品,尽量不要买花里胡哨的。
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注意力转移,同时建议家长利用80%的时间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20%的时间寻求手机或者是爸爸妈妈的帮助。
第五“子”:“洗袜子”。很多家庭里会发生一些冲突,比如说生活习惯发生冲突,尤其是男同志把臭袜子乱丢。我相信这样的孩子,你也不希望在自己的家庭当中看到。
接下来呢,我想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今天我们说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舍”,一个是“得”。
“舍”是舍掉什么呢?就是给孩子一些延迟满足,舍得给孩子做一些行为规范。“得”是需要做什么呢?需要给孩子做五“子”登科。第一“子”呢?是让孩子学会“播种子”;第二“子”,让孩子学会扫屋子;第三“子”,让孩子光盘子;第四个“子”,是“归位子”;第五“子”是“洗袜子”,表面上看是跟学习没有关系的事情,但是恰恰是这些在生活中养成的好习惯对学习有帮助。
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当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情商”,希望隔代教育的“小舍得”能给大家帮助,让孩子成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