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与路径探索

2023-01-05卫启星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台州理论课思政

地域文化是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将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利于丰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发挥地域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以地域优秀文化为载体,有利于促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在此过程中挖掘和整理出更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内容,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更富有渗透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高校思政课。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专门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观摩了一场思政课现场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创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应在打磨“金课”上下功夫,应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发挥地域文化的育人功能。

1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1.1 地域职教特色不鲜明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使用上是一致的。但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授课,这就对高职思政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讲好思政课的同时还需挖掘并融入地域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职教元素。

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农学类学生思政课,需讲好台州乡村振兴故事,“培养学生知农的理论积淀、爱农的价值取向、扎根农村的情感体验和献身农业的远大志向”[2]。以人文教育学院师范类专业为例,台州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是师德师风教育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以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台州吉利汽车车间走出的大国工匠吕义聪是青年学生的榜样。在思政课堂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引导学生铸造大国工匠精神。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思政教师要善于挖掘地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2 地域文化与课程融合关系不紧密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目前高职思政课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现象仍较多。那么如何如何上好思政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地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职思政课实际教学中,尚未形成地域文化与思政课堂的紧密连接体系。从教师层面来说对于地域文化的思政价值利用认可度还比较低,没有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有机融合的机理。

1.3 育人实效打折扣

高职思政课目前仍存在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整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思政课程育人实效大打折扣。思政课要想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用,必须要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

思政教师要用好地域文化,为理论教育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思政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教学,让学生从“纸上谈”到“实践行”,激发思政课活力。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课堂模拟体验、加强互动交流、注重课后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主动进步。思政课是触动心灵的课程,教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如何能启润学生心灵呢?这要求思政课教师营造课程的情感温度。思政课教师要对课程真心热爱、对学生真心爱护,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思政课程,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同感。

2 台州地域文化的特征

2.1 以“浙江红旗第一飘”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

台州是浙江红色革命的先发地区,是浙江红色根脉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台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五四运动时期,台州籍爱国青年冲锋在第一线;1924年,中共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海门小组成立;1928年在台州大地爆发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亭旁起义;黄岩桐树坑,11年红旗不倒,被称为“高山上的战斗堡垒”,铸造了桐树坑革命精神。台州红色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成为高职思政课最有力的革命素材。

2.2 以“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为代表的台州城市精神

20世纪50年代,为了积极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来自温台两地467名青年志愿者,毅然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他们战天斗地,挑战自我,用无悔的青春创造了伟大的事业,将荒岛改造成“东海明珠”,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一代代青年人,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感召下,突破自我、勇于拼搏,成为新时代垦荒人。2019年1月,台州市五届三次党代会提出,将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台州城市精神,以垦荒精神立心,提振城市高质量发展。

2.3 以“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为代表的变革首创精神

台州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台州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勇于扛起“民营经济看台州”的大旗。台州被誉为制造之都,吉利公司开启了中国民营企业制造轿车的先河。多项第一在台州诞生,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台州人民敢为人先的变革首创精神。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15次莅临台州考察调研,对台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赋予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新使命。

2.4 以“九富路径”为代表的新时代共同富裕先行市高質量发展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浙江省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全国探路的重要使命。2021年,台州市高标准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目标,明确“九富”特色路径,开启新时代台州的垦荒事业。台州“以奋斗者的勇毅、先行者的姿态,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增光添彩。[3]”

不同时期的台州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台州高职院校思政课理应深度挖掘、巧妙运用、继承创新的生动教材内容。

3 台州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3.1 地域文化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用好台州地域文化对于台州高职院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台州红色革命精神、台州城市精神、变革首创精神、高质量发展精神可以结合课程相关章节实现深度融合丰富课程资源。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以生动实践进一步论证理论,使课堂理论更为学生接受和信服。再次用台州地域文化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使得课堂更加贴近学生增加课程趣味性,使课程更“接地气”。

3.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并创新地域文化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用好地域文化,上好思政课,有利于优秀地域文化在青年学生身上继续传承与创新。以大陈岛垦荒精神为例,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地域文化通过教师的主观讲授在学生身上传承,同时地域文化通过青年学子的认知、与时代的结合实现了创新。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既有利于激发当地学子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也有利于促进外来学子对当地文化的认同。

4 台州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主体、教材五个方面统筹推进,打好“组合拳”实现深度融合。避免“生搬硬套”以及教师“自弹自唱”。

4.1 教学目标增设地域文化,做到价值引领

教学目标是课堂实施的价值导向,要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必须在教学目标中增设地域文化。但不是简单的硬性添加一条地域文化指标,而是将地域文化思想内涵融入思政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地域文化的选择要与课程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统一性。这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选取主题契合、素材典型的地域文化内容,让内容为目标服务,实现教学目标价值引领作用。

4.2 教学内容融入地域文化,实现文化育人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有效性的关键,内容准备得是否得当、是否紧扣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效果至关重要。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不是简单地将地域文化搬到课件上讲讲故事。首先要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的高度契合,要求教师对地域文化的引用要精挑细选,实现精准对接。让地域文化成为课程内容的生动注释和讲解。第二要善于挖掘地域文化背后的内涵深度,联系课程、联系实际,讲好时代新故事。以教学内容中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例,可以引入“扛得起大旗、经得起大浪、担得起大义、吃得了大苦、成得了大事”的“五大”台州企业家精神。可以从台州著名企业家池幼章的从商经历讲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台州企业家为国为民的奋斗不止精神。还可以联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新使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青年担当。

4.3 教学实践用好地域文化,活化实践教学

思政课教学实践是促进思政课“活”起来的重要一环。高职思政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比,学生更倾向于后者。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要用好地域文化使得思政课“火”起来。第一类现场教学。将校园课堂转移到社会课堂。以教材脱贫攻坚内容为例,教师讲到超1800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还不足以使学生信服。可以将课堂转移到台州脱贫新农村仙居县溪港乡金竹岭脚村。看一看村文化礼堂上张贴的村容村貌旧照片,再看看新农村的脱胎换骨。从校园到农村,学生更加理解脱贫攻坚这项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意义。第二类主题调研。由教师布置主题任务,由学生小组通过微视频、微课等形式完成调研并在课堂上汇报。第三类参观学习。将固定的思政课堂打造为流动的思政课堂。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参观不同的思政教学实践基地。以机电与模具专业为例,可以参观台州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农业类学生可以参观乡村振兴典范。总之将思政小课堂与大思政课堂结合起来,用好、活用地域文化载体。

4.4 教学主体学好地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

教师作为思政课堂的主导者,必须自觉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教师要主动学习地域文化资源,对标课程需求进行整编。教师要善于挖掘当地各行各业优秀典型人物,有机融入到高职学生课堂。教师要讲好当地故事,用身边的人物故事去激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就在身边,实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教学效果。[2]”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做到教学与科研双线并进。

4.5 设置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开发校本教材

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课说浙江》是浙江省在省级层面打造的品牌教学项目。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自2021年引进开课之后,该课程在学生中广受欢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发校本教材《课说浙江》,设置富裕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幸福浙江、美丽浙江五个专题,每个专题均落脚在台州实践上。充分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抓住课堂主渠道。

引用

[1] 冯刚,孫贝.青年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的逻辑与实践进路[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7.

[2] 赵徐州.将地域特色资源融入思政课[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06-20(001).

[3] 张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N].台州日报,2022 -06-26(001).

课题:本文系台州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题(22SZYB03)

作者简介:卫启星(1990—),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台州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