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机下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以青岛市为例
2023-01-05杨萌萌
孟 晓,杨萌萌
(山东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一、引言
在一定的地域空间里,文化产业通过群众性社会活动连接供给端和需求端,发挥强大的人才、信息、资本集聚和溢出作用,直接带动餐饮、酒店、商贸等配套产业发展,对于驱动经济转型、实现城市更新举足轻重,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指导下,文化产业得以蓬勃发展。作为承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一方面凭借其“渗透”属性助力各要素融合共振,赋能相关产业价值链攀升;另一方面依托其“低碳”属性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进而撬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造成巨大冲击,[1,2]尤其是对于环境敏感型、人群聚集型的文化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3]这也为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打上了问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致使我国文化产业迅速进入“冰冻”状态,本着“少见面、不聚集”的基本原则,线下文娱产业全线关停,部分地区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临时停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供应链条遭到破坏,给文化产业及上下游产业带来严峻考验。随着疫情防控转向精准化阶段,尽管文化产业受到的冲击有所减缓,但仍面临着影视院线不定时关停,会展业无法正常举办,文化旅游产业被迫中断等问题,导致文化产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
但与此同时,疫情危机也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文化消费模式颠覆性的由线下转向线上。“宅家文化”的强势崛起,“云旅行”“云会展”“云歌会”的全面上线,都为濒临瘫痪的文化产业注入活力增长因子。随着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文化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驱动作用日益明显,[4]在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具有明显文化新业态特征的16个细分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 425亿元,同比增长22.1%,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依托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文化消费潜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能。[5]那么,在疫情背景下,如何顺应数字化经济时代洪流,把握文化产业新兴发展契机,对于迅速摆脱疫情不利影响,打造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作为引领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其提升、转型的经验能为其他城市在疫情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参考。鉴于此,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青岛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进一步分析目前制约青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疫情背景下青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对策建议。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岛文化产业的冲击与应急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在地方政府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体系和营商环境支撑下,文化产业总体规模逐年增加,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但随着疫情蔓延,我国经济直接损失巨大,市场运转秩序面临严峻考验,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发展模式等也遭受了巨大冲击,迫使政府和企业不得不迅速采取应急手段,通过调整政策方针和传统服务模式助力文化产业复苏。
(一)疫情冲击下的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总体层面:文化产业规模急剧下滑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文娱场所人流量锐减,而文化产业作为典型的高人群聚集性产业,市场需求的萎缩导致青岛的文化企业经营困难,在入不敷出的压力下选择退出市场,使得青岛文化产业的规模也急剧下滑。疫情发生前,青岛市文化产业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3%左右,无论是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还是规模以上文化服务性企业都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截至2019年底,青岛质效双优的领军企业100余家,年营业收入累积突破1 500亿,其中,年营业额突破10亿的有40多家,为青岛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高峰。与此同时,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就业人员达12.9万人,为青岛经济发展、解决民生就业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青岛文化产业持续缩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行业的法人单位862个,同比下降8.9%,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关停85家,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关停36家,规模以上文化批零业企业关停10家。虽然也有一批企业利用互联网新业态逆势上扬,但与退出经营的企业数量相比仍存在缺口。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演艺产业以及文化制造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为缓解疫情冲击,青岛市推出了八大夜间旅游产品,四条主题路线,刺激更多的市场主体加入文化产业以激发文化产业活力。然而,由于疫情反复多发,文娱场所保持了常态化的限流控制,人流量稳定性和持续性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尽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2018年同期水平,但其规模增长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文化企业迅猛发展的势头明显被扼制(如表1所示)。
表1 2017—2021年青岛市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对比表
2.结构层面:文化产业消费循环断裂
文化消费循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循环速度与连续性不仅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总量,还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疫情危机打破了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进而导致文化产业规模骤降。与自然界的生物链相似,文化消费循环中的效益与消费不可分割。从效益端(供给端)来看,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防控的考虑,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政策中,严格控制景区、影院等人群密集场所的人流限制,而对于演出场所以及临时体验场所更是进行了严格的防控管理,导致人们线下文化体验环节缺失。[6]而这一缺失也意味着线下消费空间被强制性的破坏和隔断,直接造成景区、影院、会展等文化产业线下收入的大幅度缩水,再加之文化产业的强渗透性和高关联性特征,[7]线下经营的惨淡会直接导致与之相关的上下游制造业、广告业、设计业等订单减少,从而给整个文化产业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
从消费端(需求端)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会降低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一方面,受此次疫情冲击的行业覆盖面广且时间持久,这直接导致社会失业率急剧攀升,人们收入锐减,且对自身的预期收入持悲观态度,即预计短期内无法获得较高收入。根据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持续的收入减少会导致人们主动的把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视为第一要务,减少旅游、观影、观展等高层次文化娱乐需求。另一方面,零星散发的疫情,导致了间断式的复工复产复学,使得完整的文化生活时间被碎片化,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大大降低,同时疫情的反复增加了人们的畏惧心理,进一步降低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因此,文化消费需求的减少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而文化供给的不足也会增加需求端的开拓难度,即文化良性消费循环的破坏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后继乏力。但当疫情有所缓和时,文化消费循环的稳固性有所恢复,产业效益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二)疫情冲击下的青岛文化产业应急调整
1.宏观政策调控扶持与产业结构调整
新冠肺炎爆发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不少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境。由此,青岛市政府从全市整体产业布局出发,出台复工复产、稳岗就业、金融支持、降低成本等系列应急政策,旨在稳定市场环境,恢复经济活力,缓解文化产业和企业生存危机。随着疫情管控的稳定,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调控策略聚焦到更细致的层面,设定具体的产业发展目标,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以加速完成青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疫情倒逼文化企业变更求新,寻求机遇,催生自我救赎的变革。从结果来看,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卓有成效,2021年青岛市的文化产业开始回暖(如表2所示)。
表2 青岛市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的部分政策及成效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助于文化企业止跌回升。为协助文旅企业渡难关、谋发展,国家和地方充分发挥财政和政策扶持作用,一方面鼓励文化产业走联合发展的创新之路,另一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青岛市政府于2020年7月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企业—产业—市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政策支持战略,打通消费与效益的良性循环。企业生存层面,设立文旅专项资金,调拨财政资金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产业发展层面,打造助企惠民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着重培育八大新业态,增强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动能;市场活力层面,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提档升级,开展综合营销活动,助推市场活力提升。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文化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卓有成效,2020年文化产业全年收入达到1 042.3亿元。2021年,随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精品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陆续出台,青岛市政府继续多方面发力,一方面继续投入财政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市大力发展58个文旅项目,投资1 800亿元,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另一方面发放政府惠民消费补贴,通过开展文旅惠民促消费活动来带动文旅消费。从结果来看(如表1所示),无论是青岛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是产业生产总值都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经济溢出显著。
新的产业形态初见端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青岛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视业为核心,传统旅游业、印刷发行业、娱乐演艺产业均衡发展的局面,线上文娱、数字艺术等新业态初露头角。随着疫情的冲击,青岛市政府前期文化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成效得以显现,线上演播、云旅游、沉浸式体验、现代会展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影视业绝对引领,动漫业及印刷发行业提供有力支撑的新型产业结构。(1)本文根据各行业经济效益贡献度大小来确定文化产业结构,计算方法如下:根据表3,将样本分为疫情前组(2017—2019年)和疫情后组(2020—2021年),分别计算两组各行业经济效益占六大文化产业总效益的平均值。计算结果显示,疫情前组印刷发行业、影视业、动漫业、娱乐演艺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的占比分别为0.15 、0.36 、0.12 、0.14 、0.09 、0.14 ,疫情后组六大产业占比分别为0.14、0.43、0.13、0.12、0.07、0.11。根据环境敏感属性,六大文化产业可以大致分为高环境敏感型文化产业和低环境敏感型文化产业,两者因属性不同受疫情影响程度也不同,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差异显著[8]。就高环境敏感型文化产业而言,娱乐演艺业、旅游业等产业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2020年疫情初期,旅游业、线下演艺业等行业迅速进入冰封期,各企业全面关停,原预计的“春节黄金周”转为“全民防疫年”,这也致使该类行业2020年经济效益为近三年最低。伴随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云上旅游”开始上线,线下文旅、文娱活动有所放松,市内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经营,跨省市旅行、演艺活动结构性放开,2021年的经济效益有所恢复,呈弱势上扬趋势,但仍不及疫情前水平。就低敏感型文化产业而言,影视动漫业、印刷业等迎来发展的“春天”。一方面,低敏感型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线上”属性。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文艺演出、会展等活动被延期或搁置,线下文化产业市场大幅萎缩,同时,居家办公、学习的生活模式刺激了人们线上娱乐活动的需求。在此契机上,动漫游戏、线上演唱会、短视频等新型影视业、动漫业迅速成为新的文化产业阵地。表3数据显示,2021年青岛影视业经济效益较2019年增长35.8%,动漫业增长了27.5%。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实现了青岛市前期影视文化产业的布局。2020年之前,为全面打造“影视之城”的城市文化标签,青岛着重在影视产业上发力,不仅确立了“1+2+N”的工作构建思路,而且还将影视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推进,打造了万达东方影都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影视制作基地,形成了影视文化产业的全链条运营模式。疫情期间,人们对线上影视业需求激增,这给各大影片制作商提出了制作电影的时效性要求和迎合市场的要求,助力青岛影视基地迎来发展的良机。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乘胜追击,扶持青岛影视业稳步发展,青岛市在疫情期间制定了三年影视产业发展计划,继续驱动文旅融合发展、拓展文化保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引进培育影视企业,组织文旅会展和品质文化活动,活跃青岛文化产业市场,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市场主体和经济效益依然逐年增加(如表3所示)。
表3 2017—2021年青岛市六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青岛特色会展业逐步恢复。青岛作为在全国会展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城市,不仅拥有全国前四的会展展馆面积、发达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还获得广泛的政府支持,能够依托政府调配当地多部门社会资源,依托完备的服务业满足会展活动所带来的人员、资金、信息等跨地区流动需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受限于跨区域流动限制,全国会展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空档期”,物流、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收益联动下滑。但从相对视角来看,在青岛市政府的积极推动协调下,青岛市2020年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五,表明青岛会展业在全国层面具有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同时疫情期间,青岛市政府坚定会展业发展不动摇,提出“争取到2025年建设全国知名的海洋会展中心和时尚会展中心”的目标,为青岛会展业发展给予“定心丸”。
2.数字化产品策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活力,[9,10]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文化产业与数字化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变革的必经之路。面对疫情影响,各文化企业在稳增长的同时,也在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调整业务,依托多平台,不断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寻找突破发展的其他路径。企业在实现另辟蹊径的自救过程中,也加速了文化企业数字化发展,线上或“线上+线下”的消费模式协助行业转型升级,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发展的新业态。这一改变将线下遭受的损失通过线上渠道得到了弥补和增益,让一度萧条和萎靡不振的文化产业看到了全新的发展方向——积极开拓数字化生产的新兴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探索和新的发展机遇。自疫情发生以来,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如依托“文化+金融”“文化+互联网”等思路探索的“云直播”“云综艺”“云读书”等,一度刺激了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青岛的实体书店“良友书坊”推出了一项关于青岛历史文化的“线上艺文六联展”,把阅读搬到了线上,让线上读书、线上交流成为新的读书方式;同样是青岛实体书店的“如是书店”更是推出了“云朗读”“云签售”等特色线上活动,既丰富了文化交流的方式,又为书店的生存开辟新道路。
三、疫情下青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掣肘
发展高质量的文化产业,是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1]114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指经济效益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还涉及科技、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协同进步。在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立足于文化产业本身,依托数字技术优化市场环境,走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道路。首先,完善的产业结构和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是实现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发展的重要基石。两者不仅有助于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经营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实现区域内的文化产业“自循环”,增强产业发展的稳固性,还有利于形成产业全要素聚集优势,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其次,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数字技术具有基础性、渗透性等特性,能够较好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11]119可精准识别客户个性化需求,促使企业实行个性化生产,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底层核心——数据——具有可储存、可共享的特征,不同部门、企业可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共建等方式沟通合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减少中途消耗,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绿色协调发展。再次,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较高的要素市场化程度能够明晰各要素产权性质,明确市场价格,有效发挥市场化竞价机制,促使各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成熟的线上销售模式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线上经营是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完善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提升线上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从而形成对消费者的持续吸引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青岛市文化产业而言,虽然该产业走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数字化进程缓慢、要素市场发展不完善和消费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一)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1.文化产业供给结构单一,国内外市场发展不均衡。青岛文化产业形成了以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等货物出口为主的单一增长模式,对于文化创意类的国外市场和文娱商品类的国内市场把握不够,产业结构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不足。一直以来,青岛以稳定的高新技术文化制造业出口量而著名,拥有核心出口产品,而且出口产品基本覆盖了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门类,拥有优势突出的外贸出口结构,并且逐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效应。然而,青岛的文化制造业产品在国内销路相对狭窄。这一产业结构的弊端在疫情前难以显露,相反,早期大幅的出口贸易顺差使得青岛文化产业极具优势。但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意、俄乌冲突爆发,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极不稳定,文化产品出口受阻严重,加之前期迎合国内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输出不完善,导致青岛文化产业利润大幅下跌,经营风险激增。同时,在出口的货物或服务中,主要以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等货物为主,其受疫情、运输等影响程度较深,而受运输限制较小的文化输出、创意输出类的文化服务出口较少,进一步阻碍了青岛文化产业利润的增加。
2.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浮于表面,融合渗透度不高。青岛文化产业融合大多处于初级阶段,融合深度不足,融合效果较差,难以发挥“1+1>2”的产业融合优势,抑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2]青岛市政府虽然在政策上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并给予支持,在助力文化跨产业融合的机制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且表面看促成了很多合作,达成了相当数量的合作协议,但是都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合作发展和创新科技的后续走向没有明确定位,而且对于文化产业的系统性发展也缺乏明确指引。例如,青岛创客影视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建成后,虽主打的是“文化+影视+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并致力于成为青岛市首家以科技、影视、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但是受制于科技创新能力和疫情的冲击并没有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而是在疫情之下,呈现出倒闭转型的发展态势。又如借助于“互联网+”打造的“文化+旅行+科技”的旅游互动类游戏平台“掌游青岛”,该平台虽然根据人们居家的生活特点,开展了疫情期间青岛文化和旅游项目的推介,但是内容不够全面,创作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既没有突出青岛市的休闲旅游特色,也没有突出区域性文化产品特点。如果仅给“文化+”的产物套上了产业融合的外壳,而没有获得实质性“文化+”的产物,只会导致同质性产品不断增加,加速市场对该类产品的饱和,压缩企业利润空间,阻碍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产业融合度不足也会导致文化产业的产出难以满足人们日渐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降低消费者效用,进一步抑制企业利润增长。
(二)数字化发展进程缓慢
数字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产业数字化生态环境较差。青岛数字化创新投入不足,文化产业生态场景搭建欠缺,难以形成赋有数字特征的文化产业集群,抑制了企业数字化技术的转化效能,减缓了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需求的增加以及疫情之下线下消费难度的加大,社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消费,都要求企业能够对用户群体精准画像,做好个性化生产、制作、传播等一系列文化消费的全流程服务。由此也催生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营销与应用,而从青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进程来看,相对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首先,青岛的数字化建设投入相对欠缺。青岛以物流、海洋、制造业、国际贸易等为主要经济支柱,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数字化创新能力投入相对欠缺,进而导致高精尖产业产出不足,缺少前沿高端的数字化创新成果,难以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形成有效助力。其次,青岛尚未形成良好的数字化生态圈。青岛的互联网公司核心竞争力较弱,缺乏像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美团等具有强大虹吸效应的企业或产业群,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字化生态环境,对科技、科研、创意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难以助力青岛的数字化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再次,青岛的数字媒体平台质量较低。疫情期间,抖音、快手、B站、“爱腾优”、喜马拉雅等视频直播和社交平台迅猛发展,通过互联网搭建桥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在文化产业中的领跑,呈现出用户注册数突增、下载量暴涨的发展态势,牢牢占据主流的数字媒体平台。而遗憾的是,上述企业没有一家总部落户青岛,难以对青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持。最后,从企业层面来看,多数文化企业对已有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深入,从数字化经营到数字化营销,仅是浮于表面的运用数字技术的收集数据功能,没有深度挖掘数字技术在深入剖析人物画像,深入优化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效用。
(三)要素市场发展不完善
1.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区域行政壁垒明显。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辅助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青岛市文化产业生产要素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足,各区之间政府沟通渠道存在一定阻碍,导致生产要素流通性较弱。就政府层面而言,青岛区划较多,各区之间的协调难度较大,致使生产要素在各自区域内空转,不利于形成区域间要素的比较优势,核心产业的辐射效应低、范围窄,难以实现从“小产业圈”向“大产业群”的转变,使得目前青岛市文化产业圈呈现出散点分布特征,未能发挥规模效应,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就市场层面而言,青岛市尚未形成完善的要素市场竞价机制,资本、劳动、数据等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要素资源错配,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第一,资本价格扭曲导致资本错配现象,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13]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青岛市大型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能力差异。大型文化企业依托自身实力仍能较为容易地获得信贷资金支持,而小微文化企业普遍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社会资金畏难情绪高涨,限制了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经营资金来源,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劳动力价格扭曲导致文化产业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受疫情影响,同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在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以青岛产业紧缺的数字化人才为例,该类人才在金融、互联网等前沿行业具有较高的薪资待遇水平,而在娱乐、旅游等行业薪资水平偏低,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吸引高端人才能力不足,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数据要素产权不清导致交易不规范。明晰的产权性质是保障要素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但当前青岛市尚未建立起全面的产权保护制度,涉及居民个人信息的数据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模糊,数据要素市场交易体系缺失,交易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不规范。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数据要素成为提振文化产业的重要因素,但数据产权不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数据收益权损失,还可能因企业错误使用他人数据要素引发利益纠纷,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线上消费模式不成熟
1.线上受众感知度不佳。体验经济是当代主要的新型经济形态之一,[14]而线上购物模式阻断了消费者对实物文化品的直观体验,使得消费者无法直接感知产品的工艺和质量,增加消费者内心顾虑,抑制线上成交量。疫情冲击使得展会衍生活动的主战场不得不转移到线上平台,而线上线下的无实物差异感降低了受众的有效需求。对比传统产品的消费特点,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的产品大多为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但对于文化衍生活动的消费者而言,线上消费体验相对欠佳,这主要是由于该类受众通常需要购买或观赏专业化程度高、做工精细的佳品,是真正有高端文化需求的专业受众。而线上购物的方式使得这类消费者无法通过感官直接对产品进场鉴赏,简短的视频介绍、简单的买卖咨询很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进而降低消费者采购欲望,难以达到线下展会面对面沟通的效果,促成购买产品的几率较小。此外,还有部分线上消费者只信赖大平台、大商家,而小平台的销售仅仅起到商品对比的作用,而无实质性的交易产生。对于没有大中型平台入驻的青岛而言,正遭遇着这样的情形,进一步抑制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线上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线上销售模式打破了传统线下销售方式的空间限制,人们通过网络平台推广的产品信息与公司信息完成消费,成为当前新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对于没有储备专业线上推广直播人才的企业而言,寻常的销售人员难以把握线上观众的心理情绪,无法形成与主持人、观众的有效互动,从而导致在直播推广时难以体现产品的优越性,降低观众购买意愿。从线上直播活动的结果来看,缺少得力线上推广直播人才的主办单位其投入回报也比较差,成交率较低。此外,常态化的线上经营模式也要求企业必须储备既了解文化产业运转,又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人才库中要么是只熟悉传统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要么是只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科技人才,“文化+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会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获客、精准制造、精准营销,进而阻碍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后疫情时代下青岛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立足于文化特色,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文化内容本身,做好创意创新工作。面对疫情大考,青岛文化产业低质量发展的弊端显而易见,而文化内容本身是解决文化产业低质量发展的基础。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产业环境夹杂着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情绪,[15]要把握好后疫情时代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脉搏,就要把握住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复杂情绪。这不仅要求文化产业输出的内容既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以平等包容、积极创新为原则,紧随社会时讯,积极参与社会发展,通过社交媒体与广大受众建立密切关系,及时接受和反馈社会文化需求。比如,可引进专业化创意和运营团队,依托抖音、B站等大众娱乐平台,开发宣传青岛的特色文娱平台账号,跟随文化消费主流,紧抓大众需求,形成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灵活多变的文化输出模式。
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文化产业融合。疫情下,青岛文化产业结构单一的缺点暴露无遗,国外市场销路受阻、国内市场产品供需结构不匹配使得青岛文化产业饱受重创。在文化产业进入存量博弈的时代,青岛文化产业企业需要打通国内外“双循环”市场,不断从用户需求出发,聚焦互联网产业,依托数字技术在新的服务场景、新的商业模式中形成数字化改造,继而探索和优化文化产业链条,实现商业模式革新及业务增长。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融合,稳固产业链条,充分挖掘文化产业的合作领域,稳步推进文化与旅游、金融、影视等深度融合,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健全“文化+”的产业链,构建“文化+”的立体式发展新体系。如借助于“互联网+”,重点提升“掌游青岛”等旅游互动类游戏平台的覆盖面和创作形式,丰富创作内容,充分展现出青岛“玫瑰小镇”休闲旅游的特色。同时,“掌游青岛”还可增加特产宣传板块,形成全方位的整体推介,促进产业经济同步提升。
(二)加大数字化建设投资,提升数字化转化效能
加大数字化基建投入,优化数字化营商环境。新的基建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诸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要加快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基础设施转型,推动数字中心、云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构建与文化产业高效衔接、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智能化体系。同时,要加快建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交通、金融、商贸等领域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市范围内高效协同、智慧互通的数字智慧城市。
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技术转化效能。对于后疫情时代,要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文化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技术运用能力,提高数字技术转化效率,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打造新的产业发展着力点。比如在文化资源环节,利用数据共享、数据互联的大数据平台,收集挖掘文化生产要素资源,实现文化产业要素的市场化资源配置;在消费体验环节,利用VR/AR、5G等技术打造了沉浸式娱乐体验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在创意设计环节,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动文化产业走向更具社会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就青岛影视业而言,一是要创建一个贯穿始终的“高科技+数字化”全产业链,形成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的立体式影视产业数字发展模式;二是要在影视产业发展中持续探索“1+2+N”的新思路,不断拓展“N”的广泛性,依托互联网优势,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构建N个融合度高的共享平台,通过这些高端的共享平台形成聚集效应,将更多优质的电影、电视剧、网剧等资源吸引并集聚到青岛,为青岛经济发展带来加速效应。
(三)协调好市场与政府之“手”,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
打破区域壁垒。在政府行政壁垒下,资本、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散落在各区(市),使得各地区重复投资,导致产业同质、发展结构类似、产业集聚低效等现象突出。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效益化发展,政府应合理规划生产要素配置,实行统一和配套的规划政策,根据地区要素禀赋,紧靠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形成规范化、差异化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模式。具体而言,青岛市政府应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发展在青岛整体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充分考虑八区(市)差异,构建专业化、集成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根据贸易基础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等生产要素禀赋,分别构建文化制造业、文化影视业、文化设计业等区域,实现分工明确的细致化发展。
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除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以外,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强调要素资源的科学化、市场化配置,遵循市场供需规律,实现文化要素自由配置,利用市场力量驱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具体而言,在资本要素市场方面,要发挥好银行在资本要素市场中的配置作用,强调以市场资金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引导银行放贷标准向中小微企业适度倾斜;与此同时,青岛市政府可以通过增设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的方式,向中小微等弱势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劳动力要素市场方面,要完善人才福利保障制度,通过对文化产业紧缺人才给予补贴,缩小同等技术人才在不同行业间的薪酬差距,激发其工作潜力和活力,进而为文化产业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在数据要素市场方面,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数字化市场交易体系,明确产权性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数据要素转让的优质平台,让数据“物有所值”,助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四)完善线上销售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培育本地大中型线上销售平台,提升居民线上消费体验感。一方面,通过设立官方商品销售平台,运用政府公信度,从青岛本地做起,发放市内消费优惠券,鼓励居民按需在青岛官方销售平台购买商品。另一方面,通过提供VR式、沉浸式线上商品体验,提升居民对线上销售产品的直观感受,加强科技在线上销售平台的应用能力;可以针对部分商品设立与官方销售平台相对应的线下样品模型体验店,有效形成“线上+线下”的发展合力。
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助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这就要求青岛市首先引导、鼓励企业做好自身人才储备。加强企业员工专业化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掌握数字化经济发展属性,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各地区的行业、技术、学术等交流会,增强员工知识技能的时效性,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前沿,推动企业内部人才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员工持续性竞争力。其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致力于数字化研究的专业性人才、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主播等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要结构性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增加人才引进补贴,制定人才长期发展的激励机制,降低人才引进后的流失率,进而提升人才市场的“虹吸效应”,加速形成人才聚集青岛、长留青岛的局面。最后,搭建区域人才资源共享平台。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编制人才需求目录,整合国内外人才引进渠道,真正打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共享渠道,通过信息共享建立人才信息库和人才共享平台,降低人才的结构性失业,提升用人单位与人才的匹配度,推动人才就业的市场化。
五、结语
对文化产业而言,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既是一种危机又是一种机遇,每一次的挑战都必然会推动文化产业重新洗牌,加速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文化产业造成的冲击显而易见,如何摆脱疫情影响,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文化产业为例,在厘清疫情下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并尝试为青岛文化产业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以期为该产业突破瓶颈提供有益参考。文化产业作为助推青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受到了疫情的巨大冲击,文化产业规模急剧下滑,文化产业消费循环断裂。但是青岛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充分发挥财政和政策扶持的作用,鼓励文化产业走联合发展的创新之路,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探索“文化+”的新思路。这些积极的探索卓有成效,印刷发行、影视动漫等文化行业逆势上扬,文化产业数字化形态初见端倪,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但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融合不深入、数字化水平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想突破疫情束缚,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数字化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重塑文化生态,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实现多头并进的持续性探索。总的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给青岛文化产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创新的活力,经过了新一轮洗牌之后的文化产业也必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带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