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同期发情处理方式

2023-01-05纳么卓玛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投药前列腺素受胎率

纳么卓玛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星镇人民政府 624599)

1 引言

肉牛是以放牧为主的,为了配合牧草的生长季节,进行计划配种,非常需要这种控制发情的技术。乳牛虽非季节性配种,但根据生产计划,母牛分批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这对配种工作当然也极为方便。青年母牛更常采用。利用孕激素或前列腺素进行牛的同期发情处理可以得到同样好的效果。最初以孕激素方法较为普遍,后来,利用前列腺素控制发情的研究日渐增多。现分述如下。

2 孕激素处理法

孕激素处理适用于周期性发情的母牛,对于卵巢静止无周期性(生理乏情)的母牛也有一定的效果。

2.1 处理期限

2.1.1 长期处理

长期处理是较早应用的一种方法,处理期限相当于黄体期的长度,即18d,也有达20~21d 或短至14~16d 的。长期处理可以使发情达到高度的同期化,即使在处理开始时,牛群中刚排卵的母牛,处理结束时,其黄体也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而在处理开始时,处于周期较晚阶段的牛,由于外源性孕激素制造了人为的黄体期。当本身黄体消失之后,也不会按自然周期及时发情,所以当停止用药后,几乎全部被处理的母牛都在短的期限内发情。虽然这样处理后,同期发情率非常高,然而受胎率却较低,只是当第二次自然发情时,才能恢复正常水平[1]。实验说明,孕激素处理的开始时间在周期的什么阶段,以及处理持续期的长短与受胎效果有关。

长期处理受胎率下降的原因认为可能是子宫环境的改变,影响到配子的运行、存活和受精,列如:精子运变规律改变、精子获能过速、受精异常、卵子异常、胚胎死亡率高、子宫黏液改变、促黄体素的释放时间与发情期不相适应等[2]。

2.1.2 短期处理

短期处理的期限在9~12d,也有短至7d 的。在短期处理时,被处理的牛群各个个体虽也处于不同阶段,虽然孕激素单独发生作用的时间亦长短不一,但对大多数牛来说(处理开始时,处于周期的中期和晚期),人为黄体期和天然黄体期大致重合或重合的时间较长,人为黄体期单独存在的时间(非重合时间)较短。只有极少数牛,即处理开始时,处于周期的末期那些牛,人为黄体期的作用持续较长时间,与天然黄体期重合时间很短或完全错开,亦即外源孕激素单独发生作用的时间较长。即使这样,最多也不会超过服药的期限(9d 或12d)。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被处理的牛绝大多数并未受到外源激素长期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因此发情正常,受胎率也无降低现象。

2.2 使用的孕激素种类

孕酮(Progesterone)、 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 Acetate)、氟孕酮(Flurogesterone Acetate)、氯地孕酮(Chloro-acetoxy Progesterone)、乙基去甲睾酮(Ethyl Nortestos-terone Acetate)、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十六次甲级甲地孕酮(Melangestrol Acetate)、米他布尔(Dithiocarbamoyl-hydrazine)。以上所列各种孕激素均可以使用,但常用的是高效价制剂。随着制药化学研究的进展和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新药品产生。激素用量依药品种类、服药方法、期限以及母牛体重等因素而不同。

2.3 服药方式

由于孕激素在体内代谢很快,故需连续用药(或持续释放)。口服和注射均为多次服药,需每日进行以保证持续不断地机体发生作用。口服法在群饲的情况下较难准备控制计量。每头单独饲喂,剂量虽较为准确,但显然费时费工。同时口服用药量较大,而且由于牛的消化道容积大,在处理结束时,很难做到把孕激素水平较快地降下来。此外,对于放牧饲养的肉牛,该方法更不易实行对于舍饲养的牛群,这种方法还是可以采用的。

注射法较适合于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剂量准确,便于分析结果或进行生理学研究,用药量比口服要少一些。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都是一次投药,使孕激素持续不断地释放至机体内,经过一定天数取出,操作较为省事,是现在牛同期发情的重要方式。

3 前列腺素处理法

3.1 前列腺素处理方式

前列腺素的投药方式比较简单,子宫注入或肌肉注射均可,一般来说,肌肉注射的量要大一些,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多数试验证明,周期第5d(发情期开始作为发情周期的0d)以内的新鲜黄体对前列腺素后并无反应,所以处于该周期阶段的母牛,其黄体在施用前列腺素后并不消灭,因而也不会引起发情,而周期17~18d 以后的母牛,由于黄体已经自然消失,前列腺素对它们也无溶黄体作用而言。由此看来,当对一个牛群处理时,发情周期为20~21d,群中每头牛的周期阶段随机分布计算,大约只有2/3 到4/5 的牛有溶黄体反应,能够引起同期发情。

3.2 利用前列腺素同期发情的效果

用乳牛52 头,一次注入4~6mg 至黄体侧子宫角内。第2~4d 同期发情率86.5%,第一情期受胎率60%;青年乳牛41头,连续二日分别肌注25 和12.5mg,第2~5d 内同期发情率85.3%;青年母牛10 头,周期第6、8 或11d,一次肌注30mg,发情后受精二次,第3d 内同期发情率100%,第一情期受胎率70%。

4 前列腺素与孕激素结合使用

除孕激素和前列腺素单独进行处理外,有人还验证了二者结合使用的效果。这种做法是先用孕激素(各种投药方式均可)进行5~7d 的短期处理,停药时注射前列腺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高度的同期化。孕激素处理结束时,原来对前列腺素无法应的新鲜黄体,此时已超过5d 龄,当会被溶解。孕激素处理期内,按发情周期规律本应及时发情的母牛有与孕激素的抑制作用不会发情,只在停药后才能发情。而孕激素处理结束后,未消失的黄体由于前列腺素的作用将被溶解。因此,不论属于上述哪种情况的牛(即处理时处于周期各个阶段的牛),在孕激素处理结束时,配合用前列腺素的作用都会发情,这就是该处理方式的根据[3]。

5 结论

综上所述,牛的同期发情技术有利于牛群进行更好的配种,有利于提高牛群的受胎率[4],对于孕激素处理方式、前列腺素处理方式以及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相结合的处理方式都能够使牛群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这三种技术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猜你喜欢

投药前列腺素受胎率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浅谈影响驴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提高母羊受胎率的技术要点
不同外源激素组合模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研究
内蒙古航空投药灭鼠试验“第一飞”结束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经验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