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肉牛养殖技术浅析

2023-01-05郝铁兵柴新娥薛沾枚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牛场氏杆菌肉牛

项 东,项 颖,郝铁兵,柴新娥,薛沾枚,王 爽

(1.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 鸡东 158221;2.黑龙江省鸡东县下亮子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 鸡东 158223;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快速提高,保障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肉牛养殖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本文就肉牛养殖中的技术要领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1 牛场建设

1.1 场区建设 要想养好牛,首先要选好养牛场场址。建设牛场应远离城镇,水电充足,空气清新,不能有任何化学污染,同时考虑购买和销售时交通运输便利情况。牛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平坦,且干燥向阳的地方,夏天利于通风,冬天利于保温。搭建牛棚时地面不可以过于光滑,最好是沙质土壤,场址选择略为偏僻处,最好在村外,距公路不少于100 m,距其他养殖场至少5 km,低洼、污水河边不要建场。牛场要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放污水、雨水等,牛场应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场内运动场。

1.2 场区管理 养殖区与员工生活区要有明确划分或有过渡消毒区,牛场管理建议采用全封闭养殖模式,避免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犬、野猫、老鼠等家养或野生动物应避免进入场区,避免携带病原(病毒性、细菌性病原和寄生虫)引起场内疫病。牛舍及运动场环境需要严格管理,要保持牛舍的干燥、卫生,及时清理牛舍和运动场的粪便、铁屑、铁钉、铁丝、小石块等坚硬异物,定期对牛床消毒。建设蹄浴池,每天坚持药物蹄浴。

1.3 场区消毒 场区圈舍建设完成后,用高压水枪冲刷地面、顶棚、天窗、立柱等。牛入场前清扫顶棚、侧壁、料桶、饮水器、通风口、地面、储藏室、工作室等。将冲洗干净的用具及各种设备(料桶、饮水器、垫网等)搬进圈舍并摆好。圈舍内按福尔马林42 mL∕m3、高锰酸钾21 g∕m3密 闭熏蒸消毒24 h,第2 d通风换气。对场内建筑设施及地面先用2%~3%火碱外加10%生石灰乳按1 500 mL∕m2喷雾消毒2 次,两次相隔1~2 d 至地面喷得洁白为止。肉牛出栏或转群后,立即清除圈舍内全部粪污、垫料、残余饲料、杂物等。对运动场也要严格消毒。

2 疫病防控管理

2.1 牛只选购 选购犊牛、种牛或繁育牛时应主动避免从疫区选购,对购买肉牛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情况;够买后及时建立档案,内容包括:耳号、特征、性别、年龄、购买地及疫苗接种情况等。新购买的牛入场和混群前需要单独饲喂隔离7~15 d 以上,确保新引进的牛未患有任何疫病。购买后30 d内均需密切观察,以保证牛群安全。

2.2 接种疫苗 做好疫苗接种,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疫病发生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肉牛场需要100%接种口蹄疫疫苗。疫苗接种后需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对抗体水平不足的肉牛需再进行一次补接种。肉牛常规接种年龄需大于4 月龄,且常在4 月和10 月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前需提前规划好接种次序及接种方案,避免阴雨大风天气及其他应激情况如噪音、陌生人出现。

2.3 定期驱杀寄生虫 肉牛养殖过程中饲养员应定期对牧草、饲料及饮水进行寄生虫虫卵检测,通过按时在饮水中定量投入驱虫药物,驱杀或净化牛群体内外的寄生虫。清洁的饲料和饮水,整洁的饲养环境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肉牛健康快速成长。

3 养殖人员管理

3.1 驻场兽医常规技术要求 肉牛场驻场兽医应能够完成以下常规检测诊断:

3.1.1 对肉牛临床常见病进行快速、准确且全面的诊断;肉牛发生疫病后,对发病牛场、牛群进行样品采集,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快速、准确地初筛出病原。

3.1.2 针对细菌性传染病,利用细菌分离培养确定致病菌,开展药敏试验,为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缩短治疗周期。

3.1.3 针对病毒性传染病,利用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及血清学诊断方法迅速对病原作出诊断,对患病动物给予对症药物及高免血清治疗;通过与病原相应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体效价,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降低发病率。

3.1.4 对于寄生虫病,可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直接压片镜检法、人工消化镜检法、瑞氏-姬姆萨染色镜检法及PCR方法进行病原确定,选取经济有效的药物定期驱虫,结合寄生虫生活史找出场区内寄生虫感染源。

3.1.5 运用现代实验室诊断技术,测定血液、尿液及乳汁等样品中的相关指标,对肉牛群发性营养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等主要生产性疾病进行早期监测,掌握多发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建立相应传染病数据信息库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降低发病率。跟踪采集产前2周、产前1 周、分娩当天及产后3、7、14、21 d 肉牛的血浆及尿液样品,筛选早期诊断的关键指标。结合现实研发出更有效的实用的添加剂及保健中药。

3.2 掌握人工授精技术 通过同期发情技术使场内母牛集中在7~15 d(时长视养殖规模而定)内陆续完成分娩接生工作,期间配种人员需做到准确鉴定母畜具体发情阶段,选择最适配种和输精时间。可通过直接观察或直肠检查的方式确定母畜发情情况。精子往往决定后代犊牛品质,采精后精液冻存前需对精液进行镜下筛查,且全程无菌操作。初产母牛应选择胎儿体积较小的品种(如德国黄)进行配种,防止分娩时出现难产等危险。经产牛可选胎儿体积相对大一点的品种(如夏洛莱),杂交牛长势迅速且体积大,可提高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母畜完成配种输精后次日应及时观察母畜排卵情况。一般母牛在分娩时都可以很顺利地产出牛仔,但如果遇到母牛难产的情况,就应该采取人工助产,减轻母牛生产的痛苦,提升牛仔的成活率。

3.3 掌握常见病治疗处方

3.3.1 产后瘫痪 常用处方:(1)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 000 mL,维生素C 50 mL,静脉注射,第一次用药12 h 后,再注射第二次;(2)低血钾,需要静脉注射10%氯化钾100~150 mL;(3)并发代谢性酮病,可使用25%葡萄糖1 000 mL;(4)产后立即不起牛,要先投喂博威钙;(5)注射维生素A、D、E 20 mL。

产后瘫痪是一种急症,需要紧急救治和良好的护理,如果这两方面都做不到,治疗必然失败。发现产后瘫痪牛,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措施:

(1)凡在牛床上发生的卧地不起,先用药治疗,待牛情况好转后再吊牛、运牛;(2)凡在粪道上、硬化地面上发生的产后瘫痪,要及时将牛运到棚舍内,迅速对病牛做全面检查和药物治疗,检查体温、心跳次数等指标,判定产后瘫痪级别,(3)采血化验血清离子钙含量;(4)测定血酮;(5)排除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与枸橼酸杆菌急性感染。从发现产后瘫痪到用药治疗的时间,不能超过60 min。

护理程序如下:(1)牛躺卧在松软的垫料上;(2)确保牛每天翻身2 次,保证前后肢正常的血液循环,防止神经麻痹;(3)安装牛辅助站立装置。

3.3.2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表现异常症状如下:(1)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数超过60次∕min以上,严重时达100 次∕min 以上;(2)牛用力呼吸,腹式呼吸明显。呼吸困难的程度不一,需要驻场兽医仔细悉心观察,有张口呼吸的表现,常常口角上粘附白色泡沫,病牛有脓性鼻涕从呼吸道流出,呼吸困难、无力,有的病牛伸颈呼吸,呼吸异常困难,仔细观察牛呼吸过程中鼻翼有无前后移动,观察腹部是否有腹式呼吸出现等。

有的病牛咳嗽症状明显,支原体肺炎很少流鼻涕,肺炎链球菌病流鼻涕明显且呼吸困难。常见病因如下:

(1)病因一: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是奶牛副鼻窦内和上呼吸道内常在菌,当奶牛抵抗力降低时,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巴氏杆菌肺炎。冷应激、热应激、牛舍通风不好等均可引起发病,各饲养阶段牛均可感染,其发病大多呈散发,个别牧场呈地方性流行。用药: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氟喹诺酮类(马波沙星),全群可用阿莫西林、磺胺类药拌料饲喂。预防:接种巴氏杆菌A、B二联疫苗。

(2)病因二:曼氏杆菌病。这是由溶血性曼氏杆菌引起牛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为“船运热”。断奶犊牛、后备牛、青年牛均可发病。主要症状:体温40 ℃以上,呼吸快,用嘴喘气,不愿卧地、严重的卧地不起,口角粘附白色泡沫,采食量下降或停止进食。■

猜你喜欢

牛场氏杆菌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肉牛口炎咋防治
在亚丁(二首)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