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5宋百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莒南县农业农村

宋百国

(莒南县文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莒南 276614)

1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发展大省,农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莒南县地方经济的持续提升。莒南县是鲁东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东大门,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特色农业。“十三五”以来,莒南县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一系列方针政策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1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突破550亿kg,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实现“五连优”。较上年增加5.35亿kg,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累计从生产者购进粮食417亿kg,真正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的三连增。

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基地园区建设中,莒南县基地园区总面积达到4.13亿m2,大大提升了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2008年,省制定了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莒南县被列入鲁南经济带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农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文疃镇松山春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也被评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全面提升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

2 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因素

2.1 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的带动能力较弱

农业经济管理是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但由于生产企业和小农个体之间在农业生产上全无联系,因此导致大型农业企业在带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莒南县土地面积有限,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空间不大,粮食和经济作物占地统筹难,花生、果品、茶叶、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统筹发展难度较大。

土地规模流转难度较大。土地流转涉及的农户多,面积零散,协调难度大,流转的面积比较小,且成片、成规模、大面积流转较少,不利于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影响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例如:莒南县域范围内大型农业生产企业数量很多,其国家级企业有1家、省级企业共5家、市级企业共有40多家,年销售量超过1 000万元的企业共有90多家,年销售量超过1亿元的共有30家,为莒南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数量较多的农业生产企业虽然带动了一部分农业种植人员就业、创收,但在全县范围来看仍存在带动能力不足的现象,对莒南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行起到的帮助仍比较小。

2.2 新旧经济管理模式无法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为现代农业管理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为农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生产得到大力支持,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地方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对农业发展在经济建设中产生的重要性也有很高的意识,但在实际发展中仍有部分因素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实施。

处在传统农业和新型农业结合的时间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将管理模式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进行转变,这就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和创造能力,而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一些原因的制约导致专业人才的数量较少、能力偏弱。自2006年以来莒南县的经济总量位于山东省较低水平,经济总量不及山东省平均县城经济总量,经济原因导致莒南县在进行人才引进时不如发达城市有吸引力。

3 农业经济管理对策

3.1 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

加强中小型企业和个体种植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可以通过结合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和地方规划来对种植人员进行思想转变和理念的更新。莒南县每年会对农业生产进行大力补助,针对一些低收入种植人群、拥有耕地承包权的人群和土地流转补贴人群进行大力支持,结合补贴政策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宣传,通过改善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

3.2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加强对科学技术的有效研发和使用、将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为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应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审核记账、票据、财务公布、建档管理的统一性,并推进村级会计电算化工作。

例如:设立村帐镇代管办公室,隶属经管站管理,配备专职代理会计,完成票据审核和会计核算持证上岗制度,按财政部印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的要求建立账簿,设置会计科目,完成对村级财务收支、财务管理、村级统计、各项承包合同管理和土地征用结算的管理。完善库存现金管理,库存现金控制应在核定限额内(限额xx元),不得超限额存放现金;做好日现金盘点制度;资金去向要齐全,禁止“白条”入账和私人挪用;村内各项收支参照《年初财政收支预算方案》执行,村内年度结算为12月30日,在年终结算时确保当年应收未收、应付未付各种款项,做到账实、账款、账证、账表五相符。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入年终决算收益分配。

3.3 提高农经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管理团队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很高要求,因此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吸引、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同时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依托自治组织建设,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增加了解业务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康健全的管理监督机制,优化传统管理模式,以保证农村集体财产的安全和管理要素的合理化。加大其作为党联系群众桥梁的作用发挥,引导其向农业经济管理型人才转变,助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3.4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是有效引导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手段,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由传统制度向新型制度转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整体生活质量,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给予农村管理相应的制度保障,以此来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针对自身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新型管理制度将管理工作进行分层化,自基层向地方部门实行阶梯管理的方式,有效提高各个阶段的管理质量。对农村管理现状以及农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具有较强针对性、可行性与可靠性的科学管理制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要求,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保证农村经济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针对各个阶段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负责,按照管理人员的能力、工作范围来确认管理目标。

合理经营,规范村庄经营行为。组建合作组织,可以以入股的形式,或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产品适度规模化经营。在提供加工、流通、仓储、劳务等有偿服务过程中,合理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等综合性服务。在村集体认可情况下,或通过合同承包方式,利用集体所有资源,自主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生态农业收入。或创办农业生产类、综合服务类合作社等服务实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光伏等产业。按照设计、招标、建立、验收的规定程序,开展建设管护财政支持的小型项目,增加农村资产收入。

3.5 完善村庄建设资金问题

村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单靠政府和农民有一定的难度。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适当增加年度建设用地指标,相应扩大增减挂钩周转建设用地指标,使大部分农区不会被征地、被城镇化,进而可以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提前获得建设资金。

3.6 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专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例如:可以利用合作社在提供信息、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农村经济管理规划,带动非社员农户入股和使其享受合作社的服务,从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规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农村合作社因其合作组织属性,能够凝聚和吸纳人才,可以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通过发挥人的积极性的作用,激发村庄经济活力和潜在的市场内驱力。

4 结语

将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与新型理念融合创新,积极优化和规划农业管理的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了解当地市场的变化趋势,强化信息技术的转化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进而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猜你喜欢

莒南县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平欧杂交榛在莒南县的栽培技术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