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简析

2023-01-05何剑威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农业

何剑威

(菏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菏泽 274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仍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很多地区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产业链条短、规模化效应缺乏、大数据认识不当等。为尽可能解决这类问题,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1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促进作用

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说,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发挥多方面促进作用,包括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推动乡村经济规范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信息化发展、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1.1 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日渐提升,这关系着农民群体能否较好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同时直接影响农村生产经营人员的专业性。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中,农民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更好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通过对传统管理理念、方法及手段的改变,管理工作可获得科学理论支持。通过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化培训农村生产人员,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1]。

1.2 推动乡村经济规范化发展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发展不规范问题,这种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农民行为方式、农村管理制度等方面。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聚焦农业生产发展实际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成因并进行处理,完善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农村经济规范化发展能够得到保障。对农业发展内容调整来说,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有机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实际情况,农业生产规范性和科学性将大幅提升,在严格控制农村生产的过程中,也能够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更好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2]。

1.3 实现农村经济信息化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农村生产、经营中信息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信息化技术能够为农民提供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保证农民实现对市场行业的准确把握,进而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将农村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进而更好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更好地融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1.4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受广泛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影响,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受到一定冲击,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保证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作用于农业生产的栽培、收获、营销等环节,进而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更好适应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真正改变传统的农村发展观念和方法,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3]。

2 现存问题分析

2.1 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缺乏完善的农业发展理念和制度,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有效指导。受较为薄弱的基础影响,很多地区无法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坚实基础支持,投入资金不足、基础技术储备不够、经济发展指导效果不佳等情况也较为常见,这些都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还需要考虑发展持续性问题,如存在不够协调的农业发展,忽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很容易受到制约,乡村振兴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4]。

2.2 农业产业链条短

我国很多地区存在较为单一的农作物经营销售方式,主要表现为直接销售和简单加工,较短农业产业链条和较低农作物加工水平使得农作物额外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受客观条件限制,很多地区无法开展农产品大规模深加工,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种植收益。虽然很多地区在农业服务业领域开展相关探索,但有限规模往往会导致效益不高,农产品加工收益也往往流向外部企业,这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影响,须引起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应设法解决相关问题。

2.3 规模化效应缺乏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果,但农业产业规模化效应缺乏情况仍较为常见,这与涉农龙头企业缺乏存在一定关联,小规模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及整体水平提升。受龙头带动效应和规模协同效应缺乏影响,我国多数地区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地方性农业产品品牌,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制约,农产品经济效益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不利于农产品价值延伸和附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农业经济规模化发展冲突问题也存在很多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受此影响,无法充分结合地方实际资源开展,同样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5]。

2.4 大数据认识不足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农业大数据也受到广泛关注,但农业大数据未得到有效利用的情况仍较为常见,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制约。在农业历史销售数据研究、气象灾害预测、企业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农业大数据有着广泛应用,农作物存货与物流管理也离不开大数据技术支持。但在部分地区,很多农民未能真正认识到农业大数据的重要性,如认为农业大数据只是炒作概念,使得农业大数据未能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得到较好应用,无法较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3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路径

3.1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

为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应聚焦农业技术推广,各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需要积极开展相关宣传,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保证当地农民能够真正认识到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价值。具体宣传过程可考虑使用一定技巧和方法,同时在宣传中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如结合线下与线上宣传渠道,新媒体也需要充分利用,为保证新型农业技术的优势得到直观展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与宣传,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讲解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

在具体宣传过程中,可围绕农业技术的概念、优势及应用细节展开,通过实际案例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技术升级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宣传也可以围绕市场需求、绿色农产品优势及相关技术展开,提升农民对绿色种植技术的重视,进而发展绿色种植,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各地相关人员还需要重点开展相关优惠政策宣传工作,如政府出台的农业机械补贴政策,农民能够在政策引导下提高对农业机械的重视程度,进而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各地政府也需要深入参与其中,政府扶持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同时受到影响。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农业技术推广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成本,如很多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涉及种植环境营造,这一过程便需要大量消耗资金,很多农民无力承担这种消耗,显然不利于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因此各地政府需要提供相应补贴,同时也需要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农产品销售平台,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结合相关问题,各地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惠民政策,进而为农业发展提供扶持;对于各地的种植专业户,考虑到其种植规模较大,政府还需要提供专项补贴,如农民存在较大资金需求,地方政府还应考虑提供无息贷款及技术扶持。

3.2 延长农业产业链

为解决上文提及的农业产业链条短问题,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还需要设法延长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品牌打造也极为关键。对于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来说,较短的农业产业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各地需要设法突出自身区域优势,对农业经济产业进行整合,弥补自身劣势。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无法引进国内一流集团或企业,因此可聚焦食品加工等企业进行招商引资,以此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这一过程需同时聚焦区域产业划分,通过建设农业加工产业园等农业园区,更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此外,各地还应考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如建设种植体验区、采摘园、农家乐,以此实现对自身旅游资源的补充,保证旅游服务业与农业的同步发展。

在延长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也不容忽视,这能够保证农村经济发展获得规模协同效应和龙头带动效应的双重支持,因此各地政府还需要大力扶持涉农龙头企业,进而对区域优势进行整合,形成农业生产规模效应,以此为基础打造农产品品牌。在农产品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应聚焦区域农产品生产标准统一,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应做好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申请,保证地方优势能够充分发挥,这一过程可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进而更好实现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发展目标。

3.3 发展新型农业模式

3.3.1 发展新型农业模式。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型农业发展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可由此得到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等理念的指导,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也能够随之淘汰,各地区将真正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农业生产新模式探索,持续向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最终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推动新型农业模式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对地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聚焦农民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建设,打造农业发展信息化平台,更好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支持,这一过程应聚焦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充分利用,通过打开农产品销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3.3.2 关注农民观念引导。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平均年龄较大,很多地方的农村存在年轻劳动力短缺情况,农村年轻人更多选择进城务工。受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接触和理解先进农业技术,对先进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存在抵触心理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往往制约了新型农业模式发展及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为解决相关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开展针对性宣传,保证农民真正摆脱传统思想束缚,认识到新型技术的作用和优势。

3.4 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

农业大数据同样能够较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保证农业大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各地区必须真实理解农业大数据,并依托农业大数据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转型探索,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竞争力。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应积极引进大数据相关人才,夯实农业大数据利用基础,并以此为契机升级思维,推动农村经济改革发展。

通过收集、分析、整合、运用农业经济数据,农业大数据可从海量农业数据中快速提取有价值内容,进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依据。如在区域农产品结构调整中,农业大数据可对土壤成分和环境气候进行分析,进而提供相关依据,农业与服务业等产业的融合也能够同时获得依据。在跨领域融合探索中,农业大数据能够提供数据支持,这一过程需要针对性融入地方特色并提供资源倾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途径。此外,农业大数据还需要用于农业经济组织管理指导,如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调整,规避分析失误、数据丢失等问题,农业经济组织效益将随之提升,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更好地作出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涉及的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新型农业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等内容,是可行性较高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路径。为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还需要同时关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关人才引进和培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