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助力特色小镇发展案例及启示

2023-01-05陈科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关村艺术设计小镇

特色小镇是在产业、历史、环境等诸多因素深度融合之后,沉淀形成的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抓好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而环境艺术设计在挖掘乡村地域特色、优化乡村环境、彰显乡村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引入特色小镇建设,并将村镇空间建设成一个融合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系统,是提升乡村建设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为此,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22年6月出版发行的《乡村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一书紧跟时代步伐,针对如何开展乡村环境设计提出较为详尽的观点阐释和方法总结,能为各地建设和改进乡村宜居环境、乡村特色产业提供重要参考。

《乡村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一书叙述严谨、思路清晰,分10个章节全面介绍乡村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乡村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系统构成、乡村环境的特征、乡村聚落环境解析、乡村环境中的朴素生态思想及适宜性技术、乡村环境规划与设计基础知识与方法、乡村聚落生活空间环境设计、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乡村农田景观规划与设计、乡村产业规划与景观设计、乡村营建中的公众参与等。文章由浅入深阐释了特色小镇建筑环境设计的理念及个性化改造实践的实现,对于合理优化特色小镇的住宅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及提升特色小镇整体发展质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接下来,该文将结合书中内容和具体的特色小镇建设案例,分析乡村设计艺术化与乡村功能现代化相结合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对乡村发展的关键助力作用。

案例一:上海南郊的“桃花源”——吴房村。吴房村的环境艺术设计源于画家吴山明与吴扬联袂创作的“桃源吴房十景图”,吴房村以十景图为设计灵感对房、农、林、水、田、路、桥等七个方面进行全新布局。建筑风貌的整体规划汲取了吴房村原貌最淳朴的粉墙黛瓦风格;生态系统的构建在充分考虑当地乡俗及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突出了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民居和农业景观的设计则依照当地的具体现状“顺势而为”,全力凸显海派水乡的柔美和乡野风貌的淳朴,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当地历史文脉与建筑肌理的分离。吴房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合理开展激活了当地民宿、生态垂钓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吴房村结合乡村旅游打造了文创、电商直播、创业就业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产业业态的导入盘活了吴房村的闲置资源,促成了乡村资源与资本合作。几年之内,吴房村整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村民成功变“股民”,收入快速提升,吴房村还成功入围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可见,吴房村在环境艺术设计带动下实现了一二三产联动,并点燃了吴房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案例二:杭州富阳——“水墨”东梓关村。环境艺术设计是美学、建筑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的集合体,在东梓关村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这一点尤为明显。乡村是故乡、故土、家园的精神实体,沉淀了人居环境智慧与乡土文化精神,东梓关村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充满乡愁记忆的江南村落,2016年就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民录,其依傍富春江水,置身其中,融入自然、年代、历史、民俗与生活的艺术之美扑面而来。东梓关村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充分结合当地的空间原形,尝试以较少的基本单元通过组织规则实现多样性的聚落形态,并将古树名木、街巷步道、河网水系作为村落精神文化的传承媒介,既是对传统民居建筑色彩的再现,也是当下乡村建设审美的现实写照。作为《富春山居图》的景点之一,东梓关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毋庸置疑,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对当地乡土文脉的提炼及乡土材料的应用,复原了安雅堂、越石庙、官船埠等古建筑的建筑风貌,利用当地30多种乡土植被再现了东梓关村生态环境特色,打造了包括淇水含翠、杭派新景、烟雨长虹、东吴水寨等在内的十景文化,为以乡村旅游为驱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见,依托环境艺术设计,东梓关村实现了资源要素的有效串联,其充分发挥了历史文化古村落的资源优势,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综上,特色小镇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不仅有助于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还能将文化内涵有机融入到乡村建设的细枝末节处,并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乡村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一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推动乡村环境艺术设计的落地,理论层次高、实践性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值得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人员及乡村建设行动策划者、参与者共同参考。

猜你喜欢

关村艺术设计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梦想在关村起航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
立足实际科学统筹 党建引领精准帮扶
熊的小镇
《星.云.海》
《花月夜》
小镇(外一篇)
东梓关村体系化修复古建筑群
古韵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