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障人群需求的无障碍城市建设研究
2023-01-05陈炳臻高一鸣周著文王玉涵
□文/陈炳臻 高一鸣 周著文 王玉涵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
[提要] 作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苏州市先后开始推进城市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标准的制定,在无障碍社会服务方面取得较大成就。本文以苏州市视障人群为切入点,分析城市无障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城市无障碍社会服务的新思路,目的是为城市无障碍社会服务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报(2006)显示,中国残疾人口约8,50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21%,其中视障人群约1,700 万人。同年,卫生部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指出,我国每年新增盲人约45万人,低视力患者约135 万人,即每分钟新增1 个盲人、3 个低视力患者。由于人口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年龄性相关致盲眼病也在不断增多,50 岁以上的视力残疾患病率约为0~19 岁患病率的8.4 倍。随着视障人群的不断扩大,城市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逐渐得到重视。
目前,苏州城市无障碍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作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苏州市自2011 年7 月颁布《苏州市无障碍设施管理办法》以来,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无障碍建设。然而,过去城市建设并未考虑相关指标,无障碍建设缺少监管、后续缺少维护,以及老城区历史文物较多难以改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苏州与“无障碍”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定义仍有较大差距。
《联合国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当禁止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保证残疾人获得平等和有效的法律保护,使其不受基于任何原因的歧视。从视障人群需求的角度对苏州无障碍城市建设进行分析,既能了解城市建设不足之处,可以针对相关需求进行城市改造,提供政策扶持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苏州城市无障碍化及包容度、宜居性,增加城市软实力,为未来其他城市的相关建设提供范例。同时,还是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对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这一伟大承诺的践行,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鼓舞人们在社会主义残疾人事业中继续改革创新、努力探索进取。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苏州市姑苏区、工业园区的视障人群。姑苏区历史悠久,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全区也以老旧建筑为主;工业园区则恰恰相反,多数建筑为近20 年内建造,全区规划与建设均按照新加坡标准进行。选择这两片区域的视障人群进行研究,有利于从主观体验上分析不同城区无障碍建设情况。此外,两片城区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国内多数城市面临的新城区规划、老城区改造难题。调研前,团队利用微信、哔哩哔哩等社交、自媒体平台与视障人群展开联系,同时得到苏州地方残联的一定帮助。在2020 年12 月到2021 年8 月,团队共采访43 位视障人士。
(二)研究方法。团队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从基础设施、公民权益、社会认同三个方向进行讨论;同时,通过口述问卷,对一些城市无障碍维度进行打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访谈在线上进行。同时,团队与地方NGO 展开合作,通过组织无障碍话题的圆桌论坛,进一步了解视障人群的真实想法。访谈结束后对相关文稿进行整理,得出研究结论。
二、研究结果
(一)基础设施层面的无障碍。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的制约,视障人群在日常出行等问题上有着较多的限制。相较其他类型的残障,他们对于基础设施的无障碍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李晨认为无障碍建设应符合三全为基、三化为本、三维保障;夏菁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落脚点是残障人群去使用,其应当更具有目的性;王明岩则提出了公平、弹性、简单、多感官、容错、省力等六项基本原则。在参考前述学者的研究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独立出行的可能性:盲道、无障碍坡道、无障碍语音播报
(1)盲道。尽管盲道的作用在近年不断被质疑,但多数视障人士还是表示“可使用的、通畅的盲道十分重要”。受访者中,分别有81.4%和20.9%的人认为姑苏区、工业园区“盲道建设存在问题”;69.8%的人认为“不完善的盲道会影响出行安全”;16.3%的人表示“日常会使用盲道”。针对问题“你认为盲道为什么难以使用”,出现频次前五的关键词分别是“有障碍物”“无衔接”“不安全”“不习惯”“积水”。残障NGO发起人之一的A 告诉我们:“盲道的问题实在太多,我外出都是习惯靠着路边走。不是说盲道没用,是实在不敢用。”
事实上,大量关于盲道的报道都提及了上述问题。苏州市已建成的超过690 公里的盲道,1.36 万处提示盲道,城市中53 条主要道路中413 个公共车站候车区设置了提示盲道。依据当初的城市规划,如此规模庞大的盲道应当可以满足视障人群出行需求。受访者中,88.4%的人表示希望能够独立出行;60.5%的人表示愿意有人陪同出行。由此来看,视障人群有着较强的出行意愿。然而,苏州残联职员F 告诉我们:“苏州大市视障人数约4 万,其中市区约1.4 万人。外出频率上,36%的人为 1 天 1 次及以上,45%的人为 2~3 天 1 次,2%的人为 1~2 周 1 次,17%的人为1 月1 次及以下。”该组数据显示,苏州视障人群的实际出行情况明显低于苏州无障碍通道的承载能力。总的来说,苏州盲道铺设里程较长,但仍存在较多问题。视障人群独立出行的需求仍未得到较好满足。
(2)无障碍坡道。一般来说,无障碍坡道对于老年视障群体以及多重障碍人群较为重要。根据《创建无障碍环境工作标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文件的要求,人行道存在台阶时都应设置轮椅坡道,且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受访者中,有55.8%的人认为“无障碍坡道有一定作用”;23.3%的人认为“苏州无障碍坡道建设存在问题”;25.6%的人认为“日常会使用无障碍坡道”。从数据上看,无障碍坡道似乎不如盲道重要,但是老年视障人群及其家属大多强调无障碍坡道的重要性。受访人C(74 岁)的儿子表示:“老人走楼梯是很累的。一是需要有个坡,二是一定要有扶手。”
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公共场所都提供无障碍坡道,但是部分存在坡度过高的问题。受访人C 表示:“景德路那儿的几家银行就不太行。但是银行的小姑娘都比较敬业,我来存钱都会搀着我进去。”“石湖那儿全是台阶,早几年去那里比赛摔过一次,后来就再也没去过了。”
苏州无障碍坡道建设在近几年正逐渐规范,但是老旧建筑的改造仍然需要加速。
(3)无障碍语音播报。作为近几年大规模普及的红绿灯配套设施,无障碍语音播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调研中,我们将地铁、公交的进出站提示音也纳入其中。访谈中所有人都认为“无障碍语音播报有一定作用”,41.9%的人认为“日常会使用无障碍语音播报”。多数人对无障碍语音播报的发展抱有乐观态度,并希望该技术能迅速在全市普及。
(4)无障碍电梯。有60.5%的受访者表示,近3 年“苏州市区无障碍电梯建设情况有较大改善”。具体来说,绝大多数公共场所的电梯按键都换成了刻有盲文数字的按键,部分电梯有了语音播报功能。在过去,视障人群单独乘坐电梯总是不知道楼层,如今这种情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
2、公共交通的可能性:地铁、公交、网约车
(1)地铁。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地铁是视障人群满意度最高的一类公共交通。苏州地铁建成时间较晚,建筑较新,无障碍配套设施相对健全。且地铁作为标准化交通工具,延误较少。视障人群多数会选择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内活动,如果有合适的地铁通勤路线,他们一般不会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苏州地铁的另一大优势是配备志愿者较多。受访人D 每天需要转乘一次地铁,他表示:“我对转乘的路已经非常熟悉了,但经常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询问我需不需要帮助。上了地铁,每次都有人要给我让座,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当问及地铁是否有什么不足之处,他说:“其实我个人感觉是没有的。如果一定要说不足之处,我希望路线再多一些,以及地铁口的电瓶车需要好好放,有些人不是特别守规矩。”
(2)公交。由于跨交通工具转乘对视障人群来说并不是很方便,绝大多数受访者单次出行会选择单一交通工具。苏州地铁并非遍布全市,有些视障人士工作的地点过于偏远,因此公交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仍是多数受访者最主要的出行工具。受访者中,81.4%的人对苏州公交“比较满意”;60.5%的人认为“司机与乘客很友善”;30.2%的人担心“有可能会过于麻烦司机及乘客”。针对问题“你认为苏州公交需要改进什么”,反映最多的分别是“需要知道公交还有几站到达”“希望增加公交站面积”以及“希望增加车辆座位”。受访者E 告诉我们:“我所理解的无障碍,应该是也不给普通人增加障碍。公交车站有的时候过道太窄,我看不太清容易踩到别人。早晚高峰公交很紧张,有时候别人辛苦一天还要让座给我,我也会有些惭愧。”
过去的研究更多聚焦于设施建设对残障人群身体行动的影响,实际上缺少相应的无障碍对于残疾人心理也会产生较大的负担。
(3)网约车。网约车在视障中青年人群中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渐提升。一方面得益于网约车的监管得到加强,过去拒载、“宰客”的现象正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以往仅有iOS 系统可以提供无障碍服务,近几年国内的网约车平台已经做到无障碍适配,视障人群可以轻松叫车。此外,我们发现,随着“滴嗒”等顺风车平台的发展,短程跨城旅行有了更多的选择。受访人D 表示:“我平均每个月要去一次上海。过去我得公交转地铁再坐高铁,到了上海在乘公交,每次都得折腾小半天。现在有了网约车,我只要在家楼下等着,一个半小时就能到上海总部。花的钱少,受罪也少。”在访谈中,有93%的人表示乘坐过网约车;74%的人认为“网约车将大大方便自己的生活”。网约车在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大大改善视障人群的出行状况。
3、公共生活的进入:志愿服务系统、无障碍信息网络
(1)志愿服务系统。当视障人群面临困难,如果周边有志愿者可以提供帮助,多数问题都可以解决的。事实上,志愿服务系统一直都是城市无障碍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障碍设施本身仅是一种工具,志愿者们更可以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L 告诉我们:“每次志愿者活动,那些盲人叔叔阿姨都是很愿意和我们聊天的。有的时候我感觉到,他们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只是在黑色的世界里过于孤单。”市残联工作人员M 说:“视障人群实际上是最困难的,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心理。他们的性格比较容易两极分化,很多时候志愿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由于视障人群自身的一些特殊性,适当的志愿服务对于他们有着较大的意义。尽管在访谈中所有受访者都认为青年志愿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帮助,但是在实际服务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志愿苏州”的工作人员Q 认为:“志愿者数量不够,培训时间以及项目也不充分。有些志愿者并不专业,说话的时候不懂得避讳一些字眼。有些学生志愿者一点也不上心,单纯来混时间。”
(2)无障碍信息网络。与网约车类似,中青年视障人群普遍认为“无障碍信息网络十分重要”。目前,微信、QQ、美团、饿了吗、滴滴等主流App 已经实现无障碍适配,讯飞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帮助视障人群轻松进行语音输入。但是,一些公共事务类等政府网页仍有待改进。受访者W 说:“有的页面经常卡顿,有的App 直接和输入法不兼容,还有的就是页面太乱我完全不知道要点什么。”未来一些政府部门仍应重视在网页上的无障碍适配。
(二)公民权益的无障碍。过去国内的无障碍城市多指城市建设上无障碍化,依据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其对于无障碍化生活的期望也在提高。当残疾人生活在苏州这类无障碍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其对于城市无障碍化的需求就不仅仅停留在道路、建筑上,而是上升到受教育、求职、婚姻、医疗保健、养老等其他的方方面面上。虽然从法律层面讲,上述诸领域实现无障碍,与健全人平等是必须的,不过传统的城市无障碍化水平低且由健全人主导,残障人士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新型的无障碍理念则相反,它认为城市无障碍化应由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推动,且残疾人理应占有更多话语权,当难以达到残疾人预期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大。邵小艳认为盲人群体应当存在集体归属感与权威的意见领袖。团队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本地盲人贴吧还是微信群,意见领袖都已确实存在。他们会通过自媒体等方式代表残疾人发声,比残联更高效地表达残疾人诉求。读屏技术与文字转换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残疾人分享观点并扩大其影响。政府如果不能谨慎处理,则容易产生舆论危机。对于苏州,这既是挑战,更是加速实现无障碍化的机遇。调研中,我们发现视障人群在受教育、求职、婚姻方面有着较强的诉求。
1、受教育的无障碍。根据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提供的近十年的《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义务阶段的特殊教育已经基本实现普及。在访谈中,多数受访者对于这一阶段的教育并没有过多质疑。受访者A 则告诉我们:“目前你接触到的大多是全盲,我们是从小就在特校学习的。但是许多人是有剩余视力的,他们应该在普校还是特校学习?群里的其他人,有脑瘫、有自闭症、有癫痫,还有佩戴助听器的,他们又该选择哪里读书?有些问题是无解的。”
在团队先前的调研中确实发现类似案例。苏州市吴江区一名自闭症儿童原先在普通学校就读,其因与多名同学有矛盾被家长委员会投诉至校长处要求转学。该生家长认为孩子多数时候是正常的,与其有矛盾的同学常常欺负他。此外,在普校读书有益于身心康复,同时也是自身合法享有的受教育权;家长委员会则认为他在班级影响大多数学生正常读书,其坚持自己的受教育权不应以侵害他人权利为前提。事实上,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来看都是对的。最终结果是经过几个月的拉扯,在没有普校愿意接收他的情况下,该生转入了特校。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设融合教育班,但是对应的师资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除了缺少足够的融合教育,访谈中反映最多的问题分别是“专业选择少”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入学率低”。受访人推拿师Y 认为:“我那会儿读书的,基本都是学的推拿。我不清楚现在年轻人怎么样,但是大部分人不学推拿学什么呢?”
调研中,多名青年受访者认为“专业方向不开设”“院校不接纳”“学习难度大”“难以就业”这几个原因造成了专业选择十分困难。许多专业对于视力有着较高要求,一些院校也因为无法提供适应的无障碍教学深陷舆论风波,不适宜的专业选择则让视障人群在就业市场毫无竞争优势。就算无视这些问题仍要选择其他专业,缺少相应的教学方案导致视障人群学习充满困难。团队在调研中也发现类似案例。一名少数民族视障青年(全盲)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某高校就读师范专业,然而该专业此前从未培养过视障学生。在语言、教学等多重阻碍下,该生一度自暴自弃,最终在多方帮助下勉强毕业。此后,又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教师编制等多个问题上面临困难,一方面是自身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区政策导致考取资质、编制有着一定身体限制。也正是这些原因,导致许多视障青年不愿意考取大学,Y 告诉我们:“读书读出来能怎样呢?读一个大学出来也没有好工作,我培训了几个月做推拿工资也不低,我为什么一定要读大学呢?”
2、求职的无障碍。访谈中,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并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只是工作种类有限,选择太少、薪资太低。尽管《宪法》第45 条第3 款规定盲人享有劳动的权利,《残疾人保障法》第27 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但是对于视障群体,他们仍会面临以下困难:部分小型企业不签署劳动合同,不缴纳五险一金;有些则因其是残疾人故意压低工资;一些公司骗取应聘残疾人的相关政策补贴,给他们开最低的工资并要求不要上班。近几年,随着监管加强以及残保金政策的改革,相关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3、婚姻的无障碍。“找不到合适的人结婚”,这成为了调研中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多数访谈者希望能找到一个健全的,至少身体应当比他好的人来结婚,一方面是需要有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担心下一代遗传以及教育的问题。在讨论“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一问题时,受访者提到了一是社交圈比较窄,认识的人太少;二是内心比较谨慎,害怕相亲的对象游戏感情。针对问题“为什么不考虑相亲类App”时,多数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一些人认为网上的东西比较虚拟,容易泄露自己的信息,同时更加容易被欺骗。受访者A 提到:“我是一直用这类App 的,但是上面诈骗的的确很多。我知道残联以及其他残疾人组织也在自发的在网上做这类相亲的网页、平台,但是现阶段,一是网站搭建有些问题;二是信息把关不严;三是宣传不到位。当然,我个人对着类网站还是很期待的。”根据团队调查,我们发现女性视障青年的婚姻率略微高于男性,但是婚后家庭矛盾也多于男性。因此,婚姻上的无障碍,除了需要婚前残联积极引导,帮助搭建平台;婚后妇联、残联也应更多关注弱势群体的家庭矛盾。
(三)社会认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在逐渐提高,对于残疾人也有了更多地认识。不过总的来说,整个社会对于盲人的认同度仍然有待提高。相较于其他残疾人,视障人群圈子是固定与封闭的。健全人会好奇盲人如何看书、如何上网、如何使用微信。事实上,只有切实接触他们,才会真正地了解并认同这个群体。
相较于基础设施和权益的无障碍,文化认可上的无障碍难度是最高的,干扰因素也最多。如何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可度,这也将是对苏州最大的考验。
综上,城市无障碍化,是城市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必经之路。归根到底,残疾人问题不是由残疾人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只考虑到了健全人士的需求,而将边缘人群的需要抛之脑后。无论医疗水平多么先进,新生儿童致残率都不可能降到零。而残疾人,则替所有健全人承受了那万分之几的致残悲剧。研究无障碍城市,分析城市化进程中残疾人日益强烈的需求愿望,既是为了满足残疾人的合理需求,提高城市的无障碍化程度,也是为了弘扬一种助残文化,让更多健全人了解残疾人。未来城市无障碍究竟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社会究竟对残疾人能有多大的包容?残疾人到底能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社会?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个社会与国家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