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分析
2023-01-05□文/张冉
□文/张 冉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加贸易量,放任其净易货贸易条件恶化,使经济发展停滞。本文先对净易货贸易条件进行解释,并且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扩大贸易量政策进行分析。针对发展中国家净易货贸易条件恶化,甚至经济发展停滞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提出建议。
一、净易货贸易条件的定义及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理解
贸易条件作为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利益的关键指标,反映了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份额,影响着世界收入的分配格局。净易货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反映了该国一个单位的商品出口能够换回多少个单位的商品进口。NBTT变高,说明一国贸易条件改善,单位商品出口能够为该国换回更多单位的商品进口;反之,表明一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加贸易量,往往放任其净易货贸易条件恶化,使经济发展停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贸易有利于国家发展。经济发展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国家内部的经济形势,也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有关。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能够加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经济制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由单一化向全球多元化进行转变,促进其经济发展。由于国际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企业必须有过硬的产品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潜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利于加强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意识,促进自主创新,提高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二)出口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出口贸易,也就没有了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大于进口贸易,外汇收支表现为顺差,它构成了外汇储备的来源,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支付能力和经济实力。
贸易战略主要包括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为了能够顺利使用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一般采取提高关税、实施进口配额和本币升值的措施。进口替代战略实际排斥外部竞争,往往容易降低经济活力、阻碍出口、增加失业,并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相反,出口导向战略一般采取给予出口企业诸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增加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出口企业需从国外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以及技术专利等实行税费减免并放宽进口配额,使本国货币贬值以降低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增加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措施。
李军鹏通过对全球10 个国家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进口替代战略条件下,相关各国的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仅为6.5%,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5.25%;而在出口导向战略条件下,年平均出口增长率达到27.45%,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55%。因此,不难得出,外贸出口事业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种必然趋势。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迅速,通过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体制的借鉴和贸易的往来,发展中国家才能通过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利用自身优势激发市场潜力,通过国际贸易寻求他国共同合作发展,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实现经济互通,创造利益共赢。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现阶段各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已经逐步趋于完善,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交流过程中,各国之间的文化、风土人情、政治策略等渗透其中,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流,也直接带动了国家之间的政治交流,由此形成国际经济贸易与政治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经济发展成为国际发展的主流。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原因分析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弱。经济竞争力强弱和贸易条件的优劣对比决定了区域间净贸易量的基本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较低,这就导致西方国家热衷于在这些国家投资。但是,通过单纯地提供加工或者是劳动力,发展中国家鲜有从事研发和营销等高附加值活动的机会,无法在世界经济体系竞争中立足。
然而,由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大购买商与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拥有不对称的市场势力以及对价值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牢牢把控,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的转型升级中始终无法掌控高端产品的定价权,最终导致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济贸易活动共计分为两类,分别是自由贸易模式和保护贸易模式。其中,如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占据主动地位,因此希望以自由贸易模式扩大其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这也是自由贸易最开始盛行的原因。不过近些年中,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开始转换贸易思路,崇尚保护贸易策略。
政府干预政策的实施对贸易双方的进出口数量和价格都有直接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出口产品的种类和厂商进退市场的决策,进而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即使发展中国家开始寻求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机会,但技术封锁和禁运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针对性越来越强,迫使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更高的价格进口核心零部件与资本设备,从而抬高了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价格。因此,不难得出,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价格的不断提升,其贸易条件也会恶化。
(三)合成谬误。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因此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活动,从而引发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合成谬误”。20 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提高了中间品跨国贸易的比重,使国际贸易的流向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更多同类出口产品的出现,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出口结构相似带来的竞争压力,都有选择牺牲利润空间的动机,即通过压低用本币表示的出口加成来维持市场份额,以防止本币升值削弱其出口竞争力。发展中国家会逐步陷入“合成谬误”的困境。为了增加贸易量,导致整体出口产品价格下降,最终恶化了本国的贸易条件。
(四)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战略的错误认知。为了保障国内就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很多国家政府希望通过增加贸易量、扩大出口来带动就业和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增加贸易量不是盲目地扩大出口的数量。
扩大出口战略就是不遗余力地努力出口,属于重商主义贸易观点。国际经济学家虽然把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为经济贸易战略研究的直接目标,但他们并不把补贴和倾销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马歇尔勒纳条件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在进出口弹性之和小于1 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一些急功近利的决策者把汇率工具、利率工具和信用政策极端化地与出口导向战略一起使用,导致对国外市场的严重依赖和激烈的贸易摩擦。
三、对策建议
(一)发展中国家。首先发展中国家应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开发和供应国际市场所需的商品,以提升贸易量。扩大出口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与快速融入国际分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融入全球化程度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发展中国家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厘清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形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正确定位,以免因为总值贸易核算所带来的偏误而被动地成为“受益者”或者“受害者”,要根据市场需求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正确的方向。例如,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要强调通过出口导向,开发和出口国际市场所需的产品,扩大国际经济交往,促进本国或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出口的数量。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把产品研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通过科学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在当今科技与生产条件下,受世界各国欢迎的新产品主要是那些技术含量高、技术研发难度大的高科技产品。发展中国家应该逐渐摆脱对国外高技术要素投入的依赖,寻找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利用沿线国家比较优势的差异性,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区域价值链。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以技术升级带动需求的增加,可以较好地避免同行业的价格竞争,扩展与周边地区产能合作范围,进而从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落后方转换为区域价值链中的相对技术先进方,接触甚至控制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增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实现创新发展,摆脱要素投入路径依赖的“低端锁定”模式,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出口,而是要建立起合作共赢的现代贸易思想。通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国际间资源的互补共享,更好地整合优化全球资源和要素,还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面对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发展中国家需要不断地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紧扣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全球创新协作,通过开发和出口国际市场所需的产品,扩大国际经济交往,促进本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合作共赢不是一味地妥协,面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无理要求,发展中国家不能对其新兴产业给予政府补贴和其他类型的政府支持,如果照办,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造成极大影响,绝对不能答应。同时,发达国家无理要求发展中国家消除所谓技术转让的特定政策和做法也不可以同意,如果这样做,不仅严重违背市场经济企业自主、交易自由的基本原则,而且会给其技术进步带来严重副作用。
国际贸易需要发展中国家争取一定的发展中国家待遇,不把非关键部门产品的关税降至发达国家的水平,不能答应完全取消世界广泛存在的特定的非关税壁垒。同时,不能无条件地对发达国家服务和服务供应商实行市场准入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利用世贸组织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和程序,明确不接受发达国家根据国际法判定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不公平竞争的做法。当然,某些承诺也是不可回避的,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执法力度。
(二)发达国家。“全球化”促成了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呈现出长期性与复杂性。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动与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得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因此“贸易失衡”被发达国家故意夸大来转移矛盾焦点,以便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趋势说明,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双方实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采取“逆全球化”措施只会进一步缩减国际贸易规模,降低贸易增速、阻碍贸易复苏进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国家提出的“贸易利益受损”问题。
因此,发达国家应破除贸易壁垒,不断密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加快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以期尽快平息全球化大势下的“逆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自身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责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带动其他国家发展,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往来、产业分工等经济互动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应主动遵守现行的国际运行机制,积极配合相关规则的制定,要敢于承担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大国责任,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