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岛答卷
2023-01-05牟云
□ 牟云
长岛地处黄渤海交汇处,因海而生、凭海而立。上世纪80年代,长岛在全国率先实施“耕海牧渔”发展战略,1992年一跃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但是,上个世纪末,由于过度捕捞、无序养殖,近海生态急剧恶化,长岛经济急剧下滑,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降到全国海岛县下游水平。其后,虽几经努力,但发展局面一直没有根本改变。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以长岛整体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闯新路做示范的决策部署,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相继出台《关于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规划》《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给予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推动长岛以生态建设引领绿色发展,走“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良性循环之路。
一、聚焦“生态为民”,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碧海青山
长岛恪守生态优先理念,将生态保育与绿色发展一体谋划、一体布局、一体推进,全力打造引领发展、促进发展、保障发展的高品质生态环境。
坚持加减并举,打造苍翠青山。痛下决心,拆除了全部80台风机,完成所有10个居民岛31万平方米裸露山体治理,完成植树造林1000亩、退化林改造4200亩。绿化面积由2017年的45万平方米增加到69万平方米,增长50%以上。昔日“风机路”“地灾点”变成了海岛风景线,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整个长岛成了风光秀美的天然氧吧。
坚持自然恢复,修复秀美岸线。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岸线89公里,减少入海排污口1038处,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到85%。昔日拥挤不堪、排污入海的育保苗场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整修一新的海滨慢道和亲水岸滩。
坚持进退有序,保护生态碧海。完成近海养殖腾退1.8万亩,投放人工鱼礁130万空方、增殖放流恋礁型鱼苗3000余万尾,90%以上海域近海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养殖腾退后的海面景观赏心悦目,海藻丛生、群鱼畅游、鸥鸟停驻。
坚持全域一体,建设美丽城乡。禁止一般性加工项目进岛落户,禁止新上各类工业项目,支持现有工业企业有序退岛登陆,推动工业全控停、零增量、消存量;全面实施岛外旅游车辆“禁进”、岛内车辆“控牌”,最大程度减少污染源。4年来,做到了新能源公交体系全域运行、烟花爆竹全域禁放、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全域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全域覆盖。2019年,长岛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年来,长岛PM2.5降低14.7%,海水COD浓度降低51.3%,悬浮物浓度降低48.2%。衰退的大叶藻现已在海滩礁石丛生,东亚江豚、斑海豹等濒危生物频繁群游,鲸鱼、海龟经常现身,东方白鹳、黄嘴白鹭等濒危鸟类明显增多,野生海珍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恢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二、聚焦“产业富民”,探索发展增效群众增收科学路径
长岛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既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群众增收。
在生态渔业发展上,做强“大渔”带动“小渔”。探索“牧场企业+渔户”合作模式,培植国有股份制、渔村集体化、龙头企业型规模海洋牧场企业5家,建设国家级、省级海洋牧场12处,下水亚洲最大的量产型深水智能网箱、国内首座5G+全景海洋牧场应用深远海智能网箱、国内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网箱等大网箱。依托全国领先的海洋牧场装备,实施企业大网箱带动群众小网箱接力养殖,7座大网箱带动群众小网箱869个,养殖周期缩短1年,渔户效益增加1倍,既减少了群众小网箱养殖风险、确保了稳定增收,又为企业大网箱提供了源头活水、提升了深远海养殖品质,实现了互利双赢。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抱团发展,全区49家合作社带动群众3600多户、养殖面积1.6万公顷。启动渔业体制改革,推动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份、渔民变股民,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渔业提质增效,确保群众在渔业发展中永续受益。
在生态旅游转型上,强化“大旅”领航“小旅”功能。绿色是长岛最靓丽的名片,旅游是长岛最有潜力的产业。全县大力实施全产业提升、全资源整合、全景式打造、全区域管理,以优良的旅游大环境放水养鱼,激活群众增收“一池春水”。深度挖掘“海、岛、山”元素,建成运营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推出海上环游等海岛特色旅游产品,举办马拉松比赛、海钓邀请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打造“梦寻仙山”“渔号之夜”等夜游项目。获批全国首个3A级海上景区,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金奖”。长岛旅游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4万人,超过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龙头拉动行业升级。实施“渔家乐•民宿”提升三年计划,精心打造砣矶石头巷等特色民宿,推动旅游业态向主题差异化、设计特色化、空间舒适化、服务标准化转型。20多名长岛籍大学生返乡创业、10余名艺术人士主动到长岛打造特色“渔家乐”,百年海带草房等特色渔家乐收入比一般民宿高出30%,拉动了“渔家乐”行业整体提档升级。目前,全区“渔家乐”项目经营业户已达到1100多户,覆盖了55%的渔村,年平均收入超过10 万元。
三、聚焦“服务惠民”,做好海岛基础设施短板补齐、品质提升文章
长岛是由离岸岛屿组成的岛屿群,海岛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面临诸多陆地上不存在的实际困难。为此,在推动群众致富的同时,长岛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出行、教育、医疗等方面难题,不断提升海岛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方便出行上,完成12艘营运客船更新升级;蓬长航线运力规模、服务档次达到全国陆岛交通领先水平,开辟长岛至旅顺航线,开通蓬长直升机航空摆渡航线;全面实行长岛居民免费乘公交,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在就学就医上,建立市级名校名医院支教支医、合作办学办医的对口帮扶机制。烟台二中与长岛3所学校组建办学共同体,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山医院与长岛人民医院结成医疗联同体,进岛支教、支医人员分别达到15人、39人。
在生活保障上,建立起跨海引水、海水淡化、雨水积蓄等多重用水保障网络。过去只能定时、定量供水的北部岛屿年内将全部实现24小时供水,10个有居民岛实现海水淡化站全覆盖、净化水村村通。实施电网升级和智能微电网建设,实现全域“双回路”供电。
在政务服务上,开通行政审批网上办理系统。8个远离县城的岛屿在商事登记、市场准入、社会事务办理等方面实现“办证不出岛”,群众对基本民生的满意度超过90%。
未来,长岛综合试验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以贯之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创建长岛国家公园,以国际零碳岛为载体强化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生态文明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