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研究
2023-01-05汤学永
□文/汤学永
(安徽大学商学院 安徽·合肥)
[提要]营商环境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层次和质量,而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金融创新这个重要助推器。本文从金融创新助力优化安徽省营商环境出发,在分析金融创新对营商环境优化现状基础上,提出未来思路,为促进安徽省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金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尤其关注金融创新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多次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明确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实现“六稳”“六保”是当前社会各界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金融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二、金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相继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办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应对疫情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金融支持政策(35条)和《获得信贷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影响的新形势下,安徽省鼓励金融机构因势而新、顺势而变,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全方位服务企业,为其纾难解困。一方面在线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种类丰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强指针性金融服务发挥实效。截至2020年8月,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发布金融产品54项,解决融资需求39,582项,融资撮合总额773.91亿元;2020年上半年,安庆、池州、宣城、黄山、六安等五地区地方银行创新支持茶叶产供销信贷产品20个,已累计支持各类茶叶经营主体3,165户、贷款余额达11.38亿元;2020年5月举行的2020年内外贸银企对接会,现场签约金额53.4亿元,达成意向合作101亿元,有力支持稳外贸。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安徽省先后开展了“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三包三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和“千名行长进万企”等融资服务专项行动。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首次超5万亿元,同比增长15.97%,高于全国2.97个百分点,实现“十三五”期间全省贷款规模先后突破3万亿、4万亿和5万亿的“三级跳”;境内首发上市企业1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5家,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6,434家,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领先地位;全省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292.1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合计为企业提供融资超400亿元,实现全省大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总体稳中有降,金融服务成效明显。
三、金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思路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指出,在评价的36个城市中,安徽省会合肥市的营商环境综合排名16,其中金融服务维度仅排名26,与长三角城市群中沪苏浙省市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通过金融创新改善企业的经营与融资环境,助力优化安徽省营商环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深耕金融产品创新,迎合企业融资偏好,增强政银企合作黏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和使命,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小微金融产品创新,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要积极迎合经济形势新变化,补短板、锻长板。一是借助金融科技创新,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满足民营小微企业个性化需求。2020年全国工商联发布《2019~2020年小微融资状况报告》指出,2019年有71.6%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存在融资需求,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共有80.4%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需要资金的支持,仅有2.4%的获得融资满足了资金需求。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金融的力度,大力开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金融产品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一次发放、无抵押、还款方式灵活、易展期的定制化金融产品。二是大力开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加大金融对实体企业支持力度,扩大专项贷款种类,聚焦重点和短板,解决安徽省以大数据、5G、云计算、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结构优化的“后顾之忧”。支持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方向发展,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创新和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包括集成电路与智能语音、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产业链骨干企业、供应链重点中小企业予以支持。大力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研发适合小店经济的专项金融产品,为后疫情时期与洪涝灾害双重冲击下的基础民生服务提供坚实保障。2020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要求地方商务、财政、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落实好现行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共同促进小店经济健康繁荣发展。安徽应结合自身众多特色商业街、“老字号”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小店,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满足条件的小店提供贷款担保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大型电商平台合作,积极主动为安徽特色小店提供信用贷款及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进一步缓解小店经济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小店经济复苏回暖,让居民的基本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幸福感获得提升。
(二)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优化企业融资流程,提高政银企合作效率。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努力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计划执行力度,积极运用金融科技、互联网技术和渠道优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一方面是搭建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应依托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手段,加强工商、税务、金融监督、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与互联网平台联动,全面掌握安徽省小微企业销售、税收、银行授信、信用记录等各类信息,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深入了解全省各地区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精准把握有融资需求企业的资信状况,将最核心的信用信息集中展示,打破银企信息壁垒。要注重将信贷服务与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紧密结合,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迅速、精准把握企业信息,对当地重点产业提供更为完善的信贷服务,如合肥高新技术产业、芜湖电子电器与汽车制造业、马鞍山钢铁业等,以保持省内经济发展稳增不减的基本态势,同时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且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旅游业提供专项信用贷款服务的力度。另一方面是深入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探索产业集群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2020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线上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应将在线金融作为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应结合安徽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特色小镇等产业集群特色,金融机构与产业所在地政府、产业集群核心主体共同建立服务平台,探索产业集群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综合考虑各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等情况,授信于通过审核的龙头企业。银行可直接通过龙头企业精准掌握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及资信情况,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为银行“客户经理”的作用以及安徽产业集群效应,纾解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抵押物不足等核心问题,进一步地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高效性。
(三)深化金融市场创新,健全企业融资体系,拓展政银企合作空间。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金融产品体系、精准有效防范化解银行保险体系各类风险,以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安徽省深化金融市场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重点支持科创板建设,不断拓宽“科创+产业”发展之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截至2020年5月23日,科创板开市10个月,上市企业达105家,合计首发募资1,225.22亿元,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达12%。2020年7月3日,安徽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安徽省应提高资本市场对科创型企业服务的普惠性,大力发展科技融资担保,将科技融资担保业务全部纳入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提高科技融资担保业务风险容忍度。同时,设立专业创投基金管理机构,加强对科创企业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积极投资布局省内具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体系。二是优化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创新性地引入信用担保公司,降低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门槛。截至2020年6月16日,安徽省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共为48家企业办理565笔跨境贸易融资业务,核验出口货物关单2,051张,累计放款2.36亿美元。2020年4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杭州在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支持举措后,又通过推行全国首创融资闭环模式,进一步畅通金融血脉,为外贸企业打造更为便捷、舒适的融资环境。安徽省中小微外贸企业数量众多,应进一步加强对其提供金融支持的力度,可以借鉴杭州为外贸企业“增信”的举措,基于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积极引入信用担保公司,为需要贷款的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让他们真正“贷得到”,使外贸企业融资市场得到进一步优化,稳住全省外资外贸基本盘。三是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近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层出不穷,为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政府部门应牵头金融机构积极对接长三角优质金融资源,依托光谷金融港、云谷金融城、滨湖金融小镇等金融产业项目引进长三角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安徽设立区域分中心,进一步完善安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升级、实体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
(四)加强金融制度创新,注重企业融资管控,提升政银企合作质量。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为此,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安徽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不断优化守信联合激励机制,让信用良好的企业切身受益。应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发守信激励产品,充分利用安徽企业征信公共服务平台,参考使用贷款企业信用信息、信用积分和信用评价结果,挖掘具备有效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客户,对信贷条件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和便利,比如让守信主体在贷款时享受低贷款利率、长贷款期限、高贷款额度、免抵押担保、少审批程序等待遇,全面提升守信主体信用贷款的可获得性、便捷性和实效性,使守信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实惠,有力支持企业发展。二是不断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企业失信成本。各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负债记录、信贷记录、公共信息等征信信息的获取,同时应积极主动与工商、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更及时、更全面地获取企业的综合信息,将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甚至取消其贷款资格,同时在政府采购、资金安排、高消费等方面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对金融机构而言,提高对企业信息的掌握,能进一步提高贷款配置效率和利润。另外,应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易地出现的问题,不给失信主体留任何逃避惩戒的空间。三是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应完善监管信息共享体制,克服信息孤岛的内在倾向,把安徽省科学技术方面的潜力空间用足。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调查研究企业的资金需求、资信情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有序运行。同时,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高水平专业团队分析,紧紧围绕促进金融稳定、保证投资者权益进行精准化、动态化监测,及时识别、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防范金融领域逐利投机行为推动风险泡沫膨胀造成金融风险,为企业的投融资活动打造稳定健康的金融环境,为企业未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