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思考

2023-01-05郑云华高帅潘婧赵祖亮廖彦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银山湖州绿水青山

郑云华,高帅,潘婧,赵祖亮,廖彦

(1.中共湖州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浙江湖州 313009;2.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

1 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效

1.1 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走在前列

湖州市持之以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大花园,成为浙江省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全覆盖的地市。“三生”空间不断优化,扎实开展“标准地”改革、“五未”土地处置等,持续实施森林城市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打出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矿系列组合拳,空气质量逐年提升,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或好于III 类水比例100%。“三美”城乡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中心城市有机更新、小城镇综合整治、全域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在浙江省率先完成城中村改造,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省第一,市级美丽乡村实现100%覆盖。

1.2 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走在前列

湖州市持之以恒拓宽“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转化路径,2018年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居浙江省第二[1]。环境整治倒逼出绿色转型,长兴县铅蓄电池产业通过绿色转型,培育出天能、超威等超千亿企业;安吉县椅、竹两大资源型产业,通过不断转型,进军绿色家居产业[2]。创新发展培育出新动能,立足“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陆续引进吉利汽车等领军企业,打造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从卖资源转向卖生态、卖文化,用生态环境提升优质农产品、旅游资产价值,打响了安吉白茶、湖州湖羊、湖州桑基鱼塘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旅游产业产值突破千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城市。

1.3 人民美丽幸福生活走在前列

湖州市持之以恒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和全省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好地区。人人成园丁,共建美丽生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路线,“8·15 湖州生态文明日”成为全体湖州人的共同节日,全市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和学生环保教育普及率达双100%。人人做主体,共治民主社会,全面推行乡村治理“余村经验”,创新探索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等做法。人人有获得,共享发展成果,689 个行政村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1 下降到1.69。

1.4 生态文明治理能力走在前列

湖州市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了以地方立法为引领、以标准体系和体制机制为支撑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制订了首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地方性法规《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建立起“1+N”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3]。同时,在国内第一个研究地级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标准,构建起涵盖空间布局、城乡发展及融合等七大领域的绿色标准体系,涵盖26 个方面、144 个子类别及3 774项标准,为国家标准的出台贡献了“湖州参考”。率先实施“多规合一”、河长制、水生态文明城市、自然资源负债表等制度。

2 新时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目标

湖州生态优美、区位优越、城乡协调、改革集成,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方面,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又面临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互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践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应锚定国家“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标杆城市的战略目标,高标准护美绿水青山,高质量做大金山银山,将湖州市打造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

2.1 争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标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力解决一批生态环境的瓶颈问题,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的品质提升,成为名扬海内外的长三角中心大花园。

2.2 争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杆

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成为长三角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

2.3 争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标杆

开展政策制度创新试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转化者获利的导向机制,持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并向全国输出经验。

3 贯彻“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四种思维

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水平做好转化的文章,须树立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数字化思维。

3.1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研究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新发展阶段下,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须系统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维度因素、山水林田湖等多环境要素、制度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条件,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3.2 创新思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彻创新思维,就是敢于打破思维定式,解放思想,超越陈规,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探索转化的新理论、新机制、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打通转化的痛点、堵点、难点。

3.3 底线思维

深入贯彻底线思维,全面分析研判,坚持把牢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安全底线、GEP 稳定增长的底线等,防范在推进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工作中,造成对绿水青山的破坏。

3.4 数字思维

适应数字化浪潮,运用数字化方法、技术、要素等,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构建基于数字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商业模式等,以数字思维打开价值创造新空间。

4 抓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六大任务

按照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的思路,聚焦未来城市、生态环境、产业培育、数字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六大任务。

4.1 以品质化护美绿水青山

夯实生态绿色本底,做美做优“绿水青山”是实现高质量“转化”的基础。一是着眼于生态系统功能的高品质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通过封山育林、禁渔休渔等措施,让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全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高森林蓄积量和固碳能力。二是着眼于生态环境质量的高标准改善,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推进NOx与VOCs 协同减排,实现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全面提升水生态系统功能,做好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4.2 以低碳化引领未来城市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未来城市竞争的重要跑道[4]。湖州仍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以低碳化引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筑、居民生活和科创等重点领域,打出一套新时期低碳化转型升级的组合拳;二是在载体建设方面,精准谋划、着力打造一批低碳新城区、低碳产业园区、低碳城镇、零碳社区、零碳乡村,围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若干个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成效的城市窗口。

4.3 以品牌化提升生态农业

依托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湖州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实现仍待提升[6]。建议以品牌化提升生态农业,拓宽湖州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一是构建地域特色公用品牌体系,依托“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强化统筹,有机整合“两山农品汇”“南浔知味”“吴上兴鲜”等品牌,做好“山”“湖”“水乡”等系列品牌文章。二是健全市场化品牌运营机制,引入专业化品牌运营机构,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业,升级农产品溯源体系,壮大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创新服务综合体。

4.4 以绿色化提质高端制造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关键,也是湖州加快赶超发展、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依托。打造全国绿色智造名城,一是做优绿色智造的存量,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提升行动,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输、销售、回收、废弃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开展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循环型产业体系、绿色产品认证、生产者责任延伸等一揽子绿色化改造举措;二是做大绿色智造的增量,聚焦信息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培育一批绿色智造的优质项目、龙头企业和产业集团。

4.5 以特色化做优现代服务

现代服务业是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也是湖州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5]。一是要做好“环境招商”的文章,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发展新经济、吸引新产业、探索新模式;建立推广“环保管家”机制,实现专业管理、专家服务、专项辅导,通过优质服务在愈发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二是要重点抓好文旅融合文章,重点聚焦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旅IP,打造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将湖州打造成为长三角中心花园。

4.6 以智能化打造数字平台

依托湖州城市大脑,多维度集成化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平台,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在前列提供“数字”支撑。一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调查监测—核算评价—经营开发—生态补偿的全链条数字支撑体系,迭代升级GEP 决策支持系统和“两山银行”多跨应用,探索构建社会资本参与生态补偿供需平台,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水平转化。二是构建以碳监测、碳账户、碳效码和碳普惠为核心模块的双碳数字化平台,绘就碳达峰、碳中和“智治地图”,实现“一屏感知”,构建智能研判体系,实现“一网研判”,建立数智管理体系,实现“智能管理”,打造普惠便民体系,实现“高效服务”。

5 构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八大支撑机制

构建地方立法、标准建设、制度创新和数智支撑“四位一体”的湖州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续推进绿水青山治理监管、资源确权、价值评估等八大机制创新,全域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探索,努力成为全国绿水青山价值转化的制度创新“策源地”。

5.1 构建多元共治的绿水青山治理监管机制

优化环境治理监管服务,构建政府有为、企业有责、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护美绿水青山。对目前形成的生态环境领域PPP、第三方治理等模式进行总结提升,推广安吉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在保障生态效益和依法依规前提下,允许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社会主体通过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获取收益,落实配套的绿色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税收政策。强化数字化改革引领,建立健全环境“智治网”、生态“数字家底”、“湖垃圈”等典型场景,构建全领域、立体式、网格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多跨协同体系。

5.2 构建动态详实的绿水青山资源确权机制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全面调查、统一确权、动态监测、信息共享制度,加快形成资源确权“一张图”。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健全以湖州本地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以水流、森林、湿地等为重点,建立全市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科学划定权属界限。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建立市级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权的资源清单和管理制度,推进耕地“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按需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区县在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出责任体系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5.3 构建精准权威的绿水青山价值评价机制

健全体现湖州地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全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针对转化的不同路径,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满足各县区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的实际需求的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体系。出台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生态产品供给地和受益地之间“生态飞地”转化政策等。充分运用GEP 综合决策系统的核算成果及方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建立绿水青山价值核算结果发布制度,适时评估各地生态保护成效和生态产品价值。

5.4 构建灵活高效的绿水青山经营开发机制

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鼓励盘活废弃矿山、工业遗址、古旧村落等存量资源,开展生态研学,提升教育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各类生态产品纳入品牌范围,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生态产品溢价。依据湖州区域情况,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探索碳汇权益交易试点,构建碳交易市场体系。例如建立本地产品“碳标签”认证制度,碳配额、碳汇等环境指标权益指标综合交易市场,安吉竹林碳汇试点示范,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等。深化“两山银行”机制,加快建设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组织开展生态产品线上云交易、云招商,推进生态产品供给方与需求方、资源方与投资方高效对接,为生态产品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易渠道。

5.5 构建公平普惠的绿水青山保护补偿机制

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推动“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利”良性互动,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探索通过发行企业生态债券、募集公益性生态保护基金等方式,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渠道。通过设立生态公益岗位等方式,对生态产品供给地的居民实施精准生态补偿。鼓励生态产品供给地和受益地按照自愿协商原则,综合考虑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产品实物量及质量等因素,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内部化,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提高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成本。

5.6 构建互利共赢的绿水青山价值实现利益联结机制

按照打造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目标导向,创新建立城乡绿色产业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形式,通过资源集中流转、项目带动就业,提升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劳动赚薪金、入股合作分股金,形成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三方一体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绿水青山增值收益,使农村的沉睡资产真正变为实现绿色共富的“源头活水”。

5.7 构建优质便捷的绿水青山价值实现金融保障机制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打造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强化金融企业集聚效应和金融科技赋能,升级完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拓宽市场化多元投融资渠道。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发行碳中和债,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清洁能源等项目。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绿色期权、“GEP 贷”“两山贷”“绿贷通”等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持续推动绿色消费、生态农业、绿色保险产品、绿色建筑协同等领域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迭代升级。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引导资金准确合理、有效投入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

5.8 构建管用长效的绿水青山价值实现考核推进机制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打造与数字化改革相适应的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全市统一、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治理、数据共享体系,完善协作推进、晾晒比拼、政策激励、容错纠错、数据安全等制度机制,统筹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加快建立健全“量化明责—机构赋权—全程监督—考核追责”全过程制度体系,优化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逐步将生态产品总值相关指标反映在绿色发展绩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领域中。健全重大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鼓励环保公益组织规范化发展,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监督、沟通渠道。

猜你喜欢

银山湖州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