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创新
2023-01-05李展涛旅顺广播电视台
李展涛 旅顺广播电视台
受新媒体新技术快速发展、更新、普及、运用以及媒介深度融合等因素影响,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同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要想助力纪录片实现发展、创新,就必须适应变化,顺从市场化发展趋势,融入新媒体碎片化等特点,不断提高纪录片文化内涵丰富性,积极探索纪录片创新发展途径,才有助于促进新媒体纪录片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媒体和纪录片之间的关系
受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快速发展影响,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使小众的纪录片走上了前台、步入了大众眼中,而新媒体媒介的存在,也为中国观众和高品质纪录片提供了充分的接触平台。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自播出后,在国内就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该纪录片通过围绕“乡愁”“家乡的味道”等话题为主题,撼动了受众的心灵深处,因此,深受大众喜爱、追捧,导致其热度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国内纪录片在国家扶持与互联网时代的助力下,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而且在选材、制作、媒介传播等方面已经明显改变,所以,最后才以“新媒体纪录片”形式出现在大 众眼中。[1]
一方面,负责创作纪录片的团队能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实现开放式生产,在此期间能够使较多的互联网用户及指定筛选用户被吸引过来。其优势体现在自由度较高、成本低廉、为用户提供了良好体验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制作纪录片的全过程中,任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主要包括筹集资金、脚本定制、生产制造到最后的传播分享,或者以纪录片本身为媒介,大量观众聚集在例如微信、微博、豆瓣等新媒介中,自发地对内容进行评价、讨论、转发分享等,纪录片依靠上述行为炒热了自身的热度,还使用户社交圈不断扩张,更成了网络中陌生人群连接的桥梁,让一张全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得以成功建立。[2]
二、新媒体助力纪录片发展的特征分析
(一)多样化特点
纪录片在没有遇到新媒体前夕,它的主要媒介载体以电视节目、电影院线为主,在此过程中,受众受到了时间、空间要素的制约,在特定媒介、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束缚下,严重影响了受众观看纪录片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新媒体产生后,媒介载体在新技术支撑下实现了转型发展,使受众观看习惯发生了改变,所以大众开始聚焦、追捧不同视频网站自制的纪实类纪录片,这也使纪录片表现形式越发丰富。
(二)移动化特点
受新技术持续发展、创新影响,在和PC端比较后发现,移动端则具备使用便利等特点,这不仅为受众观看视频提供了便利,更使受众在视频观看方面呈现出场景移动化特征。所以,视频拍摄、制作人员要转变到移动端,使受众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创作纪录片时应顺应发展潮流,在制作方面顺应移动端观看模式需求,才能使用户需求得以满足。
(三)个性化特征
人类已经悄悄开启了Web4.0时代,这导致纪录片在制作时呈现出定制化、个性化趋势。和传统纪录片复杂的制播流程相比,新媒体纪录片所具备的制作及时、叙事简介、焦点集中等特点,使受众的根本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所以备受受众追捧、喜爱。[3]
三、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阻碍
(一)制作题材比较片面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助力新媒体和纪录片的相互融合越发紧密,所以新媒体进一步夯实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基础。但通过分析新媒体纪录片发展状况发现,和网络短剧、短视频一经比较可知,制作纪录片的题材十分单一、片面,即便拥有了越发成熟的创作技术,因为选择的题材依旧以历史题材、传统文化题材等为主,未涉及和大众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类题材,导致纪录片作品背离大众审美,使大众对其认同感相对较低。
(二)缺少受众需求
新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发加快,导致大众在获取信息方式时也和以往截然不同,比如,传统纪录片40~50min的片长使生活节奏紧凑的大众提不起兴趣。而反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短视频、短文章则为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便利,这也使能够接受传统纪录片的人群数量被不断分流。[4]
(三)缺乏良好的商业化效果
实际上新媒体纪录片产业宛如美味的蛋糕,深深吸引着大量视频平台的目光,诸如国内的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都纷纷加入了纪录片自制行列。面对纪录片生产品质的不断提升,大众也开始慢慢地认可、接受纪录片,这使观看人数持续增加,而且已经出现了能够接受付费观看的人群。但在另一方面,媒体平台制作的纪录片收支尚未实现平衡,仍有必要健全经营模式、平衡收支问题、提高市场商业化水平。[5]
四、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创新的路径
(一)坚持客观真实的创作原则
新媒体纪录片制作期间,必须坚持“客观真实”原则这道底线。创作纪录片时,要坚持纪实风格,把“写实至上”视作创作基本要求;同时,要基于创作实际,在创作作品时要合理表达价值、统一内容,不仅要让表现形式更“接地气”,更应统筹纪录片社会价值。
(二)采用科技赋能范式进行创作
用户在新媒体时代具有内容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的三重身份,而纪录片创作除了是一场行动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外,更融入了新兴科技,强化了想象感、沉浸感。特别是VR纪录片,通过VR技术赋能纪录片,能够将其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立体空间转变,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某些叙事断点消除。另外,通过应用全景视野与蒙太奇技巧,使得受众可以切身实地的参加到纪录片中,从而为受众在观看时提供了良好的沉浸式体验感。[6]
(三)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首先,提高镜头美感度;传统纪录片以叙事逻辑为主,呈现的画面品质较差,无法调动受众观看积极性,所以,要提高镜头美感度,确保画面每一帧都趋于完美。其次,有效控制视觉冲击力度,要关注简单情节的小故事画面,同时,要巧妙运用拍摄剪辑技巧,赋予画面强大的视觉冲击感,才能调动观众观看的欲望。最后,要精细化处理拍摄过程;通常拍摄细节会影响纪录片制作质量,所以,拍摄者应通过特写的方式完成纪录片制作,从而在观众记忆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或可提高图片清晰度,通过纪录片内容情感变化,使受众和纪录片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四)通过主题创新,提高纪录片价值
“呈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充当时代精神突显载体”依旧是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本质,同时,在创作、发展期间仍应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实际上,纪录片的创作、发展主要以主体为导向,而且创作者在展现初心时也要依赖主题。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纪录片在选择主体内容方面更需满足受众提出的严苛要求。但是,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主题同质化问题却频繁发生。例如,纪录片《早餐中国》一炮而红后,诸多的短视频平台争先恐后的制作、上架了“美食”主题纪录片,即便内容侧重点不同,不过依旧属于同质主题,反而使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所以,必须围绕“现实生活”创作纪录片,而且要基于现实选择存在新立意、新想法的纪录片主题,才有助于纪录片被受众接受、认可。又比如,围绕“照片中的记忆”为主题创作纪录片时,应鼓励群众自由创作作品并加以征集,引导创作者采用叙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的方式唤醒大众内心深处的记忆,重燃大众温故历史的热情。而且每一个独立的短视频作品都将成为一个彰显亲情、友情或爱情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实际上表达、展露情感是人类的本质需求,特别是面对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与工作环境,照片反而变成了温情的载体,而纪录片则变成了大众对内心深刻记忆重温的媒介。[7]
另一方面,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全网纪录片总点击量超100亿次,同比增长14.1%;电视纪录片全年总产量约3万小时,同比增加5.8%,新媒体纪录片产出更是上涨了50%。由此可以得出新结论,即“新媒体记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空间”,所以,未来不仅要侧重“生活类”题材的运用,还应该结合人物传记、医学科普、人文历史等不同类型的主题创作纪录片,才能使纪录片题材、种类越发丰富。[8]
(五)创新盈利,加快变现速度
研究发现,付费会员、销售版权、广告招商、播放量属于不同视频平台中传统纪录片播放的主要盈利模式。当下,受新媒体纪录片出现及数量快速增长的影响,导致短期商业盈利模式初步显现,诸如衍生品开发等。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使西贝莜面村一举成名,短时间内在全国数百个城市开设了全国连锁店,而且连锁店经常出现排长队等待就餐的情况;由于西贝莜面村十分重视新产品开发,门店会时不时推出新产品,即便用户不想在餐厅内食用,也针对此类情况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速冻产品用以满足用户提出的不同需求。
所以,新媒体纪录片要持续对盈利模式进行创新,诸如通过IP实现商业转化,让纪录片能够实现短期商业变现,而且通过一系列产品助力高品质纪录片能营造大量盈利,还为制作优质纪录片提供了保障。基于当下来说,未来仍需对如何创新纪录片盈利模式加以关注,只有实现良性循环,方可带来更多可能。[9]
(六)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受短视频平台快速推广、普及以及大众生活、工作节奏越发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大众开始聚焦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所以,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视频APP遍地开花,但是它们均具有“视频时间段、符合大众需求”的共同特点。因此,新媒体纪录片应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主动做出改变。比如,将原本40分钟一集的视频浓缩为5分钟一集,增加集数,打造短而精的视频内容,以适应碎片化娱乐,与当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相适应,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七)积极应用交互平台
一些具有热点的视频利用社交平台可以引发裂变式传播的效果,增加了其传播速率与影响力。比如,微博作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交互性极强的社交平台,它会利用热门话题等向大众推送一些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在经过一些微博大V的转发后,就会在短时间内获得成百上千万的流量,此般操作,便可使视频获得广泛关注。
反观新媒体纪录片发展也是如此,如《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播出,网络上边快速传起了该纪录片的图片、文案,该操作吸引了大量互联网用户,为其播出后提前积累了大量粉丝基础,所以才造成了该纪录片后续爆火的局面。所以,这种成功的纪录片制作方法值得学习,具体可做如下归纳:一方面,应运用社交平台预先组织纪录片选题、造势活动,从而吸引大众目光,为纪录片的播放积累粉丝,这样在之后的播放方可获得良好的收视率;另一方面,社交平台作为媒体、网络发展的融合产物,社交平台的出现、发展也为传播视频提供了保障,如大众可借助社交平台获取各种信息,这会让大众的生活内容变的精彩纷呈,所以,可利用社交平台传播纪录片预告片,增加纪录片影响力等,才能助力纪录片获得更好的发展。[10]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制作、选题等都需要结合新媒体环境特点、受众新需求、科学技术及平台应用基础等,不断地创新技术、盈利、主题等,才有助于提高新媒体纪录片质量,并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